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 time板块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问题与策略思考——以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为例论文,课时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板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有幸参加了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 Story time后第二课时任意板块组合的教学设计竞赛,对所在区域各校英语教研组送呈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深有感触。如何基于单元整体进行适切的情境创设、适度的板块选择、适时的重难点巩固和适合的活动资源开发,值得我们大家进行实践与思考。 一、问题剖析 1.缺乏整合意识,板块选择无序失当 Unit 8 At Christmas单元的主话题为圣诞节,涉及购买圣诞树、圣诞礼物、圣诞老人、讲圣诞心愿等活动,通过第一课时Story time板块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圣诞节人们从事的活动,了解了一些相关的节日文化,大部分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但对于课文的复述和表演还有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对在情境中灵活运用功能性语言first,next,then,finally等仍有障碍。第二课时应作为第一课时的巩固和延续,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第一课时感知活动到第二课时体验活动的学习过程,同时进一步活用first,next,then,finally这几个副词来介绍所完成的活动。 然而,有部分教师在第二课教学时选择了只教学Cartoon time板块,将此板块教学等同于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且教学内容与第一课时无衔接点。还有部分教师单独选择了Fun time板块进行教学,如让学生阅读Alan寄来的贺卡,进一步了解美国儿童过圣诞节的情况,并学习制作贺卡的过程,自己动手给Alan制作一张贺卡,并向Alan介绍中国儿童怎样过圣诞节。在第二课时中,选择单独的一个板块或者一个教学内容无法及时对Story time进行巩固和对单元重难点进行突破,学生缺乏有延续性地内化新知和有针对性地语用体验的机会。 还有部分教师选择了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教学。如一位教师以绘本故事“Is that you,Santa?”为文本进行教学,旨在营造浓厚的圣诞文化气息,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并让学生体会绘本故事中透露出的父母之爱。作为第二课时,学生在Story time中的新知尚未完全内化巩固的基础上又学习了新的圣诞故事,还被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cookies,reindeer,sled and chimney等生词,未免有些任务过重。教师要充分考虑单元整体目标和各课时的推进梯度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本单元核心语法知识点为“序”的理解和运用,教师自己应对单元整体的“序”和学生语用体验的“序”有明确的认识。 有一位教师以Jigsaw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三个课外圣诞故事中的一个,自由分组后小组阅读完成拼读、制作绘本,并以数字化手段辅助教学,提供阅读工具和相关资源供学生选择使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同时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与个性化学习。笔者赞成这样的教学理念,也肯定这样的全员参与的阅读活动课,但是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可能会缺乏前后链接点,建议放在单元教学的最后一课时或者Story time板块之前作为导学课。 2.缺乏主题意识,再造情境喧宾夺主 一堂出彩的英语课离不开一条主题鲜明的“教学主线”,一条提纲挈领、立意新颖的“教学主线”将会赋予一堂英语课以艺术美感,同时一条主题鲜明的“教学主线”将会很好地体现语言交流的主题,并引导学生参与有效的语用体验,“教学主线”清晰与否、生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思路、课堂氛围和学生活动的质量。“At Christmas”单元的主题非常清晰,就是谈论圣诞相关活动。教师课时活动的主题应基于整个单元清晰的主题,无需再造复杂的情境。目前课堂上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毫无主题的各环节生拼硬凑;一种是情境再造,看似千回百转,实则浪费时间。 例如,某位教师以电视节目《芝麻街》的视频为导入引出圣诞节的话题,再将Sam,Bobby和Mr Turkey的动画穿插其中引出Cartoon time,进而开始Cartoon time的教学;拓展部分设计了Mr Turkey来到芝麻街,分享在中国过新年的经历,让学生用first,next,then,finally谈谈在中国新年做的事情。此设计费力营造综艺节目《芝麻街》,只为了引出Christmas这一主题和Cartoon time的人物,而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接触了Christmas并明确了单元的主题,Sam和Bobby陪伴了学生两年,不需要重设情境引出。这种设计不但耗时而且分散学生对于主题的注意力,且整节课中学生连谈论圣诞活动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要求谈论中国新年,情境创设、教学内容与单元主题和课时目标严重脱节。 有位教师以《爸爸去哪儿》的音乐作导入,带学生走进圣诞老人的故乡Lapland,激活学生关于圣诞节的知识,以帮助圣诞老人恢复记忆为教学主线,借助《爸爸去哪儿》任务卡的方式完成四大任务:(1)Sing for Father Christmas.(2)Tell Father Christmas the activities at Christmas.(3)Tell Father Christmas his job.(4)Make a plan for Christmas.学生通过完成多个任务帮助圣诞老人拼凑记忆碎片,逐步恢复记忆,拓展活动中,让学生小组内合作,运用关联词将记忆碎片有条理地串联起来告诉圣诞老人他的工作。最后进行绘本阅读,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其回顾当天《爸爸去哪儿》的历程,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笔者认为这样的情境设计为过于跌宕起伏,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在每一环节要同时进行情境理解和任务完成,显得太过忙乱,从而不知所措,于是课堂中会出现教师忙前忙后、花样百出,学生茫然相对、被动应付的现象。