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年人力资源管理新书推介(论文文献综述)
毛和荣[1](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王晶[2](2021)在《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推广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微博、微信为主要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展十分迅速,借助社交媒体进行营销推广已成为诸多企业的选择,各高校图书馆也开始提出以社交媒体为平台的营销推广策略及实施方案。本文以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为研究对象,并以整合营销的4I原则和SICAS模型为理论基础和研究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在对NT大学图书馆概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现有社交媒体营销的组织体系。其次,制定关于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现状的调查问卷,基于SICAS模型的分析要素进行问卷分析,总结出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图书馆与用户相互感知度低;未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缺少用户互动与拓展功能;用户使用体验不佳;忽视用户分享的推广。最后,针对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存在的问题,并依据SICAS模型的五个分析维度,制订相应的优化策略:以用户为中心,扩大用户感知;丰富服务内容,增强用户兴趣;线上线下结合,加强互动交流;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提升用户体验;紧密社群关系,鼓励内容分享,旨在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知识服务的品牌效应。基于以上宏观的优化策略,制订出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推广的具体优化方案:首先,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社交媒体营销推广运营机制,包括制定营销目标、建立营销小组、规范工作治理模式、完善危机应急保障措施并形成效果评估的闭路循环机制等;其次,在平台服务方面,优化微信公众号管理并开通官方微博。一方面,增加菜单栏服务功能,从硬件功能方面服务读者需求;其次,在阅读活动推广方面,从建立读者阅读社群,丰富阅读主题及内容、规范发布时频、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活动、鼓励用户分享及荐读、荐购等方面增强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的平台吸引力。
张凯璇[3](2020)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极目所见,直播已然成为一种主导很多人生活的新的信息接收方式。由于直播的用户数量愈来愈多、新媒体营销方式快速拓展、传统出版机构和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等原因,不少企业都选择以直播的方式开展营销活动,出版行业的入局成为必然。少部分嗅得先机的出版机构早在直播初兴时就开始布局,大部分的出版机构在新冠疫情的袭扰下也紧随其上,尽管有许多学者着眼于出版直播这个研究领域,但多是从受众、平台角度出发,几乎没有学者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出版直播现象。本文选取了出版直播领域中代表性的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人物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直播营销进行了透析,并从中延展开来,对出版直播营销以至于出版营销进行了展望。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笔者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为出版网络直播营销现状概述,出版网络营销的发展背景及基本状况在这一部分展现,为下文的论述打下基础;第三部分将视角转向人文社本身,在对人文社目前的直播营销概况和问题进行探讨之后,着眼于微观,对人文社直播营销内部的生态关系进行了透视,挖掘在出版直播中与传统出版相比发生嬗变的关系;在第四部分,进行了人文社网络直播营销的战略定位分析,着重叙述了其直播景观的特点和定位,并对人文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直播样本进行了内容对比分析;第五部分由微观回到宏观,内容为出版机构网络直播营销的受众认知度与发展建议,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受众进行了出版直播营销的相关调查后,对出版网络直播营销进行了思考及展望;第六部分进行收束,对论文的撰写做了总结与反思。总体来说,本文是以人文社直播为研究核心,并向外进行了行业性的小部分延展和思考。尽管整个行业纷纷入局,出版直播如火如荼,但其并非就是一块人人易入的福地,不少直播也并未起到带货作用,直播营销的扩展更多是扩大了出版机构的影响力,使之不会被市场淘汰。在各式直播影像背后,出版直播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文化引导作用,对以直播为代表的新媒体营销方式的应用也成为出版机构愈来愈快地迈入新营销轨道的表现。
薛浩[4](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认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阮碧琳[5](2020)在《长沙《大公报》中的中华书局广告研究(1917-1927)》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文化思潮风云变幻,书籍出版行业竞争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各大出版机构使出浑身解数,其中广告是他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民国出版业重要部分的中华书局,在广告宣传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中华书局自入驻长沙伊始,便选择在长沙《大公报》上刊登广告,这些广告为中华书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见证了中华书局的成长与变迁。通过对1917年1月1日至1927年3月1日之间发布的广告分析发现,中华书局在长沙《大公报》上的广告数量变化与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除去危机时期,广告数量急剧减少之外,其余时间发布数量、版面分布都相对稳定。广告形式不断丰富,一方面体现在标题形式的变化,比如字体的变化以及边框、花纹等要素的添加;另一方面体现在广告构图的变化,比如通过横线、形状、插图等调整版面构图。