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从空间聚合到精神融合
——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
□ 陆银辉1,2, 胡建电2, 倪 彬2
(⒈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 浙江 余姚 315430;⒉中共余姚市委党校, 浙江 余姚 315402)
摘 要: 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 浙江省余姚市坚持规定动作与地方特色两不误,让农村文化礼堂魅力十足;坚持自主管理与自我服务两促进,让农村文化礼堂运转高效;坚持全民覆盖与有效利用相结合,让农村文化礼堂精彩无限。 余姚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注重思想内涵传承,发挥核心价值观引导力;注重功能布局特色,激发文化生命力;注重分类推进服务,增添活动吸引力。实现了文化建设从空间聚合到精神融合,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起到了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境界, 满足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基层治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农民群众;精神家园
一、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广大农村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这一创新举措已成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繁荣农村文化、提高村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为贯彻落实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浙江省余姚市以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构筑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在实现镇街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全覆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自身实际,对农村的文化资源与建筑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助推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农民群众实现“精神富有”的家园。
余姚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经历了由从空间聚合逐步走向精神融合的过程,改变了以往文化建设重硬件的倾向,把精力集中到思想建设、内容建设上来,使文化建设不仅有形,而且能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传播现代文明、展示村庄形象、传承先贤精神、普及实用知识、举办文化活动等功能,形成了以建筑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以活动为支撑的精神家园建设模式,使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余姚市紧紧抓住公共文化服务这个着力点,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丰富方法手段,突出内容设计,其形成的以点带面的文化互动格局对于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民更新观念,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促进乡风文明,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也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浙江省余姚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概况
自2013年起,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已经连续五年列入余姚市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工程。余姚根据浙江省、宁波市统一部署,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坚持将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构建群众精神家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抓手。[1]余姚市每年划拨50亩建设用地指标和24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组织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学习会、观摩会,精心谋划设计,塑造特色亮点,努力使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整合硬件软件、融合时间空间、凝聚百姓百心的精神家园、文化乐园和教育基地。到目前为止,余姚市已建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56家。在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有一定的影响,如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庆祝国庆暨重阳敬老”礼仪现场观摩活动和文化礼堂文艺团队才艺大比拼活动先后在余姚市举行。2015年,浙江省“我们村晚”宁波分会场也设在余姚市。回顾近几年来的建设发展历程,余姚市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一)坚持规定动作与地方特色两不误,让农村文化礼堂魅力十足
根据浙江省和宁波市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余姚市农村文化礼堂以“一馆、一台、二堂、五室”(一馆,即家园馆;一台,即欢乐大舞台;二堂,即礼堂、讲堂;五室,即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道德评议室、“春泥计划”活动室)为建设重点,在全市行政村中建成一批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2]在建设过程中,余姚市既注重按规定动作建设,更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努力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
⒈礼堂规划重实际。针对余姚市具有山区、平原、滨海的地理状况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时,对各地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群众需求、地域风貌、人文特点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着力打造了山区景点型、平原人文型、滨海服务型等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与此同时,还探索推行了星级标准化建设制度,在省定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划分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三个建设标准,由各建设对象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基础条件选择适合本村的建设规模和档次,确保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重实际、合实情。
