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想政治课和谐教学关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和谐论文,思想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基本上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以及随之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拟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几个转变来谈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视角下的和谐教学关系的构建。
一、课堂概念的转变:从教室到社会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指由政治老师在一定时间内向特定的主体(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相当狭义的定义。但不可否认,这个定义基本揭示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甚至目前广泛存在的课堂所代表的一般含义。
这种课堂存在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时空的凝固化。在时间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基本固守在规定的45分钟课堂时间,课后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不深。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课后也没有相对自由和主动的沟通,这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即重视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而不重视结合现实,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例,在空间上的拓展显然也是不够的。2.教学内容教条化。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有关思想政治的教材当作毋庸置疑的金科玉律,把教参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简单的重复的索然无味的活动,有的只是在一个狭小的几乎与周围世界隔离的场所里不完全地小心翼翼地注入一些让学生感到虚无缥缈的知识。3.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化。教学目标上:对思想政治教材上的知识和答题能力“情有独钟”,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价值观,对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过程。这种在教学目标上的单一化显然有违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理念和精神。
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转变传统课堂的时空观念,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范围。教师和学生要发挥教与学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注意知识传授的时空迁移和扩散,学生要培养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当然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集中服务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结合教学内容,专题研究性学习法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在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社会调查、写小论文、课堂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的具体要求下,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高一政治课本中的“经济生活重视社会生产”一节中,可以针对当前的热点“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会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节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和待遇”、“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收取个人所得税”、“关注收容条例”、“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化”等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效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课题如:“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我看高消费”、“中学生名牌消费情结分析”、“走读生与寄宿学生消费结构的对比和分析”、“中学生奢侈消费的深层剖析”、“现代消费方式与勤俭节约的辩证统一”等等,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基础上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专题,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成果。当然同时在这一连串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挖掘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相关的调研和讨论,使自己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发挥,最终提高学习的效果。这样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就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时空关涉大,时空范围广,相对生动的课堂。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由被动到主动
一般认为,在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观点基于习惯上认为的政治知识具有纯理论性的特点,教师要让学生感知、理解、运用政治知识,就要进行仔细的近乎地毯式的“分析讲解”。当然这一过程造成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长期被忽视,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教师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地位。课时的限制,考试评价体制的制约,学生配合程度偏低等诸多因素使得大部分政治教师处于“有心革新,无力回天”的尴尬境地。从教学效果看,这种双方面的被动处境,往往造成政治学科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两张皮的现象,即高分低能。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师生角色指导思想的偏颇所致。
新课程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既要做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做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继续学习的学习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对传统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重新进行审视和探究,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根据上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师生角色应转变为互动(即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角色。这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行为、心理、思想、意识形态以及内驱力等多方面的互动。通过反思、互动,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加以解决和修改。同时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高中政治教师,尤其是高一年级使用新教材的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其实,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倡导的,同时也是新课改教学方式、方法转变的重要条件和客观要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要求传统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共同发展。
所谓“教学相长”,师生角色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以达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这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适合教育和学习主体活动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诸方面能够向更自主、自立、自强、更富有创造性、责任感并能主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全人格发展,同时要有利于政治教师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采取更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思想和知识教育实效。
三、教学模式的转变:由注入式到启发式
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即“注入式”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鲜有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模式,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注重探索并实际运用“启发式”的现代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要善问。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广度、深度,向学生提出思考的任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教学过程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其次要善导。善于诱导和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问决不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出来就算达到目的,而是要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的面前,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会学”。要结合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导入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并进行深度分析,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再次要善变。这里的变,主要是指教育方式和授课模式的变化。政治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的具体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政治教师还可以运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课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演练法、研讨教学法及情感体验教学法都可以尝试。
总之,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重新书写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概念,重新确立教学中的师生角色,重新规范教学模式,对于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