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学设计_中国民主党派论文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党论文,教学设计论文,中国论文,特色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材分析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和理解协商民主、树立制度自信和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前两框,学生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后,把握本框题内容对于澄清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认识上的一些误区、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感性认识不足,教学难度较大。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学习和时事学习对社会政治现象已经有所认识,但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等限制,普遍对本框内容缺乏感性体验。在生活中除了对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比较多的了解外,对于我国的政党制度、民主党派的了解非常有限。

      三、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内容简洁,知识易于掌握,教学的关键不在知识本身,而在于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在思想上的认识提升。根据学科课程理念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和感悟为主要方式,以“课前——活动·感知”、“导课——情境·体验”、“课中——分享·认知”和“讨论·启悟”、“课后——实践·参与”几个环节组织教学,将教学向课前、课后延伸,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将理论性较强的政治知识融入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与实践之中,力求体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观。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理解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前采访、课中汇报探究、课后实践,提高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从思想上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并从内心拥护党的领导和现行政治制度,增进政治认同;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升华自己的公民意识和爱党、爱国情怀。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型教学。

      2.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活动·感知

      教师准备:1.从学校相关部门获取本校教工中民主党派人员及市政协委员名单,向学生介绍目前本校教工中各党派的成员数量及组织情况:全校教工中有150多名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共有52人,他们中有市政协委员5人。将本校各党派组织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提供给学生。

      2.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预习;研究学情,反思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布置学生课前调查。

      学生准备:1.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6个小组,分别采访本校党委统战委员林副校长和各民主党派负责人。

      2.采访要求:(1)各组与教师商讨并预先拟定采访话题,联系采访对象,准备采访设备;(2)采访过程要有记录(可以是录像、照片、录音或笔记等);(3)采访后整理材料,做成PPT或视频资料,一周内完成采访任务。

      3.采访参考话题:①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由谁来决策、怎样决策?民主党派是否对学校的发展发挥作用?②学校党委对于我校有那么多教工参加民主党派持什么态度?民主党派成员在学校是否会受到歧视?③我们学校共产党员和民主党派成员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是否会产生分歧?校党委怎么处理这些问题?④您为何选择加入民主党派?加入民主党派对您的生活有何影响?⑤您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怎么看的?⑥作为市政协委员您是如何履职的?⑦政协如何进行协商实现协商民主?……

      (设计意图:贯彻“先学后教”、“从做中学”的理念;通过学生预习和课前采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后,学会采访提纲拟定和采访过程的安排,直接接触身边的民主党派成员、政协委员,初步认识民主党派和政协,体验、感知我国政党制度,并锻炼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能力。)

      (二)课堂教学——合作·探究

      I导入新课

      图片资料展示:2014年全国“两会”图片;美国《象驴之争》漫画。

      问题导课:这些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政治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说明对情境材料的理解。(老师适当解释和引导)

      活动小结:反映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政党制度。现代国家一般都由政党来领导,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党执政、参政的方式和党际关系。根据一国实际执掌政权的政党数量,政党制度可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而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PPT出示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图片分析导出课题,并补充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对政党制度有个整体认识。)

      Ⅱ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情境·体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必然性

      视频播放:电视剧《民主之澜》片断剪辑。(老师结合历史知识适当解说)

      PPT展示:课本第68-69页中有关民主党派的观点。

      问题思考:历史上民主党派为什么会与共产党通力合作、荣辱与共?建国后他们为什么如此真诚地拥护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党了,为什么还要与民主党派合作协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归纳民主党派拥护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历史原因、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依据。(学生可能会从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分析,还要引导学生结合民主党派的性质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问题。)

      学生活动:全班同学观看视频,初步感受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运用历史知识,讨论说明前面的“导课问题”,认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必然性。

      活动小结: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长期是多党并存,多党合作,各民主党派真诚接受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各民主党派都联系着一部分人民群众,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PPT出示课题及本部分要点:

      

      (设计意图:以感人的电视镜头和历史事实,渲染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情感;以史通今,引导学生自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必然性。)

      第二环节:分享·认知——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师活动:以学生课前的预习和采访活动获得的知识和感性体验为基础,请各小组的代表上台播放PPT,展示汇报采访情况和心得。(每组不超过5分钟)。

