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其发展_产业内贸易论文

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其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业内论文,指数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交易,是与产业间贸易相对的概念。产业内贸易可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两种情况。水平产业内贸易主要源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既有不同国家因收入水平的差别而导致同一产业内不同质量和层次产品的贸易,又有国际分工深化导致的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如汽车零部件生产国和整车生产国之间的贸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际垂直产业分工日益深化,即在继续发展不同产业的垂直分工的同时,产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也从同一产业内的不同部门、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之间的分工向同一产业同一部门内的同一产品的价值链的不同形成阶段的专业化分工转变。这种转变必然带来垂直产业内贸易的较快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产业内部贸易明显增加。20世纪90年代,产业内部贸易在中国贸易结构中已占有重要地位[1]。分部门看,不同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在1998年,中国机械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整体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化工行业除了化肥外,其他各产品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在五矿轻工和纺织行业,由于受不同产品生产领域的技术差异和竞争优势分布的影响,相互间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差距也比较大[2]。而且,从总体上看,中国产业内贸易的质量并不高。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已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但出口的大多数工业制成品仍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少的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半加工品和初级加工品,许多还是来料加工或装配制成品[3]。另外,很多学者对影响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比如规模经济,有人认为规模经济对中国产业内贸易影响不大,原因可能是中国许多企业还未达到规模经济收益递增阶段,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或规模太小[4], 也有人认规模经济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5],还有人认为规模经济水平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6]。

毫无疑问,上述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基于此,拟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作较大时间跨度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产业内贸发展的总体概况

测量产业内部贸易的指标广泛采用的是格鲁布尔—劳埃德指数,它可以衡量一国(j国)的某一产业(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份额,其公式如下:

式中,会由于贸易不平衡的存在而产生偏差,格鲁布尔和劳埃德建议采用式对贸易不平衡进行调整:

(3)

其中,KT[a][,i]就是调整的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

根据上面的公式,可计算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表1,下页)。

注:1.计算不包含未分类的产业,1980~1991年数据根据SITC2计算,1992 ~2003年数据根据HS1992类产业计算;由于产业的分类不同1980~1991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与1992~2003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不具有完全可比性。

2.除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根据公式(3)给出了调整值之外, 其他分类产业均根据公式(1)和公式(2)计算,未计算出调整值。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大全》(1979~1991);相关年份的《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

由表1可知:第一,尽管在某些年份有些反复,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在相同的、可比较的口径下,未调整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80年的0.295上升到1991年的0.460,从1992年的0.494上升到2003年的0.653;调整的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80年的0.313上升到1991年的0.485,从1992年的0.507上升到2003年的0.674。这种上升的趋势清楚地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内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第二,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国的贸易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产业间贸易为主转向产业内贸易为主(1994年,未调整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首次超过0.5,为0.501;1992年,调整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首次超过0.5,为0.507)。

第三,除少数年份外,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要高于初级产品,原因可能在于初级产品对自然资源的依存度较高,而不同国家要素禀赋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第四,考虑到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份额的变动,中国的产业内贸易的较快发展主要是依靠工业制成品带动的。在1980~1991年期间,初级产品的份额从1980年的43.5%下降到1991年的24.4%,而工业制成品则从56.5%上升到75.6%;结合表1各自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变化,工业制成品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贡献度为104.9%,占产业内贸易的份额从1980年的59.6%上升到1991年的75.9%。在1992~2003年期间,初级产品的份额从1992年的15.1%下降到2003年的10.2%,而工业制成品则从84.9%上升到89.2%;结合表1各自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变化, 工业制成品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贡献度为125.2%,占产业内贸易的份额从1992年的82.2%上升到2003年的92.7%(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占进出口总额的份额均不包括未分类商品)。①

二、不同地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可把中国的全部贸易伙伴国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分析。

按照一般的逻辑,中国对全部贸易伙伴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应该是对发达国家和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加权均值,前者介于后两者之间。可是,把表1和表2相比较发现,无论是未调整的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1982、1997~2003年),还是调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1996~1999年),均出现对全部贸易伙伴国的指数同时大于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指数的现象。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方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很容易地说明这个问题:比如某一个产业,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均为20亿美元,其中,对发达国家出口15亿美元,进口5亿美元,对发展中国家出口5亿美元,进口15亿美元;按照公式,中国对全部贸易伙伴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100%,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均为66.7%。以上分析表明:一方面,与分地区相比,对全部贸易伙伴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存在着“放大”效应②[7];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一种事实,中国出口的商品有些对发达国家比较优势较大(或比较劣势较小),而有些则对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明显(或比较劣势较不明显)(见表2)

