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_国际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_国际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化与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一个国家在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对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认识

1.国际化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对国际化的理解,有人把它概括为五种观点:国际交流说、人才培养说、发展趋势说、客观规律说、社会职能说[1]。笔者认为,国际化是指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已经跨越了国界,出现了在国际范围内的物质精神资源的共享,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产生了跨越地理意义的更为广泛的联系。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国际意识、开放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国际性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等活动而不断促进国际社会理解、提高国际学术地位、参与国际教育事务、促进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与趋势。它要求我们在共享国际教育资源、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教育和社会问题以及审视高等教育问题时,要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上,我们要注重培养能理解多元文化,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分沟通思想,能从人类整体和全球的视角来判断事物,并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人;在课程的编制与内容的构建上,注意教育内容能为他国、其他民族所理解、承认和接受,能对外开放和平等交流。

2.本土化与高等教育本土化

本土化也就是民族化,从更宽广的意义上讲,就是国家化。即指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要体现、保留和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和优点。本土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国家、民族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要弘扬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吸收外来文化、制度时,找到其现实的生长点和合理的切入点。但本土化不等于狭隘的民族优越主义、沙文主义,不是建立在贬低异域文化的前提下,而是建立在保存自身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使每一种文化因为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而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份子。

高等教育的本土化,要求在审视高等教育时,要考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实情况和独特经历,谋求找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就我国而言,我们在大力提倡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注重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或民族化,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或者说是建立一种适应中华民族特性的具有特定面貌的高等教育系统[2]。

3.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国际化与本土化是社会发展的两种性质不同、侧重点相反的促动力量。如果运用恰当,它们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国际化使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远大的前景,有利于促进全球性的资源交流和共享,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沟通和合作,也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国际化是本土化向超国家和超国界范围的延伸。本土化是任何一种文化得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一种文化能否真正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基础,它还是一国文化吸收异域文化的基础。本土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成为必要和可能。因此,本土化是国际化之所以成为必要的基础。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没有本土化,就无所谓国际化。国际化有利于本土特性的彰显,有利于本土观念吸收世界先进的异域文化,更加丰富自身的文化个性,促进文化间的理解、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使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主动吸收世界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自身融入多样化的世界高等教育之中,丰富高等教育的多样性。故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具有包容性、民族性、依存性和开放性等特点[3]。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则要求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必须从本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逻辑的同时,努力寻求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意味着承认多元化和多样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过程是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相互学习过程,不是西化,更不是美国化。当然,我们也不能以本土化抵制对先进高等教育模式的学习,更不能排斥对先进国家高等教育实践经验的积极吸收。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是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地域化。本土化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源泉,由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产生的文化互补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因此,没有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国际化,也不可能形成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的独特性。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就是要提取本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发展战略,不能照搬洋教条,在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时,要找到它与自身的文化共性,找到转化外国经验的固着点、切入点和生长点。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与本土化的依据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力

古代的高等教育之所以自萌芽时代起就具有了国际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知识具有普遍性,知识是跨越国界的。不管是古希腊或中世纪,大学教育追求的是具有普遍性的知识,从而能够允许学生和教师的跨国流动。即使在今天,如果不承认知识的共享性和普遍性,教育的国际化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国际技术的分工和差异、国际资源的共享和信息技术使全球的联系更便捷、更紧密,也使国际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求更强烈,也使其找到了现实的物质和技术平台。E时代的信息技术,使地球成为名实相符的村落,国际化的浪潮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现实潮流,高等教育对此已无法回避只能面对。世界性的共同问题,例如,人口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人类疾病、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都已经超出了任何一个国家能解决的范围,需要全世界共同研究、协商解决。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国际意识的新型人才,以共同营造人类物质和精神富足的家园,提高人类的幸福水平。此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复合影响产生了国际化的现实力量。在政治上,高等教育(尤其是吸引留学生的教育)既被视为改善国家形象,向异域国家辐射政治影响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借鉴外来文明的重要途径。在经济上,招收留学生可以吸收大量的国外投资,减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费用,吸纳大量的境外学术精英和科技精英,快速步入知识经济的快车道,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获取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据美国Hanson and Meyerson 1995年的估算,仅留美的学生就给美国带来每年33.5亿美元的财富。美国科技移民对美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贡献更是让世人所瞩目。在文化上,由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它呼唤国家、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而文化的交流正是这种理解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化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今社会,学生对知识的要求已经跨越了国界,他们越来越渴望学习和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知识,渴望获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知识与技能;学者们如果要站在学术的前沿,就必须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学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必须走向世界,吸收世界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吸纳世界优秀智力资源。此外,国际组织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教育局(IBE)以及世界银行等,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高等教育本土化的依据

本土化,首先包含了一种民族情结,一种对自我的认同和对自身的肯定,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来源和保障之一。它包含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能力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国家独立于世界的基础。缺乏本土观念,就是丧失自我(非个体意义上的小自我,是国家整体意义上的大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容易造成病态人格。同样的,一个国家缺乏本土观念,必将崇洋媚外,妄自菲薄,容易忽视其对自身发展和对世界发展所具备的能力和应承担的责任。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性是本土化必须固守的领地,这种独特性恰恰就是世界多样性的源泉,也是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和补充的基础。正是本土化所保存的文化独特性,才产生了国家之间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的存在产生国家之间的互补性,使国际交流成为必要,也使国际间的联系是有机的而不是机械的,故本土化是国际化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的现实根基。本土化具有国家的和国际的双重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本土化的根本点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保留既存文化中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这种独特性和优越性是国际间相互学习的客观起点,也是国际化的起点,追求全球范围的优越性的起点。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成功经验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一个国家如果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往往也是世界科技和文化的中心。正如蔡元培所言,学术昌明的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反之,学术幼稚和知识蒙昧的民族,没有不贫弱的[4]。凡是在借鉴和模仿外国高等教育时做到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高等教育就成为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反之则反。

