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而工程概预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造价成本,因而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由于影响工程概预算的因素多且复杂,因此会对工程概预算的准确度产生一定误差,加大操作难度。因此,本文以工程概预算的误差来源和提高其精确度的对策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工程概预算的准确度。
关键词:工程概预算;误差来源;对策
经济效益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工程概预算就能直接决定建筑行业的运营成本,因此,以工程概预算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的成本与质量,必须通过控制工程概预算以提高其精度。为此,需要深入研究造成工程概预算的误差来源,并以其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提高工程概预算精准度的方法。
1、工程概预算的概念与意义
工程概预算是建筑项目过程中的总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包括筹建、竣工和验收全过程,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收费标准等,预先对项目地全部施工费用进行计算和确定。
研究工程概预算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编制工程计划书提供可靠依据,对经济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收益进行预算;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投资额度,通过编制工程预概算能够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方向等进行预估,从而有力控制资金额度和方向;三是落实承包责任制的重要依据,能够通过经济分析,考量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出现问题逐级分析;四是实行财政监督的重要依据,有利于银行的工程拨款和贷款业务,通过工程概预算对企业进行财政监督,防止超过贷款最高额度。[1]
2、工程概预算的主要误差来源
2.1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影响产业分布格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吸引大量企业进军建筑行业。随着其他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增加了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主体,随之细化的产业分布格局,降低行业内企业的平均利润;另一方面,大量不擅长建筑工程的企业,为分得暂时性的经济利润,也不是一切代价进入建筑行业,这就导致建筑行业的进入门槛变低,使整个行业内部的同质化问题进一步加重,设计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由于平均利润的降低和设计技术水平的下降,导致企业工程概预算的准确度和质量不断下滑。[2]
2.2施工存在不确定性,影响预算准确度
建筑施工具有涵盖主体广、跨度时间长、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受技术、人员、资金、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而工程概预算的主体是整个项目工程的各项费用,因此,每一个因素产生的变动,都会对工程概预算中的数据指标产生影响。若市场价格、天气、资金等影响因素过于频繁的变动,会使工程概预算产生滞后性等问题,进而无法准确反映项目费用变化情况。
2.3专业设计人员缺乏,工程准确度低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涵盖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方方面面,因而对相应编制和设计人员的专业程度和素质要求较高。现阶段,我国对专业人员的培养不够细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概预算编制和设计相关专业人员比较缺乏。不仅如此,工程概预算专业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充足的实战经验,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找到根源和解决对策。而当前,在工程概预算的实际编制过程中,专业设计人员的理论储备与实战经验相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一问题常导致工程概预算出现重复计算、错误计算、漏算等问题,使概预算的参考作用严重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概预算精度提升策略
3.1把握市场信息,保障预算科学性
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对工程概预算产生重要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人员工资水平等费用,因此要想进一步把控工程概预算的准确度和科学性,就必须时刻把握市场信息的变动情况。第一,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全面了解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所需数量以及类型等指标,并对该指标的市场波动情况进行实时动态把控,确保一旦发生变化能迅速对工程概预算中的数据进行更改,避免出现较大的滞后性而影响预算结果的精准度。第二,要通过专业人员对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预估。由于市场中的各项指标都是变化的,因此整个建筑行业都是动态的,即工程概预算必须具有动态特征。人员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管理时不可形成固定思维,要对市场变动情况形成灵敏的反应,对下一阶段的材料价格变动情况进行合理的预估,从而确定出未来材料价格的弹性变化空间,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度和科学性。[3]
3.2紧跟变化节奏,把握实际施工情况
影响工程概预算的因素有施工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天气变化特点、人口环境以及人才层次等,概预算人员要想避免由于各项因素产生的误差,就必须实时跟进实际变化情况。一是了解实际施工环境,要在编制前进入施工地点,通过对天气、环境、技术以及地形等方面的综合比较,选择最节约成本的施工技术、材料和设备。而不是一味选择最好最贵的施工材料、设备等,要因地制宜并综合考虑,选择最合理、科学、适合的工艺、材料等。二是要及时调整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的价格能在最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施工项目的造价,而建筑材料的价格又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人员紧跟市场变化,把握建筑材料的实际供需情况,在编制过程中考虑到市场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及时进行生产资料的调整。
3.3提高编制人员素质,提升队伍专业水平
工程概预算是对整个项目工程总费用的管理,因此概预算的工作量大且工作时间紧迫,这就对概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整个编制人员队伍的专业水平:一是培训人员掌握电算化,引入无纸化办公。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很多错误往往是由于编制人员在反复校对过程中由于大意出现的低级错误,这不仅对编制结果的准确度产生巨大影响,更严重浪费了概预算的时间。因此,可以通过引入计算机提升编制效率,通过编制程序使大量重复的繁琐计算过程变得简单化,通过计算机的批量处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编制人员的负担。将各项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一旦出现变动可以直接更改。二是对编制人员展开定期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通过定期培训,使人员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预算结果与实际严重不符的现象,能够对建筑质量、占地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三是在人员内部展开经验交流会,使理论基础深厚的青年员工与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深入的经验交流,互相拓宽知识面,打开双方在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盲区。[4]
总结
工程概预算影响着项目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必须对工程概预算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要求。但由于工程概预算的涉及面光,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受市场变动、不确定因素以及专业人员素质水平等的影响较大。本文以以上误差来源为切入点,针对性的提出了通过把握市场信息、紧跟变动情况、深入实际施工环境、提高编制人员素质水平的方法,以期提高工程概预算的精度,有效减低工程造价成本,提高行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宝云.工程概预算误差与造价精度的提升[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6):232.
[2]孙仲,赵琳.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概预算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8(31):103.
[3]任聪.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居舍,2018(35):175.
[4]赵虹.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30):206.
论文作者:赵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概预算论文; 工程论文; 准确度论文; 误差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