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词汇学的美学审视_美学论文

人格特质词汇学的美学审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词汇学论文,美学论文,特质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0)01-0016-07

词汇分析法假设:在人们生活中,与人格有关的一切活动及个体差异最终都会被编码到他们的语言中去,其活动和差异越重要,就越有可能由一个单独的词来描述。因此,如果对人的自然语言中的与人格有关的词汇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一组有限的可以表征在这一语言背景下的人们最基本的人格特质。因此,尽可能收集和穷尽在一定语言系统中的人格词汇,据此分析提炼人格构成的基本特质,就成为了人格特质学者们几乎共同的“偏爱”,并逐渐渗透在今天的各种取向的研究里,成为了现代人格心理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方法与似乎离人格心理学很遥远的另一门学科——美学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追溯到源头,“人格”(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指在戏剧艺术中演员所戴的面具,代表戏里角色,蕴含一个人有公开的和隐藏其后不为人知的两面,用美学术语来说,人格就是外在美(丑)和内在美(丑)的整合体。因此,人格研究者其实首先都是人格欣赏者和批评者,如奥尔波特所说“人格的评鉴者”,研究者是否有明确的美学意识和理论,肯定会影响人格词汇分析的角度;对术语、特质和维度的提炼、归类与解释;乃至影响对人格构成与发展的看法和人格教育策略。

一、人格语词分析的审美意识

词汇分析法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五”人格因素的确立,这一持续了60余年的研究历程,本身就波澜壮阔,起伏跌宕,体现了学者们为追求真理执着而坚韧、浩大而细腻的人格美。

其中有三位研究者贡献巨大。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1936年与Odbert合作率先从英语词典和俚语中查出了几乎所有描述人格的词汇大约18000个,有充分理由推想其中必定囊括了描述人格美丑特质的所有词汇。作为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奥尔波特对于人格描述词汇特殊的敏感性及系统收集驾驭的能力,似乎理所当然,但仔细一想不能不肃然起敬。仅对这样浩大的人格描述词汇进行“一个令人满意的分类”,如John所说也“将会使心理学家们‘终生忙碌’”!假设尝试按照美学风格范畴来分类,会不会也让美学家们忙碌终生?R·B·卡特尔(Raymond B.Cattell,1905—1998)是化学本科出身,后转学心理学,他因此顺理成章地持有这样的信念:有必要对人格的基本单元作分类,以建立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的人格特质表。要知道,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建是受了音乐音阶周期的启示;有机化学分子式的创建,是受了建筑艺术构造的启示等,化学这门学科与美与艺术的联系具有传承性。卡特尔基于奥尔波特的早期研究,1943-1945年将语词进一步筛选为4 500个,通过聚类分析缩减为35个变量、12个基本人格因素,之后又让大量被试在数千项人格问卷上作出反应,通过因素分析获得了16个人格因素,1965年编制了“人格16因素问卷”这一著名的人格测量工具。今天做因素分析是件简单事情,在计算机上按键就可以完成,“可是在20世纪40年代,当卡特尔作这一研究时,计算机还没有问世,他得用手工进行计算,迄今为止,还没有人重复过如此巨大的不朽的工作”[1]40-41!因为卡特尔坚信,这“美丽而复杂”的词汇因素分析法,足可用于发现人格的基本元素和建立人格的结构[1]23。与奥尔波特同样也是文学学士和哲学博士的德裔英国学者H·J·艾森克(Hans J.Eysenck,1916-),他最重要的创新是,采用语词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个基本特质维度:内倾——外倾;(神经质)稳定——不稳定;(精神质)敏感——不敏感,并编制了问卷(EPQ),其将特质看成是由两级构成的维度而不再是单个元素,使得特质概念在表述共性同时也为个性描述提供了空间,也使人格研究充满了美学的弹性与张力。

