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黄柿意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黄柿意

绍兴市中医院 312000

【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病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当中,较为常见,主要特点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迁延不愈,疾病发展成进行性,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身心痛苦,更甚至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安全。本次实验特此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人性化护理,均获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护理结果作如下报道。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前言:

在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气流受限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并且是不可逆的气流受限,该病具有较长的病程和复杂的病情,时常还有伴发感染的可能心,进而加重病情的严重度,形成较高的死亡率。本病以老年人为好发人群,对患者生活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研究旨在在临床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过程中,予以人性化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关标准予以确诊,且存在程度不一的咳痰、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患者入院之后,均予以消炎、平喘、雾化吸入以及抗感染等基础对症支持治疗。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2~85岁,平均(73.46±4.77)岁,病程2~20年,平均(9.33±1.88)年;常规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1~86岁,平均(74.36±4.68)岁,病程3~21年,平均(9.99±1.97)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过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介绍医院科室有关制度职责、介绍医院环境、责任护士、主治医生,交代各项检查的目的、治疗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即按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为患者解疑答惑,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应用人性化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掌握患者心理特点,针对性的予以安慰和疏导,或是通过轻柔、舒缓音乐的播放,帮助患者放松,注意情志调养,通过温馨病区环境的营造,戒骄戒躁,防止七情内伤,鼓励患者适当宣泄。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正确氧疗、艾条灸足三里、中药穴位贴敷肺俞、肾俞、定喘等穴位,帮助并指导患者家属实施正确的胸部叩击,协助其排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着重帮助患者进行调养,以清淡可口、饮食规律、易消化、营养丰富、禁止辛辣刺激、过咸、过甜、煎炸等原则为主,可多食用赤豆、薏苡仁、山药等利湿化痰健脾等食物,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帮助患者舒畅情志。训练患者手指点穴呼吸养生操,由护理人员协助并督促完成,手指点穴呼吸养生操包含的穴位有中府、云门、大椎、鱼际、少商、定喘、合谷等。注意日常保暖,避免外侵风寒。

心理护理。因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且疗效颇为缓慢,在此过程中,患者易出现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等。因此,应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观察患者的各项行为反应,倾听患者的心声,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加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社会、家庭干预。对患者的家属进行病情相关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适时予以相应的关心爱护措施,以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建议并鼓励患者适当的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医疗保险等。

1.3观察指标

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况越差。运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分析

采用的是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是以“ ±s”进行表示,并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进行表示,采取的是x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SDS、SAS改善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以后,SDS、SAS评分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各项的评分指标数据相差也比较大,差异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经过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要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从中医学立场而言,属于“喘病、肺胀、哮病、咳嗽”等范畴。多半是因为老年患者体质虚弱,元气衰弱,感受外邪,卫外不固,闭阻于肺,聚集为痰,痰液凝聚于内,长期排不出去而导致发病,病程迁延不愈,加上发病反复,而使得患者心理负面情绪加重,丧失对痊愈的信心,生活质量也因此不断下降。故而,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人性化护理,弥补了以往临床只重视护理技能而未重视患者心理护理的缺陷,让人性化护理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经有关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的人性化护理,不仅可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还可以让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得到显著提升,促进患者提升对治愈的信心,以及面对社会压力的能力。与此同时,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也尊重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疾病临床治疗护理的知情权,强化了医患之间的有效交流,进而让患者可以有效的、积极的对自己的疾病进行管理。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知,通过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我们,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为患者提供科学管理,不仅可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同时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优势得到了突出。此种护理模式,切实可行,可将其作为临床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莫丽兰.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5,10:97-99+138.

论文作者:黄柿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黄柿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