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语言训练浅谈论文_梁霞

初中作文语言训练浅谈论文_梁霞

梁霞 玉林市民族中学 广西 玉林 537823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重视文章的谋篇布局而忽视语言方面的训练,有的学生作文虚有形式,内容空洞,结构零散,错漏常出。加强语言的训练,让学生的作文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语言训练;积累;规范;美化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83-02

许多中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找到题材后,又苦于不知怎样表达,像想渡过宽阔的大海又困于没有船只。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得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语言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得他们能在写作的海洋中“千帆竞发”。

一、“言之有物”——语言的积累

要学生有话可说,最重要的是语言的积累。如果说作文是一幢楼房,那么语言就是建起楼房的砖块;如果说作文是一池湖水,那么语言就是其中的一滴水珠。学生不是女娲,哪来这么多的“砖块”、“水珠”?老师也不能一下子塞给他们足够的材料。怎么办?学生就发扬一下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平时训练中积累吧。

1、在读中积累语言。这个读有两层意思,一个指朗读背诵,另一个指阅读博览。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从初中的语文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如朱自清《春》的最后三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学生背诵后不单懂得怎样描绘春天,还可以理解什么是比喻句、排比句、主旨句。其次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如同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教师要培养学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指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这样,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2、在说中积累语言。说话是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在说的过程中不断向大脑的“材料仓库”提取使用资源,不断加工前行,由含糊的意识变成清晰、流利的表达。说话能让学生一方面运用积累的语言,另一方面进一步积累语言。但这个说不是乱说,而是有目的地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意思有条理的进行口语训练。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可让学生说说故事,谈谈新闻,抒抒感想;每周举行一次故事、佳句接龙赛或辩论会、赏析会,学生在自由的环境、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既培养学生的说话习惯,又积累了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创设情景,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可从提问、复述、评点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课堂说话训练。如在上《空城计》一课中,老师提问:“诸葛亮是怎样巧施空城计,最终弄险成功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述说诸葛亮施计的过程及诸葛亮和司马懿双方的性格,这等同于两个片断的说话练习。这样为学生创造灵活多样的语言训练形式,也不愧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捷径啊!

3、在写中积累语言。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写作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写作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有的同行会问:“你让学生写,不又是往“难”的窟窿里钻吗?不,你能把学生诱入“圈套”,就不难了。这个诱饵我把它称为“棉花糖式写作”,即围绕一句话通过扩句和增加句数的方法写话。如以“晚饭后”为题材写话,第一天可写我的表现,第二天加上周围同学的表现,第三天增加天气、心情的描写和联想。坚持到写得具体后又换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再递增段落,长期以往,还担心无话可写吗?

二、“言之有序”——语言的规范

中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顺”,即准确、连贯、得体。能够做到这三点,才算语言通顺,也就实现了语言达标。“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连贯”即照应衔接,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得体”即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

1、语言的准确。语言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不管什么文体,什么场合,语言的表达都需要准确。中学生作文往往概念使用不当,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写作对象的现象和本质;修饰语、限制语使用不当,不能准确地表现出写作对象的性质和范围;成语使用不当,不能准确地表述所要反映的实际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怎样才能做到用语准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理解词义。可以说用词不当都与不解词义、错解词义有关。比如“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许多学生不理解,误解是指代整个青春年华。其次要注意辨析词义。一般来说同义词指的是意义相近的词,它们的意思有同有异,运用的范围也有同有异,并不是都可以互相替换。好比“节约”和“节省”就不能随便互换,节省的程度要比节约深一些,因此要加以比较分析,否则容易出错。第三是留心歧义。歧义句表意不明确,叫人无所适从,哪里称得上用语准确呢?有关训练准确运用语言的习题很多,平时让学生做一做,对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大有好处。

