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基因与下咽颈段食管癌

P53基因与下咽颈段食管癌

刘绍严[1]1995年在《P53基因与下咽颈段食管癌》文中研究说明下咽颈段食管癌虽发病率低,占头颈肿瘤1%左右、占全身恶性肿瘤0.06%,但预后极差。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5年生存不到20%。随着综合治疗的开展,5年生存提高到40%。目前仍缺乏一可靠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指标。P53基因突变是当今人体肿瘤较常见的基因改变,在许多肿瘤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基因突变后的过量表达对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预后产生负影响。本文利用免疫组化和DNA测序,探讨P53基因在下咽颈段食管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对1979~1989年我院收治的98例下咽颈段食管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查,P53基因表达阳性61%(60/98例),表明P53蛋白高表达在下咽颈段食管癌较为常见。 突变是因患者接触特殊致癌因素,还是下咽颈段食管癌本身组织学特性所致,目前不能肯定。对10例下咽颈段食管癌标本P53基因测序分析,发现4/10例存在G:C→A:T的突变,3例位于286密码子,1例245密码子。 本实验表明,P53基因过量表达与下咽颈段食管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及生存率无关联(p>0.05)。因此单一的P53过量表达尚不能作为下咽颈段食管癌预后判断的准确指标。

刘勇[2]2016年在《内镜治疗早期贲门癌、拉网筛查食管癌、头颈部癌合并食管癌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食管胃交界早期病变(Siewert Ⅱ型)的回顾性研究前言: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治疗食管胃交界的早期病变已成为了一种选择。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尚无文献报道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食管胃交界早期病变的单中心临床对照研究。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目的就是分析比较EMR与ESD在治疗食管胃交界早期病变方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材料和方法:本项研究包括130例接受内镜治疗的食管胃交界早期病变患者,其中52例接受EMR、78例接受ESD。内镜操作时间、并发症、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和复发率是这项研究的主要指标。结果: EMR组和ESD组在年龄、性别构成、病变大小、病理分型、内镜分型和肿瘤浸润深度方面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ESD组较EMR组手术操作时间更长(64.4±33.9 min vs 22.1±8.0 min;P<0.05)。ESD组较EMR组更易发生并发症(16.7% vs 3.8%;P<0.05),并发症包括出血(7.7% vs 3.8%),穿孔(5.1%vs 0%)和术后狭窄(5.1% vs 0%)。ESD组较EMR组有更高的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98.7%和92.3% vs 23.1%和23.1%;P<0.05)。ESD组较EMR组复发率较低(0% vs 7.7%;P<0.05)。结论:在治疗食管胃交界早期病变方面,ESD较EMR存在更高的技术难度,但是ESD在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方面明显高于EMR,同时ESD随访结果显示其复发率较低。因此,上述试验结果显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治疗食管胃交界早期病变的明显不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优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特别是对于病变直径超过14mm的病变。当然,如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以达到整块切除的标准,仍不失是治疗食管胃交界早期病变的一个选择。第二部分海绵拉网胶囊(CytospongeTM)联合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查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前言:我国是食管鳞癌的最高发的国家之一,在食管癌的高发区已经开展了应用内镜下碘染色进行筛查的项目。鉴于在全部高危人群开展以内镜为主的筛查项目在成本、技术和风险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简单、成本低的方法作为初筛工具。为此,我们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了海绵拉网胶囊(CytospongeTM)联合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查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判断其在筛查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材料和方法:87例受试者年龄的中位数为58岁(24~70岁),包括52名男性受试者(59.8%)和35名女性受试者(40.2%)。所有受试者先进行拉网检查,填写调查问卷后,进行内镜检查或接受内镜下治疗。结果:根据活检或内镜治疗术后的病理诊断,本试验共包括28例正常食管、11例食管炎、12例轻度不典型增生(LGIN)、13例中度不典型增生(MGIN)、1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HGIN)和9例早期食管癌(EESCC)。以异型的鳞状细胞(Atypia)作为标志物,海绵拉网胶囊(CytospongeTM)筛查食管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LGIN)、中度不典型增生(MGIN)的敏感度均低于10%,但在筛查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方面的敏感度可以达到约70%、特异度为93.8%。而以p53阳性的异型的鳞状细胞(p53+ Atypia)作为标志物,海绵拉网胶囊筛查筛查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HGIN)和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ESCC)的敏感度仅为26.1%、特异度为98.4%。结论:海绵拉网胶囊(CytospongeTM)是一种简单、安全、易于接受的筛查工具,将其应用于筛查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可以达到约70%,但是以p53作为生物标志物以提高敏感度的预期没有达到。第三部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伴发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研究前言: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特别是发生在口腔、口咽及下咽者,经常会伴发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HNSCC伴发ESCC通常用“区域癌化”进行阐释。多原发肿瘤需要多种治疗措施相结合,但是对于异时多原发癌,对先发的肿瘤的治疗措施有可能会影响第二原发肿瘤的治疗。材料和方法:8例食管癌伴发早期下咽癌的患者接受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其中有2例患者下咽部病变为双原发癌,即共10处病变。3例头颈部鳞癌患者因既往接受过放化疗或外科手术造成食管入口或颈段食管狭窄,导致普通内镜无法通过。这3例患者接受了经腹入路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另外,我们收集了8例头颈部鳞癌伴发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配对癌旁标本及血液标本进行二代基因检测。结果:8例食管癌伴发早期下咽癌的患者(共10处病变),下咽处病变均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所有病例均达到了整块切除,整块切除率为100%。在这组病例中,有2例病变侧切缘烧灼处存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因此8处病变符合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为80%;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且随访期间无复发发生。3例头颈部鳞癌患者因既往接受过放化疗或外科手术造成食管入口或颈段食管管腔狭窄,导致普通内镜无法通过,此3例患者均成功接受了经腹入路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这组病例中,除1例发生术后食管狭窄,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且随访期间未发现局部复发。8例头颈部鳞癌合并食管鳞癌标本基因检测的结果为:1、肿瘤组织的基因及其相应的外周血及血浆的基因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同时血浆里游离的基因也显示出一定的突变位点,虽然同相对应的肿瘤组织比起来,这种突变位点要少一些,但是它却远远超过了相应外周血细胞的突变位点;2、5个突变位点(EGFR 8-p.E330*/13-p.P512L;ERBB212-p.L485/20-p.D821N;NRAS 5- p.K170N;PIK3CA 11-p.V580E,14- p.H701L;RB12- p.R46S/6- p.L199*)仅出现在同一个患者的头颈部鳞癌组织中,但未出现在食管癌组织中。结论:在治疗食管癌伴发早期下咽癌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项既安全有效又侵入性较小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既往因头颈部鳞癌接受治疗导致内镜不能对早期食管癌进行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经腹入路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通过对头颈部鳞癌伴发食管鳞癌基因检测研究发现,有可能利用个体血浆中脱落的DNA替代肿瘤组织本身进行基因位点突变检测,另外,食管癌与下咽癌在肿瘤基因突变位点上的存在差异,这可以帮助判断肿瘤是否为转移或双原发,同时指导下一步的精确的靶向治疗。

