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9月1日,我与我的42个孩子见面了。从此,我就开始当起了这帮小家伙们的“孩子王”。他们会眨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奶声奶气地叫我“洪老师”;他们会拉拉我的手,天真可爱地递给我一瓣桔子,期盼地说:“老师,这个给你吃吧!”就是他们,无时无刻都会带给我“惊”和“喜”。而小H就是其中之一,她就是我的“惊”和“喜”。
关键词:师爱;感化
一、情景案例
主人公:小H,女,文文气气,性格内向,胆子小。
一天早晨,充满期待的我向教室走去,边走边想那位每天早上要妈妈送进教室的小H,今天有没有哭鼻子。咦,还没来?也许妈妈在做思想工作,鼓励孩子自己进来吧!我等啊,等啊,结果等来的却是小H妈妈的求助:“洪老师,请你出来劝一下吧,今天孩子赖着爸爸不肯进学校了!”
二、原因分析
这个在学校懂事听话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怎么不讲道理呢?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她进行教育,我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得到以下信息。
1.环境因素
原来,孩子从出生到幼儿园一直跟着爸爸、妈妈在义乌生活,直到就要上一年级的前半个月才跟着妈妈回到兰溪,只留爸爸一个人在义乌上班。突然间,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环境的变化,让孩子很不适应。
2.家庭因素
亲子关系的变化,让孩子感觉到,在这里不仅没有熟悉的幼儿园小朋友,而且没有爸爸,而妈妈就是她唯一的依靠,于是当然离不开妈妈。她不仅要求妈妈每天送自己进教室,慢慢地就渴望妈妈能陪着她一起学习。而今天,难得一见的爸爸回来了,当然更是难舍难分了。
我认识到造成孩子依赖心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爸爸不在身边,难得回来一次,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知不觉地走了,心里缺乏安全感。因此,我让其父母静下来,认识到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安全感。
3.自身因素
孩子性格内向,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不爱说话,不敢和同学们交流。于是,陷入了深深的自卑和孤独中。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和别人成为好朋友
三、个案处理
1.加强家校联系
我认识到造成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给予她更多的温暖。让孩子知道,爸爸会每周按时约定好回来看她。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在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地拾回孩子的安全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想让孩子变得爱说话,妈妈要做好长期准备。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妈妈要做好长期准备。对孩子说话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不懈,妈妈不要期望在短时期内让孩子改变,而应该不断地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多接触外面的人和事,广交朋友,努力消除孩子不敢与人交流的心理障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培养孩子。例如周末的时候,妈妈可以带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孩子表现自己,还可以每晚让孩子在家里进行一次诗歌朗诵,让孩子在广泛的活动中得到持久的锻炼。
2.师爱感化孩子
其实,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3.友爱影响孩子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与每一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在优秀品质,正确处理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
事后,我肯定了孩子,并真诚地告诉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我很想做你的好朋友,你愿意成为老师的好朋友吗?当然,答案是肯定的。同时,我叫上几个性格开朗的孩子,创造条件,让他们先成为好朋友。这样,慢慢地,我看到了小H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
四、反思
1.多和孩子聊今天都和谁交了朋友,对方的优点,更喜欢哪位同学等,帮孩子进行心理过渡。
2.经常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孩子,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告诉孩子他们又取得了什么进步。
3.不搞特殊话,但是可以让父母给孩子带个好剥皮的水果,告诉孩子们爸爸妈妈很关心他们。
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共同生活的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是我们教师的感情是无私的、高尚的。只有付出不图回报。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
论文作者:洪敏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妈妈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爸爸论文; 让孩子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