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资金应实行核算制度

支农资金应实行核算制度

一、支农资金应推行报帐制(论文文献综述)

沈宏益[1](2013)在《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在西藏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地位与战略作用,而农牧民则是西藏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自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及合作程度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诸如生态资源枯竭、生产效率低下、发展后劲不足及城乡、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等,继而影响着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如今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面临新时期、新任务的挑战和根据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战略任务要求,从根本和长远解决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等问题,并探讨由“输血型”财政向“输血型+造血型”经济职能转化的新型财政支农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以下几点假设:(1)如果能够根据新时期、新任务的挑战并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财政支农政策,就有助于降低和消除影响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各种不合理因素与制约机制,则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将是必然的;(2)如果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必将进一步带动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3)如果西藏农业经济和农牧民持续增收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则整个西藏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也是必然的。本论文采取系统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西藏农牧民收入构成、增长现状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就现行西藏财政支农政策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找出不足,在结合国内外有关财政支农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相关财政政策与对策建议等。本论文研究内容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及技术难点等;第二部分为有关概念界定及财政支农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概念的界定、计算,以及财政支农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相关理论等;第三部分为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战略背景分析。主要从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与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西藏和谐与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作用;第四部分为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结合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农牧民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西藏农牧民在增收过程中还存在速度滞缓、后劲不足、动力缺乏、机制不活等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而。内部因素主要是教育落后、观念陈旧、基础薄弱和农业弱质性等,外部影响主要有地域限制、生态脆弱、资源贫乏、创新不足和农业发展空间狭小等,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第五部分为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其对农牧民持续增收效应分析。在立足于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其变动格局基础上,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得出西藏财政支农与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有着较强的直接、间接效应关系,通过对其现行财政支农政策进行评述,发现尚存在政策不灵活、体系不健全、效益不突出、保障力较低、长效机制缺乏和生态税缺失等问题;第六部分为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及经验借鉴。在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及我国东中部和西部云南等一些省份先进财政支农经验及典型做法,结合西藏实际区情进行比较分析,其对西藏的启示是:应地方财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和提升财政支农效益等,以建立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第七部分为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即在借鉴先进财政支农经验基础上,立足西藏实际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结合财政支农效应分析结果和有关理论为指导,进行科学设计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该政策包括财政支农目标、原则、途径和内容等,具体内容主要从夯实农牧民增收基础、提升农牧民增收潜力、改善农牧民增收环境、降低农牧民经营风险、提高农牧民增收软实力创新农牧民增收途径等方面入手,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与管理办法等;第八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是:在西藏现实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落后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下,需结合西藏生态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科学、合理设计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并逐步由“输血型”财政向“输血型+造血型”经济职能转化,最终建立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等。本论文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采取调查问卷与其它研究方法等相结合,通过建立数据模型进行推导和分析西藏财政支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的各种直接、间接效应关系及作用,对于研究财政促进西藏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2)立足西藏现实生态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深入、系统、全面地分析和论证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及其相关财政政策等,在研究视角和内容上具有创新性;(3)能够结合国家民族政策,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及对策建议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地区特色和西藏地域特点,对于研究和解决西藏当前“三农”问题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刘静[2](2012)在《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新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及地方对林业经济的日趋重视,林业项目资金的投入逐年加大。随之也带来林业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问题。探索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而建立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完善的新疆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制度,实现财政预算的绩效管理,为地方政府制定林业支出预算提供科学依据,切实构筑公共财政体系;同时,可以转变林业资金管理的观念,加强林业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及时发现地方财政林业支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林业资金的使用成效。本文主要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和规范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新疆林业财政专项支出项目的分类、绩效目标体系构建、共性和个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指标的权重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按照新疆财政专项资金的功能不同,把林业项目分成了五类,即:生态效益类、技术推广类、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类、林业病虫害防治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林业项目类。制定了各类项目的绩效目标,进而根据项目绩效目标构建了共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个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建立了林业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新疆特色林果业项目和乡镇林业站建设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的创新之处是对新疆林业财政支出项目进了科学的分类,在林业专项项目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共性、个性两类绩效目标,结合项目开展的阶段,设计了基于项目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了新疆林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对完善绩效管理理论建设及新疆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侯方英[3](2012)在《浅析县级支农资金报帐制管理的完善》文中研究表明为加强农业财政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07年山东省财政厅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县级报帐制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下达到县级及县级以下的省级及以上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全部实施了县级报帐制管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开展情况、实施成效、存在的问题、完善的措施建议进行了浅析。

吴国起[4](2011)在《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消除贫困,实现经济社会繁荣进步,是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经济高速增长和积极的扶贫政策支持,我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全球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在此过程中,作为积极扶贫政策载体的财政扶贫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来贫困人口减少速度逐渐放缓、对贫困问题认识的深化以及公共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日益强化,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和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现“贫困人口显着减少、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迫切需要在进一步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充分借鉴国际上推进减贫与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通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来切实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从国际减贫与发展事业的进程以及发展援助理念的演变过程来看,过去三十多年,恰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私营部门扩展到公共部门,并通过多、双边发展援助机构将发展领域的绩效管理一“发展绩效管理”理念向发展中国家渗透和推广的阶段。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强调建立目标导向、财政控制、绩效评估、公众参与和监督四大机制。以此为基础,“发展绩效管理”结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实践,更加强调制定战略规划和绩效目标、采用结果导向型框架对绩效进行监测与评价、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机制、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和机构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借鉴上述理念和经验做法,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包括扶贫战略规划和政策框架、绩效目标与指标体系、滚动预算和项目库、绩效评价与结果运用、问责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等五大要素。