袁英[3]2006年在《下咽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表达及下咽后壁癌的手术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分别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下咽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表达,分析KAI1基因与下咽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等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KAI1在下咽癌淋巴结转移中的生物学作用及p53基因在KAI1/CD82表达中的调节机制,评价KAI1/CD82、p53等蛋白产物的检测对于下咽癌预后判断的意义。 方法 收集石蜡包埋的下咽鳞癌组织标本5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KAI1/CD82蛋白以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并进行KAI1/CD82蛋白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下咽癌转移危险因素分析。另收集新鲜下咽癌速冻标本40例,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其KAI1mRNA的表达,从基因水平分析KAI1与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临床分期等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 1.KAI1/CD82蛋白表达:下咽癌组织中KAI1/CD82蛋白阳性表达为细胞浆、细胞膜中呈现棕黄色或棕褐色染色颗粒,在高分化鳞癌中,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癌巢周围,在恶性度较高的下咽癌阳性细胞中为片状甚至弥散性分布。在肿瘤组织中KAI1/CD82阳性表达率为67.3%,正常粘膜组织阳性率为83.3%,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73);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原发部位不同,KAI1/CD82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下咽癌KAI1/CD82表达阳性率为58.6%,无淋巴结转移者为78.3%,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下咽癌不同

吴昊[4]2005年在《FHIT基因与下咽癌的相关性研究及胸大肌肌皮瓣在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外科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分析下咽癌肿瘤细胞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及FHIT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与下咽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下咽癌病例60例,采取肿瘤、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微波—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标本中FHIT蛋白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及DNA测序技术研究24例下咽癌组织及对应的正常组织标本中FHIT基因的缺失情况。 结果 下咽癌组织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0%(27/60),正常下咽组织表达阳性率88.3%(53/6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FHIT蛋白低表达下咽癌组织中FHIT染色的阳性细胞数量及强度较正常下咽部组织明显减少及降低。高分化鳞癌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2.5%(15/24),中分化鳞癌为36.8%(7/19),低分化鳞癌为29.4%(5/17),各个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r_s=-0.2843,P=0.0277);无淋巴结转移下咽癌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5%(9/12),伴淋巴结转移癌组37.5%(18/48),差异有显著性(P=0.02)。24例正常配对下咽组织中23例有FHIT基因完整表达,1例未见出任何转录本,9例(37.5%)下咽癌标本中检测出FHIT基因mRNA转录本的异常表达。高分化鳞癌FHIT基