⒉活动阵地重惠民。余姚市以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的要求,通过“整合一体式”或“分散组合式”的形式,打造了一个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如河姆渡镇翁方村文化礼堂建成后先后举办了“重阳敬老礼仪活动”“七岁开蒙礼仪活动”“新老翁方人中秋晚会”,承办了“余姚好人发布会”、河姆渡镇“书香河姆渡”“古韵河姆渡”等系列活动、第十七届全市老年人运动会等。村“欢乐大舞台”围绕“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季季有擂台、年年有达人秀”的目标,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而且村文化礼堂还为村民免费提供婚庆、生日宴,升学宴等场地,一馆多用,解决村民实际需求。[3]又如余姚市建设的“欢乐大舞台”,统一建造标准,并配备有专业的音响设备,为群众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才艺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与繁荣。
和其他创伤急救类似,医务人员在使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腹部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必须仔细检查患者的创伤部位[7],结合以往手术治疗经验初步急救措施。如果患者内脏脱出,医务人员一定不能轻易就放回到原来位置,必须使用急救包覆盖患者内脏,避免内脏受压,然后应该仔细清洗内脏[8-9],避免出现交叉感染[10-11]。损伤控制手术比较复杂,一般可以分为止血治疗、复苏治疗以及确定性手术治疗三个阶段,手术目的主要是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凝血酶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手术治疗时间,最终缩短患者身体康复进程。
⒊展示展览重内容。展示展览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直接体现。各农村文化礼堂依托家园馆、道德文化长廊等阵地,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声像、实物等多种展陈形式,全面、深入地展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内容。同时,注重突出各地的人文内涵,深入挖掘积极健康的家风、族训、村规民约、本村历史传说、先贤故事、重大事件、红色文化、海涂文化、产业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进一步凝聚了村庄的精气神,提升了村民的归属感、自豪感。
(二)坚持自主管理与自我服务两促进,让农村文化礼堂运转高效
按照农村文化礼堂——“精神家园、文化乐园、教育基地”的功能定位,积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农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娱乐、自我服务,切实做到让文化礼堂“动起来”“热起来”“火起来”。
⒉做到“有章管”。2014年,余姚市政府编印的《农村文化礼堂操作手册》对农村文化礼堂日常管理运行、资金使用、场地使用、安全保障等作出了规定,以确保农村文化礼堂有序有效运行,并要求努力做到“四个有”,即活动有组织、台账有记录、展陈有更新、场地有管理。同时,在市、乡镇(街道)两级层面加强指导督查、考核激励,如要求每月报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情况进展表。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纳入文明村镇、文明街道创建考核体系,以确保各村的农村文化礼堂“有章管理、有人管事”。
与此同时nZVI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53]:1)在其制备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人为控制;2) nZVI颗粒比表面积巨大,在空气中非常容易被氧化从而使得其反应活性下降;或是发生团聚反应,形成亚微米级或者微米级的较大颗粒,导致其纳米材料的优势下降;3)纳米单质金属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且在具体应用中纳米零价铁难回收、易流失,会对周边环境形成潜在的二次污染[54].
⒈做到“有人管”。在市、镇、村三级层面组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指导员、管理员和志愿者队伍,每个文化礼堂配备1人以上专职管理人员、3人以上的形势政策宣讲员和10人以上的志愿服务队伍。同时,鼓励引导在校大中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到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重视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文艺骨干,真正把那些热爱文化活动、具有奉献精神和一定文化才能及特长的优秀人员吸引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队伍中来,带动农村群众开展经常性的民俗、民间文体活动。
水轮发电机组遇到故障而紧急停机时,在导叶迅速关闭的情况下,由于惯性作用水流将继续向下游流去,这就使得转轮室内产生真空。在转轮室尾水压差的作用下,尾水将反向流至转轮室对叶片和支持盖进行冲击,并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出现抬机现象,可能造成机组的破坏性事故。为有效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需要使用真空破坏阀用于补气,以便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高效保护。
根据商保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模式主要要素,总结分析商保机构经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试点情况。依据理论研究和实践结果,目前安徽省商保公司经办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试点初步形成的模式主要是委托经办模式,即:政府将业务委托商保公司,按照协议由后者获取适当的经办费用,提供经办服务。在委托经办模式中,按照经办费用来源已初步形成委托经办支付费用模式、委托经办不支付费用模式两种。每一大类中,按照经办服务内容、经办费用获取方式、基金风险承担实际运行情况又可分不同的模式。见表2
(三)坚持全民覆盖与有效利用相结合,让农村文化礼堂精彩无限
余姚市积极按照“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擂台、月月有主题”的要求,整合资源、创设载体,切实提高文化礼堂使用率。
⒉营造艺术氛围。农村文化礼堂把村里的文艺爱好者聚到一起,让朴素的山村多了许多文艺的气息。如有的农村文化礼堂办起了书法创作室,让更多的“泥腿子”拿起了笔杆子。
