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论文_王勇

整合资源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论文_王勇

(遂宁市安居区明德学校 遂宁 629000)

【内容摘要】新课改、现代教学手段催生语文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大变革。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影响着教学资源的整合,影响着各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影响着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本文以理论及实践与一线教师共勉,期于有效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主题词】语文教学 资源利用

新课程改革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讲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新课改已经走过十多年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得如何了呢?课改十多年来,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普遍,依然是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学习,一些教师的思想认识没有得到转变,许多老师利用的教学资源依然是手中仅有的教科书和一两本相关的练习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的,不一而举。可我想要说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整合语文教学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让你的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丰富你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资源丰富程度决定着语文教学效果:一方面,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人教学过程,让课堂“活”起来 ;另一方面,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充分地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老师的教育视野,转变老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老师的创造性智慧。可以说,语文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资源不仅是教学的抓手,更是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参照。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有所知,更要让学生知道得多。语文教学的效率 ,不仅是教学时间上的减负增效,更是教学内容上丰富拓展。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构成 ,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前的备课资料 ,更是教学后学生的多元生成。

语文教材同历史 、生物、地理等其他学科密不可分,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学生对它的建造过程 、建造方法 、历史故事等等都非常好奇 ,而且在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今天 。指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已经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 ,老师不能死守课本 ,照本宣科,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影响课堂教学。老师应当对课程相关知识的开发和积累 ,凭着课件的新颖设计 、广博的知识 、趣味的讲解 ,那么在引导学生时势必会如鱼得水 ,左右逢源 ,满堂生辉。可见 ,语文教学资源开发注重和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教师自身能力的发挥,对语文教学有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语文老师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 ,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资源。比如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如果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从声情并茂的朗读到旁征博引的讲解再到精辟入里的分析,那就会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资源 ,让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有效。平时我围绕教学经常在网络上查找课程所需要的资料,如文章背景、人物故事、新闻、视频介绍等,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网络资源不但扩大了老师的视野,同时也让广大的学生从中受益 ,网络资源的加入,使得语文教学深人浅出、触类旁通,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教师还可以加强博客建设,班级论坛建设,网络作文建设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教师们可以利用其方便快捷、信息丰富、时空广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更见效能,语文教学的活跃高效借助网络的魅力得到更好的实现。

二、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语文课堂教学别有洞天。

努力激发学生情感,有效催化学生思维。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对学生的认识 、思维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 。努力激发学生情感,有效催化学生思维,课堂教学效率便可大大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学的影响,不少师生仅仅将教学的思路拘泥于教科书和相关教学参考书,对教学资源缺乏全新认识,在习惯了耳提面命的教学传统的浸染下,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感情投入,教育教学理解从何而来?当务之急就是要在重树科学育人观的前提下,改变被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热爱学习的情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同老师的人格 ,改变以往对教科书和考试以外的相关资源淡漠视的态度,积极参与到语文这个“大课堂”中来。情感的催生将带动思维的催化,一旦学生有了科学的观念和积极的热情 ,将使他们的认知视角转向,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别有洞天”。

树立“以生为本 ”的观念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育崇尚“师道尊严”,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权威的象征,学生应该听从老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学生对老师怀有一种敬畏心理 ,只会死记硬背所谓的 “标准答案”,循规蹈矩 ,不敢越雷池半步,根本不可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更不能有叛逆行为 。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 ,更没有创造力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 。很明显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在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能动的要素 ,必须将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首先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坚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认清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把学什么 、怎么学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以此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其次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不应该是以往的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魏书生说得好 ,“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 ,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教师不包办代替 ,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主动参与。比如说 ,现今语文课堂教学所强调的对话教学,就非常重视学生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对话 ,不仅仅是和学生与教材一起对话 ,更是在与作者的对话。如果说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很难实现其理想目标。

三、教师的综合能力,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将学生的实践操作作为其语文学习的一个评价指标。如作文教学《当一次导游》,教师就要注意引导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参观自然景观,寻访其历史文化 ,撰写导游词,带队解说,进行一系列主动的探索与实践。教师自始至终地进行指导,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与评价。这样使学生参与的热情陡涨,作文教学的目的就自然地在这些过程中得到了实现。

要让你的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的创设也是不可忽视的。语文老师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 、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是说语文老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 ,靠我们用心去发现、挖掘与利用。老师应给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场所 ,以适应学生学习、 活动和所学内容的需要 。应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保证学生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或个人、或结对、 或小组 、或全班 )去从事诸如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在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时 ,老师要特别注意创设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语文教学资源非常丰富,需要语文教师要学会甑别,注意取舍。使各种资源在从“大社会 ”到“小课堂 ”的上升过程中得到合理进化 ,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整合本领。不光是将各种生活信息聚合在一起,更要让它们整合在一起。这正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专业价值所在。同时这也是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资源如果非常丰富,但花样繁多得偏离了语文太远 ,对语文教学甚至会产生反作用。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形成有效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既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关注“老师是教学主导”,更重视在师生互动中形成良好的效果。因此,只要我们重视师生互动,就会让你的教学活跃起来。

教师高超的驾驭能力,必将极大地鼓舞学生,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而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必将使老师千方百计地完善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上来。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合理取舍、精心整合,就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丰富起来。语文教师要下功夫挖掘整整合有效的语文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驾驭能力,有效服务于语文教学,让你的语文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弋树戈;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05期

[4].宗桂红;“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 2007(11)

论文作者: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  ;  ;  ;  ;  ;  ;  ;  

整合资源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论文_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