注:1.同表1;2.同表1;3.1981~1993年,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共体和日本,其他贸易伙伴归为发展中国家;1994~2003年,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其他贸易伙伴归为发展中国家。

资料来源:同表1。

接着讨论中国对发达国家和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表2提供了如下重要信息:第一,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产业内贸易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对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进展看,在相同的、可比较的口径下,未调整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81年的0.194上升到1991年的0.280,从1994年的0.375上升到2003年的0.628,调整的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81年的0.246上升到1991年的0.303,从1994年的0.376上升到2003年的0.752;从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进展看,在相同的、可比较的口径下,未调整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81年的0.346上升到1991年的0.517,从1994年的0.546上升到2003年的0.607,调整的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81年的0.457上升到1991年的0.605,从1994年的0.575上升到2003年的0.660。第二,比较地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对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一直低于发展中国家,这种状况在20世纪末21纪初发生了逆转:1998年,中国对发达国家调整的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689,首次大于对发展中国家的0.642;2002年,中国对发达国家未调整的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631,也大于对发展中国家的0.618。这种逆转同时也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对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更为迅速。这也可以从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1981年,中国对发国家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为0.124和0.245,2003年则各自提高到0.362和0.643,提升幅度分别为191.9%和162.4%;而在同期,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0.242提高到0.377,提升幅度为55.8%,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0.431提高到0.645,提升幅度为49.7%。

三、分产业的讨论

在对中国产业内贸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分地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概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比较集中地分析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状况。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分成两个阶段进行讨论。

表3列出了1981年和1991年各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首先分析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无论是1981年,还是1991年,初级产品内部不同产品的产内贸易水平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981年,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仅有0.025,而动、植物油脂及蜡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却高达0.781;1991年,动、植物油脂及蜡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341,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551。从变动趋势看,除了动、植物油脂及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外,其他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地区看,中国对发达国家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在同期,除了动、植物油脂及蜡外,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动、植物油脂及蜡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下降,主要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水平下降引致的。

再看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在这段期间内,中国各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分地区看,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与发达国家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机械及运输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从0.029提高到0.190;相反,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机械及运输设备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则有所下降(见表3)。

表3 分地区产业内贸易指数

商品分类

全部贸易伙伴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81年 1991年1981年 1991年1981年 1991年

初级产品: 0.194

0.455 0.124

0.300 0.242

0.508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0.180

0.447 0.038

0.235 0.264

0.540

饮料及烟类 0.300

0.549 0.824

0.837 0.226

0.442

非食用原料 0.336

0.390 0.328

0.483 0.323

0.317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0.025

0.551 0.002

0.120 0.068

0.754

动、植和油脂及蜡

0.781

0.341 0.158

0.596 0.378

0.274

工业制成品:

0.382

0.462 0.245

0.274 0.431

0.520

化学品有主有关产品 0.334

0.400 0.296

0.379 0.270

0.352

轻纺产品、像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0.592

0.630 0.552

0.497 0.486

0.616

机械及运输设备 0.293

0.535 0.029

0.190 0.783

0.725

杂项制品

0.140

0.184 0.098

0.098 0.140

0.232

HT[,j] 0.300

0.460 0.194

0.280 0.346

0.517

法:同表1。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大全》(1979~1991)。

表4列出了1994年和2003年21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先讨论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情况。与前一阶段明显不同的是,在这个时期内,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下降,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94年的0.557下降到2003年的0.467;其中,除第一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提高外,其他4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均出现了下降。分地区看,中国与发达国家5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所提高;除第一类产品外,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其余4类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分析表明,在这段时间,中国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下降主要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下降导致的。

表4 分地区产业内贸易指数

商品分类全部贸易伙伴国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1994 2003 1994 2003 1994 2003