杜晓东[5]2005年在《头颈部鳞癌NO、iNOS的表达及保留喉功能的非开胸颈段食管癌切除术》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50例头颈部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的测定,研究一氧化氮在头颈部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一氧化氮在头颈部鳞癌肿瘤免疫方面的作用。方法:本实验收集2000年—2001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头颈部鳞癌患者血清50例。其中男45例,女5例,年龄54—78岁,平均57.58±8.79岁,原发于喉声门上区18例,喉声门区17例,喉声门下区3例,跨声门2例,上颌窦2例,鼻咽部2例,下咽部3例,中耳1例,外耳1例,扁桃体1例。T_1 14例,T_2 10例,T_3 12例,T_4 14例;N_0 28例,N_1 16例,N_2 4例,N_3 2例;49例为M_0,1例为M_1。术前均未经放化疗。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健康人和头颈部鳞癌患者血清NO_3~-和NO_2~-之和反应体内一氧化氮水平。检测了50例不同临床分期的头颈部鳞癌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头颈部鳞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前者为(122.23±49.11)μmol/L,后者仅为(68.64±17.36)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43,p<0.001);头颈部鳞癌患者术后2周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91.32±33.82)μmol/L,与术前组(123.74±43.35)比较,明显降低(t=3.23,P<0.001);有淋巴结转移组(116.23±27.46μmol/L)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28.45±23.54μmol/L(t=1.678,P<0.0 )。3年生存组患者血清NO含量(129.0±38.5μmol/L)与3年内死亡组患者(含失访2例)的血清NO含量(112.0±31.1μmol/L)差异有显著性

冯滨[6]2002年在《食管癌p73基因表达与突变的研究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食管癌是人类10种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新增病例30万,其中70%的病例均发生在我国。由于食管癌外膜缺乏浆膜层,肿瘤组织较快的侵袭到邻近组织,并且常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和远处器官,尽管采用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措施,5年生存率仍仅有10%~34%。食管癌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长期相互作用于正常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一系列不同的基因异常与突变,这些异常和突变的不断积累,导致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基因方面的变化主要可以慨括为原癌基因的激活以及肿瘤抑制基因失活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因此,对食管癌相关基因的研究,从分子生物水平阐释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开辟新的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p53基因是肿瘤领域众多相关的抑制基因中研究得最为广泛、最为系统的抑癌基因。在所有的人类肿瘤中,p53基因大约有50%的突变率。同样在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中,尽管突变方式不同,但p53基因的突变发生率均高达80%。作为第一个被发现p53基因家族中的新成员—p73基因,与p53基因共同组成了一个抑癌基因家族,自1997年被发现以来,就倍受研究者的关注。业已研究表明:p73基因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短臂的着丝粒亚端1p36.33区域,该区域是多个抑癌基因位点;p73基因的转录产物与p53基因有2.5kb的同源碱基序列;在蛋白质水平上,p73与p53有3个功能区域相互对应,并且在DNA结合区中,p73的6个突变热点完全对应于p53,两者在功能上亦具有高度相似性,都能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调亡的功能,而且都主要是通过转录激活p21~(WAF-1)基因宋实现的。p73基因在人体内低水平广泛表达,通过RT-PCR方法在人脑、心、肝、脾、肾等器官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73基因的转录。然而在不同类型的肿瘤组织中,p73基因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如在神经母细胞瘤,结肠癌,黑色素瘤,乳腺 癌等恶性肿瘤中P73基因频繁的丢失、突变,它的正常存在至关重要,是 重要的抑癌基因;而在肺癌中,P73基因的突变率很低,它并没有能够阻 止癌症的发生及恶化,所以没有担当主要的抑癌作用。这似乎预示了一个 论点,即P73基因作为抑癌基因,发挥抑癌作用,有一个组织特异性范畴。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P73基因的了解还很有限,它的诸多功能、作用机理一以及与的3基因的相互关系等许多方面还不十分清楚,还需进一步探导。 对食管癌肿瘤组织P73基因的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尚无报道,国外 也仅有两位学者进行了初步探讨。鉴于此,本研究对37例行手术切除的食 管癌住院患者,分别应用:①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mT干CR)对p73 基因mRNA转录表达水平进行检测;②Western-bloting技术和③非标记抗 体免疫酶组化染色法(PAP法)对 P73蛋白在食管癌肿瘤组织、癌旁、远一 癌组织,以及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进行定性、定位研究,并探讨与食管癌 临床病理特征的相互关系;④单链 PCR构象多态性叩CR七SCP)和⑤异源 双链体迁移率分析技术(HM)鉴定P73基因突变状况,进一步探明P73 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为食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 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验结果显示: l.RT-PCR检测的 37例食管肿瘤组织中有21例(51.8%)p73 mRNA 表达阳性,而癌旁组织中 6例(16.2%),远癌组织有 7例 (1.9%),25例 区域淋巴结中有3例门2.0%)表达阳性:食管癌组织与癌旁、区域淋巴结 和远癌组织中n73 mRNA表达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n<0.05);而癌旁 组织、区域淋巴结与对应的食管正常组织之间以3mRNA表达率比较,均无 显著性差异(p>0.05)。p73。RNA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一包括食管癌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h川.05人 2.Western-blot与免疫组化检坝p73蛋白表达,37例食管鳞状细胞 癌组织中有18例H8.叫)卜3蛋白检出阳性:而癌旁组织有2例(5.狐); 远癌组织有 2例(5.4%)阳性,25例区域淋巴结中无 P73蛋白阳性表达。 食管癌组织与癌旁、区域淋巴结和正常组织中p73蛋白阳性检出率比较, IX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与对应的食管正常组织之间 P73蛋白阳性检出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川.05\ 同样,P73蛋白阳性表达检出率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3.PCR七SCP川MA迁移率检测结果均显示 P7 3基因在食管癌中未发现任何突变。” 研究结果提示: 1.食管癌肿瘤组织中存在 P73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和 P73蛋白高阳性检出率,提示p73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食管瘤的发生过程,但可能不是食管癌肿瘤发生的主要分子事件。 2.食管癌组织中未发?

