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关系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城市化的建设。本文首先从杆塔安装问题、线路运行、雷电问题三个方面介绍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存在的现象,然后结合施工存在问题提出施工技术和解决办法,提高电力工程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雷电防护技术
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工作包括杆塔建设、电路设计和铺设、安全防护等,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能够影响整个电力工程质量,科学的、合理的进行网络架空线路施工能够降低电力工程的成本,保障企业利益。基于此,网络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和问题处理方法的研究值得重视。
1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存在问题
1.1杆塔安装问题
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需要杆塔进行支撑,杆塔出现问题是电力工程的安全隐患,对周围环境安全造成威胁。杆塔安装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图纸设计不完善和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两个方面。一方面,工程设计时施工团队没有进行防风性检测,设计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很难符合国家规定的十级台风承受力。另一方面,存在部分施工团队为了建立成本,采用大量的劣质材料,杆塔的填埋长度不达标,进而导致施工后杆塔出现倒塌的现象。总体而言,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杆塔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员检修技术不过关。
1.2线路运行问题
电缆和电路的运行是配电架空线路施工中的关键部分,但是现阶段的电力工程中仍然存在电路短路、断路和故障等情况。一方面,参与施工部分人员对线路的了解不充分,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专业性不高,不能够很好的完成复杂电路连接工作,进而导致线路运行出现故障[1]。另一方面,施工团队对整个工程的管理和监控不到位,缺少整体的控制能力,忽略关键点和控制点的运行管控。关键点和控制点一旦发生安全威胁,整个线路都会受到威胁,增加施工维护和修补成本,影响工程质量和效益。
1.3自然条件问题
自然条件对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安装的影响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运行环境两个部分,其中自然灾害以雷电威胁为主,运行环境主要表现为温度的影响。一方面,配网架空线路为了实现电力的流畅运输,本身具有导电性。如果产生雷电灾害,这种导电性就会引发保护层受损、线路断线和烧毁等现象,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部分施工团队引入不达标的材料,导致雷电灾害对线路的损坏程度加深,提升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能够对线路造成一定影响,其中高温、低温和高空等的影响比较严重。
2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技术及处理方法
2.1检修技术处理杆塔问题以及其他应用
检修技术是指对电力工程配网架空施工的过程进行检测,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进行修补的技术。检修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杆塔基础设施、停电和带电检修两方面。一方面,电力工程中杆塔发生倒塌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对材料和施工后设施检测技术不合格。杆塔检修工作可以从材料检测和巩固处理两方面进行。从材料检测角度出发,施工人员需要对杆塔进行取样,分析其主要成分,得出杆塔的使用寿命和承受力,对杆塔的质量进行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通过取样检测发现施工中采用的杆塔主要成分为水泥,占比85%,还含有水、石灰、石料和砂砾等,整体承受效果比木杆和金属杆较强,日后维护工作比较轻松,是合格的杆塔设计。从加固的角度考虑,杆塔的检修工作还需要完成杆塔的加固和防腐处理,应用在钢圈接头和螺丝接口处,主要包括碳纤维防腐、普通防腐和冷涂锌防腐三种方式。其中冷涂锌防腐技术效果最好,通过漆膜中的锌粉进行阴性保护,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水分挥发较快、附着力强。另一方面,检修技术除了处理解决杆塔问题外,还能够完成带电和停电检修工作,初步检测线路中存在的问题。检修工作的流程主要是利用停电和通电的反复操作将问题线路范围缩小,最后确定故障位置。这种检修在应用时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同时存在不能够快速确定位置的缺点,对事故的及时处理有一定负面影响。
2.2监控技术处理线路运行和温度问题
监控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施工队伍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把控,其中对线路的监控能够实现对线路短路、短路和错乱等情况的预防和维修;对工作环境的监控可以调节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运行时的状态。一方面,为了达到对线路监控的目的,施工人员可以在线路关键点和控制点数据搜集仪器和风险警报系统[2]。数据搜集仪器主要搜集线路运行中的电压、电流量和运行功率等基本信息,然后将搜集到的信息传入风险警报系统中,最后风险警报系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线路的风险指数。一旦出现指数超标的情况,风险警报系统会发出信号,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系统显示数据判断故障位置,分析故障原因,及时进行维修工作。相比于带电和断电检修技术,监控技术能够做到线路信息的实时获取,更快速的找到线路发生位置,降低维修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监控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环境的检测中。施工人员在需要监控的位置安放视频监控和空气质量测量仪器,视频监控能够直观反映施工环境,空气质量仪器测量线路运行中的温度、气压和湿度等。以温度监控为例,某段线路的正常运行温度范围为15-30℃,温度监控检测出的数据为40℃,系统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施工人员利用冷水等方式降低线周边环境气温。
2.3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
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主要应用绝缘体、避雷线、消雷器和降阻剂四种技术对雷电灾害进行防治。第一,绝缘体的应用标准为在较高的杆塔上安放一定数量的绝缘体,有效避免线路遭受损坏现象的发生。近年来,由于人们电力使用质量要求较高,配网架空线路安装工程中的杆塔设置越来越高,安装绝缘体能够有效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避雷线的应用能够将雷电天气引来的强大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划分,将雷电的作用进行分散处理,进而实现配网架空线的防雷效果。避雷线的使用需要注意架空地线的安装,安装位置高于杆塔顶端,用镀锌线路完成架设,在杆塔上设置引线连接避雷线和地面。在雷电小于100千伏的情况下,避雷线的防雷面积是两公里,随着雷电伤害性增加,避雷线布置的间距逐渐减小。第三,消雷器是现代科技发展下的产物,由离子化、连接线和接地装置组成。雷电环境中,在电力场的作用下,传输到消雷器的电流会随着金属尖端的离子流去,离子与雷电电流发生中和,进而雷电场伤害力减小。第四,为了降低雷电的伤害,配网架空线路中可以引入由细石墨、润滑剂和导电水池等成分组成的降阻剂。相比于其他避雷装置,降阻剂能够节省金属材料,长效性和稳定性突出,防腐性能较好,气候环境的干扰程度较小。
结论:综上所述,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应该受到关注。从文中可以看出,在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可以利用取样检测分析杆塔质量和承受力,安装线路监控和警报系统检测线路故障、控制线路温度,安装避雷线等避雷装置降低雷电对线路的伤害。由此,配网架空线路施工需要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凯,钟鸣盛.电力施工中架空线路技术实施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99-100.
[2]李敏华.架空线路跨越放线施工工艺的改进[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145.
论文作者:许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网架论文; 雷电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避雷线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