其中,制定战略规划是前提,设定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是对战略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判断是否实现预期结果的重要依据,编制滚动预算是有效衔接战略规划与年度绩效计划的重要环节,开展绩效评价是重要手段,利用评价结果强化问责和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是实现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目标的保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直接针对贫困地区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我国在强化扶贫开发组织体系、瞄准扶贫对象、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研究表明,我国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人口收入增长、贫困人口减少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绩效。但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农村的减贫速度却渐趋放缓、扶贫效益逐步降低。除了扶贫难度加大、脱贫成本上升等客观因素外,深层次的原因是现行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体制上表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扶贫责任划分不够清晰;扶贫重点县作为扶贫的重要平台缺乏动态调整机制;扶贫资金多部门、分散管理,难以有效形成合力。在机制上表现为资金分配缺少正向激励;扶贫资金投入的目标瞄准存在偏离;贫困人口参与程度低;缺乏全面、系统、有效的监测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作用重视不足等。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落实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首先要求结合我国现阶段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明确扶贫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即把显着减少贫困人口、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作为首要目标,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战略重点,坚持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有效衔接的指导思想。为将扶贫战略规划落到实处,应沿着探索-完善-成熟三个阶段依次演进的路线图,从七个方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一是理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提高识别和瞄准贫困人口的准确度;二是对扶贫重点县进行动态调整,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三是以绩效为基础进行资金分配,有效发挥绩效评估结果的作用;四是有机整合财政扶贫资源,切实形成合力;五是完善滚动预算和项目库,增强长期战略规划与年度绩效计划之间的联系;六是完善绩效目标导向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七是建立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合作共赢的机制。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分析为基础,理清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与国际开发援助机构发展绩效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提炼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绩效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启示。二是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般原理,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和分类,分析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的博弈关系,就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提出建议。三是客观分析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改革进展、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并就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的路线图和体制机制创新提出设想和建议。

徐见月[5](2010)在《浅议加强财政项目资金支出监督管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财政项目资金规模快速增长,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各级财政部门在加强项目资金支出管理方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强,但是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根据项目资金支出监督管理的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

徐龙[6](2010)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公共物品特征,国家投资一直是其建设的主导形式。其中,投资管理体制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与核心。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滞后于国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因此,探索建立符合林业生态工程特点、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体制,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的迫切需求。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对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研究表明:随着林业分类经营模式的改革,商品林投资主体已经形成多元化格局,其经营模式也不同程度的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但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的“基数法”管理模式,较之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是在管理权限上强化了国家综合部门计划资金管理职能,弱化了部门管理职能,明显表现出“一放一收”的特征。第二,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特征研究表明:相对其他工程而言,林业生态工程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特征。其中,自然属性将导致投资管理的不可控性加大;社会属性将导致诸如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对投资效果的潜在威胁更加明显;而经济属性中的公共物品特征将导致投资管理中可供选择的激励和约束等市场工具明显缺乏。第三,显然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和其投资管理特征的研究,还不足以构成构建合理投资管理体制的有效依据。为此本文以三北防护林为重点,对目前中国“五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全面评价。这一研究表明:在投资结构方面,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有所加强,但政府主导投资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在投资总体规模上,林业生态工程呈现快速、持续上升趋势,但单位投资增长并不明显;在投资管理上,虽然明确责任到省,但由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原因,林业生态工程的责任主体实际处于虚置状态;在投资规划与决策方面,尚未建立起十分有效地科学规划与决策机制。第四,划分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实践,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分别是: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竣工后管护阶段与后评估阶段,明确了不同投资建设阶段的特点与任务。第五,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了林业生态工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稳定的投资渠道、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纳入公共财政范畴、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等;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结构模式,研究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中心的组织管理系统应按矩阵式设置;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构建的框架与建议等。第六,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建设单位、政府与社会,客体是经济业务与投资管理活动;提出了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决算阶段投资内部控制的重点架构;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与内部控制体系八要素可以构成一个包括四十个点的矩阵等。

闵劲华[7](2010)在《公共财政支农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湖北省赤壁市的实证调查》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型、公共财政政策框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市县财政支农能力严重虚弱,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支农的政策性不够明确,财政在支农的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现行财政支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对政府资金进行分配、调控和监督的财政部门,如何立足当前财政的实际情况,努力克服各种矛盾制约,理清财政支农工作思路,提高财政支持新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是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湖北省赤壁市为例,从近几年来湖北省赤壁市财政支农规模、结构、管理等多个维度对财政支农状况进行深层次实证分析和经验、问题的归纳,并在借鉴国内外财政支农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和今后财政支农应该围绕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欠发达地区财政支农中的主体地位,从战略上培育市县级政府的支农能力,逐步明晰各级政府财政支农的事权,积极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和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创新财政支农体制和机制,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等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强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支持。

晏屹[8](2009)在《湄潭财政支农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必然要求财政支农政策适时做出调整与转变。研究如何在变化了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下对财政支农政策做出调整和创新,以便为农业财政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用提出一些参考。论文从财政支农的依据、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状况、国内财政支农研究状况,结合贵州湄潭县财政支农的现状,对财政支农进行了论述。按照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财政支农的领域应该是市场调节失灵、并具有广泛外部效应的领域。通过对财政支农结构的合理界定,对现行财政支出结构内涵的剖析以及公共财政理论框架下的财政支农结构的论述,指出现行财政支农结构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寻求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优化设计,提出财政支农效率的制度保障。

王胜[9](2009)在《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关于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问题的研究。在当前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本研究围绕提升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这一命题,旨在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以下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政策建议以及可能的创新点摘要如下: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首先借鉴经济绩效理论关于效率测度、公共产品理论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公共管理理论关于组织绩效、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区域经济理论关于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等等理论成果,从厘清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主体、对象和目标入手,通过对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基本原理、作用机理和绩效评价的探讨,构建起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机理和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联邦制国家和法国、英国、日本等单一制国家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状况进行考察,归纳总结出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和启示。然后,对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方和东中西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状况从政策、规模和结构等维度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比较。