钱永忠, 李培华, 张孝轩[7]1997年在《胃代食管术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的评价》文中提出目的为评价胃代食管术在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患者,采用胃代食管术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的手术治疗。结果 3年生存率为75%(15/20),5年生存率为40%(8/20)。结论胃代食管术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较佳术式。

佚名[8]2004年在《食管癌》文中研究指明252锎中子腔内治疗加外照射对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刘惠明贾喜堂刘平张艳青李进平山西太行灵顿肿瘤医院山西长治(046000)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252锎中子近距离治疗与外照射结合的近期疗效,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对该治疗方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利用6MVX加速器结合252锎中子近距离后装对初治的中、晚期食管癌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佚名[9]2004年在《头颈肿瘤》文中研究说明11例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侯昌华刘勇蔡阳群徐晓浙江金华广福医院——头颈外科321000 目的:分析总结近5年来对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治体会。方法:对11例神经源性肿瘤临床诊治及术后随访,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1例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17-64岁。术前分别进行了CT、MRI、彩超检查和诊断性穿刺,8例诊断明确,3例诊断不明。均在局部麻醉或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神经源性肿瘤,其中神经纤维瘤病1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膜瘤6例,恶性神经鞘膜瘤2例。术后恢复好。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颈部神经源性肿瘤主要有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丛状神经纤维瘤、

韩虹, 宋新汉, 张思毅, 邱前辉[10]2004年在《胃咽吻合术在下咽癌侵及颈段食管手术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研究胃咽吻合术在下咽癌侵及颈段食管手术修复中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 回顾我院 1998 2 0 0 2年采用全喉、全下咽及全食管切除、胃咽吻合术治疗下咽癌侵及颈段食管的病人 3例 ,分析其手术方式、并发症防治体会及结果。结论 胃咽吻合术对于下咽癌侵及颈段食管术后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是一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 P53基因与下咽颈段食管癌[D]. 刘绍严.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5

[2]. 内镜治疗早期贲门癌、拉网筛查食管癌、头颈部癌合并食管癌的相关研究[D]. 刘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3]. 下咽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表达及下咽后壁癌的手术治疗[D]. 袁英. 山东大学. 2006

[4]. FHIT基因与下咽癌的相关性研究及胸大肌肌皮瓣在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外科缺损修复中的应用[D]. 吴昊. 山东大学. 2005

[5]. 头颈部鳞癌NO、iNOS的表达及保留喉功能的非开胸颈段食管癌切除术[D]. 杜晓东. 山东大学. 2005

[6]. 食管癌p73基因表达与突变的研究及临床意义[D]. 冯滨. 第三军医大学. 2002

[7]. 胃代食管术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的评价[J]. 钱永忠, 李培华, 张孝轩.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

[8]. 食管癌[C]. 佚名. 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4

[9]. 头颈肿瘤[C]. 佚名. 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4

[10]. 胃咽吻合术在下咽癌侵及颈段食管手术修复中的应用[J]. 韩虹, 宋新汉, 张思毅, 邱前辉. 肿瘤. 2004

标签:;  ;  ;  ;  ;  ;  ;  ;  ;  ;  ;  

P53基因与下咽颈段食管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