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红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41)
【摘要】 目的:探讨患者人流术中实施心理护理,预防和控制人工流产术的发生,降低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510例接受人工流产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人工流产术。治疗组: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在手术中实施心理护理,灵活应用语言、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治疗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6.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接受人工流产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预防和降低人流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痛苦,积极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利于术后身心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工流产综合征;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251-01
人工流产是指在妊娠10周以内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的过程。人工流产是对避孕失败导致的非意愿妊娠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是神经、精神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工流产是安全有效的,而我国近年来人流率居高不下,重复流产率增多,手术对孕妇造成的痛苦是必然的,常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影响,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安全。根据临床观察,主要发生在精神紧张,对人流手术恐惧的患者中。因此,首先从患者的心理上寻找突破口,消除她们的恐惧与紧张心理,对预防和控制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可起到显著的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患者510例。年龄19~45岁。其中初次妊娠340例,经产妇170例。所有患者均经尿HCG、B超检测以及妇科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6~10周,排除生殖道炎症、各种疾病急性期、全身情况不良等禁忌症,由专门手术医师施术。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0例,治疗组:280例。
1.2 方法
1.2.1对照组
确定宫内妊娠后,自愿行人流术者,签定告知书,嘱患者自行排空膀胱,进入手术室,行人流术,手术结束后,护士送观察室休息1小时后自行回家。
1.2.2治疗组
1.2.2.1术前心理护理
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常见问题有:焦虑:意外怀孕后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抑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未婚先孕、多次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或某些疾病要终止妊娠的,她们表现为抑郁症状,对未来能否妊娠、能否再生育缺乏信心。恐惧:无论是否有过分娩的经历,绝大多数患者都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反应,初孕妇紧张恐惧的心理尤为强烈,害怕疼痛、流血,对手术有恐惧感,对医师不信任,怕手术做不好等,使患者显得惴惴不安等。这些无疑是诱发人流综合征的重要因素。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孕妇实施心理干预,在干预过程中,护士要语言文明,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对方,认真向患者进行人流术知识宣教,介绍手术医师,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必要时陪同患者做术前检查等,使患者感觉到规范、周到的服务,能够有效地舒缓患者的情绪,缓解和消除因手术带来的应激压力。
1.2.2.2术中心理护理
首先为孕妇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如:手术室安静、整洁、温度适宜等。术中护士要守在患者身旁,指导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全身放松,轻握患者的手,安慰和鼓励患者,语气要温柔、和蔼。一方面可以缓解患者紧张与恐惧的心理,主动配合手术,另一方面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同时为确保手术安全,护士要熟练掌握手术配合的技巧,严密监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者在操作中包括牵拉,扩张宫口、刮搔宫壁等尽可能轻一些,以减轻对子宫口及子宫壁的刺激强度或采用无痛人流术等,提高受术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1.2.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移到休息室休息,观察生命体征,注意阴道流血和腹痛情况,关心体贴患者,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同时予术后宣教,告知术后注意事项、饮食、卫生、避孕等知识。观察1小时后,患者无异常在其家属陪同下离院,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卡方检验。
2.结果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对照组6.79%;治疗组14.35%。卡方检验:X2=7.8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治疗组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3.体会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妇科人工流产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受术者精神紧张、过度牵拉宫颈、宫壁过度器械刺激以及负压过大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血管症状,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脉搏减慢、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进行心理干预的人工流产患者,说明通过心理干预,可缓解受术者的疼痛程度、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故人工流产围术期要根据受术者的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真挚的同情心,还要不断提高自已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充分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为她们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获取理想效果。
论文作者:莫文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患者论文; 人工流产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论文; 综合征论文; 发生率论文; 人流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