随后对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验证,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各省份及东中西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从功能支出和分级支出两个视角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对影响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剖析和验证。据此,提出了优化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机制设计方案和政策建议。二、研究的主要结论1、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配置主体、配置对象和配置目标,配置主体行为是否与既定目标一致决定了配置对象的使用效率。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就是特定用途的财政资源在相关配置主体间分配、流动并最终通过各级地方政府支出,以此购买或者生产出支持农业发展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来推动政府支农政策目标实现的一个体系和过程的总称,其基本要素包括配置主体、配置对象、配置目标。配置主体的行为与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保持协调一致是实现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高效配置的关键环节。2、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存在资金投入规模不足与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矛盾,而且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分税制以来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总体上呈现出增长不稳定、强度下滑、农业科技投入比重过低、事业费支出刚性增长、省级和县乡政府支农支出比重一升一降等显着特征。进一步对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考察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支农规模、支农强度增长和基建农业支出比重、省本级支农比重的波幅都远远高于东部,受宏观政策影响明显。3、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总体低下,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呈现出显着的区域特征和较大的波动性。第一,无论是基于功能视角还是分级视角,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总体偏低,其中,西部最为严重,中部次之。第二,就具体财政支农各功能项目而言,支农科技和支农基建资金配置低效情况普遍比较严重。第三,就省、地和县乡各级财政支农而言,中东部地区地级支农资金配置低效情况相对严重,而西部地区省级低效情况相对严重。第四,分税制以来基于功能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总体略有提升,而基于分级视角的绩效总体呈下降态势。4、国家组织结构、区域财政管理体制、农业管理体制等内生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支农资金的配置和管理水平,而外部因素与之的协调配合程度影响着财政支农政策的绩效.第一,就全国而言,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农户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因子、上级对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度因子影响显着。第二,对于西部而言,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农机总动力均影响显着,但农户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上级对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度仅对功能支出绩效影响显着,城镇化率因子仅对分级支出绩效影响显着。第三,对于东部而言,城镇化率因子呈显着负效应,而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仅对功能支出绩效影响显着,农户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仅对分级支出绩效影响显着。第四,对于中部而言,农户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化率因子影响显着。5、提升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机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农民、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内部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建立健全市场衔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明确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政府支农责任边界,三是要建立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发挥政府财力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四是要建立健全内在约束机制,形成政府与人大、农民、专家相互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村集体组织与村民农户之间的有效约束。五是要建立健全监督调控机制,形成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全程监控。三、政策建议1、明确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责任。合理界定财政农业投入的事权和财权关系,明确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责任及其边界,加强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同时,对重大农业投资项目,要成立由多部门和跨行政区组成的领导小组,制订统一的规划,实现各级政策、项目和预算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建设为主。2、拓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渠道。一是建立国债专项基金。通过发行专项国债,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再投入到农村地区,既可以增加财政资金运作实力,也提供了社会资金进入农村的渠道。二是引入新农村建设特种税,如耕地占用特别税、土地增值特别税等。三是通过“税式支出”进入。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的间接资金注入,直接扩大农村的可支配资金规模。3、优化区域财政支农资金转移支付模式。建议改革和优化区域财政支农专项转移支付政策,推进基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整合。一是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分配原则,增强财政支农专项转移支付政策的针对性。二是增强资金管理和立项审批的透明度,优化区域财政支农专项转移资金的管理。三是推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整合。现行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横向整合力度,扩大整合规模和范围,积极创新整合方式,逐步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财政与有关部门、项目单位协调配合的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模式。4、提高区域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从法律层面细化、硬化区域财政支农投入责任。建议制订《农业投入法》,将现有的重大支农政策和以后出台的扶农政策资金投入,作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固定下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上的职责和支农投入分担比例,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并建立约束机制。二是明确资金投入的使用重点,优化支农资金的投向,围绕保证粮食和农产品供给、农民持续增加收入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加投入;建立政策性抵押贷款、资金互助等多形式、多层次、灵活机动的农业信贷体系。完善土地出让金制度,提高出让金中提取用于农业发展资金的比例。三是将财政支农投入与政府和财政、涉农部门领导绩效考评挂钩,明确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办法和标准,强化约束和激励。5、完善区域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区域财政支农项目绩效和综合绩效两个层面的绩效评价。二是建立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制度,明确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工作程序、组织方式、业务分工及结果应用等。三是用活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手段。四是建立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指标库。五是制定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标准。六是编制区域财政支农绩效预算。七是创新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方法。八是设立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机构。6、加强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全程监管。第一,树立“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投入、抓资金管理就是抓使用效益、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安全”的新的理财观念,彻底改变重分配、轻监管的现象。第二,建立和完善公示制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布新农村建设资金落实情况,接受社会和农民直接监督。第三,创新支农资金全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支农惠农资金监控网络,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和监督检查。第四,明确监管职责。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资金安全使用的监管,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拨付、使用、收支和补偿报销受益情况的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第一,拓宽了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研究视角。在对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除了基于常规的财政支农功能性配置研究视角外,还从财政支农资金纵向配置维度剖析了财政支农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丰富了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测度和勾勒出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及其突出特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发现: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总体低下;支农科技支出、支农基建支出以及省本级财政支农是主要的绩效损失点;同样是规模效率损失,东部、中部地区是财政支农投入规模过度造成的,而西部则是由于财政支农投入规模不足引起的。第三,验证和揭示了提升中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具体路径。发现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农户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户人均农机总动力城镇化率因子、上级对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度因子等外部因素与国家组织结构、区域财政管理体制、农业管理体制等内生因素的协调配合程度影响着区域财政支农政策的绩效,并且具有显着的区域性,从而揭示出不同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改进和提升的路径。

王金安[10](2009)在《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重视和政策推动,并把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落实在投入上,终于使城市与农村经济间的“汲取型”关系被打破,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的历史沉疴决非短期能所能根治,需要诸多有效政策措施合力持久推动。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一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政策,实施20多年来,这一政策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农业综合开发战略是应特定时期国家粮食安全需要而开始实施的,其战略定位与运行机制先天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体制烙印,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就显出诸多的不适应,尤其是计划强制推动型的战略定位模式已严重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趋势,加之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这一战略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因此,如何给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准确定位,使其真正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政策,如何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运行机制,使其潜在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是目前摆在我们和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深入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本文以经济增长源泉理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运行机制理论为依据,借鉴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的国际经验,顺应WTO农业支持政策国际规则空间,采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紧密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制度优势和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其中重点剖析了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而提出了将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由现行的计划强制推动型模式向市场诱致服务型模式转变,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的政策设想。