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速我国期刊业的集团化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刊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的知识经济兴起与我国市场取向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正向我国期刊业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与新的挑战。我国的社科期刊业要走出一条与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的求生图强发展新路子,必须通过期刊自身市场内部化改革与重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有聚合力的期刊集团。
一、关于当前我国期刊市场取向改革的三个判断
判断之一:我国期刊改革正进入一个可称之为“第二代改革”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从1978年至1998年正好20年,这可算是我国期刊改革的第一代。第一代改革的特点主要是外延扩展,且扩展速度相当快,远远超出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水平。据统计, 我国正式期刊种数已由1978 年的930种增加到1998年的7918种。 但这种总量规模的扩大却未能与内涵质量的提高相同步。具体表现有:(1)刊物创新与创新动力不足, 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许多刊物从内容到形式,以至风格等明显雷同,缺乏个性与新意,难以通过竞争来提升其质量。(2 )刊物法人地位并未真正确立,刊物“部门所有”、“地区所有”的常规仍未打破,这也是许多刊物定位模糊,不足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在社科类学术期刊中尤甚。(3)市场取向改革不平衡, 两极化结构比较突出,而结构优化又缺乏自调机制,行政性协调色彩还相当浓厚。(4 )品种单一,多种媒体综合经营能力较弱。大部分期刊还只能是经营一种刊物,能介入新媒体,兼容多种媒体,进行综合经营的刊社极少。 (5)刊物外向性和外向度都不高,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刊物外销率低。
正是这些不足,包括接近市场不足、形成期刊业内部市场不足,赋予了我国期刊业第二代改革的使命与重任。期刊业的兼并、联合及集团化发展趋势也为第二代改革提供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判断之二:期刊规模经营与集团化发展已迈开了步伐,但发展极不平衡。
经过第一代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期刊作为一种产业的规模经营与集团化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涌现出一批大发行量的期刊。特别是近几年,期刊的规模经营与集团化发展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三个实证材料足以说明这一点。一是199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以“百刊工程”为动点,在全国社会科学类期刊中优选出100种综合体现发行量、 社会经济效益较好的重点期刊。这100 家期刊中有的在进一步向期刊系列化发展的同时,开拓横向扩展的新领域;有的正在作出集团化发展的举措;也有的开始把策划集团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二是据统计,1996年全国期发数在25万册以上的期刊达137种,占全国期刊总数的1.73%, 占全国期发数的44.38%;而到1998年底,仅占全国期刊总数0.26%的21 种发行量超百万份期刊,就占全国期发数的20.68%。 这种情况表明我国期刊市场在加速向少数“期刊大户”集中。三是一些期刊通过加盟大报或报业集团,借助报纸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规模经营领域。
但也要看到,期刊的规模经营发展是不平衡的。初步的统计表明,全国现有近8000家期刊中,赢利的不过占20%左右,真正是以品牌赢得效益的刊物就更少了。考虑到区位因素,相对而言,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几个主要大城市的一些期刊规模经营发展要比内地的好。以发行量和经济效益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发行量大、规模效益较好的期刊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和城市。从期刊发表的作品的内容特点分析,有关新闻报道类、文化生活类、工作指导类、文摘类期刊开拓规模经营比较成功,集团化扩展的条件也比较好,而一般性理论期刊和纯学术期刊却要艰难得多。后者的发行量普遍较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相对其他类期刊来说,它们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经费的筹措。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期刊在规模经营与集团化发展方面明显存在着规模与非规模的两极不对称,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多层次不平衡问题。
当然,这些发展比较艰难的刊物也并非躺着等待“施舍”或“救济”,而是积极努力,在坚持人文品位追求的同时,以自己应有的风格去适应市场,如一些有一定学术品位的期刊着力开拓“学术期刊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的多种经费来源途径,如创办或联办刊社经济实体、组建刊社广告经营部、寻找企业协办、举办或联合组办各种文化经济活动、聘请理事单位等。只不过它们还至多只能做到“以刊养刊”、“以副养刊”的维持状态,很难谈得上期刊规模经营。