初级产品: 0.5570.4670.2530.3620.5080.377

第一类 0.3680.7150.2810.3640.4740.743

第二类 0.4560.3540.2620.3430.5160.349

第三类 0.4300.0840.1670.6340.4900.056

第四类 0.3860.3580.1780.2780.4680.405

第五类 0.8120.5020.2720.4470.5360.363

工业制成品:0.4930.6740.3870.6430.5540.645

第六类 0.6740.6680.6150.6170.6710.690

第七类 0.6210.6720.7740.9200.5180.501

第八类 0.1700.1920.1340.1050.2050.276

第九类 0.6320.7720.2050.3090.3670.359

第十类 0.4360.4580.3070.4530.5020.462

第十一类0.3660.3890.1960.1710.4390.456

第十二类0.1160.0600.0150.0280.3180.115

第十三类0.5160.5500.4400.5890.4580.512

第十四类0.8150.7180.5980.8060.8540.652

第十五类0.4760.4210.4680.4410.4580.404

第十六类0.6430.9230.5130.9170.7840.863

第十七类0.3660.5920.1790.4960.7480.511

第十八类0.7440.5900.6720.6080.7940.575

第十九类0.4430.3000.0400.4440.5460.182

第二十类0.1960.1060.1120.0800.3220.165

第二十一类 0.0820.4440.0000.1430.2500.769

HT[,j] 0.5010.6530.3750.6280.5460.607

注:同表1。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1996、2004)。

再看这段期间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表4提供的主要信息如下:在全部16类工业制成品行业中,中国与全部贸易伙伴国之间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1994年的0.493提高到2003年的0.674,有9类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了,有7类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出不同程度地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从0.378提高到0.617,增加了0.256,有11类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了,有5类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下降了;而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0.554提高到0.645,仅增加0.091,有6类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了,有10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下降了。进一步地分析还可以发现,第十三类、十四类、十六类、十八类和十九类等5类产品,在这段期间发生了逆转:1994年,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而2003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与前文的分析相结合,可以认为,中国产业内贸易的较快发展,同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快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③

表5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进出口中的地位(%)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出口

年份合 其中合 其中

计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计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

经营企业经营企业资企业 经营企业经营企业资企业

1980

… …

… 0.20.2 0.0

1981

0.10.1 0.0 0.50.5 0.0

1982

0.20.1 0.1 1.41.2 0.2

1983

1.50.2 1.3 1.30.3 1.1

1984

0.30.2 0.0 1.50.4 1.0

1985

1.10.8 0.3 4.94.5 0.4

1986

1.91.5 0.3 5.75.2 0.5

1987

3.12.6 0.4 7.26.7 0.5

1988

5.24.5 0.6 11.0

10.20.8

1989

9.46.5 1.5 1.3 14.9

11.02.4 1.4

1990

12.6

8.5 2.1 2.0 23.1

16.63.3 3.1

1991

16.8

10.72.6 3.4 26.5

17.93.8 4.8

1992

20.4

12.33.1 5.0 32.7

21.34.7 6.6

1993

27.5

15.44.2 7.9 40.2

24.96.8 8.6

1994

28.7

14.94.4 9.3 45.8

25.88.0 12.0

1995

31.5

15.24.6 11.7 47.7

26.46.8 14.5

1996

40.7

19.75.3 15.8 54.5

29.66.7 18.2

1997

41.0

19.04.9 17.1 54.6

28.26.4 19.9

1998

44.1

19.44.8 20.0 54.7

26.75.7 22.3

1999

45.5

19.04.2 22.2 51.8

24.84.2 22.8

2000

47.9

20.24.0 23.8 52.1

24.13.8 24.2

2001

50.1

20.33.8 25.9 51.7

23.13.2 25.4

2002

52.2

19.13.6 29.5 54.3

20.62.8 30.8

2003

54.8

18.53.0 33.3 56.2

19.62.4 34.2

2004

57.1

18.52.5 36.1 57.8

19.41.9 36.5

注:1989年以前,合资与合作数据未分开;“...”表示数据不足最小单位数,“-”表示没有该项目。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海关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2004)。

四、外商投资企业与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1980~2004年,进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22.6%(按人民币计算,其中出口为23.1%,进口为22.1%)④,高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9.5%)13.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的快速扩张,使得中国经济的对外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1980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为12.6%(出口、进口依存度分别为6.0%、6.6%),2004年则上升到70.0%(出口、进口依存度分别为36.0%、34.0%)。

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出口增长迅猛,为数不多的国家占据了很大的出口份额[8]。随着发展中国家制造商的成长,全球制造不仅表现在全球空间上更为离散分布,而且生产过程的组织也日益“片断化”;毫无疑问,跨国公司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资本流动性的增加与劳动力的流动性仍然有限相结合,拓展了一些产品的国际生产网络,他们的生产过程不仅被分割而“片断化”,并且根据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和成本差异进行空间配置;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在更大程度上融入了制成品的全球贸易之中[9]。全球生产制度增加了生产片断化和垂直专业化的利益,从而使得零部件、组件在贸易中的重要性增加了(与最终产品相比),通过进口零部件和组件,组装成产品后再出口。在这个意义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也获得了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与大量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涌入是分不开的,1979~2003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14.74亿美元;在贸易层面上,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从出口看,1980年外商投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可以忽略不计,这一比重到1990年提高到12.6%,2000年为47.9%,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57.1%;从进口看,外商投资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在1980年仅有0.2%,1990年上升到23.1%,2000年为52.1%,2004 年上升到57.8%。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许多企业来说,第一次进入出口市场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需要新的技术和知识,诸如国家标准和要求、营销渠道、消费者品位等。Hobday(1995)认为,制造公司的后来者(包括在位后来者和潜在后来者)在试图进入出口市场时,不仅在技术上面临一定困难,而且游离于其希望出口的主流国际市场之外;这种市场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较为典型的情况是,后来者面临着尚未发展起来的、规模狭小的地方市场,消费者也不够成熟。中国的情况是一个不错的案例: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为3385.92亿美元,进口总额为3244.48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57.1%和57.8%,而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中国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33%和32.2%。中国案例不仅支持了Hobday的观点,同时也表明,与中国的本土企业相比,外商投资企业所注重

