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论文_周永海

周永海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摘要:在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其主要是对含水量较大的路基进行处理以便其能够更好的承压,保证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从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出发,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缺陷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种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对于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和同行业工作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路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各项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而公路施工则是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软土路基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特殊情况,软土地基如图1所示。一旦处理软土路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公路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着力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研究。

图1 软土地基施工

1 公路施工中对软土路基处理的意义

在公路施工中合理妥当的处理软土路基十分必要,其积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软土路基往往含有较多的水分,抗压能力弱,不符合公路施工的基本标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以合理的手段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地改善软土路基存在的各种不足,保证公路施工的正常进行。第二,在施工中遇到的软土路基必须要进行妥当的处理,否则很容易出现路基下沉等情况,对施工和后期投入使用带来巨大的不便。在施工单位利用相应的技术处理之后,软土路基发生沉降的可能性变小,公路的使用寿命将会得到延长。总而言之,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强化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效果,控制软土路基对公路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借以实现公路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目标。

2 公路软土路基特点

为保证公路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在开展相应施工之前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周边软土路基展开有效分析,了解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特点,据此规划更为合理的软土路基处理模式,尽可能减轻软土路基对公路工程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开展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工作之前,还应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特点展开有效分析,严格遵循软土路基特点制定合理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确保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顺利开展。从多项研究中可以发现,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软土地基的形成机理主要是土层中的含水量超标,这也说明软土路基具有含水量大的特点,这正是导致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具有流动性的原因,这对于公路工程施工效果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软土路基含水量过大的情况实施优化处理,必然导致公路工程地基稳定性下降,加大工程项目施工时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直接影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综合发展水平。第二,软土地基中黏土含有大量沙子,导致软土地基整体强度过低,直接导致公路工程整体承载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后期施工效果。因此,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对其中软土路基实施有效处理,降低软土地基中有机质含量,据此强化公路工程渗透效果。

3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缺陷

尽管软土路基处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在处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阻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在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软土地基与普通地基结构状态和承载强度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之前,应规划一系列软土地基处理标准,避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出现问题。但是当前有关部门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之前,并没有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展开有效分析,所制定出来的软土地基处理模式的合理性不足。造成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缺陷,严重影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效果。第二,多数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软土路基处理时,单纯追求施工效益,盲目控制软土路基的施工成本,购进质量差价格低的原材料、在施工中不注重细节的情况屡见不鲜,以这种方式赚取较高的利益的过程中,公路工程却已经被悄然埋下诸多安全隐患。第三,在开展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工作时,相关人员并没有对软土路基处理附加因素实施有效分析,在不了解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状态的条件下盲目开展软土路基处理工作。造成软土路基处理效果低下,难以为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提供有力支撑。而且公路工程中对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强夯法、施压法等都是常用的处理方法。由于没有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影响软土路基处理效果,阻碍公路工程顺利开展。

4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

软土路基处理在公路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效果,严格控制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避免软土路基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软土路基与其他路基在结构和性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相关人员需要针对软土路基特点规划合理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以控制相应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软土地基上设置桩时也要经过规定检查,检查项目见表1。不仅如此,在开展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之前,还需要相关人员结合软土路基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缺陷,确保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能够满足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要求。就目前来看,应用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的技术手段有很多,主要有以下5种方法。

表1 软土地基桩的检查项目

4.1 排水固结法

这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处理方法,其目的就是排除软土路基中的水分,一般来说可以有两种渠道达成目标。第一种方法适用于水分含量不多的软土路基处理,在进行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用热处理手段将水分排出,让土层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得到提升,保证路基的硬度。这种施工方法操作十分简单,但是只能用在含水量较低的软土路基上,局限性比较大。第二种方法就是把排水管安装到软土路基中去,同时对土层施加一定的压力排出软土中含有的水分,循序渐进地逐块进行,能够将土壤中的缝隙压实,避免软土路基在施工中出现变形下沉的情况。这种排水固结法需要考虑的要素有两个,也就是排水管和压力来源。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都会选择性价比高的织物袋装沙井作为排水系统,其具有排水效果好、价格低廉等优势。另外,在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之前,一般就会开始对软土进行加压处理,迫使其提前发生沉降,保证软土路基的硬度,而压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是以通车标准为参考值。

4.2 土层置换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路施工中遇到的路基都是土基,可以说土层的硬度是否合格直接关乎到公路的施工质量。在处理软土路基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土层置换法,把软土路基的表层软土换成硬度和紧密度更高的土层。而且在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实施土层置换之前,需要相关人员利用特定的仪器设备对软土地基土层结构和置换土层结构展开有效检测,明确这两种土层密度大小。据此控制外力作用对置换土层产生的影响,确保土层置换能够有效处理公路工程软土路基。但是在综合研究中,了解到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费时间长,但是其优点也一样突出,那就是经过土层置换的路基出现沉降的可能性非常小,这对于保障公路施工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4.3 机械夯实法

提到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大部分稍有常识的业内

人士都会想到机械夯实法,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利用大型压路机等设备自身的重量,对软土进行挤压,把软土中存在的缝隙压缩到最小,保证软土路基的抗压能力。然而这种方法和土层置换法相同,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而且在某些特殊地形上这种方法就失去了应用的可能性,其实用性不强。为改善这一局面,在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实施机械夯实处理之前,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中应用的机械设备实施有效分析,明确机械设备运行模式和具体夯实效果,使得相关人员能够灵活操纵相应仪器设备开展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夯实工作。提高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密实性,确保后期公路工程施工效果有所提升。