判断之三:“企业协办期刊”模式是一种制度创新的重要尝试。
第一代的20年改革探索与实践,有成功也有教训,这为第二代改革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值得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刊企联姻”或“企业协办期刊”模式的探索。把这种探索称之为期刊制度创新的一项重大尝试,并为第二代改革,为期刊集团化与规模扩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点都不为过。
而在“企业协办期刊”模式中,更为难得的是企业协办学术期刊这种特例。我们知道,学术期刊由于其品种上的特殊性,发行量小、市场面窄、广告效应弱,它们大多靠财政或部门拨款,“不饥,但也不饱”,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取经济上的生存的。所谓企业协办学术期刊,也就是在主办单位每年拨给刊社一部分办刊经费的基础上,尚缺部分由企业资助解决的模式。这种学术性“刊企联姻”在一定程度上造就出学术期刊与企业的“相互作用场”,在这种场中,一方面学术期刊得到企业在经济上的支持(也可以说是期刊参与社会分配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企业可因之而提高在文化界的知名度,也可得到社会的智力支持,并可为社会精神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刊企联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期刊与企业的联系,起了较好促进刊物与企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接近的作用,同时为期刊的企业制度式改革与创新、企业式管理与经营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展望未来,“刊企联姻”模式将与我国即将到来的期刊兼并、期刊联盟等形成互相推进之势。
二、组建和扶持期刊集团发展已刻不容缓
我国期刊中70—80%呈亏损(程度有不同)状态这种事实背后表现出其市场交易成本过高的原因。而导致它们市场交易成本过高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一个恐怕是:规模太小,而且陷入“小而全”,欲罢不能。而要走出这个“小而全”,就目前的情况分析,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通过组建期刊集团,形成期刊联盟,造就市场内部化优势,从而达到减少市场交易成本的目的。
而当我们跳出期刊业本身,把期刊业放到全国整个媒体业中去考察,放到具有可替代性的相近的媒体中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我们深深感到组建期刊集团的必要与紧迫。(张泽清,1998)
从竞争对手看,有三个方面的介入。其一是报业对期刊的介入。迄今我国已组建有6家报业集团,这6家报业集团属下经营有11家期刊,且有进一步兼并其他期刊之势;此外是报纸报道内容上的期刊专栏或专题式挑战。其二是出版社的介入。出版社介入期刊的两个典型是,上海儿童出版社办有9刊1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办有7家期刊;新华社、 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新闻机构也办有多家期刊等等。其三是现代科技的介入。现代期刊出版由纸本载体向电子载体、网络载体转变将使期刊供给结构中,纸本期刊缩小而电子期刊、网络期刊大幅增加;而在期刊读者需求结构中,纸本读者将极大地缩小而电子期刊、网络期刊读者将迅速增大。这种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双向冲击,不仅仅是结构比例上的,而且是本质上的。对此,期刊业如仅仅停留在“意识到”这点上,而不冲破局限,迅速组建期刊集团或期刊联盟,形成规模优势,增强自身实力和战略反应能力,那么势必被人吞并。这种媒体同行业的介入,加剧了期刊市场的竞争,加剧了期刊业制度创新、制度变革、组建期刊集团的紧迫感,同时也为期刊集团的组建提供借鉴与参考。
当我们进一步把考察的目光进一步从全国放大到全球的范围,我们对组建期刊集团,加速期刊集团发展的紧迫感显然更加强烈。从世界的范围考察我国的期刊业发展,一个巨大的冲击正迅速向我们袭来,这就是发达国家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的挑战与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的最主要特征是知识与经济融合成长;经济资源的配置建立在知识拥有量的基础上;经济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内化在经济中的知识含量提高及与之相适应的知识附加值提高。期刊作为人类经济社会知识的一种重要载体,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深化而不断地开创新的发展空间,这是机遇的一面。但也存在着极大的挑战。因为支撑着知识经济发展的当代高新科技,尤其是信息网络化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开发出种种新的媒体,如电子期刊、网络期刊(或在线杂志)等。目前这种有第四、第五传媒之称的新型期刊正在发达国家与地区迅速扩展。仅美国杂志出版协会会员,就有55%推出在线杂志,特别是信息科技类杂志;在美国还有50%的杂志推出网络版。(田海明,1998)这些以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新型期刊无论在出版成本、发行成本方面,还是在工效、时效性方面等都比纸本期刊优胜得多。有关专家指出,这种新型期刊将很快大幅度地进入我国期刊市场。如果纸本期刊不能在战略上成功地把握住这一大势,形成与电子期刊、网络期刊等新的传媒融合生长之势,将迅速萎缩,一些纸本期刊完全可能被淘汰出局。而要达到这种融合生长之势,出路在于进入第二代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使我国一些期刊形成“强强联合”或“强刊兼并弱刊的联合”,组建一批期刊集团军;通过期刊集团市场,亦即市场内部化,使我国期刊业真正具有兼容中外期刊、高新技术期刊的能力与实力。
