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广安区幼儿园 广安 638000)
从事幼儿园班主任工作以来,感受颇深。有这么一句话:“当班主任难,当好班主任更难”。由于幼儿年龄小,除了教育教学以外,很重要的是对幼儿的生活管理,也就是保教并重。在幼儿园,幼儿的一切都依赖于班主任和教师,事无巨细,都需要班主任亲自处理,幼儿园的班主任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扎实开展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步形成班级自己的特色,建立班级文化。同时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保教工作的成败。幼儿园班主任工作事情繁杂,要求细致。那么如何当好班主任呢?只有做到热爱幼儿、严谨治学、积极进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有可能取赢得每一个孩子的心,才有可能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五彩缤纷的世界。下面我从几方面来谈谈我对幼儿园班主任的体会。
一、班主任是联系班级和配班老师的纽带。
在工作中,班主任必须与本班老师融洽相处,密切配合是管理班级的关键。几位老师愉快在一起工作心情自然舒畅,工作当然也觉得轻松了。作为班主任还得有意识地向班上的孩子介绍其他两位老师的优点,以博得幼儿对他们的喜爱和信任,使孩子因喜爱其师而重其教,同时,自己也常与配班老师密切配合,制定班务制度,每周组织班上教师开一次班务会议,以“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思想在一起共同探讨、共同摸索,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使班上有着良好的班纪班风,三位老师在工作中都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
二、班主任要从情感上关心爱护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
高尔基说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但是,爱并不意味着迁就放松,而是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有充满爱,孩子一定会喜欢。我认为幼儿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幼儿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满缺点的幼儿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的慷慨地去赞赏他们,就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新时代的儿童观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让每一个幼儿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同伴的认可,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幼儿具有强烈的表现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面向全体,对幼儿一视同仁,争取让每位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幼儿表现自己的需要得到从分满足,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对幼儿一视同仁还应在有而受到委屈或被其他幼儿伤害时,教师能公正地处理事情,从而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信任。
三、班主任要有耐心,要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人都喜欢表扬,优生需要表扬,调皮生更需要表扬,这一点我体会颇深,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内光点,要善于给孩子以信任,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我班原有几个告别调皮的幼儿老爱打人、抓人,上课也不安宁,不遵守纪律,还经常打小报告。通过摸索观察,对症教育,发现他们一点点进步和变化就随机进行表扬和鼓励,用适当奖励小礼物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采取了因人而异的差别教育和耐心引导,亲情变化,使他们得到了爱的呵护,明白了老师也喜欢我,我也应该做个好孩子而转变了学习态度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了。
四、班主任既要做好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还要注重家园联系,做到家园同步教育
首先,作为本班教师的领头人,带领大家一起做好本班的各项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使大家一直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团结一致的方向。一方面,“该出手时就出手”。如家长来了,班主任首先要与家长做好交流工作,增进家园之间了解;对发现的问题,班主任要手当其冲,身体力行的解决,而非将责任一推了之。另一方面,“该放手时就放手”,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师,让大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让每一老师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看法,谁的意见合理就采用谁的;鼓励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交流,与家长建立朋友的关系,合作的关系。其次,作好幼儿的德育工作,习惯培养工作和所承担的学科教学工作,尽到对幼儿的教育管理职责,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班级工作既要务实,也要创新,要与时俱进。
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每位老师有每位的特点,每个班级有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班级的发展状况,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班级工作不断进步。如我班生活管理,常规习惯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幼小衔接等工作,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不断精益求精,取得成效的。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应以自己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幼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绿荫,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发展,也就能搞好幼儿园班主任工作。
论文作者:兰光英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幼儿论文; 班主任论文; 孩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班级论文; 教师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