众所周知,英国产生了工业革命的奇迹,这既与英国存在着最古老的高等教育,它的高等教育一度在世界独领风骚并引领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关,也与英国社会的发展给高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和现实的社会要求相关。高等教育成功地根植于英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土壤中,本土化的力量使其找到了现实的生存空间。这种本土的成功也是其成功输出的基础。

18世纪至19世纪初,与英法等国相比,德国还处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是一个在政治、经济上都相对落后的国家。但德国在费希特、洪堡、康德等的带领下,创立柏林大学,把科研引入高等教育,引领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潮流。世界上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伦琴、第一位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贝林格,都是产生于该时期。在诺贝尔奖颁奖的头30年内,德国科学家占据了全部奖项的30%。高等教育也使德国的科学技术繁荣昌盛,使德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乃至高等教育的中心。高等教育的创新带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也由此使德国的高等教育成为世界的典范。

美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国家,其社会发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过程也同样具有启发意义。作为一个英属殖民地国家,它的高等教育在其起点上就带有国际化的色彩,更加准确地说,带有宗主国的移植特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来源的多样性使美国成为一个民族大熔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就是一个多民族世界的缩影。它的本土性就包含着丰富的多样性和更大的包容性与冲突性。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国家,美国在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过程中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它在向世界学习的时候,首先当然是瞄向英国。英国受过教育的人到美国定居,把教育的种子散布在新大陆;美国本土成长的青年赴英接受高等教育,部分人学成回国任教,为北美殖民地学院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早期的高等教育机构,从1636年建立的哈佛学院等9所学院都以英国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为范例。对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北美殖民地的教育决非平地起家或从零开始,而是从欧洲教育演进的最佳层次上向前迈进的[5]。实际上,19世纪高等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德国,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目标也随之转移,通过引进德国大学模式,进入了建立美国现代大学的新阶段。德国柏林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以其最具活力、最有创造精神而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典范,美国则成为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的最大受惠国之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仿效德国教育成果并加以创新的典范。它的首任校长和首聘教师几乎都在德国留过学。在一段时期内,该校毕业生几乎遍布美国的各院校,广泛传播了办学的成功经验并推动了老式文理学院如哈佛、耶鲁等的积极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始终是与本土化紧密相随的,后来的州立大学、赠地学院和社区学院的建立,则完全是美国本土化的产物。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与欧洲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起点,有着更加多样化的民族特征,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并没有亦步亦趋地步欧洲之后尘,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别国的经验根植于美国的土壤中,从而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当它取代了别的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范后,就积极推行“国际教育”,输出美国高等教育。它吸引的留学生一度占据了世界的一半,并且成功地把高等教育的输出过程转变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过程,由此保证了美国社会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高度的流动性、竞争性和异质性。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的处理上,也有着成功的范例。在唐代,国际化的输出与本土化的强化几乎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唐帝国由于国势的强大,成为当时真正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不断地向周边国家输入它的科技文化知识。现在在日本、韩国等地都保留着唐代的许多遗风,由此可见其影响之深入和持久。另一方面,在输出的过程中,不仅扩大了自己的国际影响,也强化了本身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四、当代的反思与借鉴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形势变化莫测,我们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取舍上,经历过全面学习苏联,转而与世界相孤立(文革)和全面开放等阶段。从古今中外的高等教育和社会实践看,凡是兼顾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社会的发展就呈现出良好势头,高等教育就得到良性发展。我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将有可能从国际的视角来广泛地吸收和组织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资源又将面临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冲击和挤压,有可能丧失既存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教育产权和教育权等问题,成为理论上和实践中需要作出新的回答的问题。因为高等教育服务在市场中将遭遇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方面需要参与世界性的高等教育资源竞争,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在国际事务中,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服务贸易方式,向全世界辐射高等教育的影响,并获取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从而保证我国的教育资源不会大量流失。如果能够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获得生存发展的资源,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从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凡是较早地参与了国际竞争的行业,都在竞争中逐步壮大起来。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如果能够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它将可能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扩大教育影响和教育服务贸易的范围,从而在未来的世界性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值得指出的是,高等教育不是一种纯粹的服务贸易,它还包含着许多具有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东西,包含着许多文化的内容。高等教育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安全有着全面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国际化过程中忘记了高等教育所承载的社会使命和国家使命,显然也会最终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性。此外,如果我们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忽视了本土化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就容易失去自身的特色,从而丧失自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现实的可能性上,我们在处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上,一方面要考虑中国本土化的社会需求,尽量满足广大人民对高等教育量的扩大和质的提高两个同时出现的要求;保持优质学科的特色和水平,例如,我国的中医学科,既是有特色的又是具有优势的,在国内外的教育服务贸易上都具备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又不能丧失自我,我们对国外先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的借鉴,应该考虑本土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对国外理论的学习借鉴一定要把它中国化,要注意解决借鉴中的可比性和可用性,不让洋理论成为洋教条,从而使洋理论能够真正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我们在运用洋理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它在与中国现实相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新变化,创造出中国本土化的新理论。例如,我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的,应该采用赶超型的发展模式,不完全重复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跨越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同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有具体的实践背景,需要创立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重复西方的大众化历程。

标签:;  ;  ;  ;  ;  ;  ;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_国际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