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论文_李生军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论文_李生军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 731799

课堂提问环节能够有效地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效果,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进行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思维,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当适时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教师提问重量不重质:

由于教师将提问的数量无限增多,使学生没有能力应对,从表面来看是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但实际上没有在学生的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学生根本就没有丝毫印象。

2.忽视学生的参与: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甚至不给学生预留思考时间,就会将答案公布。

3.问题不明确:

教师提出的问题方向、要求不明确,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1.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学习《同类项》后,在小结时,先巧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说降幂排列就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什么哪?”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的发言异常踊跃:“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来排队”;“好比是卖水果,橘子归一类,香蕉归一类,苹果归一类”等等。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情趣盎然。我马上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巧妙设计问题后提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启动了思维,学生会牢固掌握同类项的分类应注意的问题。

2.把握提问的时机,启发学生思维。

第一,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

第二,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

第三,提问于学生思维的“盲区”。

3.多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让全班学生合作议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纺境地,解惑释疑。

4.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

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1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因此,在设计教学提问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并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课堂提问的功能

1.提问能帮助教师正确评价学生,了解学生对所学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已经学会了指定的任务。

2.提问能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精神,积极应用思维的技能去解决问题。

3.提问能保持教师的注意力,获知学生的错误认识。

4.提问能使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提供即时的反馈。

总之,提问不是目的,是手段,为教学目标服务。

论文作者:李生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论文_李生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