日渐精致的广告形式,提高了广告的视觉吸引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广告诉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突出权威性、展示国货身份、暗示物美价廉以及强调产品质量。广告表现则以花样促销、伪科普真宣传、诉诸使用场景引发联想以及连续反复发布这四种方式为主。丰富的广告形式与策略性的广告创意,不断刺激着受众的消费心理,影响着消费者进行决策。中华书局广告作为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带动了销量,而且树立了有责任心的品牌形象,推动了出版机构自身发展与运营。同时,广告也影响着受众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读者阅读方向、营造了文化消费氛围和文化娱乐空间。另外,大量的教科书、教育期刊、教育丛书以及附设函授学校的广告,为近代教育的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助力。中华书局合理利用出版机构的发展实力,不断扩大书籍种类及规模,同时在大众媒介上利用具有创意的广告形式进行宣传。这种激励的市场竞争行为,增强了出版经营者的书刊商品意识,推动了企业的成长,也为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动力。
刘宇[6](2020)在《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文中认为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除了为纸质文献资源提供存储场地、为师生、研究人员提供书籍借阅服务外,还为读者提供学习、阅览的空间。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介质与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类空间的比例关系也随之不断改变,特别是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生因此成为了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要素;作为学生课后重要的学习场所——高校图书馆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服务重心由“书籍”转向了“人”;服务对象的转变导致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空间的布局和面积配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纸质文献的存储与借阅空间不再是馆内占比最大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围绕“读者”展开的一系列新型学习空间、复合型功能空间、创意趣味空间以及一些人性化休憩空间等。本文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高校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大学生学习行为和需求、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形成发展的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其馆内各功能用房的配比和空间组织、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特征和面积占比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发展体系,并详细了解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空间的建设情况,进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论文共六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叙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涵盖了绪论篇章和理论知识的归纳整理部分。绪论篇章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背景、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和学科知识服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有关概念的阐释、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为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现状研究。笔者就国内七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分析,深入研究了其内部各大功能用房的面积配比、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现状、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等内容,并结合调研问卷的回馈信息,总结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不足与亟待改进之处。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分析了美国高校教育环境、学生学习行为对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奠定的有利基础,并对美国高校图书馆内部自主学习空间的展开了具体研究,为本文核心研究内容。第四章具体分析了美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美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形成发展,为后文奠定基础;第五章则是具体展开对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研究,介绍了其历史背景与形成发展的条件,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内各功能空间的配比、空间组织以及各类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特征、功能组成以及占比情况,同时也一并分析了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特点与建设情况。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为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其一,将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情况进行比较,并从析总结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相对不足之处;其二,根据以上成果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总结归纳出在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中值得借鉴参考的五项内容。