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与党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代表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三个代表”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他强调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理论的新贡献,是面向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纲领。从深层次考虑,要实践“三个代表”,就必须进行党的创新,建立党的创新体系。
一、“三个代表”对执政党自身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三个代表”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向新世纪、面向现代化的执政理念。“三个代表”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纲领。
(一)新贡献之一:向全党提出了党的现代化的时代课题。党的建设要为推动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推动社会现代化就必须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三个代表”既体现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又指明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大规模的社会现代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来推动。为了避免发达国家在走向现代化初期所付出的“以牺牲社会精神文明而换取的物质繁荣,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而换取少数人的利益满足最大化”的代价;为了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因片面追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不良后果,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推动整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二是党的自身现代化。实现双重现代化的互动,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党要不断地推动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党又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给党自身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动自身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党的现代化。否则,我们党就无法适应现代化变迁带来的深层次变革,无法始终做好“三个代表”。
(二)新贡献之二:指明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立足点是发挥党的优势。始终做好“三个代表”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经验的总结。中国之所以需要共产党,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登上中国社会历史舞台并发挥巨大作用,正是适应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中国先进文化、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严重窒息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精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遭到了最严重的侵害和剥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鲜明地高举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的大旗,锋芒直指束缚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桎梏,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特别是工农群众和先进知识分子的愿望和利益,从而得以动员和组织起强大的革命力量,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党顺应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领导人民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大规模地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高度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的伟大成就。由此可见,始终做好“三个代表”及围绕“三个代表”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就是我们党的优势。尽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但在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这些优势不能丢。江泽民指出,这些优势是我们治党、治国、治军的传家宝,优势不能丢,丢了要吃大亏。因此,推动党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发挥党的优势,赋予党的优势以现代化的内涵,增创党的新优势。
(三)新贡献之三:为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提出了现实要求。十五大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即“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条件下,怎样实现党的建设总目标,“三个代表”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三个代表”是新世纪党建总目标在现时代的具体体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世纪党建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三个代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在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如何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如何不断增强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问题。
(四)新贡献之四:“三个代表”成为衡量新时期党的建设成效的标准。如果说,“三个有利于”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那么可以说,“三个代表”就是“三个有利于”在新时期的引申和转换,是检验我们新时期一切工作,特别是党建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这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论”的完整涵义和准确概括。江泽民在华东三省讲话时明确指出,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这就明确告诉全党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在从事党的各项事业中,都要牢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并需要调整补充的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以利于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
二、建立党的创新体系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所谓党的创新,是指我们党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建新学说、发现新方法、指导新实践、积累新知识、服务新实践。建立党的创新体系,就是在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前提下,以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为指导,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价值创新为核心内容,以培养全党的创新思维,增强全党的创新观念,提高全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为目的,建设一个由与创新相关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所组成的网络体系。建立党的创新体系,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即居于政治体系中心的执政党在如何重组和优化配置所有的社会资源特别是政治资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它主要从执政党的外部来解决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问题;二是中间层次,即执政党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它主要从执政党的内部来培育和强化执政党的执政忧患意识、执政责任意识;三是微观层次,即执政党在激发党的组织、党的骨干、党的成员这些创新主体本身的创新积极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它主要从执政党内部若干个体来改善和提高整个党的结构和群体的素质。这三个层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就宏观层次来看,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现代化意味着一个社会在体制结构、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急剧而深刻的变革,这样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导致各种失控、失序、失衡和失范现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既然选择了现代化的执政价值取向,就必须积聚足够的政治资源来处理和解决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变革,推动现代化的良性发展。
首先,体制创新是积聚和开发这种政治资源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各种矛盾与危机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体制创新。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将更加突出。在通过体制创新开发政治资源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党政关系的调整、党政职能的转换均不能忽视。合理、科学、完善的体制,可以构成社会经济现代化和党的现代化的重要政治资源。为此,我们要注意:(1)党的活动方式的法治化。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全体党员都必须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地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执政党党员和领导干部进行法律监督是不成问题的,但对于党组织的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如何监督?由谁来监督?目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仍然没有解决好。这就需要党以创新的精神来推动法制建设,把党的所有活动纳入宪法和法律的监督之下。(2)党政关系的规范化。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党政关系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问题。1980年邓小平就把如何解决党政关系明确地摆在全党面前,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精辟阐述。按照邓小平的思路,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对此进行了探索。(3)领导方式的科学化。党的领导方式是指党的领导的实现形式。党的领导方式包括党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实现政治领导的各种实现形式。其中,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方式就是执政方式,执政方式是党的领导方式的一种特殊形式。依法治国给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这种变革为“从主要以党直接执政的形式向以国家执政的形式转变、主要依靠党的政策执政向主要依靠法律执政转变、主要依靠人治执政向依靠法治执政转变”(张晓燕:《试论依法治国与执政党执政方式的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如何实现领导方式的科学化,不从体制上创新恐怕是很难解决的。
