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压实度对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论文_潘建浩,熊朋朋

路基压实度对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论文_潘建浩,熊朋朋

温州筑诚交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 325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路建设的技术迅速提升,同时对公路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路路基是公路的基础,路基的好坏决定着公路质量的好坏,路基的压实度则是保障路面强度、稳定度的基本因素。在加强路面和路基之间结构层的压实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路面和路基的质量,同时这也是保证路面平整的重要因素,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文章主要对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

前言

压实法常被用作提高路基承载力有效手段,经常在路基施工中使用,压实效果如何对路基压实质量影响十分显著,压实能够减少路基压缩变形和破坏,且能更好地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减少土的渗透性,这样减小了水对路基的影响。目前在路基施工交工验收时,压实度作为验收指标中主要控制指标,同时也是难以达到指标。由于实际施工时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每种因素及其对压实度的影响程度。本文主要对下列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路基压实的意义及压实度的概念

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被水分和气体所占据。而在路基施工中,破坏了土体的天然状态,致使结构松散,颗粒重新组合。压实的意义在于使土颗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体,最终达到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通过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践证实,土基在压实以后,不但强度、稳定性增强,而且在渗透性、塑性变形、毛细水作用及隔温等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压实度指的是压实层材料现场压实后的干密度与该材料的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路基压实度对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公路使用质量的好坏主要看路面强度、路面稳定性、路面平整度及路面耐久性等方面,路基压实度和这4个方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1路基压实度与路面强度的关系

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实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载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而路面结构层的存在又保护了路基,使之避免了直接承受车辆和大气的破坏作用,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路面一般做的比较薄,因此,路面强度主要依靠路基强度,而路基强度是由路基的压实度决定的。

2.2路基压实度与路面稳定性的关系

路基的压实度愈小,土粒间的孔隙率就愈大,雨水越容易渗透到路基土中,当然在土中存留的水分也越多,土的强度也就越低。在路面荷载作用下,路基就会发生变形,随之路面就会形成车辙和沉陷等变形。路基的压实度越小,所产生的车辙等变形就越大。

2.3路基压实度与路面平整度的关系

路基压实度不足,将逐渐产生不同的竖向变形,路基各处的填土高度不相同,由于路基土压实不足,在路基土的固结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沉降。填土高度大的部位沉降多,填土高度小的部位沉降少,这就是不均匀沉降,由此会引起路面的凹凸不平;由于路面渗水程度的不同,导致在路基压实度不足的情况下,渗水严重的部位路基强度显著降低,渗水不多的部位路基强度降低甚微。在路面荷载作用下,路基土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由此也会引起路面的凹凸不平。

2.4路基压实度与路面耐久性的关系

耐久性是材料抵抗自身和自然环境双重因素长期破坏作用的能力。即保证其经久耐用的能力。耐久性越好,材料的使用寿命越长。路面的耐久性即路面的使用寿命,它是路面强度、路面稳定性、路面平整度的综合指标。既然路基压实度与路面强度、路面稳定性、路面平整度密切相关,自然也与路面耐久性密切相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路基压实度控制方法

3.1路基填土的选择

对于路基填土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土质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土质,确保压实度能够达到要求,若出现不良地质情况,不采取特殊处理,很难以达到压实度的要求。因此,对于路基的填土,应该做好相应的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路基填土方式。土质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选好相应的土质。

3.2土的含水量控制

根据路基压实机理,土的最大干密度随着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才能达到最大密实度,在分段分层填筑时,采用同一料场的料源,并且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集中填料,这样就能够使一个工作段的填料的含水量基本一致。在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在碾压前取样测定填料的含水量,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含水量过小或过大时,现场技术人员应调整摊铺材料的含水量,加水或翻晒。

3.3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压实机具对路基的压实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同一类土来说,若压实机具较重,则压实的遍数可以减少,较重的压实机具所得出的最大干密度比较轻的机具得到的最大干密度要大,现在路面压实普遍采用的是重型的压实机具,主要是能够减少压实的遍数的同时,能够获得较大的压实功,从而使压实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填方压实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机具的型号和大小确定合适的压实厚度,每层最大的厚度不应超过30cm,对于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厚度,不应该小于8cm。

3.4碾压过程中的控制

路基在填筑前,应该首选做好公路的试验段,做好前期工作,如压实设备的类型、碾压的遍数和速度、材料的最佳含水量等,能确保压实度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对于后增加的路基,应该严格控制其碾压的宽度,确保充分压实。对于碾压的方法,应该符合设计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每层的填筑厚度进行控制,碾压虚方厚度不得大于30cm,压实度得达到新标准的压实度要求,特别是在新旧路基结合的部分,每层压实完后应该平整光滑。在路基填筑的时候还要控制填筑的速率,控制土壤的剪切变形,应该采用慢速填筑的标准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路基每天的地面沉降量。对于碾压的速度也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碾压的遍数也应该合理,同时,对于现场压路机搭接的宽度也应该合理,如出现压实度不满足要求的情况,重新碾压后需要再次进行检测,最终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停止碾压。

3.5加强现场检测控制

要加强现场的检测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自检工作,施工单位的质检员首先做好自检,若出现与设计要求不符合的地方,应该及时调整,比如说发现压实干密度值太大了,说明压实的过度了,若出现压实干密度值太小,说明还需要进一步压实。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找出各方面的原因,并且采取对应的措施,比如说改变碾压的方法,调整机械的型号,重新做压实的试验等。要确保每一层现场的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结束语

在施工中,压实度是检验路基稳定性的标准之一,在中国公路的发展道路上,也在不断的完善道路标准,不断的提高高速公路的质量。跟踪调查,反复试验,进行数据分析,大量查阅资料,从细节上对部分施工路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稳定性分析、处理。使其满足压实的要求,达到要求的标准值。对于企业(单位)的每个成员来说,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必须强化施工的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的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根本的问题,打造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公路路基压实度控制技术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4(11):32-34.

【2】郭凌霄.影响公路路基压实质量的几个因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9):268-269.

【3】王洪顺.压实度的分析与控制[J].交通世界,2012(7):124-125.

论文作者:潘建浩,熊朋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路基压实度对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论文_潘建浩,熊朋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