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看待完整而全面的历史——《百家讲坛》对历史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百家讲坛论文,启示论文,角度论文,历史教学论文,完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点一滴都闪耀着智慧之光,《论语》《庄子》《史记》《三国演义》《资治通鉴》……这些优秀传统史学和文化经典都深藏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感悟和历史智慧。而《百家讲坛》的出现则在全社会掀起了捧读历史的热潮。
《百家讲坛》集百家之言,呈争鸣之势,不仅捧红了一批原本只顾低头做学问的专家学者,也使高高在上的历史“学术”逐渐走向民间,激发起广大民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客观上促进了历史文化的社会化、通俗化和大众化,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股独具特色的学术之风。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观看了《百家讲坛》的许多讲座,不知不觉中为那些主讲嘉宾对祖国传统历史和文化经典的深刻解读所吸引。尽管人们从学术含量上对此评价不一,但我认为,研究它的现行价值比任何学术争议都更具现实意义。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又可以从中借鉴和学习一些什么东西呢?
一、从人物开始讲历史
概括起来讲,就是指历史知识故事化。这一点其实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物是历史中的人物,而历史是人物(人民大众)造就的历史,所以历史最细微层次的元素应该是人物。比如,易中天讲授历史的方式,就是“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从人开始,最终又归结到人。从人物开始讲历史,这是易中天教授吸引观众的一块重要磁石。
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可以把历史知识故事化。一方面,但凡故事,最大的特征就是直观、感性,讲究情节、矛盾和发展的线索,较少在深层的理性上作规律探究。另一方面,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纪录,充满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和事件。很多时候,故事这种形式比说教更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遍数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很少有不受前人事迹影响的,有的甚至把历史人物作为终身学习的榜样,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就常自比管仲、乐毅。通过故事,学生会对先人的丰功伟绩、生动事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通过必要的引导,往往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产生积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看历史电影、电视,听历史故事,并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但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却往往觉得历史学习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呢?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血有肉的历史往往被我们抽象成了教条化的结论,人为地割裂了我们与历史的亲近感,使得历史失去了人的温度,失去了感性的力量。而通过人物讲故事、通过故事讲历史的方式,最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与历史的关系,体验到人在历史中的感受。
相对于讲史而言,读史的关键则在于怎么读、读什么。台湾“清华大学”荣誉教授张元先生在《学生喜欢怎样的历史课》一文中明确讲道:“历史,古往今来,重要的不是以往到底有多少名字、年代,而是我们从古人的态度与事迹中看见了什么,学到了什么。阅读时必须挖空心思,抽出灵魂,尽量将自己抛回那古老的年代,找寻他们的心意;同时又要慎心思考这一切事件背后的隐形脉络。困难,但绝对有助于思想的提升,而思想一旦提升,更多全新的思想火花也将涌出,成一循环。”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太过担心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是否存在浅化历史深度的问题。我国历史学家赵恒烈早就认为,“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不同,它是以科学整理的成果来教育青年,其内容只能是科学知识的一部分,不可能把科学研究所发现的一切成果都讲授出来”。
二、讲述设计悬念化
历史过程已经化为烟云,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无论是历史教学还是《百家讲坛》,其对历史再现的形式和手段基本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一定的讲解,辅之以必要的多媒体手段。但是二者对历史再现所追求的效果是不一致的,甚至是有天壤之别的。在《百家讲坛》,无论是易中天,还是阎崇年,或是王立群,都把讲座当做电视剧来设计,讲究情节,以矛盾和悬念作牵引,处处挑动观众一窥究竟的好奇心,从而牢牢吸引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也就是说,讲述者非常重视观众在读史、听史时的心理调动,这对我们的历史教学不无启发。
其一,导入新课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用“情节”和“悬念”来构建教案,编排教学课程,使学生产生急于想听下去的心理。比如,教学“伟大的开端”时,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每年的五月四日都要过一个节日,叫‘五四青年节’。但是你们知道这个青年节为什么要设在五月四号这一天呢?有人知道它的来历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那么,什么叫五四运动?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具体经过又怎么样?它究竟跟青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层层设疑,层层解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讲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时,有意识运用“悬念”,能起到波澜起伏的效果。比如,教学“曹操统一北方”时,可先引出结果:“统一的历史趋势出现了,可是谁来完成统一任务呢?是袁绍还是曹操?从军事实力看,曹操远不如袁绍,完成统一北方大业的应是袁绍了。可最终,却是曹操一举击败袁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那么,势力较弱的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呢?”接着再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有利条件。这样的讲述显然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要好得多。
