LOP NUR与可持续发展_罗布泊论文

LOP NUR与可持续发展_罗布泊论文

罗布泊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罗布泊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罗布泊不仅曾水波浩荡上千平方公里,而且孕育了上千年的楼兰文明。如今的罗布泊已是一片广无人烟的荒漠,曾经璀璨的文明,只是留下许多神秘的遗迹等待后人去解读。罗布泊4000年前的土著人——世界上分布最靠东方的印欧人种的行踪、在史书中来去无痕的楼兰,一切都还掩藏在寂寞无声的古迹中。

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域重镇楼兰,为什么在公元三世纪以后迅速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个至今未解的谜。有人认为是战争所致,有人认为是瘟疫所致,但大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是人类活动、气候恶化所致,特别是河流改道,来水日渐减少,环境恶化以致造成罗布泊的消失。

罗布泊及其邻近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最东部,包括东经88~94°及北纬39.30~41°的范围,面积10万平方公里。地表自然景观是戈壁、沙漠、盐漠(干涸河、湖床洼地)、风蚀残丘等。年均降水量22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每年有100多天有6级以上大风,风向东北风为主,夏季最高温度40~50℃,是我国西部最干旱地区。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罗布泊位于盆地东北最低处,海拔780~800米,是盆地各主要河流最下游和地表径流最后归宿地,对水分变化最敏感。受干旱荒漠气候影响,这里自然环境结构层次简单。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此在受到人为影响,特别是人类生产活动使水资源在地域分配上产生变化时,会引起自然环境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罗布洼地是塔里木盆地几条大的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及车尔臣河)的归宿地,历史上曾是河网交错、湖泊密布的水乡泽国。而罗布泊是罗布洼地最大的湖泊,《汉书》记载罗布泊面积“广袤三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减”。到清代由阿尔达等人前往考察(即公元1782年),称罗布泊为“西域巨泽,在西域近东偏北,合受西偏众水,淖尔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据此,清初罗布泊面积也很大,但比汉代以前缩小了许多。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呢?

这是因为在北魏(公元五至六世纪)以前塔里木河分南北两河入罗布泊。“北河”在库尔勒西南入孔雀河至罗布泊,“南河”经铁干里克和阿拉干从南入罗布泊。车尔臣河出山后分为两支,右支入罗布泊,左支入塔里木“南河”。与此相适应,大致魏晋以前,罗布泊地区为“盖乱河所注”的散流三角洲地区,当时水分条件良好,植被相当繁盛,很适合畜牧业发展,因此鄯善国居民过着“随畜牧逐水草”的生活。当时罗布泊地区也是重要农垦地区,孔雀河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丰富的灌溉水源,适合农业发展。在孔雀河三角洲上,胡杨林十分茂密,楼兰建筑遗址有长达15米的栋梁,有直径60~70厘米的柱座,周围一带有用全木桩封围的墓地,都是就地取材的胡杨木。现在楼兰附近的古河道边上,还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胡杨枯倒木,直径50厘米以上的屡见不鲜,且常发现二三人才能合围的树干。

罗布泊植被逐渐衰亡之阶段开始,是与楼兰衰亡(公元330年以后)、孔雀河水量日渐减少和改道同步的,至隋唐时代孔雀河大致由帕塔里克库里为起点,向东南流散时,楼兰地区的植被开始衰亡,后孔雀河进一步改道,沿依列克河入塔里木河时,植被进一步衰亡,很多地方到清代是“山阳平沙”或“沙地旷远”。但还有不少地方依然“胡桐丛生,结成林青”。这时楼兰地区水分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沿河两岸的胡杨林,一旦没有水的灌溉,就自然枯死,植被衰亡,地面失去保护,为风蚀和流沙堆积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沙漠面积的扩大。尽管有不少学者在论及楼兰毁灭原因时,指责楼兰人不加控制砍伐了树木,毁掉了自己生存的根基,但专家却在楼兰发掘文献中找到了世界上最早保护森林的法律,“凡砍伐一棵活树者罚马一匹,伐小树者罚牛一头,砍倒树苗者罚羊两只”,从法令的严厉程度不难看出,环境破坏,气候恶化非常严重,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究其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影响到水体在河流上、中、下游地区间重新分配的结果。据《汉书》统计,当时塔里木盆地总计人口只有23万,灌溉面积不大,用水有限,河流大都处于自然水系状态,地区间不发生争水矛盾,加之中下游地形比较平坦,易修建引水灌溉工程和开垦土地,因而古代城镇和绿洲多居中下游,这时由于塔里木上游引走的水量不多,所以大部分河水都可以汇集到罗布泊,因而魏晋以前,罗布泊地区灌溉渠系工程发达,农业发展盛极一时,创造了灿烂的楼兰文明。特别是西北的楼兰和南部的伊循(今米兰)一带,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有肥沃的土地可供开垦,作为交通要冲和军事要地的罗布泊地区,在汉代即成为新疆的主要屯田地区之一。