      教师担任主持人,并在聆听学生代表汇报时,在黑板上写下关键词。教师担任引领者,注意在学生思维不够深入或有所遗漏时,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和深入思考,提示学生互相补充。

      学生活动:各小组代表上台播放PPT,汇报采访结果和心得。在教师引领下和同学互助中,抓住教学重点。

      活动小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

      播放教学PPT并归纳、解释、整合基本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汇报检验学生自习和采访结果,锻炼学生的说理和表达能力,检验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并在教师指导下提升知识整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教师的梳理点拨,促进学生理解并全面掌握教学重点,把学生课前预习、采访得到的直观体验上升为对我国政党制度的理性认识。)

      第三环节:讨论·启悟——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教师活动:学完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思考对我国政党制度还有什么困惑,或社会上还有什么不同认识。

      PPT展示:一党制和西方多党制的相关资料

      问题思考:

      1.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一党制、多党制有什么区别?

      2.如果我国也实行西方的多党制会带来什么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分两组讨论上述问题,然后汇报讨论结果。(特别要通过推理引导学生认识多党制可能带来的危害。学生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负面观点或模糊认识,要充分运用它们,从反面推理,转负为正;亦可运用试错法,引导学生通过错误前提推出严重后果,从而明白我国政党制度的正确性。)

      活动小结: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多党制有根本区别。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适当阐释我国政党制度对我国发展的意义)。

      PPT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比较,使学生理解把握我国的政党制度优越性,真正理解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突破难点,从而从思想上坚定制度自信,自觉坚持党的领导。)

      第四环节:巩固·提升——课堂小结、练习

      课堂小结:在教师引领下由学生自主回顾所学知识,构建本课主干知识结构图,并突出相关知识隐含的情感因素。

      课堂练习:1.设置若干选择题和判断题,通过课堂检测和训练,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

      2.请你说出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的一个感想或新的认识。

      (三)课后探究——实践·参与

      PPT展示:(采访民盟郑老师视频片断)

      郑老师:我们作为民盟成员和政协委员,平常参加社会调查和撰写提案,参与议政,对于我市民众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比如我们提出的老年人公交免费卡制度被采纳了;对解决城区教育分配不均、莲东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提案被采纳,等等。这些关乎老百姓生活的问题得到解决,受益的是全市老百姓。

      教师活动:很多教师对于自己身为民主党派成员、政协委员深感自豪。这种自豪感源于他们的参政议政,源于能为百姓办事,更在于我国实行的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们应该把所学的政党制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并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课后任务:

      1.我校致公党的吴老师近期就我区中小学校门口的地摊零食问题展开调研,准备政协提案;根据我市“最美古村落”、“最书香书院”评选活动需要,我校民革的林老师正在进行“龙岩市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的课题研究。他们欢迎同学们参加课题研究。请采访活动第四组、第五组成员分别跟随吴老师和林老师进行研究,分别写出“校门口地摊零食问题解决方案”、“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建议”。其他同学亦可自愿参与。

      2.我国政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表现在它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建设,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增强综合国力。请参与任务1之外的同学结合我国政党制度基本内容的知识,通过资料查阅、访谈、考察等形式开展社会调查,搜集实例对上述的某一个优越性的表现加以说明,写出相关主题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市政协委员的课题调研,关注民生、关注身边实际,落实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这也是本节课的真正落脚点。)

      专家点评:(刘文川,福建省教研室,政治特级教师)

      本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活动为基本课型,在学生实践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进行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情感陶冶,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色可供借鉴:一是突出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注意承前启后、关注“左邻右舍”,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二是注重教材使用的创新性,不拘泥于教材知识顺序和原有叙述,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性前置,适当补充政党知识和时事知识,更加符合教学整体结构和学生思维逻辑;三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前、课中、课后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贯彻“先学后教”、“从做中学”的理念,指导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四是关注课程的情感性,全课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提高为重点、以情感升华为核心,通过各种活动强化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体现了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由于是活动型课堂,教学设计相对简单,细化不足,但这也是活动过程中促进课堂生成的需要,在借鉴这一设计时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和充实。

标签:;  ;  ;  ;  ;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教学设计_中国民主党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