通过以上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产生一定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王哲[7](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卞娜娜[8](2020)在《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书展又称图书博览会、图书订货会、书市,是出版产业的“风向标”,出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图书出版及相关行业。城市书展是书展的一种类型,指以城市为主体举办的,以书为媒介,以服务出版发行产业,助推全民阅读为宗旨,具备图书展销、形象展示、文化交流与传播、全民阅读推广等功能,同时带来经济、文化、社会价值的周期性、综合性图书展销和阅读推广活动。新世纪,实现了市场化转型的出版业,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改革流通发行,调整结构布局,明晰性质归属,逐步确立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驶入发展“快车道”。全民阅读活动也随着国家的重视逐渐从“民间倡议”上升至“国家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广。二者为城市书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我国城市书展不断崛起,在规模、形式、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行业和政府重点组织和扶持的对象,城市书展逐渐发展成为集图书展销、文化交流与传播、形象展示、推广阅读的重要平台,全国掀起办展热潮。城市书展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共经历了起步与初兴阶段(1980-1994)、遇冷阶段(1995-1999)、回暖阶段(2000-2005)、勃发阶段(2006-2010)以及兴盛阶段(2011-至今)五个发展时期。改革开放40年以来,城市书展逐步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尤其是21世纪的前20年,城市书展更是获得了快速发展。通过对现有城市书展整体统计分析发现,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正呈现出数量增加;规格升级;展期主要设置在第三季度;东部地区城市书展的质量和数量大于中西部,空间分布不均衡等特征。随着城市书展的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延伸。城市书展的功能变迁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书展以书为本,更多的承担“市”的作用,是书商的交易和联系之所,主要存在排他性看样订货功能、公共性图书零售功能、宣传展示功能和社会交往功能,其中以订货与零售为主的图书交易功能占据功能主位。第二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城市书展的订货功能逐渐弱化,展示功能得到强化。从出版商展示企业品牌形象,到政府展城市文化品牌,最后到国家展示时代主题。城市书展以展为主,实现了从展书到展时代主题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第三阶段,城市书展发展成为重视阅读推广,构建书香社会的“书香节”,此阶段城市书展以人为本,向市民推介精品新书,公布年度好书,同时向下延伸,向基层下沉,扩大阅读推广范围,促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被“书香节”的阅读氛围吸引,加入到全民阅读的行列,全省联动效果良好。最后,城市书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展出效果成效低,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营销内容未深耕等问题逐渐凸显。针对以上问题,可通过转换政府职能、发挥行业协会领导作用、培养专业办展人才三方面入手协力提高展出效果;根据东部、中部、西部不同梯度的城市书展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弥补区域间差距;明晰书展定位、增加跨媒介展览形式以及发挥社交媒体的平台价值,以此来提高营销水平,获取受众注意力。针对以上提出的认识和见解,希望能为城市书展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安晓梦[9](2020)在《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研究(1897-1937)》文中提出成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从最初的印刷作坊,发展成为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执近代出版业之牛耳。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商务印书馆不仅在资本方面实现了巨大飞跃,更为中国的出版书写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思想的传播、文化的进步等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到了商业与文化并重。近代书业市场竞争激烈,书业广告成为众多书局营业推广的重要工具。商务在创业之初,其管理者即体现出广告意识,随着近代传媒与广告的发展,商务的书业广告也逐渐发展出自身特色。本文立足于商务印书馆及近代书业、报业的发展,从整体对商务印书馆1897—1937年的书业广告进行分析。本文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产生的背景分析。通过梳理书业广告的概念及流变,界定本文研究对象;并对商务的出版情况、广告机构等进行了梳理。商务书业推广的需要及书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商务书业广告发展的内外动机;商务强大的资本积累、不断完善的组织结构及对广告人才培养为其书业广告发展提供保障。第二部分纵观整体商务印书馆的书业广告内容,对其书业广告的形式进行分类。第三部分以内容发展特征为依据,对商务印书馆1897—1937年的书业广告进行分期。1897—1906为商务书业广告的草创期,1907—1931为商务书业广告的发展、成熟时期,1932—1937为商务书业广告的寻求转变、衰退期,主要从版式、图案、创意等方面分析总结了不同时期商务书业广告的内容特征,梳理商务近40年书业广告的变迁、发展。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征,在书业广告传播方面也有其特点。本文第四部分,主要以“全国报刊索引”的报刊资源,对商务书业广告的数量、传播特征进行分析。1897—1937年,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呈现总体攀升的数量趋势,并呈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征;行销全国的大报、聚焦上海的小报、自有媒体构成了商务书业广告传播的三大阵地。第五部分,立足历史及现实,探讨了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作用。商务印书馆的书业广告是研究商务的重要史料,在当时对商务的营业推广起到促进作用,并在长期中塑造了商务的品牌形象。其书业广告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及审美价值,并反映了近代印刷技术、广告意识、美术等多方面的变迁。
