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于计算机热的年轻学生_电脑论文

投身于计算机热的年轻学生_电脑论文

投身计算机热潮的青年学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潮论文,青年学生论文,计算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把握高新科技、特别是电脑普及浪潮对大中学生的广泛影响,我们于1996年下半年进行了数轮有计划、有组织的调查研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先后向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502名大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6份。同时,又对向明中学和南洋模范中学两所上海市重点中学的200多位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2份。对全部回收问卷,运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处理分析,初步掌握了以下情况,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现状

1.社会大势所趋

近年,国内外计算机厂商在申城纷纷抢滩,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家用电脑热。三年之内电脑产品的更新换代之快达到令人瞠目的地步。据介绍,在1994年的上海家用电脑展览会上芯片还是以386SX33为主,到1995年4860DX4—100则成为主流机型,而1996年的展览会上,奔腾100芯片已成为家用电脑的入门档标准配置,内存已达8兆以上。家用电脑普及率也迅速增长。据统计,1994年上海市民每百户家庭大致拥有2台PC机,而在1996年,最保守的估计将超过6%,已逼近“10%”的家用电脑市场产生飞跃的临界点。因而国内外厂商均认为,上海是中国家用电脑市场最早走向成熟的地方。

计算机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对人才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用人单位尤其是三资企业,都将外语和计算机作为招聘人才必备的两项基本技能。上海市1995年推出“市民计算机能力考试”,最近又规定评定部分高级职称时将考核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在电脑热的影响之下,不少家长对子女在学电脑方面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升高。交大一项调查表明,家长中有78.9%“全力支持子女购买计算机或自费学习电脑,在出资方面,近一半家长全额支付子女单独购机费用。以上情况表明,掌握计算机技术已成了全社会的要求,时代的要求,这是大势所趋。

2.学生积极投入

调查十分清楚地表明,以电脑代表的高新科技对现在的学生正在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数据显示,经常接触电脑的大学生已占到43.8%(213人),而从未接触过的仅占3.7%(18人)。其中,有28.4%(138人)的大学生声称他们已拿到某种计算机能力考核证书,6.2%(30人)的人已经进入了某个网络。中学生的情况也相类似。在171份有效回收问卷中,回答经常接触电脑的占35.9%(61人),从未接触过的仅占1.2%(3人)。

调查数据还显示:486名大学生中个人拥有电脑的有32.1%(156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有67.1%的人拥有电脑。据复旦大学学工部1996年4月的调查,目前全校学生寝室中共有电脑108台,其中计算机系和电子工程系的学生分别为41台和21台。在型号上,486为72台,586为17台。以寝室同学集资方式购买的占80%以上。与此相类似,交大闵行校区的7000学生中拥有200台电脑。在中学生中,家庭拥有电脑的占36.4%(60人),这个数字要高于大学生寝室中有电脑的四个百分点。据了解,向明中学已存在一个由70多名学生组成的电脑爱好者协会,该会会长自1996年4月起成为上海100多个首批与intelnet联网的用户之一。目前他已能通过该网络查阅资料,并和国外进行网络交友活动。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购买电脑来满足自身对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需要已呈现自发、主动的积极态势。

问卷还对学生使用电脑时间作了调查。大学生每周平均使用时间达7.66小时,其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达18.27小时,中学生平均一周达到5.98小时,电脑迷(31人)则平均达14.35小时。这说明使用电脑已成为大、中学生课余生活中占有相当比重的一项内容。

调查访谈还发现,理科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指课程学习花费时间,上机时间,拥有电脑及对电脑的熟悉运用程度等)的比例明显高于文科学生,大学、中学均是如此。另外,学生在校内(或校外自费)选修计算机类的课程,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性。比较外语而言,计算机的学习更多是借助于课程选修这一方式。

3.学校相对滞后

与学生积极顺应计算机普及新潮流,努力学习电脑知识和技术的状况相比,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因受年龄、精力、知识结构等因素所限,相比较来说落在了后面。据调查,复旦大学的100多位学生辅导员中,懂得或能熟练操作DOS、WPS等应用软件的人约在1/3左右,而懂得Windows、Word的则更少。显然这一状况对积极引导学生中的“计算机热”是不利的,至少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

学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提供上机设备、场所,保证足够上机时间,校园电脑的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与社会上计算机普及更新的速度有相当距离。许多学生反映,在大一时学到的DOS、WPS、DBASE等知识,到毕业时早已被淘汰,流行的Windows、Word、Foxpro等却无法在课堂上学到,只能到校外社会培训点自费学习。

在学生的课余生活方面,学校一时也无法做到适应形势地提供新的服务。如寝室用电,过去只准使用小功率电器(如录音机、电视机),达不到供电脑用电的安全标准。

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希望学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考虑防范学生中由于使用电脑而出现的不良后果,更重要的是能从积极探索、正面引导的角度,在管理上想出一些新办法,来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使之更有效果。

