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作为促进经济发展、便民出行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整个交通体系中高速公路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出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对高速公路的文化建设工作和维护工作引起重视,以便于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新时期;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建设
高速公路在整个交通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发挥着便民出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了然能够让高速公路发展满足人们的不断提高的出行需求,相关管理企业要不断加强员工的思想观念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保证高速公路运营的安全性和畅通性,确保员工工作安全性和生活安全性,培养员工高速运营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1]。在本文中,通过对建设高速公路运行的安全文化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予以有效落实,定期开展公路运行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应急技能和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介绍,着重阐明了建设高速公路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希望可以为工作在相关岗位上的人员提供一定借鉴。
一、运营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公路网络中高速公路作为最主要的交通通道,对于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将高速公路运营的畅通、安全、高效、快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关键在于相关管理企业和部门对于高速公路运行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安全文化并非凭空而来,它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中,或者由相关管理部门特意是塑造,同时被所有人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思想意识和行为意识、行为管理规范以及管理机制。
就实际管理情况而言,大部分制度都与安全有一定联系,但是就算有再多的制度,也很难对所有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更无法不免部分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在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依然时常发生安全事故。这些事情让我们对高速运营中的安全文化建设 工作有课更深刻的认识,绝非是强制和命令就能够起到效果的。环境、车、路、人四位一体的管理格局,就注定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复杂性较强[2]。对于高速公路运营的安全管理而言,并非是何种单一的管理手段可以实现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单一的管理手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与高速公路动态的安全管理要求不符,面对这种发展状况,急需探寻一种可以打破传统管理限制的全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通过这种全新的力量将所有相关工作人员由内致外、上下一体的捆绑到一起。只有每个人都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才能让安全渗透和贯穿到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推动高速公路运营发展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健康性。
二、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速公路安全监管工作缺乏秩序性
虽然当前我国与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性的法律管理体系已经相对较为完善,同时道路监督管理系统建设也已基本完成,交通管理相关企业和部门在公路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设备,但是,高速公路实际运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依然居高不下。对于某些发生率较高的安全事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安全管理存在缺失,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现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存在安全监管工作毫无秩序性可言的问题,相关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健全,造成大部分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在管理工作中通常会忽略安全管理工作。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对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引起重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安全管理宣教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高速公路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
在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而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于环境、车、路、人这些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因素,每一项都要认真分析。现在,高速公路安全事故发生率始终居高不下,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进行不断创新,增强管理效果,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让其充分满足当前高速公路动态安全管理的需求[3]。因此,相关管理单位自身一定要树立正确、明确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某方面讲形成约束力,严格监管相关安全制度的实施情况,通过相关制度的作用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让工作团队或工作人员以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价值取向和息行为准则,进而将其转化为高速公路安全文化。
三、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在高速公路运营工作中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建设、职工的工作环境建设、职工娱乐设施建设以及站容站貌等,通过高速公路的通常整洁、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绿化美化、路容路貌等物质因素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这些基础设施是建设高速公路安全文化的起点。其中配套的监控系统、通信系统、服务流程的实现都需要依托于物质文化的建设。
(二)精神文化建设
在高速公路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使命以及愿景等都是主要工作内容。其中核心价值观贯穿在整个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是对人们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的准则。而使命是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各项义务进行确立的基本内在要求,其主要目标在于为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建设做好基础服务,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提供优质服务。愿景主要是通过对未来的展望,来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进行勉励和刺激,旨通过建立目标来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动力。
(三)制度文化建设
在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建设制度文化,主要目的在于对工作人员的言行进行规范,通过外部因素对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强制规避和约束,这种文化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知制度文化建设对于整个公路文化建设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制度文化建设一定要以人为中心,将个体权益作为基础,通过连续性的规章制度对人的言行进行约束。此外,制度文化的建立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杜绝掺假放水。
四、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一)明确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程序
在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每个部门和系统都有独特的作用和功能,例如高速公路上交通情况、气象以及路况等信息的反馈都由信息采集部门来完成,相关部门通过信息采集和分析预测,得出信息发布所需要的信息和分析决策,同时,将信息及时有效的传达给行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其他部门一样有自己的一套工作体系。现在就拿信息采集系统为例,介绍信息采集工作的安全管理程序建设对于高速公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4]。在整个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系统中,不仅有信息采集子系统,其中还包括信息分析决策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并且由通信系统进行相关工作的协调配合,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以此实现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工作。详情如图一所示。
图一 公路运营安全理程序
(二)对执行力的建设引起重视
高速公路企业从上至下可分为集团公司、子公司、队、班组等四个等级,建立一套层层整改、检查的安全管理模式。对所有涉及到完全隐患排查的制度进行完善,将安全管理工作中点放在安全隐患排查上,建立健全的安全隐患排查、监督机制。实施将现场巡查和自查工作结合到一起、将重点抽查和重点检查进行有机结合、将常规普查和专项检查进行有机结合,对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对于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能整改的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要上报安全委员会。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积极落实“两个责任、两个主体”的工作理念,同时监理部门都对安全管理职能进行全面落实,旅行建立工作的安全职责。合理部署、安排重点时期的告诉公路安全管理工作,并从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养护、产业经营等方面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执行意识,确保政令畅通,做到桩桩有人管、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来看,一般而言都是建立在企业自身能力的前提条件上,对安全文化建设引起中,且大力落实,如此,才能让企业发展跟上当代社会发展的步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进而提高企业的实惠地位、延长生命周期。对于高速公路运营行业而言,确保其正常运营,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其安全文化建设,在有效降低事故发生临床的基础上,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文静. 浅谈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J]. 2016(11):35-35.
[2]周森辉. 浅谈高速公路营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3):106-106.
[3]刘国兵.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高速公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J]. 现代企业文化,2018(26).
[4]尚远洋. 新时期港口建设和安全营运管理研究[J].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
论文作者:唐志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高速公路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