⒊加强整合联动。根据各村实际,注重因地制宜、发挥特色。有的村农村文化礼堂集中建设,各部分形成内在关联;有的村将农村文化礼堂分开建设,串点成线,形成风景。一是建设特色展馆。坚持把家园馆作为余姚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品牌、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来打造,提高建设品味品质、丰富展陈内容内涵,增加互动板块、拓展展陈形式,避免同质化、实现差异化。根据地域地点、产业特色、人文特质,建成如杨梅博物馆、道德馆等富有乡土气息、彰显立村理念的特色展陈阵地。二是突出农民群众主体。在家园馆资料收集阶段,发动农民群众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提供展示展览实物,通过“好人榜”“学子榜”“寿星榜”“能人榜”“创业榜”“新婚榜”“军人榜”等,集中展示当地身边好人、莘莘学子、高寿老人、乡贤名人等,推动群众成为展陈内容的主角,增强农村文化礼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打造精品线路。根据农村文化礼堂数量逐渐增多的实际,按照以点串线、连点成线的思路,统筹考虑各个文化礼堂的建设特点,注重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精品线路。充分利用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筑设计大赛成果,根据平原、滨海、山区等不同地理特点,设计建设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切实提升新建农村文化礼堂的档次。
3.整合资源促利用。每年整合市直有关部门的资源,制订菜单式配送计划,组织开展以“教育教化进礼堂、乡风乡愁进礼堂、礼仪礼节进礼堂、文化文艺进礼堂、志愿服务进礼堂”等为内容的“五进”活动。2014年,余姚市组建了22支市直属配送服务队伍,面向建成的农村文化礼堂配送各类活动25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4万余人次。同时,各乡镇(街道)的相关活动也向文化礼堂倾斜,并引导共建单位、结对企业到所结对行政村的农村文化礼堂开展文艺演出、科普宣传、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活动,推动农村文化礼堂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主渠道和区域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三、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从空间聚合到精神融合的经验
(一)注重思想内涵传承,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
构建农民群众精神家园,思想内涵是其灵魂所在。建设一批文化阵地、建设几个农村文化礼堂并不难,只要资金到位就能建设完成,而难就难在结合农民群众需求,吸引农民群众常年开展活动,激发和激活农村文化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根据农民群众的思想实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文化活动。
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文化礼堂始终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通过月主题活动、民间艺术作品创作表演和农民群众良好精神文化面貌展示,积极宣传、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村展示的优秀文化传承人物多来自农民群众身边,有敬老爱亲的好婆婆、好媳妇,有勤劳致富的劳动能手、企业家,让他们成为农民群众的好榜样。
⒈面向全员促利用。按照“以文化人、以文聚人”的理念,面向党员代表、妇女群众、老年人、青少年、种养植户等不同群体,针对不同需求,每月制订活动计划,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当中。如面向青少年开展“春泥计划”志愿服务百村行活动;面向种养植户,开展花木栽培、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技能培训。特别是在2014年,余姚市举办了历时两个月的首届“百姓文化节”,本次文化节分“中国梦想”“姚江颂歌”“群星荟萃”“阿拉舞台”等4个专题,市、镇两级安排了46项群众性文化活动,其中除22项为市级活动外,其余24项乡镇街道活动大多在各地的农村文化礼堂举行,使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
这栋房子,留给她的,已经只剩下每月1475.30元的房贷和这把钥匙了,易非攥着钥匙,像是要把它捏碎。当她冒着风雪,穿越了小半个城市,来到自己的房子里时,看到的是一幅温暖的熟睡图。妈和弟弟,还有李倩倩,已经住在里面了。
⒊提高文化素质和解决问题的场所。有的村在农村文化礼堂设立了阅读角、读报栏,请法律、科技等方面的志愿者走进农村文化礼堂,让农民群众学习知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有的村把“和事佬”请进农村文化礼堂,让农民群众在发生矛盾时有了“说理”的地方。
(二)注重功能布局,激发文化生命力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要将文化阵地建在农民的家园里,让他们能够及时、便捷、有效地享受到文化生活,就需要结合村庄的实际,根据农民的需求,合理设计功能布局,做到为民、利民、便民。
⒈优化分类布局。一是依托现有的村办公楼、村落文化阵地、大会堂、旧祠堂等,以省定建设标准为基础,以综合一体式或分散组合式为建设形态,科学确定农村文化礼堂各类阵地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档次。二是根据村庄整体规划、人口集聚特点等,科学确定建设选址、建筑风格和建设规模,确保农村文化礼堂设施建设与村庄规划相融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与群众需求相匹配。三是结合村庄在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定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人文资源优势,强化精品意识,提高建设档次,体现文化内涵,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
⒊做到“管得好”。在管理过程中,余姚市注重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一方面,正确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即在文化礼堂活动载体的设计上,做到疏密有致、张弛有度,要有生活仪式感;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繁与简”的关系,即在礼仪仪式的设计上,不要求过于繁琐、过于复古,又不过于简单、过于死板,做到灵活性与原则性有机统一。如凤山街道永丰村利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一节点,在活动项目中穿插设计了七岁开蒙礼仪活动,既简化了礼仪流程,又丰富了活动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⒉强化内容引导。农村文化礼堂从内容上突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充分展现村史传统、民风民俗、成就业绩、先进典范,把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引导村民常怀善心,常行善举,以善为乐,主动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
