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论文_谭小艳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论文_谭小艳

谭小艳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民族小学 湖北 巴东 444329

【摘要】班主任不仅要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更要对整个班级进行管理。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传播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小学生由于其发育不成熟,在学习和生活上对班主任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每一个小学班主任都要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负起责任。本人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1-161-01

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在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教师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1.与学生同步,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在目前的小学生家庭中,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十分溺爱,导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太好,对劳动有着抵触心理。如果这个时候老师一味地让他们进行劳动,不仅不会取得良好效果,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而另一类老师因为怕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在学生的在校阶段包办了所有的大小事务,这样的情况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更不利于学生的认知观。所以,班主任对这方面情况的改善可以通过相应的劳动活动来解决。比如,在小学班集体大扫除的时候,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分类工作,一些同学扫地,一些同学擦窗户,一些同学打水。并且自己也要参与这样的班级劳动,使老师和学生在劳动中关系更加密切。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地注重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更要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进行合理的关心。一些学生在学校很乖,但是一回到家又成了另一个样子,让父母十分头疼。对于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疏导和教育,防止学生养成自私和任性的性格,影响其将来的学习与发展。

2.对待学生要诚信,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对于刚刚进入学校学习的小学生来说,老师是权威的化身,是不可撼动的真理,老师如果能把握时机,那么对以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有着莫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合适的奖励机制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各项班级活动的过程中设立目标与达到后的奖励,并且一定要履行承诺过的奖励,因为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树立起管理者的威信。比如,有些小学生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比较淘气,不但不热爱学习,更对班级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对其威严施压,因为“对于一把剑来说,最合理的不是折断它,而是要给其找一把鞘,合理地收管与保护它的锋芒”。班主任可以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诚挚地交流,让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希望,并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老师也可以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班里的职务,通过这些职务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结合当前社会背景进行班级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社会的各个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竞争,我们在社会立足一般都是适者生存。为了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班主任应该合理地训练学生公平竞争的心理。比如,可以在管理过程中竞选班干部,由学生们自主报名和公开投票。这样的方式既防止了学生家长走人情,又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的良好心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与家长密切联系,关注学生情感需求

要真正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必定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最为密切,可以说,与家长沟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可以搜集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背景等基本资料,为每名学生建立自己的班级管理档案,让班主任对学生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二是通过多种沟通渠道,比如信函、问卷调查、家长会等,帮助班主任获取家长的一些合理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班级管理中的不足,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当中,扩展班级管理的范围。

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的权重不断增大,做好家长工作已成为班主任教师义不容辞的一项任务,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班主任与家长的密切配合,目标一致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然而,我们那边大多数是爸爸妈妈都去外地打工去了,在家由爷爷奶奶带,也就是所说的留守儿童。且他们大多数是种田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有的甚至带四个小孩,精力有限。但我们还是要求必须做到与他们联系,并且时常让他们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由于班主任与家长对学生的期待不同,观察、了解和处理问题的角度、思想、文化水平不同,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也不一定相同,难免出现矛盾。如何克服?笔者认为,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双方的共同努力。其中,由于班主任"闻道在先,学有专政",故在处理双方关系时,应起主导作用,应负主要责任。就班主任工作中常碰到的家长类型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5、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从而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从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转变为学生的服务者,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切实当好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6.耐心教育,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时期是小学生从稚嫩懵懂转向青涩少年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因此,作为重要指导的班主任的作用不言而喻,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不断地研究班级管理方法并且及时地创新,更好地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基。最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都知道,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模仿,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又复杂的工作,要管理好班级,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人无完人,只有不断学习,改变自我,才能适应更艰苦的环境;才能承担重任,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正平高谦民21世纪班主任文库(综合卷):小学班主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马肃霜走活班级管理六步棋[J].班主任,2005,(5),18-19.

论文作者:谭小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论文_谭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