然而,从魏晋到唐代,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河流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使和田河曾发生过季节性断流现象,到了清代盆地农业更加扩大,据光绪31(1905)年册报,南疆共有耕地903万亩。用水更加紧张,特别是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径流年内分配十分不均,春季只占年径流量5%~25%,而这时需水量却占全年的40%,这就加剧了争水矛盾,为了争取较多的灌溉用水,引水渠道逐渐向上游推进,于是绿洲也就由河流中下游平原开始向上流山麓发展,下游灌区用水无法保证,便逐步被放弃,古绿洲和古城镇也随之毁灭。魏晋以后到唐再到清这段时间,由于灌溉面积不断扩大,修建了大量人工引水渠道,逐渐把自然水系改变成受人们控制的半自然水系,河流输往下游水量进一步减小,罗布泊的面积不断缩小,到清末,罗布泊东西长有八九十里,南北变为一二里或二三里不等。尽管如此,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外探险家陆续对罗布泊进行考察时,在罗布泊仍有“向荣的森林”,在深邃的丛林中,不时有马、鹿、野猪、黄羊出没,在河岸湖旁生长的芦苇密得象墙一样……拦着船的去路,居住在罗布泊一带的人还过着“不食五谷,以鱼为粮,织野麻为衣,取雁毛为裘,借水禽翼为卧”的以捕鱼狩猎为主的生活(《西域水道记》卷二)。而且1934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从库尔勒出发,顺孔雀河乘独木舟抵达罗布泊,可见当时罗布泊还不是一个十分荒凉的地方,生命依然活跃。

罗布泊急骤衰亡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解放后,塔里木盆地农业更加突飞猛进向前发展,在万古荒原上建立了许多大型国营农场,连同农区开垦的土地面积,耕地面积由解放初(1949年)的1060万亩,增加到1982年的1930万亩,另外还扩大灌溉草场面积304万亩,合计增加灌溉面积1177.9万亩。为引水灌溉这些土地,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共建5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28处,修建渠道长达1.9万公里,建大小水库206座,总库容30.8亿立方米,如果平均深度按1米计算,可形成面积达3080平方公里的湖泊。于是乎,塔里木河卡拉以下水量几乎被拦蓄在大西海子水库,只有丰水年才有少量余水下泄,这些余水最远只能流到英苏,英苏以下河水完全断绝,在阿拉干一带,塔里木河主河道已被断续流沙掩埋。孔雀河1958年因修建了普惠大坝,拦蓄了孔雀河水,营盘以下成为干河道,河床泥土形成裂缝很深的龟裂地。车尔巨河主要用于且未县农牧业灌溉,无水下泄,河道已积满了流沙,很难有水到达罗布泊,因而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断流和罗布泊干涸是势在必然矣。于是在1962年,根据航测编绘1/20万地图上,罗布泊面积仅有660平方公里了。罗布泊真正干涸,是1972年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资源卫星照片上反映出来的。近期退出湖盆形成龟裂状盐壳,较早退出的湖盆则形成厚层龟裂状盐壳。曾是烟波浩淼的罗布淖尔(泊),就彻底地消失了。

通过以上对罗布泊变迁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人类兴修水利,使地表水的地域分配重新发生变化,造成了罗布泊的干涸。

罗布泊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警示我们,西北干旱地区的开发和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树立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生态平衡原则。即要把人们施加给自然的影响,限制在自然能承受的限度内,超过限度,生态系统就失去平衡,而且很难恢复,会招致不良后果。

二、系统联系原则。即要把自然界当成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的各个组成要素是互相依存和彼此制约的,当人为活动改变一种因素时,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其中水文因素,是干旱地区最活跃的因素,水一旦发生变化,将会对整个地区自然环境变化带来深刻影响。

三、全局整体原则。即改造和利用自然时,要有整体、全局观念,不能只顾眼前,不看长远。在制定每一项改造自然的措施时,必须从全局利益考虑,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如在水资源利用和流域治理方面,必须上、中、下游兼顾,农、林、牧业综合考虑。

今天,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西北大地上处处展示着向自然大进军、大开发的壮美画卷,笔者却以无比惋惜的心情,去寻觅淹没在茫茫沙海中的罗布泊的波光美景和楼兰古城的辉煌,是因为历史并没有结束,沙漠仍在一步步推进,草场在一步步退化,冰川在退缩,沙尘暴接二连三袭击我们的家园……但愿在不远的将来能欣喜地看到西北的生态环境和谐、稳定。

标签:;  ;  ;  ;  ;  

LOP NUR与可持续发展_罗布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