2、语言的连贯。训练句子连贯的途径一是调整句序的练习。提供打乱句序的一段话,让学生按恰当的顺序重新组合。二是理解段内层次的练习。题目提供一段话,让学生划分层次,或者选出正确的划分。三是原句归位的练习。题目提供标明句码的缺句语段和被摘出的原句,让学生确定这个句子在原文的位置。四是语意衔接的练习。题目提供缺句语段,标明它在文中的位置,让学生从四个不同的句子中选出可以使上下语意相衔接的那一句。五是补写语句的练习。题目提供标明缺句位置的语段,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把这个句子补写出来。至于“欠照应”,是指句与句之间缺乏应有的语言呼应,语气不连贯、通畅。加强语气连贯的方法有:主语承前省略、利用代词呼应、使用关联词语、增添过渡语言、适当重复上文的内容或语言等等。这一类练习也要让学生做一些。

3、语言的得体。中学生作文中,语言运用不得体常见病有:文体色彩不得体,不能保持记叙性语言、议论性语言、说明性语言的风格;语体色彩不得体,分不清是用口头语还是用书面语,也不懂语言风格的差异;感情色彩不得体,不能根据语境恰当地选用褒义语、贬义语、中性语;措词口吻不得体,写作时没有考虑对象,措辞不注意分寸,行文不能运用恰当的口气。书信体作文是训练得体的最佳形式之一。教师可设计情境,让学生据此写信,得体与否便可知道。教师根据习作情况加以讲评,针对性强,效果显著。不同文体对语言的使用有相应的要求,即使同一篇文章可以兼用几种表达方式,但不同的表达方式之间在语言风格上也会有相应的差别,教师在指导或评讲时应提醒学生注意,避免文体色彩或语体色彩不得体。另外,还应让学生做些得体方面的习题,如称谓是否妥当、人称是否恰当,引用是否得当、用词是否得体、说话是否合适(场合、身份、口气等)、语体是否一律等训练题目。

三、言之有“美”——语言的美化

上面讲了语言的积累和规范两个方面的问题,相当于建立了作文的“骨架”,那么要作文的语言“丰满”起来,还需进行语言的美化训练。

1、巧用修辞增强感染力

巧用修辞,可以使语言化平淡为奇崛,化乏味为生色,化陈旧为新颖,为文章增添韵味。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拟人,是把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或思想感情,使表达更生动形象。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语句排列在一起。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让语言更有节奏感,也能带给人整齐的形式美。除此以外还有引用、夸张、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方法,灵活、恰当地使用,都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展示自己的语言个性,让文章清新感人。关于修辞,语文课上都有相关的例子和训练,在这儿就不须多说了。

2、巧用诗词、歌词使语言富有个性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古诗词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吸引人、启迪人的言志、抒情、喻理、厉行的佳句,可引导我们顺其意而拓展之,或顺其意而活用之,起到以少胜多,增强底蕴的妙用;诗句的嵌入,还使文章意境更加优美,情感抒发更动人。如:

生命的旅途中有许许多多的失意,也许有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许有李白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也许有陆游“萧萧白发卧扁舟”。朋友,不要忧郁,不要悲伤,拍拍身上的泥土,掌握好生命的舵吧,明天又是灿烂的一天!生命的柳絮在不停地飞,要飞出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迈气慨,也要飞出普希金“相信快乐的日子就会来”的那份自信……(广州考生《又见枝头吐新芽》)

这段文字就展示了引用诗词这种修辞手法的魅力。作者从身边的细微之处落笔,援引生发,思接千载。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唱响了一曲生命的颂歌,让人振奋,催人奋进。

3、巧变句式,新颖醒目

灵活运用句式,长句和短句交错,整句与散句相间,行文灵活而多姿,可使文章处处闪光彩。如句子“我喜欢徒步草丛,慢行溪边,游走于河山之间……每一个地方,都留下我欢乐的记忆。”如果改写成“我喜欢徒步草丛,看雨水洗刷后的矫情;我喜欢慢行溪边,看太阳与大地亲吻在金色里;我喜欢游走在河山之间,看祖国江山的妖娆多姿……每一个地方,都留下我欢乐的记忆。”这样把一个概括性的长句,变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长短句,不但让文章富有层次,节奏强烈,而且增加文章美感,韵味无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学习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认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实坚持练习,写作大成之日为期不远矣。

论文作者:梁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初中作文语言训练浅谈论文_梁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