邢琪[10](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二、二○○三年人力资源管理新书推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三年人力资源管理新书推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2)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营销理论在高校图书馆服务推广中应用 |
1.2.2 .高校图书馆营销背景环境分析 |
1.2.3 .高校图书馆营销策略研究 |
1.2.4 .高校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高校图书馆营销 |
2.1.1 高校图书馆营销概念 |
2.1.2 高校图书馆营销特征 |
2.2 社交媒体营销 |
2.2.1 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
2.2.2 社交媒体营销的比较优势 |
2.3 整合营销 |
2.3.1 概念及原则 |
2.3.2 基于SICAS模型的整合营销 |
第三章 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推广现状调查分析 |
3.1 NT大学图书馆概况 |
3.1.1 NT大学图书馆简介 |
3.1.2 NT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
3.1.3 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组织体系 |
3.2 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推广用户调查分析 |
3.2.1 用户对图书馆公众号的感知度情况分析 |
3.2.2 用户兴趣及使用意愿情况分析 |
3.2.3 用户与图书馆互动情况分析 |
3.2.4 用户实际使用图书馆公众号的行为分析 |
3.2.5 用户分享图书馆公众号的行为分析 |
第四章 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推广策略及实施方案 |
4.1 .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推广策略 |
4.1.1 以用户为中心,提高用户感知 |
4.1.2 丰富服务内容,增强用户兴趣 |
4.1.3 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互动交流 |
4.1.4 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
4.1.5 紧密社群关系,鼓励内容分享 |
4.2 .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推广实施方案 |
4.2.1 建立社交媒体营销推广运营机制 |
4.2.2 优化微信公众号营销推广方案 |
4.2.3 制订并实施微博营销推广方案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3)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和理论背景 |
1.1.2 主要概念界定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创新点 |
2 出版网络直播营销现状概述 |
2.1 出版网络营销的发展背景 |
2.1.1 出版网络营销分期 |
2.1.2 出版网络直播营销兴起的影响因素 |
2.2 我国出版网络直播营销的基本情况 |
2.2.1 出版网络直播营销的概念和类型 |
2.2.2 出版直播的作用 |
2.2.3 出版直播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
2.2.4 直播乱象中出版直播的社会责任 |
3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活动探析 |
3.1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概况 |
3.1.1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类型及次数 |
3.1.2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平台分析 |
3.1.3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规律总结 |
3.1.4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存在的问题 |
3.2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生态透视 |
3.2.1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影像生产方关系研究 |
3.2.2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影像生产方与受众关系研究 |
4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战略定位分析 |
4.1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景观特点 |
4.1.1 现实与景观: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 |
4.1.2 符号与实物:从商品营销到价值观营销 |
4.2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的景观定位 |
4.2.1 传统的内容输出者 |
4.2.2 文化景观的架构者 |
4.3 比较视角的网络直播内容景观样态 |
4.3.1 数据选取和处理 |
4.3.2 制定编码方案及编码 |
4.3.3 数据分析 |
4.3.4 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的行业性启示 |
5 出版网络直播营销的受众认知度与发展建议 |
5.1 出版机构网络直播营销受众认知度情况 |
5.1.1 出版直播的普及度尚需提高 |
5.1.2 营销对象的范围需扩展 |
5.1.3 出版直播效果仍需提升 |
5.1.4 需与受众保持长期互动的良性关系 |
5.2 出版机构网络直播营销的发展建议 |
5.2.1 构建社群私域流量 |
5.2.2 打造有影响力的主播机制 |
5.2.3 注重直播流程监测反馈 |
5.2.4 整合多元营销手段 |
5.2.5 加强跨界营销联动效益 |
6 结论 |
6.1 研究局限 |
6.2 研究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出版机构直播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长沙《大公报》中的中华书局广告研究(1917-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0.1.1 研究缘起 |
0.1.2 选题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长沙《大公报》相关研究 |
0.2.2 中华书局报纸广告相关研究 |
0.3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方法 |
0.3.4 创新之处 |
第1章 长沙《大公报》中的中华书局广告社会语境 |
1.1 开放的思想文化影响书局运营 |