曾听到很多学生讲:“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其中的原因,正在于教师不懂得该怎么讲,想讲的讲不完,不想讲的学生又很想听。也就是说,没有正确而巧妙地利用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三、灵活地运用戏剧手法
历史教学是不是只有一种严肃的教学面孔和固定的语言形式呢?这个问题,《百家讲坛》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比如,易中天讲汉朝的人为何总说“诺”——诺,相当于现在的OK;解释谋士的定义——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拜拜,我换一个老板。有一次,讲到“动情”处,易中天还表演起“大哭大笑”,甚至穿着西服跪到讲台旁的草席上,演示古代“让席”的礼节,让观众深入历史、愉悦地感知历史。这种通俗生动的语言、深情并茂的演讲,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由此更加说明,生动有趣的讲述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此不疲。
历史都是过去的事实,但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把历史人物和事件“再现”或“表现”出来,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从而激起学习兴趣。因此,学习和借鉴一定的戏剧元素来充实教学,不失为画龙点睛的取巧之处——利用夸张、形象化、角色沉浸、心理分析等,使已经随时间消逝的历史过程生动起来,而变得可以观察、可以触摸、可以对话。例如,对拿破仑上台的背景,可以这样描述:“在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惶恐不安的大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换马’,需要一个霹雳闪电式的英雄人物,能举起双刃宝剑,砍向企图复辟的保皇党和外国同盟军。而在他们看来,以‘葡月炮弹’著称的波拿巴将军正是理想的‘佩剑人’”。
历史也是生活的艺术,历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真正兴趣。
四、多元化的个性解读
人文历史诸多新观点、新看法以及有益的感悟思考往往是媒体受众关注的焦点,《百家讲坛》栏目产生的社会影响同样也体现在这些方面。历史现象纷繁复杂,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是某个特定历史时代的代表和旗帜,了解了他们,也就把握了那个特定时代的脉搏。由此,《百家讲坛》的主讲者都尝试着把自己对文化经典中先贤哲人人生智慧和历史反思的深刻感悟与观众交流分享。易中天就认为,读经典就是要读那些对社会、对人生有借鉴意义和启迪价值的东西。如他对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要思想的解读——从孔子身上读到了爱心,从孟子身上读到了正气,从墨子身上读到了兼爱,从韩非子身上读到了冷面人生,从老子身上读到了无为而治,从荀子身上读到了自强不息。这些个性化的深刻解读,有助于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理性评价,并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另外,在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总结上,主讲者也各有风姿,颇具个人代表性。这与当下的新课程理念十分吻合。
一方面,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历史内容的启发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体现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要摒弃陈旧的观点和内容,尽量吸取为学术界公认的研究新成果,然后,在学术规范内发挥教师的个性,用教师的思维、观念、价值标准去影响那些涉“史”未深的学生。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满足于对历史的解读,还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多交流、多讨论,不仅需要张口,更需要动笔,把自己的观点变成文字,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独特看法。这也恰好应和了历史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在探究活动中“将小组或个人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研究、整理,写出综合报告”的要求。
五、文化角度的“大历史观”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早在1988年,杨振宁先生在南开大学演说时就指出:“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世界唯一在同一个地区,从古时候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是西方人非常羡慕的。”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纷纷开始转向高雅层面的追求,用经典名著装扮宅屋,以文史知识丰富谈吐,期望从比肩风雅中获取愉悦和满足。《百家讲坛》适时借助了人文历史这个最能激发起大众情趣而又具有一定学术争鸣性的领域,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矿藏,紧紧围绕人文历史教育主题,在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以孔子为例,千百年来世人愿意尊奉孔子,并将其思想作为修身养性的人生准则。即使在今天,儒风余韵依然未绝,并始终作用于我们的历史和现实之中。当代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也认为,“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因此,历史不是关起门来的历史,也不仅是单单的政治史或朝代史,更是生产史、文化史、心灵史,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体现历史学科内容的多层次性。后工业化时代,学科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同一学科的各个方面的联系,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都日益密切。我们不仅要注意到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更要注意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不仅要注意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更要注意历史内容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等等。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的栋梁,我们的学生也应当了解这些内容的联系,从文化的角度看待完整而全面的历史,阐述和发现历史的文化底蕴,从而融会贯通,服务于当代的生活,形成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认识和历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