李吉林将“情境教学”总结为“四特点”和“五要素”。“四特点”即“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五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情境教学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素质教育开拓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情境教学遵循儿童思维和认知的发展特点。
2.找准节点促利用。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入学、入伍、入团、入党等节点,推广开展“五+X”礼仪活动,“五”即春节祈福迎新礼仪活动、婚礼礼仪活动、七岁开蒙礼仪活动、庆祝国庆礼仪活动、重阳敬老礼仪活动,“X”即结合实际开展端午思贤、冬至谢年、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入伍壮行、入党宣誓等礼仪活动。近年来,各地在农村文化礼堂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礼仪活动75场次。
(三)注重分类推进服务,增强活动吸引力
由于每个村的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所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区分层次,突出特色;必须注重分类推进,注重各类功能的强化,才能增添活动吸引力。
(3)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小区内,需要在环网柜进线侧加装电流互感器,选择型号为LZZB610 0.5/10P,额定电压10 kV,用作电气测量和电力保护。
(1)3台进口沉降过滤式离心机,设计处理能力35 t/h,实际处理能力仅为12 t/h。2台国产沉降过滤式离心机,设计处理能力30 t/h。
⒈展陈阵地凸显教化功能。坚持把发挥教育教化功能作为建设展陈阵地的根本所在,在设置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展陈板块,落实“七个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好家风建设、乡贤文化发展、法治教育等,收集展示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乡贤名人等内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教化村民、凝聚人心的重要阵地。
⒉礼堂讲堂凸显服务功能。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建设礼堂讲堂的第一要务,针对当前农村缺乏举办婚庆喜事场所这一实际,扩大礼堂建设规模,拓展礼堂服务功能,为农民群众举办婚宴、寿宴等提供场地和设施;针对面向农民群众开展形势政策宣教、生产技能培训、科学知识普及等需求,按照“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灵活多样”的要求,建立多样化的讲堂,实现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功能。
⒊文体阵地凸显活动功能。坚持把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活动需求作为建设文体阵地的基本依据,按照动态阵地与静态阵地相分离、室内阵地与室外阵地相结合、日间活动阵地与夜间活动阵地相补充的原则,合理布局欢乐大舞台和“五室”等文体活动阵地,确保“用得上”“用得好”。
(四)注重典型示范品牌,增强标杆号召力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一项带有创造性的工作,从概念到具体化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必须立足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利用率、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按照公益性配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日常活动开展和品牌活动培育相同步的原则,充实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实效。同时还必须注重典型示范品牌的培育,增强标杆的号召力。
⒈建立活动机制。一是统筹活动安排计划。按照上级配送和乡镇(街道)组织发动相结合、村级组织开展和村民自发开展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线上的活动资源,推动其向农村文化礼堂倾斜,统筹制定农村文化礼堂的年度、季度和月度活动计划,切实推动农村文化礼堂“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二是搭建活动发布平台。注重利用宣传窗、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及时发布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信息,实现活动项目与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注重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信息告知、成果展示等栏目,开展“我参与、你点赞”等互动活动,吸引青年群体的广泛参与,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三是拓展活动的展示途径。根据浙江省和宁波市对网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具体要求,通过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情况申报系统及时报送各类活动开展的情况,向全省全面展示当地的人文历史、家风家训、道德典型、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等,着力提升余姚市农村文化礼堂在全省的知名度。
⒉丰富活动载体。一是推进农村文化礼堂“五进”活动。把“五进”活动作为各地各部门加大农村文化礼堂服务供给的重要载体,按照提供菜单和按需点单相结合、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用足自身资源,丰富文化产品服务类型、内容,提高文化产品服务的频率,有效匹配“供”与“需”“送”和“要”,使得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资源配送深受群众欢迎、确保常态长效。二是开展农村文化礼堂“走亲”活动。推广开展农村文化礼堂之间的“结亲”“走亲”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文体团队的作用,以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各农村文化礼堂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频率。三是推出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日”。根据农村实际,以星期日为重点,每周确定一天作为文化礼堂“活动日”,按照“定时、定人、定内容”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势宣讲、政策咨询、文体辅导、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礼仪礼节等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农民群众养成相对固定的参与活动习惯。