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是一项符合科学发展观,业已取得巨大实施成就,并与WTO规则空间相适应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好政策。(2)现行计划强制推动型战略定位及其运行机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趋势还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3)应将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由现行的计划强制推动型模式向市场诱致服务型模式转变。(4)应建立健全与创新型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提出了构建农业综合开发市场诱致服务型战略定位模式的创新设想。针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现实定位存在的问题及根源,作者提出了将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模式由现行的计划强制推动型模式向市场诱致服务型模式转变的创新构想。这一创新构想的核心内涵包括:一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目标应由解决“三农”问题的辅助性政策目标转变为核心政策目标;二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客体定位应由较多地关注竞争性农业私人产品转向农业准公共产品;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定位应由目前的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消极配套,农民被动参与的尴尬局面,转向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主导,农民真正成为开发主体的新局面。(2)提出了建立健全与创新型战略定位模式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设想。农业综合开发创新型战略定位模式要成功地付之实施,就必须具备完善的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作者依据相关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趋势,提出了建立健全与创新型战略定位模式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设想。这些设想主要涵盖组织规划机制、投入形成机制、科技服务机制和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如创新设置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部组织架构体系,发行农业综合开发彩票,发行农业综合开发地方政府债券,让农业科技人员技术入股农业综合开发等创新设想。

二、支农资金应推行报帐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支农资金应推行报帐制(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本论文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2 农牧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假设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技术难点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方案
        1.4.3 技术难点
        1.4.4 技术路线图
2 有关概念界定及财政支农理论基础
    2.1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定义与计算
        2.1.1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定义
        2.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
        2.1.3 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的一些指标
    2.2 财政支农政策概念
        2.2.1 财政支农政策解释
        2.2.2 财政支农政策内容
    2.3 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业及农民增收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2.3.2 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农民收入增长有关理论
        2.3.3 新古典经济学解释农民收入增长有关理论
        2.3.4 收入分配解释农民收入增长有关理论
        2.3.5 其它关于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等理论
    2.4 财政支农有关理论基础
        2.4.1 公平理论
        2.4.2 公共财政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西藏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战略背景分析
    3.1 生态资源保护与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
    3.2 社会经济发展与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
        3.2.1 社会经济发展对带动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3.2.2 农牧民收入增长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3 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与西藏和谐稳定之间的关系
    3.4 本间小结
4 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西藏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4.1.1 西藏农牧业发展基础
        4.1.2 西藏农牧业发展现状
    4.2 西藏农牧民收入状况及分析
        4.2.1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阶段性特征
        4.2.2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水平差异分析
        4.2.3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城乡差异分析
        4.2.4 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区域差异分析
        4.2.5 西藏农牧民收入与GDP增长对比分析
        4.2.6 西藏农牧民收入内部结构分析
    4.3 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中存在问题
        4.3.1 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滞缓
        4.3.2 农牧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4.3.3 农牧民收入增长动力缺乏
        4.3.4 农牧民收入增长机制不活
    4.4 成因分析
        4.4.1 外部因素影响
        4.4.2 内部因素制约
    4.5 本章小结
5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其对农牧民增收的效应分析
    5.1 西藏特殊的财政制度
    5.2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
        5.2.1 中央对西藏的财政补助政策
        5.2.2 西藏区内财政支农政策
    5.3 西藏现行支农税收政策
        5.3.1 所得税优惠政策
        5.3.2 营业税优惠政策
        5.3.3 增值税优惠政策
        5.3.4 其它税收优惠政策
    5.4 西藏财政支农政策变动格局
        5.4.1 西藏财政支农总体变动格局
        5.4.2 西藏财政支农分项变动格局
    5.5 西藏财政支农政策与农牧民增收效应分析
        5.5.1 西藏财政支农与农业增加值增长之间的效应分析
        5.5.2 农业增加值增长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效应分析
        5.5.3 西藏财政支农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综合效应分析
    5.6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成效评价
        5.6.1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效应大
        5.6.2 带动当地特色农牧产业发展
        5.6.3 促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5.6.4 保障农牧民收入与生活水平
    5.7 西藏现行财政支农政策不足
        5.7.1 财政支农政策实施不灵活
        5.7.2 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不健全
        5.7.3 财政支农政策效益不突出
        5.7.4 财政支农政策保障力较低
        5.7.5 财政支农政策长效机制缺乏
        5.7.6 西藏生态税种缺失
    5.8 本章小结
6 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及经验借鉴
    6.1 财政支农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6.1.1 财政支出政策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6.1.2 财政收入政策对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6.2 财政政策在促进农牧民增收中的功能与作用
    6.3 国内外先进财政支农经验借鉴
        6.3.1 国外有关财政支农政策介绍与借鉴
        6.3.2 国内有关财政支农政策比较与借鉴
    6.4 本章小结
7 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
    7.1 财政支农政策目标、原则、途径和内容
        7.1.1 政策目标
        7.1.2 政策原则
        7.1.3 政策途径
        7.1.4 政策内容
    7.2 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
        7.2.1 夯实农牧民增收基础的财政政策设计
        7.2.2 提高农牧民增收潜力的财政政策设计
        7.2.3 改善农牧民增收环境的财政政策设计
        7.2.4 降低农牧民经营风险的财政政策设计
        7.2.5 提升农牧民增收软实力的财政政策设计
        7.2.6 创新农牧民增收途径的财政政策设计
        7.2.7 保障措施与管理办法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绩效管理的要求日益凸显
        1.1.2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加大
        1.1.3 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不完善
    1.2 选题意义
        1.2.1 有利于促进新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
        1.2.2 有利于树立林业资金管理的新观念
        1.2.3 有利于对林业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有效监督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政府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1.3.2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1.3.3 林业专项及其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思路框架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公共财政理论
    2.2 “5E”理论
    2.3 委托代理理论
    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2.5 相关概念的界定
        2.5.1 财政与公共财政的相关概念界定
        2.5.2 财政支出与林业财政支出界定
        2.5.3 绩效、绩效评价与林业资金绩效评价界定
3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现状
    3.1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
        3.1.1 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3.1.2 林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探索
        3.1.3 初步确立了财政支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体系
        3.1.4 基本规范了林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内容
    3.2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分布情况及其绩效评价现状
        3.2.1 新疆林业专项支出项目的基本情况
        3.2.2 新疆林业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现状
    3.3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4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进依据与实行项目分类评价的基础
    4.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的主要依据
        4.1.1 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4.1.2 其他省市绩效评价的成功经验借鉴
        4.1.3 改进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需要
    4.2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特征与分类
        4.2.1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特征