1990年John分析了1949-1981年间的人格研究,证明几乎都与大五(big five)或五因素模型(five- factor model,简称FFM)有关,并在学界取得了共识。“大五”即反映或者描述人格特质的五大因素或维度:外向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开放性(Openness)[2]7,这是在最基本、最抽象、也是最简洁水平上对人格特质构成的描述,每维度下还有二级或多级层面,如Costa和McCrae(1992)的大五人格修订量表(NEOPI- R)(表1),就有30个二级层面,之下还各有8个题项,全表共240个题项,如果继续逐级展开,将会出现更多下位层面和具体的人格形容词,乃至涵盖所有这类词汇。大五的简洁性和宽广的包容性,是人格研究历经6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且完全符合“多样统一”的最高美学法则,体现着学者们驾驭人格这世间最庞大最复杂现象的智慧美感。

二、大五人格的审美特征

稍稍用心观察(表1等)就会发现,(1)大五中的术语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在使用的特质概念”,是在文学作品中那些常见的用以赞赏或批判人格人性的词汇,是在美学理论中通常用以表达美学风格、判断事物包括人格美丑的形容词。(2)其中“经验开放性-封闭性”的二级维度词汇,如“幻想”、“爱美、有美感”、“情感丰富”等都是审美特质术语,此维度基本上就是人格的审美特质维度。(3)不同研究对大五维度和层面的归纳,本质相同但术语或翻译有异,如有的将“宜人性”(表1)译为“愉悦性”,其下层术语标记为“社会适应性”、“惹人喜爱”、“友善的顺从”、“愉快”、“爱”等,这些术语似乎更彰显了人格的审美特性,也更容易引起对人格的美感体验,也说明译者的理解及其用语影响着人格特质的美感表述。(4)大五既然是“维度”就应当是由两个端点构成的区间而非独立单词,但是通常见到的大五构成(如表1),都只标示了维度的一个端点术语,而且几乎都是积极端术语亦或说标示的都是富有美感的形容词(除“神经质”外)。(5)再考察各维度下更多具体词汇,例如1990年约翰通过10名心理学家对男女各140人的观察和描述,对“大五”维度高、低两个端点的112个项目词进行的负荷量统计(表2),其“高”端积极的美的词汇明显多于“低”端消极的丑的词汇,例如“外倾性”的“高”端有健谈的、果断的、活泼的、精力旺盛的、开朗的、坦诚的、支配的、有说服力的、热情的、灿烂的、爱冒险的等,而只有喧闹的、专横的等少许丑的或缺乏美感的术语,其他四个维度,也都明显具有这样的扬美抑丑倾向。

大五体现了“多样统一”的最高美学法则,而且在维度划分、标记、代表术语、维度高低端词数和词频量上,都有意无意间显露出学者们共同具有的扬美抑丑的人格取向。这是因为人格特质或人性本身就是美大于丑,还是因为人格术语本身就是美词多于丑词,或者是学者们的研究取向选择之结果,都值得进一步研讨。这是人格心理学问题,也是人格美学问题,也似乎回答了久来争论不休的“人本善”还是“人本恶”的伦理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深刻的哲学问题。而扬美抑丑这一基本倾向,至少反映了研究者和人们对人格持有的或明确或潜在的美好期待。

印证大五人格结构的普适性,成为了各国人格特质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大五与本土因素的比较研究,例如已涉及汉语(Yang & Bond,1990)、捷克语(Hrebickova & Ostendorf,1995)、希伯来语(Almagor et al.,1995)、匈牙利语(Szirmak & De Raad,1994)、意大利语(De Raad,Di Blas & Perugini,1998)、波兰语(Szarota,1995)、俄语(Shmelyov & Plkhilko,1993)和土耳其语(Somer & Goldberg,1999)等。有学者对欧洲多项研究所得因素的相似性进行比较,结论是:尽管的确存在本土因素的差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许多其他语言中也发现了类似于大五的因素”[3]。