其次,政策创新是执政党开发和积聚政治资源的重要途径。制定纲领和政策是政党的一个基本功能。每一个政党在执政前必须制定比较完善的政治纲领来宣传自己,赢得支持;在执政后必须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来治理国家,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政党的纲领和政策制定功能直接影响该党的形象甚至决定该党的成败。为了制定能够适应国内、国际最新动态的政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世界上许多政党内部都成立了专门的政策调查与研究机构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由此足以看出政策对于政党的重要性。我们党历来认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在关注体制创新的同时,更应注重政策的创新。这是因为,在推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体制创新会遇到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制约而经常表现得十分艰难和迟缓。与之相比,政策创新则相对容易一些。因此,注重政策创新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往往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党的政策创新集中体现在安全提供、福利保证、生产推进、科技开发等方面。
再次,价值创新最执政党始终保持和位居政治体系中心,充分调动社会政治资源的有效手段。使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认同国家的基本价值与基本结构,形成各个阶层和社会团体的共同价值需求,是执政党政治整合功能的表现。执政党之所以要执行这种政治整合功能,是因为通过价值理性的整合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持久稳定提供导向与协调,从而避免因“一手硬,一手软”引起的社会不满。在中国这样一个信念伦理被置于首要地位的国家,价值理性的社会功能已远非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可比。成功的价值理性将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体制创新的“粘合剂”,它能焕发社会各种集团的活力,简化决策过程,减少改革阻力,平和公众心态,节约创新成本,增强政治认同感。在跨入新世纪时能否实现价值创新,创造出与新的经济基础和政治要求和相适应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能增强党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而且将对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要实现价值创新,就要突出中国的政治文化,必须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必须注意充分挖掘民族主义的价值资源,建立起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价值体系,并以此为价值符号激活民众的价值归属感。
(二)就中观层次而言,培育和强化执政党的执政责任意识和执政忧患意识,必然要求党在自身建设上有所创新。执政党领导和推动的社会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观念的变革、社会关系的重组、社会利益的分化、新兴社会阶层的崛起,首先就会对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组织体制产生影响。这就必然要求执政党从培育和强化执政责任意识和执政忧患意识入手,加强自身建设。首先,党的理论创新要跟上实践发展的需要。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实践,理论创新在这项伟大实践中肩负着重大责任。从党的理论创新的角度来讲,有两个层面: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党的基础理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好社会主义”,“什么是执政党,怎样建设好执政党”等一些基本的、重大的、宏观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着重回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涌现出来的深层次问题;二是应用理论的创新,党的应用理论主要是围绕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操作性、运行性经济技术和其他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着重回答在实践中所遇到的表层问题。理论创新不在于它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在于它是否遵循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执政党运作的基本规律,能否科学地回答人们担心和疑惑的问题。理论创新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使党的理论始终能够武装全党,始终成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其次,党的组织建设的创新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一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切实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积极、谨慎地推动党的干部制度改革,努力寻找德才兼备与“群众公认”的最佳结合点,保证社会主义政权永远掌握在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手里。二是本着增强党委领导班子驾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领导现代化建设、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的原则,改善党委领导班子的组织结构,使领导班子在领导职能上具有统御性,在职位设置上有一定的包容性,在领导成员的结构上有一定层次的代表性,在领导核心机构职数上体现决策的效率性。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在组织设置、工作任务、活动方式、领导方法等方面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国家政权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社会各类组织的良性发展等重大问题加以高度重视。再次,党的作风建设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一是要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未来政治发展的要求,巩固和扩大党的社会和群众基础,疏通
和拓宽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特别要注意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主渠道作用,防止它们的萎缩和过于行政化;同时党要加强对工商联和社团组织的领导,保证它们能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功能。二是要巩固和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保证社会阶层分化不会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尽量使一切社会优秀分子都能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三是要把党员干部的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精神和行动纳入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上。
(三)就微观层次来讲,党的创新表现在执政党如何激发党的组织、党的骨干、党的成员这些创新主体本身的创新积极性上。激发党的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可考虑开展“三大工程”,即“堡垒创新工程”、“表率创新工程”、“先锋创新工程”、“堡垒创新工程”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过程中敢于用创新的精神去面对变动中的经济社会秩序,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经济社会现象中找出一般性的规律,无论形势和任务怎样变化,都保证党组织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表率创新工程”是指党的干部在领导活动中创造性地工作,从机制和政策上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党的创新中充分发挥骨干和表率作用。“先锋创新工程”是指遍布社会各行各业的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创新的精神努力地工作,使党员都能够成为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应该成为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因此,在全党建立党的创新的三大工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开展党的创新三大工程的建设,使6000万党员、1000万党员干部、300万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党的创新主体。
三、建立党的创新体系的相关问题
建立党的创新体系是执政党充分调动一切政治资源,努力提高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对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对于推动党的建设现代化,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建立党的创新体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党的创新体系,要以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出发点。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主题,也是思考和研究党的建设与党的改革问题的着眼点。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提出应建立党的创新体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并不是说不能对党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既然允许思考和探索,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领导就是服务”。服务主要体现在思想灌输、理论武装、体制保证、政策引导、价值整合上面,而党在这方面所显示出来的能力和水平恰恰是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核心体现。所以说通过党的创新的方式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成为建立党的创新体系的唯一思想动机。
(二)建立党的创新体系,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执政党运作的一般规律。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探索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过程,不能违背规律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党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遵循了规律,创新就会顺利进行,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反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害。从当前我们党的创新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来看,由于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决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也由于对执政党运作的基本规律把握不够,尤其是对执政党的功能和定位的认识没有走出误区,在党的建设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上仍然不够明显。鉴于这种状况,进一步认识和探索执政党运作的一般规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三)建立党的创新体系,要继承和借鉴一切有用的东西。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从党的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中提取有益成份为当前党的建设服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执政党的需要。一方面要认真分析我们党已有的优势和成功的做法,继承其行之有效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要大胆开拓,革陈除弊,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同时,大胆借鉴国外政党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自我创新、自我改革的成功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使之为我所用,这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既要反对以创新为名丢掉党的优势,又要反对打着创新的旗号引进西方政党体制,更要反对以这样那样的理由阻挠、抵制党的创新。我们党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标签:党建论文; 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政治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领导体制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