        4.2.2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分类原则
        4.2.3 现有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基本分类
5 基于新疆林业支出项目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5.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
        5.1.1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分析
        5.1.2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5.2 构建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
        5.2.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规范
        5.2.2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规范
    5.3 构建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
        5.3.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界定
        5.3.2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范围的界定
        5.3.3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客体
        5.3.4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5.4 制定基于项目分类评价新疆林业财政专项绩效目标体系
        5.4.1 绩效目标的含义及重要性
        5.4.2 开展绩效目标管理的意义
        5.4.3 绩效目标制定的原则
        5.4.4 制定新疆林业绩效评价的考核目标体系
        5.4.5 确定绩效目标对绩效评价的意义
    5.5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考核指标的设计
        5.5.1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5.5.2 绩效指标的类别
        5.5.3 筛选绩效评价指标的思路和方法
        5.5.4 以多目标决策法建立多层次、多目标、多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5.6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方法
    5.7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体系
        5.7.1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标准分类
        5.7.2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档次划分
        5.7.3 构建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计分模型
    5.8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
6 特色林果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6.1 新疆特色林果业的概况
    6.2 特色林果业财政专项资金作用
    6.3 特色林果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6.3.1 指标体系设计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6.3.3 确定标准值和评价方法
        6.3.4 特色林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点
    6.4 新疆特色林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案例
    6.5 基于评价结果的情况分析
        6.5.1 绩效得分情况
        6.5.2 绩效考核表反映出专项资金管理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6.5.3 几点建议
7 新疆地方乡镇林业站建设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7.1 乡镇林业站建设概况
    7.2 乡镇林业站建设专项资金的作用
    7.3 构建乡镇林业站建设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3.1 指标体系设计
        7.3.2 乡镇林业站建设指标体系的优点
    7.4 新疆乡镇林业站建设绩效评价案例
    7.5 基于评价结果的情况分析
        7.5.1 绩效得分情况
        7.5.2 绩效考核表反映出专项资金管理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7.5.3 几点建议
8 结论与不足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浅析县级支农资金报帐制管理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县级报帐工作开展及实施情况
    (一) 支农资金报账制的开展情况。
    (二) 支农资金县级报账制的具体实施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 业务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的问题。
    (二) 报帐资金“滞留”问题。
    (三) 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较难掌握。
    (四) 支农项目范围宽泛, 对审核人员要求较高。
三、完善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县级报帐制的措施和建议
    (一) 搞好协调沟通, 形成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对报帐制的共识, 并在制度上加以明确责任。
    (二) 财政部门协同主管部门做好项目筛选考察, 掌握项目概况。
    (三) 做好项目实施中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
    (四) 财政相关人员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同时, 加强对农口各部门及乡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

(4)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定义与内涵
        1.2.1 财政扶贫资金
        1.2.2 绩效管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贫困的内涵与成因
        1.3.2 关于经济增长、减贫与发展
        1.3.3 关于中国减贫实践与扶贫资金管理
        1.3.4 关于公共支出绩效管理
        1.3.5 关于发展绩效管理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框架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政府在减贫事业中的作用
        2.1.1 公共产品理论
        2.1.2 外部效应理论
        2.1.3 区域经济理论
    2.2 公共财政的减贫职能
    2.3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选择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管理主义理论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演变
        2.4.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减贫实践中的绩效管理--发展绩效管理
    3.1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3.1.1 历程回顾
        3.1.2 主要特征和经验做法
    3.2 绩效管理在发展援助领域的渗透与推广
    3.3 发展绩效管理实践综述
        3.3.1 国别层面
        3.3.2 项目管理层面
        3.3.3 发展援助机构自身实践
    3.4 对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绩效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4.1 扶贫战略规划与政策框架
    4.2 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
        4.2.1 确定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4.2.2 确定财政资金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4.3 多年度滚动预算与项目库
    4.4 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
    4.5 问责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扶贫战略规划与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制度体系
    5.1 我国扶贫战略规划的演变
        5.1.1 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战略
        5.1.2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5.1.3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5.2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制度体系
        5.2.1 财政扶贫资金的来源
        5.2.2 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
        5.2.3 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
        5.2.4 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和财务管理
        5.2.5 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5.2.6 财政扶贫资金的信息监测与管理
        5.2.7 财政扶贫资金的绩效考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整体绩效分析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1 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整体绩效分析
    6.2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2.1 各级政府的扶贫开发责权划分不清晰
        6.2.2 资金分配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6.2.3 缺乏扶贫重点县动态调整机制
        6.2.4 扶贫资金投入的目标瞄准存在偏离
        6.2.5 资金管理分散,缺乏有机整合
        6.2.6 政府主导模式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6.2.7 监测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6.2.8 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作用和博弈关系重视不足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构想
    7.1 新时期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和扶贫战略规划思路
        7.1.1 新时期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
        7.1.2 新时期扶贫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
    7.2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的路线图
        7.2.1 面临的约束和障碍
        7.2.2 改革路线图
    7.3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
        7.3.1 完善责任制,提高资金瞄准度
        7.3.2 对扶贫重点县进行动态调整
        7.3.3 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资金分配机制
        7.3.4 有机整合财政扶贫资源
        7.3.5 完善多年度滚动预算和项目库
        7.3.6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7.3.7 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5)浅议加强财政项目资金支出监督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项目资金支出监督管理的实践
    1、健全制度, 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
    2、科学立项, 规范项目申报程序。
    3、强化管理, 规范资金拨付。
    4、深化改革,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二、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 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
    2、挤占挪用现象依然存在。
    3、资金的使用过于分散。
    4、资金拨付程序欠规范。
    5、财政跟踪监督缺位现象亟待解决。
三、加强项目资金支出监督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1、做好项目资金支出监管信息搜集。
    2、强化财政项目资金集中整合。
    3、推进项目库规范化管理。
    4、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5、对项目资金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6、建立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6)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生态工程与林业生态工程
        2.1.2 林业投资与林业投资管理体制
        2.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与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
    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特征
        2.2.1 林业生态工程的自然范畴特征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社会范畴特征