事实上,(1)如果在根本上,凡人类无论使用何种语言,其真、善、美价值观是一致的;(2)如果每种语言的人格特质描述词的收集是全面系统的;(3)如果各种语言之间的互译例如英语译成汉语是准确的,如果同时满足这三个前提条件,通过因素分析就一定可以得到相同的人格因素。然而,仅从大五及各层面术语英译汉的出入就可知道,条件(3)其实是难以办到或需要花费相当心力才能办到的,况且翻译永远是基于自己语言读解他者语言,这之间就必然不同程度染上本土化色彩。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者们依然发现了不同语系中大五不同程度的存在。前提(3)难以满足,但只要满足(1)、(2)两个前提,即人类价值取向是一样的,各种语词的原型是系统的,也就可以推定:由人格语词分析所得到的人格维度,只要分类合理,就具有普适性。所谓分类合理,不仅指因素分析方法的合理性,还包括为因素归类、命名和解释的合理性。是否能够为人格特质维度的构成提供一个比较适合的理论依据或释义系统,便成为了人格特质语词分析最后的难点。也就是说现在很需要,对从语词因素分析中获得的人格大五及各层面因素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理论解释系统的建构。其实建构这个理论系统的工作还不仅限于心理学,例如大五中“神经质”维度的解释就需要神经生理学;“宜人性”的解释就需要社会学;再就“本土化”来说,就需要“寻求可以用以理解现代中国人的一套释义系统”[4],“人类的人格是如此复杂,以至我们不能够忽略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或其他学科如人类学和生物学中的相关研究工作。”[1]序15 那么,在满足(1)、(2)前提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另外的跨学科理论,可以对语词因素分析及所得结果提供合理的解释框架呢?如果有,美学中关于美的范畴分类理论,也许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三、按照美的范畴对人格术语的归类

美学将世界上的事物分为美和丑两大范畴,美的范畴又按特质不同分为优美、壮美、喜剧和悲剧,每个范畴又由不同层面及术语构成(表3),直到涵盖所有这类词语。这与大五人格因素和层面的构成逻辑完全相同。翻阅辞典和关注日常用语,会惊喜地发现,关于美与丑的形容词包容了几乎所有人格形容词。美丑形容词是形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美丑特质包括一切人格的美丑特质的术语,因此也可以像一切事物的美丑范畴分类那样,将人格特质因素都转而归到美或丑,或优美、或壮美、或喜剧、或悲剧或者交叉融合的范畴里(表3)。

如果将所有人格形容词按照美的范畴分类,就可以得到美—丑;优美—壮美;喜剧—悲剧等三个人格审美维度。即大五维度中的所有积极和中性的术语都可以按照美的风格和量级不同,归在“优美—壮美”和“喜剧—悲剧”维度之间;所有消极丑陋的特质词汇,也都可归入“丑”的范畴或丑的不同量级中。例如前述大五112个词项(表2),就可以按照美学范畴和三大维度重新进行归类。只要能够准确理解美的各范畴和三大维度的含义,只要有兴趣,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个性是现实具体的人格在共同性基础上存在的差异。稳定而富有美感的个性也称“个性风格”,正在成为当代人格心理学的新的研究热点。美的范畴也称美的风格,是美学对共性和个性高度包容的概念,这一概念和理论给个性风格的诠释留足了空间。

如果将系统的人格术语或大五因素,放到另外的学科理论和分类系统中去呢?可以想见,还会有不同结果出现。事实上,人格研究从来就不只是心理学的事情,还是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包括美学等所有人文社会学科的焦点。

心理学提供和尝试了各种实证方法包括语词分析方法,这是对人格研究的独特贡献。反之,如果将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心理学,也一定会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生机。著名特质学家、人格语词分析法的创造性使用者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等,不都是分别来自文学、哲学、化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者吗?

四、中西方人格词汇分析美丑取向比较

在中国,杨国枢、杨中芳、王登峰、黄希庭等坚定地认为人格具有文化、民族和国别差异,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毅然采用本土化的策略”积极致力于中国人的人格特质研究,“探研中国人常用的词汇、成语、寓言及分析中国人自己的语言,来找出我们用以看某一问题的概念是很重要的研究途经。”[5]

