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震永1 郭桢2
1高达建设管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 455000
2河南湛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 455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但受到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影响,破坏了自然的“海绵体”,同时引发了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水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并且极易引发洪涝灾害。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与当前我国生态发展需求相适宜。为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探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策
1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粗放型发展模式,填湖毁林、滥排污水、片面硬化,导致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发,改造城市排水系统,加强雨洪管理,解决城市“水问题”十分迫切。2013年12月,习总书记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伟大构想;2014年11月,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此后,两批共3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在国内掀起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热潮。
2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建设价值
海绵城市,即通过城市绿地、草坪、树林等“海绵体”的建设,在降雨时就近渗透、滞留、蓄存雨水,然后净化,在干旱需水时释放利用,以使城市能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雨洪管理,重点是通过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低影响开发,转变过去“末端集中、快速排放”模式为“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源头治理、缓排缓释”的新模式,将雨水最大限度地收集利用起来。海绵城市建设最大的价值即保护生态和防治内涝,其次,通过植物吸收、生态处理、综合利用,在降低雨水冲刷地表导致径流污染的同时,也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此外,“海绵体”的建设提高了城市绿化面积,还具有景观效应。
3国内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建设理念落后,设计规划碎片化
长期以来,国内城市化建设中,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面子”形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这种落后的建设理念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认识不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多样性,局限于低影响开发,一味地进行“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不重视与已有“灰色基础设施”的配合,事倍功半。部分城市则对自身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缺乏综合考虑,难以把控保护、修复生态的要旨,设计规划呈现碎片化,停留在支离破碎的项目上,陷入“唯工程”论的困局。
3.2管理体制欠缺,相关部门难协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排水、绿化、城建、交通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整体思维进行综合性设计、建设。在国内现行行政体系下,不同生态要素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致使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分割,各部门考虑各自目标,部门之间难以协调,在实际项目推进中,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无法构建严密规范、高效协调的雨洪管理体系。
3.3经验积累不足,专业技术待改进
海绵城市建设在国内推行仅有数年,还处于摸索阶段,基础科学研究不足,经验十分有限,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各专业学科间有待融合。而欧美发达国家在雨洪管理方面可供借鉴的成果也十分有限,因此,虽然近几年学术领域和工程界都在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补课”、“充电”,但专业技术的开发创新还是要滞后于海绵城市的快速发展和高标准、严要求。
4海绵城市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更新理念,科学规划
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实现,要积极更新建设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雨洪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结合我国国情及生态系统状况出发,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宏观层面上进行规划与布局,在先进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支持下,找准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将水循环体系及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以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合理性,改善雨洪管理成效。也就是说,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秉持先进的建设理念,全面把握城市地理条件、水文特征以及排水设施建设实际情况等要素,对海绵城市建设现有资源加以优化整合,科学规划布局,制定具有高度适宜性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例如将观工程做成透水景观在雨水多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利用;从而达到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透水景观铺装过程中相关数据信息如表1所示。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要注重排水系统多元化,为雨水有序循环创造优良条件,将水文系统与现存海绵城市排水管网有序结合,优化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
表1 透水景观铺装相关数据信息表
4.2健全管理体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现代社会发展新时期,为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实现,要积极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加强监督与管理,为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营造优良的环境。具体来说,全社会要强化对海绵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知,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从政策颁布、法令制定以及财政支持等方面入手,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局部,并健全管理体制,细化各部分岗位职责,以促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等情况。在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要严格落实管理工作,加强海绵型建筑、海绵型道路以及海绵型公园等建设的管理,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优良条件,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制度可循。
4.3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更新技术以提高建设水平
从本质上来说,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持久性特征,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并且需要全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确保社会公众对海绵城市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海绵城市建设的教育宣传科通过科普讲座、科学活动等方式来实现。不仅如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运用现代科学来更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手段,全面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比如更新传统排水管道系统,在低影响开发技术的支持下优化排水管道施工方式,在原位减排与大排水系统之间设置排水管道施工链条,促进各环节之间紧密衔接,从而满足雨洪管理整体需求。可运用技术手段建立供水调度系统、积水监测系统等,改善城市水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实现。
5结语
建设海绵城市,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功能净化、生态修复、健康循环。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实现目标是: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途径为: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习总书记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是破坏生态自然”,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辛蕊.浅谈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问题与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130.
[2]米文敏.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郑礼海.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如何落地小城镇建设[J].城乡建设,2017(05):56-57.
[4]方世南,戴仁璋.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1):88-92+99.
论文作者:董震永1,郭桢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海绵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城市论文; 理念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生态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