        2.2.3 林业生态工程的经济范畴特征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制度经济学理论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3 内部控制理论
        2.3.4 公共选择理论
        2.3.5 委托—代理理论
    2.4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2.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2.5 本章小结
3.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演进及变革趋势
    3.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3.1.1 中国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演进过程
        3.1.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演进过程
    3.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体制的关系
        3.2.1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类别
        3.2.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3.2.3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关系
    3.3 中国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趋势
        3.3.1 中国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
        3.3.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
        3.3.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趋势
    3.4 林业生态工程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3.4.1 自然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3.4.2 社会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3.4.3 经济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评价
    4.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实践与投资概况
        4.1.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实践
        4.1.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概况
    4.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主体与结构
        4.2.1 投资主体
        4.2.2 投资结构
        4.2.3 投资规模
        4.2.4 责任主体
    4.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规划与决策
        4.3.1 投资规划
        4.3.2 投资立项决策
        4.3.3 投资风险约束
    4.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与标准
        4.4.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计划管理机制
        4.4.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机制
        4.4.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4.4.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标准机制
    4.5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监督与调控
        4.5.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审计机制
        4.5.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效益评价与调控机制
    4.6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动力与控制机制
        4.6.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动力机制
        4.6.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内部控制机制
    4.7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4.7.1 组织管理存在着责任管理建设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4.7.2 规划管理存在着建设目标不科学且缺乏操作性的问题
        4.7.3 计划管理存在着投资下达时效性差的问题
        4.7.4 项目管理存在着项目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
        4.7.5 资金管理存在着投资效益相对较低的问题
        4.7.6 工程评估与评价存在着投入产出缺乏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
        4.7.7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缺乏组织实施和管理工程建设的手段
    4.8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产生的根源
        4.8.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4.8.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没有实行项目管理
        4.8.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忽视过程管理
        4.8.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4.9 本章小结
5.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实践及主要国家林业生态建设投资管理
    5.1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实践
    5.2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建设投资管理
        5.2.1 美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5.2.2 英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5.2.3 日本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5.2.4 法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5.2.5 印度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5.2.6 国外林业生态建设投资管理的共性与特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划分与实施影响研究
    6.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划分
        6.1.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前期准备阶段
        6.1.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阶段
        6.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竣工验收与决算阶段
        6.1.4 林业生态工程竣工后管护阶段
        6.1.5 林业生态工程后续评估阶段
    6.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的影响因素
        6.2.1 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6.2.2 实施主体的影响因素
        6.2.3 目标群体的影响因素
    6.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风险分析
        6.3.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多目标管理风险
        6.3.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风险
        6.3.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风险
        6.3.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监督评价风险
    6.4 本章小结
7.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构建
    7.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实施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与基本框架
        7.1.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构建的制度选择
        7.1.2 政府在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中具有局限性
        7.1.3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解决"政府失灵"
        7.1.4 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
    7.2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机制
        7.2.1 明确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主体
        7.2.2 健全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原则
        7.2.3 确定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程序
        7.2.4 确定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内容
    7.3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投入保障机制
        7.3.1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稳定的投入渠道
        7.3.2 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重点支持范畴
        7.3.3 细化和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财政投入政策
        7.3.4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7.3.5 完善林业基金制度
        7.3.6 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7.3.7 完善有利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优惠政策
    7.4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科学有效的投资组织管理机制
        7.4.1 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7.4.2 影响组织管理结构设计的因素
        7.4.3 建立组织结构模式
    7.5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7.5.1 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7.5.2 坚持的方针和原则
        7.5.3 实行"三制"管理制度
        7.5.4 投资计划直接到项目建设单位
        7.5.5 明确建设单位前期和管理经费
    7.6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机制
        7.6.1 国库资金集中支付制
        7.6.2 资金使用报帐制
        7.6.3 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
    7.7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质量管理机制
        7.7.1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质量管理考核内容
        7.7.2 建立投资质量全过程管理制度
    7.8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机制
        7.8.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的分析
        7.8.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的原则
        7.8.3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标准,实行动态管理
    7.9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7.10 本章小结
8.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
    8.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8.1.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
        8.1.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客体
        8.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8.1.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原则
        8.1.5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组成要素
    8.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重点与环节
        8.2.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环境
        8.2.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前期准备阶段的内部控制
        8.2.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实施阶段的内部控制
        8.2.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竣工验收与决算阶段的内部控制
    8.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