4.4 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就是将泥浆注入到软土之中提高软土的稳固程度,利用高强度的加压设备强行改变软土层的物理性质。在注入的泥浆固结的过程中,还会在其中应用高质量固结剂,并保证固结剂能够与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周围的软土也会随之共同固结,最后达到提高软土路基稳固程度的目标。在实际的施工中最常用的就是水泥浆,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浆与软土进行充分的搅拌,完成对软土路基的加固。此外,在利用水泥浆进行软土路基深层搅拌时,应要求相关人员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要求进行软土路基处理,充分彰显深层搅拌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将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降到最低。

4.5 排水砂垫层与化学方法

这种软土路基处理技术主要是用在软土层轻薄且水分含量多的情况下,具体的方法是将 1cm 左右厚度的砂石料铺设在路基上,提高路基的抗压能力。在碰到一些硬度比较小的路基的情况下也可以铺设土工织物,将承载力分散到土工织物的结构中,同时也分散软土的内应力,进而达到提高公路施工质量的效果。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化学加固法不太常用,主要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软土路基的不同特性,选择合适的化学物质拌入软土层中,让二者发生反应促进土壤固结,让软土层形成一个整体,从而确保软土路基也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压力。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作用十分重要,关乎到公路建成后的使用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以排水固结法、机械夯实法以及深层搅拌法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提高其承压能力,保证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251-252.

[2]王贤辉.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34):89+91.

[3]吴迪.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170.

[4]雷明.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31):136-137.

[5]舒展.水利工程施工中有效加强软土地基稳定性的方法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10):24-26.

上接第151页

构化的处理,通过分析数据内容的根本,找到实体间彼此的联系,从而最终实现信息决策的支持,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如:数据挖掘中标准化的制定、算法先进性的提高、学习机推理机的训练等等。因此,在本系统的实现过程中,编制了较为先进的数据字典、模型字典,并采用先进的技术语言予以组织和实现。

3.2.2 数据仓库的工作

数据仓库的作用是存储和管理用于信息转换的“原料”,所以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主题元素采用不同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其目的是提高算法的实现效果和数据的访问效率。

3.2.3 智慧学习的算法

平台的核心之一是智慧算法的实现,比如:简历筛选就是项繁重且个性化要求比较高的事情,为了提高智慧化程度,帮助企业或应聘者找到匹配的单位,系统对简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即:Back Propagagation)的神经网络的方法。面试环节采用了智能机器人,由于机器人在语义判断能力方面有限,且匹配精度不是很高,因此需要采用训练知识库的方法来弥补,系统采用了Encoder-Decoder模型,并训练该模型中RNN对应的神经网络连接参数。面试场景采用了VR+面试机器人的方式实现等等。

4 结语

智慧化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平台是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在人力资源智慧化和信息化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克服了传统管理方式的缺陷以及不同数据源异构化程度高的瓶颈,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智慧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智慧教室的设计研究[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5):52-57.

[2]康丽华,侯君华,韩保刚,等.基于cloud&bim的智慧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平台设计[J].河北工业科技,2017,34(6):459-464.

[3]秦乐乐,黄涛,刘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智慧实验室架构[J].河北工业科技,2018,35(6):400-405.

[4]李敬珠.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市场,2019(21):177-178.

[5]高洪鑫.基于企业文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現代营销(经营版),2019(07):5.

上接第153页

2)钢管支撑要通过钢丝绳固定,防止基坑内起吊作业时碰动钢管支撑。

3)对钢围檩与基坑围护结构紧密接触,不得留有缝隙。每节钢围檩之间应焊接牢固,形成一个整体。

4)钢支撑及钢围檁需采取软连接保护措施,防止因意外碰撞而坠落。

5)若出现横撑挠曲变形,必须及时采取增加临时竖向支撑等措施保证钢支撑受力稳定,确保基坑安全。

6)钢支撑上不得堆放钢筋等施工材料。

2.6 模板支架垮塌

(1)现场安全隐患

扣件锈蚀严重,碗扣节点处上扣碗未紧固。钢管壁厚不均。缺扫地杆,顶托用在立杆下部且与立杆不同轴线。立杆悬空。立杆间距、步距过大,未按方案设置纵、横向剪刀撑、连墙件缺失;

(2)模板支架工程安全控制要点:

1)模板支架的材质必须符合专项方案的要求,并具备合格证书;对于租赁材料壁厚不满足设计参数的,应按实际参数进行验算;

2)必须按要求设置扫地杆、剪刀撑安装完成后要按程序进行验收;

3)砼施工时必须安排人员看模;

4)侧墙浇筑要对称进行,两边高差不能大于1m;

5)看模人员发现支撑松动或异响必须通知指挥人员暂停浇筑,待问题查清或加固后方可继续施工。

二、结语:

当前施工环境下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工程勘察设计深度不够。现场不能完全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状况不良、形成施工及管理的可控性差。工作环境艰苦,作业人员知识水平普遍低下,安全质量意识不足。多种原因造成项目效益差或赶工等,配套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不到位。不能正确处理工程安全质量与进度、成本的关系;管理人员能力和经验欠缺,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技术方案和交底的可操作性较差,现场标准化施工差距较大;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培训效果不佳,技能不高。全国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仍处于高峰期,以上问题需高度警惕,严加防控,综合施策、逐步解决。

论文作者:周永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路基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论文_周永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