1971年,杨国枢、李本华从中文中选取557个人格特质形容词,以台北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好恶度、意义度、熟悉度的评定[6]。王登峰等1984-1994年从《现代汉语辞典》、报纸、杂志、小说、中小学语文课本和大学生所熟悉的目标人物描述中,对中文人格形容词进行系统收集整理。杨国枢、王登峰(1996-1999)将在台湾和大陆收集的人格形容词合并,编制了华人7大基本性格之形容词自评量表,可称“杨王二氏量表”[7]。王登峰等在中文词汇分析基础上,得出中国人人格的外向性(活跃、合群、乐观)、善良(利他、诚信、重感情)、行事风格(严谨、自制、沉稳)、才干(决断、坚韧、机敏)、情绪性(耐性、爽直)、人际关系(宽和、热情)和处世态度(自信、淡泊)等七个一级维度和18个小因素(括号内),其中“外向性”、“情绪性”和“人际关系”这三大因素,与大五基本对应。杨波(1999)从中国古代典籍《史记》选出人格形容词,让102名专家和研究者评定,因素分析得出古代中国人的人格特质的四个维度:仁、智、勇、隐;从现代汉语中筛选出265个词汇,让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民族的2487名被试进行评定,因素分析得出当代中国人人格特质的五个维度:勤勉性、评价性、外倾性、神经质、恭维性,比较来看,中国古代仅有“仁”、“智”与大五“宜人性”和“才智/开放性”对应;现代有“外倾性”、“神经质”、“评价性”(相当于大五“宜人性”)三个维度与大五对应。说明不同语系即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格术语及人格特质,有相同也有不同。那么人格的美丑取向是否也有不同呢?王登峰、崔红(1999-2005)从中文词典和大学生对目标人物的描述中,共计得到的7 494个人格形容词,按照“稳定性人格”、“评价性”、“表情情绪”、“活动行为”等四个维度,“稳定性人格”中又分“自我指向”、“他人指向”、“事物指向”等三个指标,进行了分类整理,列出“部分术语”显示这些词语的基本构成情况。乍眼看上去,此“部分”术语表[2]17(略)多为贬义形容词,数一数共72个语词,积极的、美的并包括中性的词汇仅占35%(28个);消极的、丑的词汇占65%(44个)。照此比例推演,该项研究所获得的全部7 494个人格术语,就有4 872个消极的、丑的,仅约2 122个积极的、美的还包括了中性的术语。给人强烈错觉:中国人的人格特质大多都是消极的,丑陋的,令人不禁想到台湾作者的一本畅销书《丑陋的中国人》。尽管作者明确表示该表只是“部分”,然而对这“部分”的截取却流露出研究者潜意识中的某种倾向或欠缺,要么是对人格本身主要持消极看法,要么是欠缺对人格的审美审丑意识。

令人欣慰的是,作为这“部分”基础之一长达42页的《1520个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好恶度、意义度、熟悉度、和现代性的评定》表显示的情况(表4)与“部分”(表略)显示的情况很不同。该评定表由自我指向、他人指向、事物指向3个分表组成,分别各有1042、341、137个形容词,总计积极的、美的662个;中性的131个;消极的、丑的727个。在美学中,除假丑恶的事物外,中性事物包括中性人格等也是值得欣赏的美的多样性构成之一,中性词因此也可归并在美的特质这一大范畴中。这样,美的特质术语共计793个,丑的术语727个,分别占52%和48%。与前述“部分术语”(表略)美词35%和丑词65%的比差为17%和-17%,两个表美丑词的正反总比差为34%!

3个分表形容词的排序,都是按照“好恶度”、“意义度”、“熟悉度”和“现代化程度”等四个指标的评定均值,由高到低排列的,而“好恶度”从对象看就是“美丑度”的均值高低为最基本排序依据,“评定分越高,表明该形容词的社会赞许性越高,或对其了解的意义越多,或对其越熟悉,或越属于近期(而不是古代)人们的特点”。该评定表所见,除极少数外,积极的、美的人格形容词都集中在前面高端得分位上;中性词几乎都在中间;而丑词大量集中在后端,越靠后术语表述的人格特质就越丑陋。这说明中国人最看重或最欣赏美的人格特质,最蔑视或最厌恶丑的人格特质,倾向明显,态度分明。这一结果,与西方大五人格形容词归类(如表1、表2)所显示的倾向完全一致。