        8.3.1 信息与沟通
        8.3.2 投资管理内部监督
    8.4 本章小结
9.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在三北工程中的应用
    9.1 三北工程的主要内容
        9.1.1 三北工程实施范围与期限
        9.1.2 三北工程任务目标
    9.2 三北工程实施效果与问题分析
    9.3 新型投资管理体制在三北工程中的应用
        9.3.1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9.3.2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9.3.3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9.3.4 建立项目管理机制
        9.3.5 建立质量管理机制
        9.3.6 建立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9.3.7 建立监督评价与核查验收机制
    9.4 本章小结
10.研究结论
    10.1 结论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0.3 研究的不足之处
    10.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7)公共财政支农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湖北省赤壁市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财政支农研究状况
        1.3.2 国外财政支农研究概况
        1.3.3 简要评价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理论依据
        1.4.2 基本概念界定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创新
        1.5.2 论文可能存在的不足
2 赤壁市财政支农的做法与成效
    2.1 研究样本概况
    2.2 赤壁市财政支农的概况
        2.2.1 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构成
        2.2.2 财政支农资金的基本数据分析
    2.3 赤壁市财政支农的主要作法
        2.3.1 抓支农资金整合,有效发挥资金积聚效应
        2.3.2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保障"三农"发展的合理需求
        2.3.3 加强支农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4 赤壁市财政支农取得的成效
        2.4.1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事业的稳定发展
        2.4.2 实现了农业稳产增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2.4.3 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3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国家财政支农政策不能全面落实到位
        3.1.2 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尚未形成积聚效应
        3.1.3 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结构安排比例失衡
        3.1.4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3.1.5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方式呈现单一化
        3.1.6 财政支农资金重使用轻管理现象突出
    3.2 成因分析
        3.2.1 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公共财政支农政策的顺利实施
        3.2.2 资金管理混乱使国家公共财政强农惠农政策功能无法凸现
        3.2.3 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安排不合理产生了资金分配上的矛盾
        3.2.4 落后的机制无法为公共财政支农政策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3.2.5 支农资金筹集仅靠政府预算安排造成资金来源的相对不足
        3.2.6 监管体系上的漏洞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效果
4 对策与建议
    4.1 将思想从传统的观念中转变到现代公共财政支农理念上来
        4.1.1 牢固树立农业是经济工作基础的思想
        4.1.2 确立公共财政支农"五个转变"的理念
        4.1.3 将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观贯穿于支农全过程
    4.2 积极推进以现代公共财政支农为模式的财政支农体系建设
        4.2.1 应经济发展态势,改革现行的财政支农模式
        4.2.2 现行的财政支农模式应注重"三个结合"
    4.3 依据支农方向和重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范围和顺序
        4.3.1 明确农业财政支持的方向和重点
        4.3.2 确定地方财政支农范围和支出顺序
    4.4 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合理调整公共财政支农方式
        4.4.1 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
        4.4.2 明确公共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范围
    4.5 以明确事权与财权的责任关系来引导支农资金的合理投入
        4.5.1 合理划分农业事权与财权,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任
        4.5.2 统筹各项政策和财政资金,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4.5.3 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新机制
    4.6 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建设实现公共财政支农的有效监管目的
        4.6.1 严格规范支农资金预算管理
        4.6.2 建立健全科学的支农考核体系
        4.6.3 有针对性地开展涉农资金专项审计
        4.6.4 不断加强相关制度与法规的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湄潭财政支农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际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经验及启示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述评
        1.4.2 国内研究述评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结构框架
2 财政支农理论
    2.1 财政支农的理论依据
        2.1.1 公共产品理论
        2.1.2 市场失灵
        2.1.3 公共财政理论
    2.2 财政支农政策概述
        2.2.1 财政支农政策含义及内容
        2.2.2 政府财政支农政策目标
3 湄潭财政支农实证分析
    3.1 湄潭财政支农情况
        3.1.1 湄潭县基本情况
        3.1.2 湄潭县财政支农情况
    3.2 湄潭财政支农评价
        3.2.1 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增加
        3.2.2 支农资金少,且结构不合理
        3.2.3 支农资金投资效益低下,农民增收不明显
        3.2.4 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3.2.5 县、乡负担重,财政难以支撑
    3.3 湄潭财政支农存在问题的根源
        3.3.1 缺乏公共财政理论下财政支农的合理定位
        3.3.2 缺乏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分配
        3.3.3 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
        3.3.4 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
        3.3.5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存在利益博弈
        3.3.6 缺乏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严格监督
4 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优化设计
    4.1 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优化
    4.2 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优化的目标
    4.3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的原则
        4.3.1 公共性支出原则
        4.3.2 准公共产品原则
        4.3.3 财力集中原则
        4.3.4 科技原则
    4.4 优化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
        4.4.1 重视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4.4.2 增加对农业科技三项的投入
        4.4.3 发展农业保险业
        4.4.4 发展农村医疗体制建设
        4.4.5 推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4.4.6 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建设
    4.5 确立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农侧重点
5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有效性的对策
    5.1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的事权
    5.2 坚持支农项目规划
    5.3 加强资金使用事中监督
    5.4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评价
    5.5 加强事后审计管理
6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9)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及材料
第2章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理论基础
    2.1 经济绩效理论
    2.2 公共产品理论
    2.3 公共选择理论
    2.4 公共财政理论
    2.5 区域经济理论
    2.6 理论述评及应用
第3章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内涵
    3.2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基本原理
    3.3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作用机理
    3.4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绩效评价
第4章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
    4.1 国外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制度
    4.2 国外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政策目标
    4.3 国外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绩效管理
    4.4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5章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状况分析
    5.1 建国以来财政支农政策演变回顾
    5.2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状况分析
        5.2.1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
        5.2.2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5.3 东中西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比较
        5.3.1 东中西区域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比较
        5.3.2 东中西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测度与评价
    6.1 绩效测度的数据包络分析原理与步骤
        6.1.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溯源
        6.1.2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模型
        6.1.3 Malmquist指数
        6.1.4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局限及步骤
    6.2 基于功能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测度
        6.2.1 财政支农功能支出的效应分析
        6.2.2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功能配置绩效的静态分析
        6.2.3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功能配置绩效的动态分析
    6.3 基于分级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
        6.3.1 区域财政支农分级支出的效应分析
        6.3.2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分级配置绩效的静态分析
        6.3.3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分级配置绩效的动态分析
    6.4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评价小结
        6.4.1 不同视角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比较
        6.4.2 不同省区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改进路径分析
第7章 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影响绩效的外因分析方法与模型
        7.1.1 影响绩效的外因分析方法
