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翰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建筑设计过程中,空间构成元素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实践中应当全面分析各种建材的材质进行组合应用,通过点、线、面的优化设计使建筑空间成为一个整体,而且可分可连。本文先对建筑空间构成元素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空间构成元素应用实践,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空间设计;构成元素;内涵;应用实践
空间构成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空间结构给予了丰富,设计过程中其各项元素的优化整合与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设计的应用功能及其美学观赏性。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对空间构成元素优化整合,从而营造出具备特定感觉和氛围的空间环境。从实践来看,上述氛围和环境的营造并非只是依靠某种单一元素的构建来实现,更重要的是基于多种元素的组合以及影响,形成一种独具美感的空间环境。
一、空间构成元素内涵分析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空间是基于建筑材料和多种资源等,从生态自然介质中进行围隔而成。对于这种围隔而成的空间,人们更多的要求在于满足某种使用功能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满足审美需求。从定义层面来讲,建筑的空间功能就是要求符合功能性规定,通过设计围隔而成的空间应当具有确定的形、量和质,并使其能够达到某种使用价值;基于审美视角来看,空间构成元素的设计又使该种围隔更加符合美的法则,不仅要有统一和谐性,又要富有变化的艺术和形式彰显力。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从空间构成视角分析,应当准确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通过将点、线、面以及建材和色彩等元素进行合理搭配、优化调整,形成一个基本的主体,促使建筑基本造型和功能的形成与发挥;其二,将上述多种空间元素灌注入地域以及时代的特征,从而使建筑设计作品能够更加符合人们视觉以及感官上的审美认同感。从现阶段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具体情况而言,在建筑内部空间,所谓优秀的建筑构成元素,不仅表现出一定的实用性,而且还具有美观性、整体性。对于具体的空间构成元素而言,其体现的是在不拆解开其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让人去思考其所具有的价值。从这一层面来讲,我们在研究建筑空间构成元素时,应当从根本上去认知多样性的构成元素及其给建筑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获取更高的建筑使用价值,需对空间发展过程中的各元素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和把控,将基本的构成元素从原来的单一到现在的优化组合,从传统的细节考虑到现在的整体组合,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准确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走向。
二、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空间构成元素应用实践
1、点元素
建筑设计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就是“点”,素有点动呈线和线动成面一说。从应用实践来看,点在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具有可变性以及可动性和可传递性。事实上,点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范围广泛而且灵活。比如,如果只是某个点,则人们会将注意力放在该点上;若由两个点构成一条直线,则人们的视线就会不自然地沿着直线伸展;由点构成的区域,人们的视线就会在该区域内游走。点元素时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最基本的应用和表现,正是基于点元素的灵活多变性,建筑设计才变得更加的灵动。点作为一种图形,处于建筑作品的中间位置会呈现出一种单纯、稳定的特征;如果偏离了建筑中间位置,则就会具有一定的方向感,而且呈现出一种动态特点。比如,竹菊清川的作品——都江户东京博物馆(如下图所示),将日本民族的审美特点和具有民族精神的圆形图案设计在博物馆建筑的正立面中心位置,展现出一种威严、端庄的气氛,其寓意深远。
(图1:江户东京博物馆)
2、线元素
对于建筑而言,线条呈现出多样性特点,给观赏者带来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流动感,同时也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是扭曲线条,也可以是笔直的线条,无论哪种均可增加建筑空间结构的丰富性,从而使建筑空间能够以多种形式存在。线元素灵活多变,可使建筑空间的视觉效果更佳的直观,凸显出建筑的庄严恢弘、灵巧纤美以及现代感或者古典气息。建筑物设计过程中,直线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构成元素,无论是面与面的交接位置还是建筑体的棱、柱以及屋口和栏杆,无处不在地表现出建筑的线性特征。对于垂直线而言,其具有一种刚硬感或者冷感,线与地面之间成直角,显示了建筑与地球引力之间的相反动力,同时也凸显了人类必定战胜自然的一种精神象征。同时,线元素还具有一种崇高向上以及严肃之感,它是强度与力量的集中表现,并且具有使建筑物比实际高度更高达的感觉。两条长度相同的平行垂直线间,具有可联系成面之感,体现了线元素的结构作用力,间隔越近以及重复的次数越多,则面感觉就更加的明显,如下图所示的建筑设计方案中,是以垂直线以及平行线多次重复来形成建筑独特的表现力和张力。
(图2:线元素建筑设计示意图)
从图2可以看出,线元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大大增强流动性以及灵活性,而且整体非常的干净、整齐,是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空间构成元素。
3.3面元素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的形状往往随着线条移动而发生变化。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和应用不同规则的面元素来构成和优化建筑空间。面元素的应用,能够对建筑空间进行有效的隔离,并且有效分离建筑内、外部空间。不同的建筑其面域有所不同,比如不规则面以及曲面和基本的平面等多种类型。不同的面,其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在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的效果表现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建筑面足够平整,而且非常的对称,则营造的是一种较为整齐和简洁的氛围;若建筑面非常的曲折,则可作为动线变化的烘托;若面非常的不规则,则营造的空间氛围可能是非常神秘的。值得一提的是,同一个平面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其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比如,平面比较光滑,或者凹凸不平,则该建筑表面就会增强建筑设计特色,并且有丰富设计的效果。
除以上基本的构成元素,形体与光影等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设计时,形体元素应用时需要对上述点、线、面元素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的把握,借助点、线和面的变化对环境氛围进行优化设计。建筑光影元素设计是抽象意义层面的设计,其根据光移动以及光线的强弱变化来展现建筑作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空间构成元素主要是指点、线、面以及形体、光影和整体的建筑质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综合应用各种构成元素,营造一种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以此来有效提升建筑的艺术美感及其功能性。空间构成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起到了举重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建筑结构整体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构成元素,这样才能增加建筑作品的视觉美感及其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亚宁,王文龙.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5(S2):85.
[2]马崟.浅谈建筑空间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居业,2016,(03):49+51.
[3]刘传志.形态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4]闫国强.勒•柯布西耶抽象绘画及其建筑空间构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5]林涧.基于适应性理论的山地城市微观公共空间研究[D].重庆大学,2012.
论文作者:吴振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元素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的是论文; 氛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