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布鲁纳提出的观点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认为复习课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因此,在课前要认真梳理教过的内容,提取主干知识,根据知识点前后的关系,把一个一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的链接,横成串,竖成链。同时,教师要抓住生长点,适当拓展知识、深化知识,让学生觉得有新意,有新的收获。
一、紧扣大纲,“四面”贯穿计划其中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不仅要制定总的复习计划,还要对不一样的课型,不同的复习阶段,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计划。这样才能实现从知识点到知识面再到知识网络的立体知识结构,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中考复习效率提升。笔者认为复习计划制定时,要根据《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四面”贯穿计划其中。
1.教学目标指向要全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了解学生、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便于形成学习平台,抓准基点 展开梳理,从而有助于面向全体、查漏补缺。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新的课程标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笔者认为教学目标制定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2.教学内容要全面。
初中数学三年级四个部分六本书,涉及的定义、概念、定理、法则有许多。笔者认为计划制定时要引导学生把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整合成知识体系,全面复习。如几何可按点→线→面→体;代数可按数→字母→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的主干把两大部分知识串联起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复习计划制定时要着力于让学生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防止知识相互干扰、混淆的负面影响。
3.练习题题型的选择要全面。
教学时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的训练都要通过习题来体现。笔者认为复习计划制定时要注意练习题题型选择的全面性,既要让学生学会运算传统的题型,又要针对中考命题动向,课标理念择取新颖的题型。题型训练时可对传统题型中的某些题型进行专门训练,训练学生解题效率,结合知识、技能、教学目标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新题型是检测学生综合素质的试金石,计划制定时教师可有针对性、有意识地依据复习内容和不同程度学生在适当时间向学生抛出新题型。
4.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要全面。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精髓,是数学基本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必由之路,中考数学试题也越来越重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在数学复习计划制定中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有效地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笔者认为新教材中增设的“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等 教学内容会衍生出许多新题型,它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好材料。
二、坚持反思,活水源源不断[来源:Z*xx*k.Com]
反思不仅仅是对学习过程的一般回顾或重复,而是对学习过的知识、方法、过程、策略、思想、感受等的自我反省。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提高和“知新”,这个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九年级总复习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需指导学生养成对典型问题进行反思的习惯。如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题意,弄清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较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自己所用的解题方法是否合理简捷,有没有更好的解法,解题过程是否正确无误,表述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全面,解题所用的方法是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果适当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问题将会出现什么变化,与过去做过的题目之间有没有联系等。当学生领悟了蕴含在问题的内涵,掌握了贯穿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维方法,就能达到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融会贯通,就能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也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复习课的选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评价学生的策略。唯有师生在反思中不断调整思路,才会在坚持 中取得不断的进步,复习课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论文作者:张洪阳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论文; 方法论文; 题型论文; 笔者论文; 思想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