1.1.1 新知识分子群体对知识的渴求 |
1.1.2 教育思想变革推动教材发展 |
1.1.3 社会思潮发展影响图书推介 |
1.2 出版业转型为广告提供素材 |
1.2.1 出版物内容逐渐丰富 |
1.2.2 出版物形式日益多样化 |
1.2.3 出版机构跨界多元化 |
1.3 商业繁荣促进广告发展 |
1.3.1 报刊经营需要广告收入支持 |
1.3.2 出版行业商业气息浓厚 |
1.3.3 书局之间市场竞争激烈 |
第2章 长沙《大公报》中的中华书局广告形式 |
2.1 中华书局广告数量与刊载分布情况 |
2.1.1 广告发布数量先增后减 |
2.1.2 广告版面固定,排布密集 |
2.2 中华书局广告的主要形式 |
2.2.1 展示简单的书目列表 |
2.2.2 使用简要文字介绍图书 |
2.2.3 以单品为唯一推介对象 |
2.2.4 单品宣传为主书目列表为辅 |
2.3 中华书局广告设计由粗糙到精致 |
2.3.1 广告标题趋于美化 |
2.3.2 广告构图日渐精致 |
2.3.3 排版设计囿于文字突破不足 |
第3章 长沙《大公报》中的中华书局广告创意 |
3.1 中华书局广告的诉求主题 |
3.1.1 凸显权威性赢取受众信任 |
3.1.2 声明国货身份迎合受众爱国心理 |
3.1.3 展示物美价廉刺激受众购买 |
3.1.4 强调书籍质量理性说服读者 |
3.2 中华书局广告的表现手法 |
3.2.1 多样化促销刺激消费 |
3.2.2 假科普实宣传吸引关注 |
3.2.3 诉诸使用场景触发联想 |
3.2.4 连续反复投放加深印象 |
第4章 长沙《大公报》中的中华书局广告社会影响 |
4.1 中华书局广告推动出版机构的运营与发展 |
4.1.1 促进出版机构书籍销售 |
4.1.2 树立出版机构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
4.1.3 帮助出版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
4.2 中华书局广告影响受众精神生活和价值取向 |
4.2.1 塑造文化消费的时尚观念 |
4.2.2 引导受众的阅读倾向 |
4.2.3 为受众构建新的文化娱乐空间 |
4.3 中华书局广告促进近代教育发展 |
4.3.1 加速民国教科书现代化进程 |
4.3.2 推动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 |
4.3.3 助推远程教育的普及与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阅读方式转变 |
1.1.2 教育理念转变引起的学习方式改变 |
1.1.3 中美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及阐释 |
1.3.1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
1.3.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1.3.3 自主学习空间与藏阅空间 |
1.3.4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
2.1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发展 |
2.1.1 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发展历程 |
2.1.2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学习空间” |
2.1.3 从“传统学习模式”到“数字化网络学习” |
2.1.4 从“传统学习空间”到“自主学习空间” |
2.2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
2.2.1 知识服务模式的内涵 |
2.2.2 知识服务模式的类型 |
2.2.3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
2.2.4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现状研究 |
3.1 调研背景 |
3.1.1 调研对象选取 |
3.1.2 调研方法 |
3.2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调研及分析 |
3.2.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介绍 |
3.2.2 图书馆各功能用房面积占比分析 |
3.2.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现状 |
3.2.4 配套服务设施分析 |
3.2.5 学科知识服务建设 |
3.3 调研问卷分析 |
3.4 现状问题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为背景的美国高校教学理念及学生学习行为与需求研究 |
4.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 |
4.1.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研究 |
4.1.2 美国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
4.1.3 国内高校教学现状 |
4.1.4 中美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
4.2 美国大学生学习行为与使用需求研究 |
4.2.1 图书馆内行为类型的研究 |
4.2.2 图书馆内学习行为的研究 |
4.2.3 学习行为与环境互动性研究 |
4.2.4 使用需求研究 |
4.3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
4.3.1 学科知识服务体系的发展 |
4.3.2 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案例研究 |
5.1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发展背景 |
5.1.1 历史背景 |
5.1.2 发展条件 |
5.2 美国高校图书馆功能配比及空间布局研究 |
5.2.1 研究对象选取 |
5.2.2 设计概况及定位分析 |
5.2.3 图书馆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分析 |
5.2.4 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用房空间组织分析 |
5.3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研究 |
5.3.1 自主学习空间的功能构成 |
5.3.2 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 |
5.3.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面积占比分析 |
5.3.4 自主学习空间特征 |
5.4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配套服务研究 |
5.4.1 学科知识服务 |
5.4.2 技术服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1 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的比较研究 |
6.2 适应我国国情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借鉴 |
6.2.1 增加自主学习空间在高校图书馆内的面积占比 |