黄希庭、张蜀林(1991)从杨国枢、李本华(1971)收集到的词语、小说和报纸杂志上、研究者自己的经验等三个方面,选择和整理出562个形容词,以50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其进行了好恶度、意义度、熟悉度测定[10],结果显示[11],好恶度均值由偏“好”的约4.53~6.33、到中性的约4.50~3.69、到“坏”的约3.47~1.57等依序递减;与台湾学者的研究比较,两岸大学生都把“奸诈的”、“下流的”、“狠毒的”、“无耻的”、“毒辣的”等列入最坏的10种人格特质中,而把“爱国的”、“真挚的”、“有为的”等列在最好的10种人格特质里。这说明:同是中文语系的大学生,所赞赏和贬抑的人格特质即人格美丑观念,具有相当高的共性,与上述王登峰、杨国枢1 520个形容词的好恶分布(表4),与西方大五112人格好恶词分布(表3)结果也几乎完全相同。

尽管有些许异样,中西比较总的结论是:人类在喜好与褒扬积极的、美感的人格特质,厌恶与贬低消极的、丑陋的人格特质上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态度几乎相同,即人类具有几乎相同的人格美丑观念。因此,上述美学的美的范畴分类及其释义理论,既可以是对西方大五维度,也可以是对中国人格维度等进行词汇再分类和释义的一个有价值的角度。

五、理想人格词汇与人格审美教育

人格特质的词汇分析是人格心理学与美学交融的方法,是具有跨学科张力的方法,也是理想人格审美化教育的有效方法。无论特质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社会学派,还是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每种学说其实都用了很简洁的术语,来高度概括和表达自己所赞赏的理想的美好人格特质。弗洛伊德“正视并建设性满足自己愿望”的人;荣格“个性化的”人;阿德勒“具有社会兴趣的”人;弗洛姆“积极自由的”人;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的”人;阿尔波特“自我悦纳的”人;斯金纳“善于学习的”人;弗兰格“寻求生活意义的”人;帕尔斯“此时此地的”人;罗杰斯“充分起作用的”人;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罗洛·梅“具备完整人格的”人;凯利“有效构念的”人;伯恩“有效整合的”人;杰霍达的自我“最佳作用的”人;兰兹曼“美与高尚的”人等。从此角度看,西方大五、中国大七、四自(黄希庭: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等,无一例外都是人格研究者对美好人格理想的表述和期待。其实,美学在本质上也是关于理想人格的学问,中国传统美学就被认为是以中国理想人格为审美对象[12]的一套文化话语系统。

所有理想人格及其术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美的感召力和教化力。文学和戏剧等作为最典型的语言语词艺术代表,便因此成为了理想人格审美教育最不可忽视的载体和最直接的内容与手段。如中国文学史上的“婉约派”和“豪放派”,在作品中或主要使用优美婉约的术语或主要使用壮美豪放的术语,以表达温柔或浩然之气,分别适合男女性别特质教育和性别美感教育;文学作品语言具有含蓄隐喻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峨嵋山寺联)喻赞“宽容”;“旷代天才,回荡当齐马赛曲;炎黄后胄,激扬永振义勇军”(昆明聂耳纪念亭联)隐赞“爱国激情”等,便因此具有了潜移默化的人格教化力量。

社会和谐是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的统一[13]。而“和谐(harmon)”就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中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14]杨国枢(1972)让132名高中男生用一些正向及负向形容词,来评价自己和同学,结果表明:被试对他人对己的正向评价,显然关心并记忆较好[15]。有实验结果表明:改善对他人的评价术语,转而用审美语言描述和赞赏他人言行,能够有效改善同宿舍学友之间的人际认知和喜好倾向[16]。善于以美好人格术语为视点来透视和赞赏他人言行,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人格审美眼光和人格美丑评价能力,具有了运用积极语言来调节和改善社会关系同时也增进自我和谐的能力。这,也许才是人格词汇分析美学审视潜在的终极价值所在。

谨此对导师黄希庭教授关于本文的基本观点、框架和在许多细节上提出的宝贵意见以及对学生独立见解所持的包容态度,深表敬意。

收稿日期:2009-12-09

标签:;  ;  ;  ;  ;  ;  ;  ;  

人格特质词汇学的美学审视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