三、对组建我国学术期刊集团的初步思考
不可否认,我国的学术期刊在制度创新、组建期刊集团等方面比其他类期刊要滞后得多。但正如前面所指出,学术期刊的集团化改组与改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不亚于其他类期刊,甚至显得更为迫切。为此,如何在符合学术期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兼容的原则的前提下,从学术刊物的特殊性出发,探索学术期刊集团化发展之路,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组建学术期刊集团的关键是真正确立期刊的法人主体地位。其一,从期刊联合的角度看,一个期刊没有其法人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是无法或难以同其他期刊从真正意义上形成联合的;一种优势期刊要实现对其他地区或其他部门的期刊的购并与联合重组,组成跨地区跨部门的期刊集团,不打破传统的期刊的属地或部门所有制,是很难施展拳脚的。其二,从期刊集团所需的市场条件看,学术期刊的集团化联合、改组与改造,必需有一个较好的包括期刊业内的与期刊业外的双层次市场环境。检验一个期刊生存价值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是否有明确的读者对象,以及与这种市场目标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学术期刊亦然。这要求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每一个学术期刊同样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而不是含糊的期刊消费者目标与市场定位。一个刊物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市场定位,有了明确的读者对象,才能在全国期刊林立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知己知彼,合理地掌握读者的需求动态,在同行竞争中办出自己的特色,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前景。其三,从供需关系的变化趋势看,期刊集团作为期刊供给方与读者作为期刊需求消费者,存在着一种互动、互相作用的关系。随着我国期刊产业化的逐步形成、期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期刊品种的多样化发展,特别是现代高新科技的期刊应用水平提高,我国期刊市场势必会出现多样的供给结构分化与重组,而占主导的将是读者需求结构的变化。换句话说,期刊读者需求的变化将成为期刊市场变化的主导。期刊消费者的主导意识及其主体地位的强化,客观上要求期刊供给者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主体地位与之相适应。
为此,组建学术期刊集团,不论是从组建的途径选择看,还是从组建的市场条件来分析,关键是真正确立期刊的法人主体地位问题。要鼓励优势期刊兼并、联合、重组其他期刊,形成期刊业内的期刊市场体系,必须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期刊的法人主体地位。
确立期刊的法人主体地位,讲具体一点就是真正确立期刊法人的知识(主要在学术方面)财产权。这里讲几个要点:第一,学术期刊不同社科类其他期刊,他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的发展,除了要有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外,还需主编在一定的学术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或同时作为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才有权威性去识别、鉴定、组织和编审具有学术价值的稿件,才能较好地体现学术期刊的个性与风格特色。主编的学术地位与感召力,对期刊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财产权。第二,要形成一整套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有关作品知识含量的识别鉴定体系与评估体系。第三,要保护办刊人的能力,包括过去的能力、现在的能力,要激发其对未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要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人事遴选机制,并使它们得到有效的实施。第四,要使学术界的学科带头人在学术期刊中发挥向导作用,通过他们带动优长学科的发展,同时增强学术期刊的个性与特色。
要确立学术期刊的法人主体地位,必须打破旧的办刊模式,使它们走出传统的属地或部门,面向市场,走向社会,在开放中营造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这有一个期刊制度改革的大环境问题,但并非期刊本身只能是被动适应。也就是说期刊本身也要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主动促进改革。有鉴于我国市场不充分、不完全和期刊所有权不明晰的实际,大部分期刊难以作出明确的市场定位,但即使如此,期刊的准市场目标定位,还是必要的。另一方面,要大胆走出旧的自我封闭的办刊模式,把握好期刊市场取向改革与人文品位追求的结合点,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开放的环境下求生存,求发展。在全国期刊林立的市场环境下,学术期刊的生命在于其质量与特色(或个性),而其质量与特色又必需在市场环境中,在期刊之间的互动中造就。为此,我们说,学术期刊必须加强互相交流,既保持自己的刊物风格,又互促互进,共同提高;一次文献刊物与二次文献刊物之间,要有更多的沟通;要敢于打破学科界限,敢于打破门户之见,为确立期刊法人主体地位奠定重要的基础性条件。WW刘义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