二、影响

作为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计算机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调查显示,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方式

计算机的运用,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容量大,传播信息速度快的现代工具,它为学生们查阅文献资料、各种信息提供了最大方便,有好些东西学生们实际上脱离教师也能学到。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过份依赖教师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与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另外一方面,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使青年学生们又焦急又兴奋,许多学生为了赶上社会的需要,不得不拼命苦学计算机。尤为突出的现象是大学中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在加班加点地自学计算机知识,许多学生已上过或正在上各种形式的业余教学班。就象一些人在上托福班、外语强化班一样。这是上海继英语热之后计算机热的一大体现。调查数字表明28.4%的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有各种计算机能力考试的合格证书。要拿到这些证书,多数人都是要经过业余教学班强化这道程序的;这样,学生学习之中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课堂:一个是校内课堂,另一个是样外的业余班课堂。

2.课余闲暇时间

不难想象,计算机作为一门新课程加入课堂以后,必定在一定程度上要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得将原来用以娱乐休息时间中的一部分用来学习,调查数据显示了这种情况。问卷中问:你现在花在课余爱好的时间与以前相比是:(1)差不多(2)多一些(3)多很多(4)少一些(5)少很多,回答“少一些”和“少很多”的人各占了32.1%。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回答“少一些”和“少很多”的人占的比重则更大些,各占40%。在开放性问题中,许多人回答以前有画画、弹琴等爱好,但学习电脑以后,用在这方面的时间便不得不削减了。

总的说来,在电脑介入以后,学生闲暇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课余活动内容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

(1)由原来的多元化转向单一。由于电脑操作是以后生存必不可少的技能,许多学生即使没有兴趣,也得随大流加班加点学,这自然得花去许多时间。

(2)从乐观角度说,电脑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娱乐的文明层次,提高校园“闲暇文明”的层次。当前大学内学生打麻将、酗酒等现象屡见不鲜。电脑走入校园后,由于里面有许多新鲜活泼的信息和高级游戏,评多学生很容易就被吸引而把这作为课余生活的工具,实际上也是给闲暇时间增添了新内容。

3.接受信息的途径

计算机人机对话传递信息的方式,使学生们获取信息不仅仅只来自人,也可来自非人的机器,从而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上海一些高校的学生,通过网络Email已经能很便捷地查询和利用国外有关资料了。这实际上在信息的获取上实现了两个拓宽:一是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一是拓宽了传统信息的载体校园本身。在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中,样园的围墙实际上逐渐地消失了,狭隘的地域观念必将逐步被打破。

调查显示,在大学校园中,6.2%的学生在使用进入网络的计算机,这也显示着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大大拓宽了。

这样,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有了三个:(1)计算机(2)书本(3)教师、同学等人群。

4.信息的筛选

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但量大,而且内容上也极其多样,有游戏、有各种文字处理、有高级软件运用,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如黄色、反动信息。并且各种层次的信息并不是彼此不相关联的,它们互相交叉、渗透,游戏中可能会有黄色内容,高级的应用程序中也会有,这种渗透到各种信息中的不健康信息,给运用带来了难题。近年来,各种大众媒介不断有青少年由于受计算机所携带的不健康内容影响而产生越轨行为的报道,这再次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5.交往方式

计算机既是一种人机对话就能获得大量有用信息的高效工具,从理论上讲,它必定就会节省大量以前人们用来交换信息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已经有可能,而且必将成为现实。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人与机器的交换是不能替代人与人的交往沟通的。过度沉溺于计算机易患“网络病”,这实际上是一种交往错乱、交往障碍症。

就调查的资料,极度沉缅于人机对话患“网络病”的极端例子还没有出现。但是的确有一批学生上机时间太多了些。大学生中,每周上机10小时的人最多,占6.4%,其次是每周上机20小时的,占4.1%,30小时至40小时的占6%,40小时以上90小时以下的3%。理论认为,每周上机时间20小时属较正常。而从这些数字中看到,大学生中远远超过这个标准的也非少数。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每周花25至40小时在机器上,他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时间用来交往了,而一个人如果每周在机器上花60小时,则连正常的休息时间也要占用了。

且不谈这些极端者,连普通学生的交往态度也因计算机的使用发生了变化——

调查问卷中有两题是问:是否同意(1)电脑让人进入一个崭新的交际圈(2)玩电脑会使人废寝忘食。学生们回答的结果是:答同意(1)的71.8%同意(2)的68.1%,这结果说明,电脑确实带给学生们一个崭新的交际圈,但如过分沉缅其中的话,也是不利的:

交往圈子的更新,一方面使学生们信息获取量增大了,另方面由于与周围人的交往的减少,使学生群体相处能力下降,集体主义、集体观念日益淡漠。

在问卷中,上海大学、复旦大学都有相当数量学生写道:计算机使人远离人群,走向孤独。

向明中学一位学生写道:计算机的发展,对集体主义是一场灾难。

6.择业准备

学习电脑象学习英语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肯定并不完全是出于兴趣,动机中很大成分还是在于为日后择业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他们将此作为一门生存的手艺而学。正如前所述,社会对计算机运用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许多单位招聘时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是英语、计算机熟练,尤其是那些待遇较高的单位更是如此。对等待着就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否具有这两项技能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就业的命运了。因此,可以说择业是计算机学习的第一动因。

反过来,计算机的学习也在择业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一点可由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说明。计算机系的学生在分配中总是具有非常大的选择权,这一点即使是金融专业的学生也自叹弗如。在其它非计算机系的学生中,计算机水平的高低与择业的主动性也有相当大的关系。(有计算机水平考核证书的比没有的就业机会要多一些)。

不难看出,在计算机浪潮席卷校园以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大程度上就以计算机为中心了,而学计算机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利于择业。

在这种情况下,就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而言,与市场与社会的需求结合是更加紧密了。人才市场需要什么,学生们便学什么,这或许也可叫做知识的市场杠杆作用,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学生们的学习方向。从正面看,这叫供需结合,无疑是很必要的,但我们还需看到其中包含的种种不利影响,是不是又会出现新的“单向度”的人。

学习知识与商品不同,如果完全受市场指引,完全以就业、人才市场为杠杆,必定会走入迷途。前面已经提到学生学计算机的热情来自人才市场的强刺激。这样学习与以后的职业、经济收入就挂钩了,许多人学习计算机不是把它作为一门辅助自己专业的工具,而是作为直接目的(因为它能为自己提供一份更好的职业)。

三、对策

以电脑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整个世界。随着它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它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社会的每一个领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学校的教育中去,对大中学生的德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了顺应趋势,迎接挑战,我们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必须要顺应潮流,认清形势,积极探

索。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以电脑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大趋势,它对教育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有利的。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此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仅限于采取“堵”、“防”等消极手段。我们应该顺应发展的趋势,积极地进行探索,寻找一条新型的与之相适应的德育的道路。

2.全社会要加大德育教育软件开发的力度。

高新科技作为一种高效的现代化工具,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手段。目前,电脑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系列的家庭教育软件与教学辅助软件的开发和推广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也可以采用软件形式,开发系列产品,以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电脑游戏等青少年容易接受的形式,合理渗透德育的内容,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这类教育游戏软件不仅可以改变目前国内游戏偏重于打斗、赚钱为内容的局面,也可填补空缺,抵制不健康的游戏造成的不良影响。

3.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培训。

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对电脑化、网络化的高新技术浪潮,首先必须要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动权。调查发现一大批学校教育工作者还处于“机盲”的水平。他们对电脑的掌握水平远低于学生,这势必会影响其工作的效果。因此,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相应的培训,并制订一定技术标准的上岗要求。

4.加强“软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率。

应用电脑等高新技术,为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与可靠的保证。调查了解到不少学校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结合了电脑和网络技术,使得评价系统更为客观,数据处理更为精确,从而使其科学成分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借助高新技术,开发电脑的预测系统,运行模拟的模型等新方法,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科学化的新景象。

另外,通过电脑建立学生信息的数据库、信息库,使得大量的信息能及时得到整理和运用,也为这些信息的校际交流、传递与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都将有力地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

5.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为避免电脑用户和网络信息使用的无政府状态,应逐步确立起相应的规范。例如,建立起校园中使用电脑的规章制度,建立起网络信息流中的基础规范,建立起软件产品中的意识形态的标准。

另外,针对现在日益增多的电脑进入大学生寝室的情况,大学德育工作者更应加强这方面的规范管理。例如,复旦大学已就此制定了有关管理条例,在用电规范,盘片使用,寝室文明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6.德育内容的多样化。

在青年学生面对高新技术的影响的情况下,学校应采取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与教育,把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高新科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其内容可以包括平等意识的确立,科学精神的培养,全球一体化意识的确立,培养鉴别与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保护知识产权……总之,新形势下的德育必须紧密结合高新科技发展的大背景,有针对性的展开。

7.开展德育途径的多元化。

从途径方式而言,各学校应针对存在的各种现象,开展一些辅导讲座、社团活动、培训班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让学生们尝试着作出对信息的正确选择,宣传与推广正确的评判标准,计算机伦理道德等。另外,在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们掌握技术的同时,因势利导地诱发其努力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在调查中,我们已经看到如果在电脑应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辅助,不仅可以激发人才的创造性,而且还可提高理想、道德水平,同时也可以减少学生花在玩游戏等低层次使用的时间。

标签:;  ;  ;  

投身于计算机热的年轻学生_电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