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原则和方法论文_张 丹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原则和方法论文_张 丹

张 丹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和平小学 122600

“学困生”问题是各级各类学校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学困生”转化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光凭一腔热情是很难奏效的,要想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我现在身为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转化“学困生”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几点,不敢说是经验,仅供参考。

一、注重情感原则,尊重人格,施以厚爱,矫治“学困生”的病态心理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具有移情作用与调节作用,如果教育者对“学困生”冷漠鄙视,他们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并向逆向转化。反之,如果教育者对“学困生”爱护、体贴,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并可能朝正向转化。

大量研究实例表明,无论怎样顽固的“学困生”,都会在情感的感召下,受到触动,接受教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情感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第一位工作,“学困生”情感与其他学生一样,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心理空间交织着各种矛盾,他们既有严重的自卑感,看不起自己,又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理解与尊重;既对学习,对集体,对老师有逆反心理与对立情绪,又希望进步,向往集体;既有惰性和依赖心理,又逞强好胜,喜欢自我表现,种种复杂心理使他们的外部行为表现常常与心理愿望不一致,他们的行为其实是由于学习上屡遭挫折和地位的失宠所致。当他们在得不到心理满足时,便在学习以外发现、寻找心理平衡。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理解这一点。

二、注重鼓励性原则,调动内驱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学困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无论哪类“学困生”,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学习上主动性差,纪律上自制力差,许多本来智力不错的学生之所以学习很差,也是缺乏自信,缺乏毅力的原因。对他们来说,治本的方法是调动内驱力,增强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怎样调动内驱力,增强自信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注重鼓励性原则,坚持正面教育。

那就是多表扬,少批评,更不能旁敲侧击,讽刺挖苦,而以赏识的语言和口吻激励学生。

三、注重个性化原则,尊重个性特长,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可从以下两方面实施:

1.发现特长,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能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特长,开发智慧;能引发人的原动力,促进兴趣与动机的迁移,实现全面发展。教育者必须善于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学困生”的志趣、爱好、特长,小心培植,为他们开辟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有意识地强化长处,淡化短处,促其成才。

2.适度要求,分类推进

转化“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既然如此,就不能对他们一下子要求过高,教育者要为他们精心设计层次目标,使之步步提高,层层见效。每个目标都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蹦得高,“够得到”,让他们看到希望,使他们知道再努力一下就有成功的可能。

第四、注重形式性原则,开展教育会诊,强化反馈机制,控制转化过程

“学困生”转化是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优化控制,才能减少反复,加速转化。在教育“学困生”的过程中,要不断通过反馈信息,对“学困生”进行形式性评价,巩固成果,弥补缺陷,稳步提高。要达到这一目的,教育会诊是一项值得借鉴的做法。所谓“教育会诊”是指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对“学困生”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原因,对症治疗的教育方法,教育会诊对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尤为重要。

五、注重潜在性原则,优化育人环境,发挥隐形教育功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马克思说:“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环境是潜在的教育因素,良好的环境具有熏陶作用、凝聚作用和促进作用,这是隐形教育的功能。学校是育人的阵地,更需要重视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学校凝聚力。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应把优化学校环境作为突破口。

六、坚持整体性原则,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齐抓共管,整体施工

社会和家庭的不良影响与“学困生”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有时还具有激发、催化的作用,转化“学困生”要沟通社会与家庭,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齐抓共管,搞好整体施工。

转化“学困生”工作是一门学问,既是技术,又是艺术。不仅要采取科学实用的方法,还要注入爱的情感,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孩子们,我坚信,你教出来的学生就没有“学困生”。

论文作者:张 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7月总第8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5

标签:;  ;  ;  ;  ;  ;  ;  ;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原则和方法论文_张 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