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_李泽彬

探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_李泽彬

华侨城光明(深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进一步的分析。混凝土虽然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但它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及使用品质的高低。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原因;防治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工程的质量不仅要满足工程的美观性和持久性方面的需要,更要满足工程安全性方面的诉求。混凝土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如果采取合理措施是可以降低发生率的,因此总结工程中各方面的经验,是保证以后施工质量,降低质量通病的重要途径。

一、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最基本的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是目前建筑行业使用的主要材料,混凝土在整个建筑工程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过去的建筑工程频繁发生的混凝土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建筑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目前还存在一定的质量通病,为了促进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都能够正常的进行与开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对已知的质量通病进行有严格的防治。混凝土是整个建筑项目的基础,对混凝土频繁发生的质量问题要快速解决,预防由于混凝土的质量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不仅能避免重新返工导致的工期延误,还能保证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不受影响,同时更是对建筑安全性提高有重要作用。

二、混凝土质量的通病与产生原因

1.裂缝夹层原因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内部出现松散不实的夹层问题。首先是收缩裂缝,就是混凝土因为热胀冷缩出现的问题;其次就是温差带来的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在内与裸露在外的混凝土在温度上的差异带来的裂缝;最后是混凝土的自身水分收缩带来的裂缝问题。

2.露筋现象原因

混凝土浇灌之前要设置钢筋建筑构件,其中的箍筋和主筋如果在混凝土浇灌后没被全部包围在混凝土内而出现露出的现象就是露筋。露筋会对整体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露筋的主要原因有:混凝土的配比不合适;模板使用不当;钢筋移位。在浇筑过程中振捣棒接触到钢筋或者施工人员踩踏钢筋,使钢筋移位,发生露筋问题;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当构件截面小,内部钢筋排列过密时,混凝土由于用料较大,如若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准确配比,就会导致混凝土离析,导致露筋。

3.混凝土匀质性差

混凝土匀质性如果较差,就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达标,这必然导致多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水泥、砂料质量不达标,或者在保存时水泥受潮过期,砂料含杂质较多;混凝土配比计算不准确,或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要求添加用料,添加顺序有误,搅拌时间不够;混凝土浇筑过程振捣不足,浇筑完成后,后期养护不当,不符合规范要求。

4.混凝土出现孔洞现象

孔洞现象的产生,使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缩短。出现孔洞有以下几种原因,混凝土浇筑过程一次性倒入的较多,下部振捣不到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石子与砂浆分离,形成孔洞;钢筋比较密实的构件处混凝土料被卡住,无法继续下料。另外如果混凝土在钢筋件内浇灌时,混凝土的石子等卡在钢筋件中,也会导致混凝土无法深入其中,必然导致孔洞的产生。

5.掉棱和缺角的现象

如果混凝土会出现裂缝夹层和露筋等不良现象,会直接导致局部混凝土产生掉棱缺角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都是因为施工的质量不够标准而造成的。出现这种问题原因有混凝土模板干燥,隔离剂涂抹不均匀,在模板拆除时混凝土与模板粘连,边角被沾掉;在混凝土模板拆除过程中,外力碰撞或提早拆除侧面模板,使混凝土边角出现残缺;在养护过程中,棱角没有特别保护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管理上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从原料上控制是预防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基础措施。所有问题的根本在原材料的质量上,要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所以要进行配制的混凝土原材料必须在进行配制前进行细致的检查。尤其是其中的杂质数量和保质日期。一定不能使用不达标的原材料。同时储备材料时要严格按照规定,避免原料人为损坏。在材料使用时要复检,对不达标的坚决不用。

(2)加强设计规范意识

我们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依据设计好的图纸、施工前签订的合同以及相应的规范需求进行施工过程的组织和设计,在混凝土配料设计上要按照规范设计,并根据特殊部位的要求做出合理调整。在审核时,不能仅仅依据经验配比,而是让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对进行设计的人员要进行培训,增加其专业的混凝土配制知识和安全意识。

(3)规范施工操作流程

施工阶段是控制混凝土质量通病出现的关键。在施工装修的过程中,也要遵守有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而且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的控制施工时现场出现的各种灰尘、废弃的颗粒、废旧气体、噪声污染对周围生活居住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

2.技术上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对孔洞现象的防治

混凝土孔洞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注意是可以合理避免的。避免孔洞问题的产生,首先需要注意混凝土在合成的时侯,要提前增加压力,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因压力而产生的孔洞问题,其次在混凝土的材料中适量地加入一些针对性的防虫的材料,这种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空洞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建筑项目的质量。

(2)对露筋现象的防治

在施工过程中要预防露筋现象需要注意几点问题,首先在使用模板时,要使模板充分湿润,并在设置钢筋保护层时不宜太小。其次在施工时,要严禁振动棒接触钢筋,不能有人为踩踏钢筋,防止钢筋移位。最后,要注意混凝土用料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发生因石子过大而导致露筋,或发生离析现象。

(3)对缝隙夹层现象的防治

夹层裂缝是建筑极易产生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混凝土进行缝隙封堵,并且要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缝隙的地方进行凿毛的处理,凿毛处理增加了建筑内壁的摩擦力,也就增加了混凝土的凝聚力,减少了裂缝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保证缝隙处在施工前处理干净,没有任何杂物;在施工时要充分湿润,并灌注砂浆,振捣充分;对高度过大的构件浇筑时,要设置串筒等防护措施。

(4)对掉棱缺角的防治

在施工过程中,要振捣充分,模板拆除时要避免外力撞击,侧面模板过早拆除。在后期养护过程要注意棱角保护,避免磕碰。出现该问题时,掉棱角不严重时,清理干净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如果出现严重掉棱角时,要重新支立模板,并用高一级混凝土填充振捣。

(5)对蜂窝现象的防治

混凝土具体结构的一些小蜂窝可以采取使用大量的清水进行针对性地冲洗,在冲洗干净之后,使用1:2的水泥砂浆对混凝土的结构进行修补。而大范围的蜂窝现象,首先要将松动的石头或是在内部突出的颗粒状物质进行剔清除,尽量将形状调整为喇叭口的形状,外边的口径需要适当地增宽,完成此类措施以后采用清水对其进行冲刷,冲刷工作完成之后,采用较高等级的豆石混凝土进行捣固,并且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通病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性和整体品质,还会对建筑工程的工程施工进度,造价预算等方面产生干扰。混凝土的质量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质量通病虽不易消除,但只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并加强管理,这是可以消除或避免的。

参考文献:

[1]肖乃作.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范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2]黄云杰.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2):21-22+26.

论文作者:李泽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论文_李泽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