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刘丙成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刘丙成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爱华镇村镇规划中心 675802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和安全,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本文提出了当下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督;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政府监督管理缺乏力度,法律法规不够

现行的招标法已落地多年,议价招标已经明确为违法行为,但现在在招标中仍然存在着压价行为,且屡见不鲜,这属于监管部门的疏漏;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一切都是人为把控的,工程质量有好和有差,就算抽检也是看合格率。每一种建筑工序,做法都有相关的技术标准,验收标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施工单位无视法律法规随意开工,不合规范的动土行为还是广泛存在的,政府建设监管部门一般是质检站,建设委员会,建设部按期检查或者不定时抽查,但是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有限。毕竟无法时刻监督,而施工单位自身的质检员和监理单位有监理工程师,能够起到的监督作用又很小,这就让整体的监管水平下降了一个层次。

1.2赶工追进度 忽视质量

赶进度的“赶“出来的工程不一定质量有问题,但所有的豆腐渣工程都或多或少存在赶工的迹象,“豆腐渣”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安危,涉及到施工的期限,那么就是施工进度计划表,一个工程出了问题,我们一般会核查施工方的资质,确认之后,会对建筑技术进行审查,出现赶工的情况,往往就是一开始施工单位在制作施工计划时处理不够妥当造成的。

1.3建筑招标转包挂靠现象泛滥

故意压价压低标是当下招标常见的乱象,可以说在招标过程中想完全避免挂靠短期来看实在难以实现,从实例来看,施工方往往会有各种方法来应对招标,包括法人到场,项目经理到场等,尽管多地都有限制招标人身份的措施,但还是无法防范,退一步说,就算是公司投标,项目也不一定是在公司的管理下施工。公司为了保证利润以及人力成本,还是会分包给合作的个人承包,财务也是独立核算,公司并不会为项目支出费用,实际上还是挂靠,而转包给的公司可能会给其他收钱更少的公司,这种层层转包的手段,让全国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反而成了项目建设主力军。除开前文提到的监督不力的原因,造成挂靠泛滥的本质还是建筑市场行为不够规范,施工方为了规避风险,把风险转嫁给无资质或者低资质的第三方动工,自身确实不沾责任,但实属置人民群众利益于不顾的行为。

1.4施工队伍素质问题

这些问题在建筑行业普遍存在,制度再好,管理再严。但是质量始终得靠一线。建筑工人流动性大,造成损失大了甚至会直接跑路。至于质量如何,显然不是大部分建筑工人关心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工人长期住在工地,饮食很差加上工作环境恶劣,并且有些地区,会昼夜不歇的进行施工,繁重的工作导致了建筑工人的倦怠心理,很多人有酗酒恶习,且暴躁易动怒,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行的薪酬计算方式,用的比较多的属于包工形式,原本是多劳多得,但现实却不尽如意,一部分工人会选择转包出去,然后从中抽取利润,另外一部分工人,热情高涨,只求量而不求质,因为质量上出现问题,基本上属于自己负责。所以当出现不同质量毛病时,他们事先评估:如果后续修补的成本小于现在的薪资。就闭眼任之不管。为了应付质检,采取覆盖遮掩等手段。更有甚者,对现场施工线进行涂改。例如一个柱子拆模后经检验发现根基变大了,木工就趁机把控制线抹掉重画,为的是把责任推给放线员,或者说是钢筋绑扎出错。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

2.1严把招标关

前文论述招标的种种乱象,其常见的挂靠多半是非施工单位的人来招标,所以可以针对这一点,在招标公告中,声明相关的紧急挂靠等注意事项,从招标阶段开始,遴选优质的施工企业,为了防止挂靠转包等情况,可以让直接联系意向邀请单位总公司总机,直面该公司的相关人的电话。杜绝一切挂靠单位。制止这股不正之风。此外,招标之前,可以先做相关的调研,与同行交流,与之前招过标的单位解除,了解哪些施工单位挂靠严重,在招标初期就直接排除掉;而对于主动来咨询相关工程,想要参与投标的单位,将第一个到单位的人作为投标联络人。投标前资格审查,要求提供该联络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社保缴纳证明,以证明联络人的确为该公司人员。并且要人力资源部协助调查证明资料真伪。确保没有单位挂靠的现象。

2.2提升施工团队的整体素质

施工团队作为建筑的施工者,是一线的执行人员,这里的团队建设十分重要,现在的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还是两点,第一就是老龄化严重,第二就是职业技能水平不足,过去的建筑工人多半是年轻的农民,随着建筑行业的产值提升,工人的数量却在断崖式下跌,并且人口极度倾向40岁以上的中老年,其实这是农民价值观在改变。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宁愿接受一半的工资去做流水线工人,也不愿意去工地!工地上劳动强度大,脏,累,辛苦,不体面,社会地位低,收入不稳定,所以愿意干的人越来越少,这跟大多数人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没什么本质区别,针对这些情况,国家提出建筑工人实名,并且要废除过去的包工制度,实现合同制的个人劳工,这一点对于建筑队伍的整体提升帮助是很大的,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行业内往往要求工人以超过十个小时的时间成本换取日薪,在反反复复中,工人对工程质量还是尽力做到最好。但这样不够人性化,我们可以给工人划分工作量,同时也限定工作日。为了工程进度的同步,技术稍差的就加班加点来赶进度,这样算是折中的办法,可以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对工人自身也是不错的选择。

结束语

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这些都是质量监督和管理的依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无非就是让施工企业和施工团队按照这套标准去实行的手段,总的来说,想要提高质量监督的水平,就要各方统一认识,督促单位按照施工标准执行,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让建筑工程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英.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J]. 山西建筑,2016,42(35):211-212.

[2]邢宝新.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2015,(24):199.

[3]郑蓉. 新形势新思维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思考[J]. 住宅与房地产,2018,(13):186-187.

论文作者:刘丙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刘丙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