对学生来说,简单和贴近生活的主题及活动设计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一个话题、一则新闻、一个观点甚至一个词汇,都可以成为“教学主线”创设的载体,并由此载体升华为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3.缺乏结构意识,情境活动无趣失衡 在基于圣诞主题开展活动的同时,可以渗透first,next,then,finally知识点,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序的概念进行有条理有逻辑的表达,让理趣与情趣相结合,让知识渗透与语用体验相结合。部分教师板块选择恰当、主题设定合理,但是出现了个别任务环节过分累赘、与主题无关,环节推进前紧后松无坡度,教学活动过度关注知识点、忽略语用体验等问题。 如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虽然紧紧围绕圣诞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但是环节之间没有联系也没有梯度,任务完成缺乏趣味性,语用体验中未见语法点的渗透,单纯为了板块活动而活动。 还有些教师过分关注语言知识,所有任务均以first,next,then,finally运用为主,整节课显得知识传授的痕迹较浓,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在各项活动中毫无指向。 Task 1:Show what we are going to learn this lesson. First,learn a song Next,review(复习)the story Then,play a game Finally,have a writing practice(写话练习) Task 2:Review the story and tell the story. 四位学生每人根据教师的提问选择一幅图并回答,其余学生认真倾听,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随后将first,next,then,finally“贴”在看图说话的学生身上,并让他们按照先后顺序站立。 随后,四位“贴”有first,next,then,finally的学生将有关自身这一时间内的活动的动词卡片先后举起,全班同学一起复述Story time。 Task 3:Play a game:Sentence chain.出示有代表性的圣诞活动,小组合作,选择不同的圣诞主题,介绍圣诞节活动,并用First,next,then,finally来进行句子接龙。如: Have a Christmas party Make a stocking or a card Decorate(布置)the classroom Learn the Christmas song 只有大结构、大主题、有层次、有梯度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融三维目标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基于单元统整、语用体验的Story time板块后第二课设计策略 1.找准切入点,让导入活动更具链接性、聚焦性和直接性 高效而贴切的导入设计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适切的导人要能做到“情、奇、疑、趣”入境,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导入关注学习气氛,以“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歌曲导入。的确,唱歌是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之一,不仅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还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还有些导入关注承前启后的链接性,通过问题“What is the song about?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Christmas? What do Mike and his family do at Christmas?”的引入,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谈论人们在圣诞节做的事情,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然后再回到课文内容,找出Mike一家在圣诞节做的事情。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然后再根据文本进行排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first,next,then,finally的理解。 如以“How to be a Santa”为主题的导入单刀直入,让学生欣赏歌曲“Santa”后提问“How to be a good Santa Claus”,引出以下四大板块,直奔主题进行分步活动。 2.创设整合点,让目标指向、板块选择和任务活动更具一体化 朱浦老师在2014上海英语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观摩研讨活动中一再强调教师要时刻牢记“我们走在大路上”这句话,即我们的目标、话题、内容、活动和评价要时刻保持一致。基于内容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整体语境的创设都是基于话题、内容、语用一致的基础之上的。 本单元有关圣诞的内容原本就非常吸引学生,就以“快乐圣诞”为主题发散出的圣诞活动来作为学习任务,不仅贴近学生生活,还便于板块的衔接、语法点的渗透和语用体验。(见图1、图2) 3.突出能力点,让情境活动更具趣味性、思维性和开放性 在灵动的课堂中,教师以开放有度、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总结和运用,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 “How to be a good Santa Claus”就是一个极具思维含量和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而生成的四大活动也是极具开放性的,教师从学生生词资源中提取有序活动:First,sing Christmas songs; Next,help children to prepare a Christmas party; Then,card making; Finally,card giving.最后以“How to give your parents a pleasant surprise at Christmas”来让学生选择一个活动,谈谈送给家人的圣诞惊喜。这样从接纳语言知识到开展语用体验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式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类能力,提高了学生表达的自如性和逻辑性。关于故事课程表后第二课教学设计问题与策略的思考--以圣诞英语(一)单元8新编为例_英语论文
关于故事课程表后第二课教学设计问题与策略的思考--以圣诞英语(一)单元8新编为例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