⒊打造活动品牌。为适应农民群众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的新趋势,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我们的家训”“我们的村歌”“我们的村风”“我们的讲堂”“我们的村晚”等“我们的”系列主题活动,并结合余姚市实际,打造“百姓”系列活动品牌,改变“你演我看”的活动模式,实现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表现、让群众创造的目标。一是开展“百姓走进家园馆”活动。以“走进家园馆、感受家乡美”为主题,利用节庆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百姓走进家园馆”活动,举办“我和长辈忆过去、看变化、想未来”“我在家园馆”微信传播等活动,推出入学第一课在家园馆、入伍壮行在家园馆、入队入团入党宣誓在家园馆等“三在”家园馆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文化礼堂的亲近感、归属感。二是开展“百姓走上大舞台”活动。依托欢乐大舞台这一阵地,按照“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年年有品牌”的要求,以群众自编自演、文艺团队交流演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等形式,搭建农民群众展示自身才艺、展现农村文化良好精神面貌的平台,切实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开展“百姓走向大礼堂”活动。依托礼堂这一阵地,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坚持本土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原则,按照“符合农村实际、富有教育意义、易于长期坚持”的要求,组织举办春节祈福迎新、七岁开蒙、重阳敬老、新兵入伍壮行、村干部就职等十项礼仪活动,以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农民群众传承传统礼仪的主阵地。
(五)注重指导扶持管理,提高运作执行力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一项物质成果,需要经济基础的“硬支持”;而作为一项精神文化成果,需要“软实力”的补充,需要软硬结合的日常规范化管理。因此,必须重指导扶持、重制度管理,立足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文化综合体的阵地特点和活动特性,以推动自主化、社会化管理为目标,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机制,提升农村文化礼堂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⒈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一是推广建立理事会。提升文化礼堂的社会化管理水平,发挥村级商会、“五老”队伍、文艺骨干等的作用,建立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探索设立农村文化礼堂基金,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人力、资金支持。二是配齐配强管理员。切实建立村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宣传文化员为主力、其他力量为补充的文化礼堂专兼职管理员队伍,明确管理目标,落实工作职责,为活动开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三是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制度化为依托,充分挖掘辖区资源、村共建单位、社会化志愿服务组织的力量,突出文化服务、便民服务、技能培训、教育宣讲等重点,建立面向农村文化礼堂的市直部门、乡镇(街道)和村三级志愿服务队伍,为文化礼堂规范化管理提供更加多元、更受欢迎的志愿服务力量。同时,鼓励引导在校大中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到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1月21日,德州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德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出台的首部实体性法规——《德州市城乡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联组会上,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会议的省、市人大代表组成“考官团”,直击民生热点,向城管、交警、规划、交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了一系列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⒉完善相关制度。一是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农村文化礼堂资金使用、场地使用、安全保障、活动记录等制度,确保活动有组织、台账有记录、展陈有更新、场地有管理。二是完善自主管理制度。把农民群众自主管理作为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的重要手段,以公开招募的形式,聘请一批热心人士、文化能人作为阵地协管员,在节假日这一重要时段实行活动阵地文体团队包干管理制度,提升农村文化礼堂的社会化管理水平。三是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把志愿服务作为推进农村文化礼堂规范化管理的有益补充,结合村级志愿服务队伍组建、项目创设、基地建设,把农村文化礼堂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服务基地,把文化服务农村文化礼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管理氛围。
⒊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一是指导督查机制。在市一级,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实行工作月报制度,开展不定期实地指导督促,定期通报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并将其作为评选建设工作先进、发放以奖代补资金的重要依据。在乡镇、街道一级,组织专门力量,定期入村进行指导和督促,并将其纳入对各建设对象的工作考核范畴,推动其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建设质量。二是阵地常年开放机制。把常年开放作为农村文化礼堂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农民群众需求和阵地实际,明确管理人员,公示开放时间,以便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大门常开、活动常有。三是常态运行激励机制。把农村文化礼堂的常态运行作为推进“建管用”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从配齐配强管理服务队伍、建立健全阵地管理制度、用活用好文体活动阵地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各农村文化礼堂日常管理、活动开展的指导监督。根据各文化礼堂实际运行情况,落实以奖代补措施。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参照余姚市的做法,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该系统与各个水源监测点组成一个网络互动工作平台,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水厂及水厂各个数据监测点的数据采集终端(RTU或PLC)运行情况、水源安全状况,并对水厂各个数据监测点所采集的电压、电流、电量、流量、流速、频率、转速、压力、水位、浊度、余氯等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存储,供控制中心及有关部门分析和决策取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特点有以下几点:
总之,“文化礼堂”建设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文化对人的精神抚慰作用和凝聚作用,培养共同价值取向,筑牢农民群众精神支柱,[4]将农村文化礼堂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基地,定会使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异彩。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现了文化建设从空间聚合走向精神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思想境界,满足了农民群众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姚:农村文化礼堂 村民的美好生活从这里起步[EB/OL].余姚文明网,http:/ /www.wenming.cn/dfcz/zj/201803/t20180302_4604795.shtml.
[2]余姚市文明办,余姚市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EB/OL].浙江文明网,http:/ /www.zjwmw.com/07zjwm/system/2013/06/28/019433179.shtml.
[3]《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翁方村文化礼堂》[EB/OL]. 浙江在线,http:/ /wxzx.zjol.com.cn/11wxzx/system/2017/08/24/021581751.shtml。
[4]陈汝宏,文化礼堂: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选择和路径依赖[N].东阳日报,2013-05-28(8).
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i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From Spatial Aggregation to Spiritual Integration——Take Yuyao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u Yinhui, Hu Jiandian,Ni Bin
Abstract: In the new era,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cultural guidance and value orientation i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Yuyao City,Zhejiang Province,adheres to the stipulation of action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so that the charm of 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is full;adheres to the promotion of self-management and self-service,so that the 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can operate efficiently;adheres to the combination of universal coverage and effective use,so that the 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is brilliant and infinite.The construction of Yuyao 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heritance of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the guidance of core values;pays attention to the features of functional layout to stimulate cultural vitality;pays attention to promoting services by classification and adds attraction to activities.It has realize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from spatial aggregation to spiritual integration,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realm of the peasants and meeting their spiritual needs i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Key words: grassroots governance;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construction;farmers;spiritual home
中图分类号: D92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07 (2019) 08-0079-08
收稿日期: 2019-03-01
作者简介: 陆银辉 (1970—), 女 , 浙江余姚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 中共余姚市委党校教研室主任、 高级讲师, 山东大学管理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和基层治理;胡建电 (1970—), 女, 浙江余姚人, 中共余姚市委党校办公室主任, 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文化;倪彬 (1971—), 女, 浙江余姚人, 中共余姚市委党校妇委会主任, 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和公共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行政学院) 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9年第二十一批规划课题 “从空间聚合、 精神融合到价值整合: 农村文化礼堂的社会治理机制优化研究——以余姚市为例” 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 ZX21049。
(责任编辑:牟春野)
标签:基层治理论文;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论文; 农民群众论文; 精神家园论文;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论文; 中共余姚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