的,不仅是中国潜在的大市场,更有中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分工地位(全球价值链的“非战略性环节”)。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不断加大,这既表现在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总的份额不断上升,也表现在外商独资企业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的主要选择。改革开放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1998年,外商独资企业出口额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比重,2000年,外商独资企业进口额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占的比重。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地位的提升,中国对外贸易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加工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0]。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中间投入品,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加工贸易适应了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加工贸易是各国同一产业内不同生产环节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是产业内分工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占出口的比重分别为11.6%、43.7%,合计55.3%,占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6%、29.9%,合计39.5%。可以说,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提高与加工贸易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外商投资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料加工贸易: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为39.8%,占全部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为91.1%;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为28.0%,占全部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重为93.6%。分析表明: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有着极高的相关性,外商投资企业带动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从而强化了中国在全球垂直型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2004)。

垂直型分工的深化必然带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较快发展,垂直型产业内贸易⑤ 在中国产业内贸易中已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的比重已在80%以上[11];但是,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掺了很多水分,因为其中很大一块是由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引起的,这部分属于“嵌入式”的,不是本国“原生性”的,不能如实反映中国的实力[12]。在这个意义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对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升速度超过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升速度”、“为什么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的速度快于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升速度”了;原因在于中国同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别,更容易形成垂直型产业内分工,而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接近,因而垂直型产业分工进展有限,从而产业内贸易也就发展得相对较慢了。

五、小结

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中国同发达国家更容易形成垂直型分工体系,从而促使中国同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特别是垂直产业内贸易)发展较快,并最终从总体上超过中国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质量是一国科技水平重要反映;科技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质量。中国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差距的存在,带动了中国垂直产业内贸易的较快发展,从而推动了中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但是,中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与产业内贸易的质量的改善是不同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虚高”态势。本质上看,中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虚高”态势是中国制造业“两头在外(技术、市场),中间在内(生产)”发展模式[13] 的结果。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全球产业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全球产业转移实际上是高低不同附加值的价值环节在空间上的一次优化调整和再分配;要谋求产业升级或逆价值链条一般发展规律的前提,就是要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而不要太介意是低端融入还是高端融入[14]。关键在于,融入过程中必须注重技术引进与创新,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在对外开放中,逐步从全球价值链的“非战略性环节”向两端延伸,占据“战略性环节”,从而带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在提高中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同时,提升产业内贸易的质量。

注释:

① 工业制成品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贡献度之所以超过100%,既与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较慢而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较快有关,也与初级产品的份额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份额上升有关。

② 在这个意义上,宋全成(2003)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根据中美、中日和中欧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低于同期(2002)中国总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认为从双边贸易的角度看,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

③ 2003年,中国对发达国家未调整的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628,高于对发展中国家的0.607;而中国对发达国家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362和0.643,低于对发展中国家的0.377和0.645。这种“背离”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对发达国家和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商品结构的差异造成的:2003年,工业制成品占中国与发达国家进出口总额的94.6%,高于与发展中国家的85.8%;而初级产品占中国与发达国家进出口总额的5.4%,低于与发展中国家的14.2%。

④ 按照美元计算,进出口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5.3%(其中出口为15.6%,进口为14.9%)。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人民币的对美元的汇率变动造成的:1980—2000年,人民币表现持续的升值趋势,从1981年的1.7050元/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8.2770元/美元(平均汇价)。

⑤ 国际上通常用进出口产品的相对价值作为区分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标准:满足1-α≤的为水平产业内贸易,满足α 或的为垂直产业内贸易,其中XUN[,ik]、MUV[,ik]分别为i产业中k产品的单位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出口产品的价值用离岸价格表示,进口产品的价值用到岸价格表示,α通常取0.15。在实际操作中,α的取值对结果影响不大;在宋全成的分析中,α的取值为0.2。

标签:;  ;  ;  

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其发展_产业内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