6.2.2 丰富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
6.2.3 提升个体学习空间的占比、增加学习空间的私密性灵活性 |
6.2.4 完善自主学习空间的人性化布局、管理及配套设施 |
6.2.5 促进非功能性交通空间的利用及多元化发展 |
6.2.6 结合智能技术提升学科知识服务的整体质量与用户体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成果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
小结 |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
小结 |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
小结 |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城市书展的历史流变 |
一、城市书展起步与初兴阶段(1980-1994) |
二、城市书展遇冷阶段(1995-1999) |
三、城市书展回暖阶段(2000-2005) |
四、城市书展勃发阶段(2006-2010) |
五、城市书展兴盛阶段(2011-至今) |
第二章 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发展概况及类型 |
一、城市书展的发展态势 |
(一)办展数量增加 |
(二)办展规格升级 |
二、城市书展的时空分布 |
(一)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 |
(二)空间分布:东部大于中西部 |
三、城市书展的类型 |
(一)类型划分 |
(二)代表性书展 |
第三章 城市书展的功能变迁 |
一、书市:以书为本,书商交易与联系之所 |
(一)排他性看样订货功能 |
(二)公共性图书零售功能 |
(三)宣传展示功能 |
(四)社会交往功能 |
二、书展:以展为主,从展书到展品牌的进阶之路 |
(一)订货与零售功能弱化 |
(二)展示功能强化 |
(三)全民阅读推广功能的衍生 |
三、书香节:以读者为中心,推广全民阅读 |
(一)全民阅读推广功能的深化 |
(二)交流与传播功能的保留与扩展 |
第四章 城市书展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主导,展出效果成效低 |
二、东多西少,区域分布不均衡 |
三、定位窄化,营销内容未深耕 |
第五章 城市书展发展优化路径 |
一、协同合作,提高办展效率 |
二、因地制宜,弥补区域间差距 |
三、提高营销水平,获取受众注意力 |
结语:城市书展演进的时代动因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我国城市书展统计(以时间为序)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近代广告及出版方面的研究 |
1.3.2 近代书业广告方面的研究 |
1.3.3 对于商务印书馆广告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产生的背景 |
2.1 书业广告的发展 |
2.1.1 书业广告概念 |
2.1.2 近代传媒业的发展孕育书业广告转型 |
2.2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概况 |
2.2.1 商务印书馆成立及发展 |
2.2.2 商务印书馆出版概况 |
2.3 商务印书馆广告部门变迁 |
2.3.1 交通科 |
2.3.2 推广科 |
第三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形式 |
3.1 新书出版广告 |
3.2 预约特价广告 |
3.3 出版预告广告 |
3.4 图书廉价广告 |
3.5 再版销售广告 |
第四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内容 |
4.1 初创阶段的书业广告:1897—1906 |
4.2 发展、成熟阶段的书业广告:1907—1931 |
4.2.1 灵活多变的版式 |
4.2.2 贴切精美的花纹与图案 |
4.2.3 富于变化的广告字体 |
4.2.4 别出心裁的创意 |
4.3 转变、衰退阶段的书业广告:1932—1937 |
4.3.1 变化、统一下的版式与字体 |
4.3.2 收缩阶段的广告创意 |
第五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传播特征 |
5.1 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传播总量特征 |
5.1.1 逐渐攀升的广告总量 |
5.1.2 注重性价比的重点传播 |
5.2 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媒体选择特征 |
5.2.1 行销全国的大报 |
5.2.2 聚焦上海的小报 |
5.2.3 最大化的自有媒体 |
第六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作用 |
6.1 为商务争夺市场,塑造社会形象 |
6.2 营造文化氛围,揭示时代特点 |
6.3 提供珍贵史料,弥补资料缺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旨趣 |
二、研究成果述评 |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
一、经济的现代化 |
二、文化的现代化 |
三、教育的现代化 |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
小结 |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
六、《中庸》周刊 |
七、国文学会 |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
小结 |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
一、发现自我 |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二○○三年人力资源管理新书推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NT大学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推广研究[D]. 王晶.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人民文学出版社网络直播营销现象研究[D]. 张凯璇.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4)
- [4]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5]长沙《大公报》中的中华书局广告研究(1917-1927)[D]. 阮碧琳. 湘潭大学, 2020(02)
- [6]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D]. 刘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8]新世纪我国城市书展研究[D]. 卞娜娜. 河南大学, 2020(02)
- [9]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研究(1897-1937)[D]. 安晓梦. 河北大学, 2020(08)
- [10]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