        7.1.2 TOBIT回归模型
    7.2 功能视角绩效的外部影响因子分析
        7.2.1 研究的假设
        7.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7.2.3 实证结果分析
    7.3 分级视角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7.3.1 研究的假设
        7.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7.3.3 实证结果分析
    7.4 影响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内因分析
        7.4.1 国家组织结构
        7.4.2 区域财政管理体制
        7.4.3 区域农业管理体制
第8章 提升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的机制设计
    8.1 建立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市场衔接机制
        8.1.1 市场衔接机制的基本内涵
        8.1.2 市场衔接机制的主要模式
        8.1.3 市场衔接机制的作用领域
    8.2 完善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分工协作机制
        8.2.1 纵向政府间的分工协作
        8.2.2 横向政府间的分工协作
        8.2.3 政府部门间的分工协作
    8.3 探索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激励引导机制
        8.3.1 激励引导的对象
        8.3.2 激励引导的手段
        8.3.3 激励引导的重点
    8.4 健全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内在约束机制
        8.4.1 政府与人大之间的内在约束
        8.4.2 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内在约束
        8.4.3 政府与专家之间的内在约束
        8.4.4 部门内部及之间的内在约束
    8.5 强化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监督调控机制
        8.5.1 监督调控的领域
        8.5.2 监督调控的方式
        8.5.3 监督调控的手段
        8.5.4 反馈纠错与考评机制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明确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责任
        9.2.2 拓宽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渠道
        9.2.3 优化区域财政支农资金转移支付模式
        9.2.4 提高区域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
        9.2.5 完善区域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9.2.6 加强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的全程监管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三农”历史沉疴的治愈需要诸多政策措施合力持久推动
        1.1.2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政策
        1.1.3 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潜在优势还难以充分发挥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农业综合开发
        2.1.2 战略定位
        2.1.3 运行机制
    2.2 经济增长源泉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2 哈罗德—多马模型
        2.2.3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2.4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2.2.5 人力资本理论
        2.2.6 新制度经济学
        2.2.7 新增长理论
    2.3 公共产品理论
        2.3.1 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2.3.2 公共产品理论的借鉴意义
    2.4 战略管理理论
        2.4.1 战略的制定
        2.4.2 战略的实施
        2.4.3 战略的控制
    2.5 系统运行机制理论
        2.5.1 系统组合原理
        2.5.2 要素作用原理
        2.5.3 动态平衡原理
        2.5.4 控制反馈原理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的国际定位趋势与规则空间
    3.1 国际农业综合开发目标定位演进的政策背景
        3.1.1 世界农业支持政策的由来
        3.1.2 世界主要经济体农业支持政策定位的演变及其趋势
        3.1.3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
    3.2 发展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目标定位的演进趋势
        3.2.1 初期“低投入”开发战略
        3.2.2 中期“兴修水利,改土拓荒”开发战略
        3.2.3 近期“农业工业化”开发战略
        3.2.4 现阶段“可持续农业”开发战略趋势
    3.3 发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目标定位的演进趋势
        3.3.1 初期“兴修水利,改土拓荒”开发战略
        3.3.2 中期、近期“科技开发+产业化经营”开发战略
        3.3.3 现阶段“可持续农业”开发战略趋势
    3.4 WTO 规则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空间
        3.4.1 WTO《农业协议》关于农业保护和支持的相关规则
        3.4.2 我国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
        3.4.3 WTO 规则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制度优势
    4.1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制度优势已在实施中初露端倪
        4.1.1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
        4.1.2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发展历程
        4.1.3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实施成就
    4.2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制度优势的理论审视
        4.2.1 资金投入机制优势
        4.2.2 风险分担机制优势
        4.2.3 效益导向机制优势
        4.2.4 科技激励机制优势
        4.2.5 成本分摊机制优势
第五章 计划强制推动型战略定位模式及其运行机制面临的问题
    5.1 计划强制推动型战略定位模式面临的问题
        5.1.1 现实目标定位不理想
        5.1.2 客体定位存在“缺位”和“越位”
        5.1.3 主导定位没有适时调整
        5.1.4 主体定位还没有得到真实体现
    5.2 农业综合开发的组织规划机制问题
        5.2.1 组织架构体系不够合理
        5.2.2 规划体系不够完善
        5.2.3 项目管理不尽规范
        5.2.4 产权不够明晰
    5.3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形成机制问题
        5.3.1 现行投入形成机制还难以有效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
        5.3.2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
    5.4 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服务机制问题
        5.4.1 不少地方政府的科技服务意识还不够强
        5.4.2 科技服务组织体系不完善,服务主体单一
        5.4.3 管理体制不顺畅,激励机制不完善
        5.4.4 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合作组织综合实力弱
        5.4.5 科技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5.5 农业综合开发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问题
        5.5.1 产业化社会服务组织体系不健全
        5.5.2 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5.5.3 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5.5.4 农业产业化支持政策不健全
        5.5.5 法律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
第六章 构建市场诱致服务型战略定位模式的创新设想
    6.1 农业综合开发应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政策
    6.2 农业综合开发应定位于农业准公共产品提供
        6.2.1 公共产品短缺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
        6.2.2 农业综合开发应定位于农业准公共产品提供的理论依据
    6.3 农业综合开发应确立地方政府的开发主导地位
    6.4 农业综合开发应真正确立农民的开发主体地位
        6.4.1 树立起农民是农业综合开发真正主体的观念
        6.4.2 积极发挥财政投资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促进作用
        6.4.3 培育强化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6.4.4 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第七章 构建与创新型战略定位模式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设想
    7.1 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组织规划机制
        7.1.1 创新设置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部组织架构体系
        7.1.2 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规划和立项制度
        7.1.3 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政府采购制度
        7.1.4 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设施的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
    7.2 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形成机制
        7.2.1 建立和健全农业公共财政制度
        7.2.2 创新优化农业基础制度
        7.2.3 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7.2.4 创新投资形成理念和思路
    7.3 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服务机制
        7.3.1 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意识
        7.3.2 健全科技服务组织,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主体
        7.3.3 完善利益分配和价格等诱导机制
        7.3.4 搞好科技示范,强化农民应用先进科技的培训
        7.3.5 完善科技服务投入机制
    7.4 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机制
        7.4.1 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组织体系
        7.4.2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7.4.3 完善产业化支持政策体系
        7.4.4 完善产业化法律支撑体系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存在的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财政部关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工作安排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支农资金应推行报帐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D]. 沈宏益.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2]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刘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3]浅析县级支农资金报帐制管理的完善[J]. 侯方英. 现代商业, 2012(11)
  • [4]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 吴国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5]浅议加强财政项目资金支出监督管理[J]. 徐见月.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0(07)
  • [6]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D]. 徐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7]公共财政支农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湖北省赤壁市的实证调查[D]. 闵劲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8]湄潭财政支农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晏屹. 贵州大学, 2009(S1)
  • [9]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D]. 王胜. 西南大学, 2009(10)
  • [10]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王金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支农资金应实行核算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