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一个丰富的价值理念,也是一个开放、先进的价值系统,其研究的侧重点不仅是对价值观这种特殊的精神现象本体的研究,也是将人的发展及价值观作用于人进行深入的剖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研究包括对它的内涵研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人对它的阐述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价值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宗旨和归宿,凸显价值观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价值观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继承与发展,为新时代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渊源和指导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社会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形成的科学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主要由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评价构成。
价值主体是价值观产生并发生作用的人,是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象。价值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价值主体是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无产阶级在历史活动中,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逐步形成无产阶级的价值观,是科学的、进步的价值观。
价值目标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为人的一切活动提供动力。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价值目标是消灭剥削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社会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价值目标贯穿于无产阶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价值取向是人在追求价值目标过程中,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并用这种态度指导自身的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开展价值活动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服务。
价值评价是人对价值活动产生积极效应或消极效应的客观判断。在价值评价过程中,价值评价标准发挥着重要作用。价值评价标准是参照物,可以反映出价值活动的好坏。在价值评价尺度的选择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将人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方式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联系在一起,把客观规律至于人的价值活动的高度来理解。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观的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价值观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的价值观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在经济上,马克思提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他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所有人富裕的前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也会加快,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全社会成员经济上的富裕,也就是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恩格斯也认为社会生产是社会富裕的手段,通过社会生产,使社会成员在物质上逐步富裕,进而使社会物质生活更为富足。在政治上,马克思恩格斯充分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产阶级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2]。他们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价值观的阐述中,最核心的价值观还是围绕着人的发展而展开的。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做出科学而深刻的论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社会关系是和人的现实性相联系的,人的社会生产关系依赖于人的现实性,并随着现实社会的变化而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指出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
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认为社会分工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人得不到全面健康发展。随着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迫切的需要改变生产条件,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分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本质性的发展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关于异化的扬弃等思想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最终体现出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诉求。
2.列宁关于价值观的理论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系列理论,都有着丰富的价值观意蕴。
在经济发展目标上,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目标在本质上是相统一的,他也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在列宁看来,“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4]。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苏维埃政府是无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也是无产阶级专政体制。民主制度不是为富人而服务的,其本质是广大劳动人民、穷人自己当家作主。列宁也充分肯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理念。
此外,列宁还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尊重农民个人利益。他还提出了文化革命、培育共产主义新人的价值目标。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系列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和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价值观理论,不断的反思、深刻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凸显了价值观培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社,1998:1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社,2009:68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社,1995:287.
[4]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1.
作者简介:祁瑶瑶(1988-),女,陕西宝鸡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祁瑶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恩格斯论文; 价值观论文; 马克思论文; 价值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论文; 社会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