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策略初探论文_陈荣飞

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策略初探论文_陈荣飞

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 310021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与渗透,高科技信息技术已经在企业的经营流程、内部风险控制、内外部审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审计的工具与方式逐渐的数据化、信息化,审计的模式与思维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此,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改革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与必经之路。本文将立足于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特征,试图探讨企业审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信息化;审计;企业信息系统;

一、企业信息化发展概述

大数据具有四大特点:数据海量、种类多样、产生和传送速度快、价值低密度。大数据为每个行业都提供了机遇与挑战,那么为审计行业带来了什么呢?大数据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需要将各行业各业各部门的各类数据整合起来,转换成为审计工作需要的大数据,从而建立审计大数据体系。在现有审计业务中,审计师限于审计技术,多采用抽样的方式检查交易样本,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则可以考虑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将检查范围扩展至全部的总分类账和数据库。

随着我国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这意味着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审计借助云计算的“云化”方式,建立“审计云”模式或理念。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可对行业和部门进行准确预测和判断,也可实现需求化生产与个性化服务的结合。促使社会治理体系朝着开放、规模、高效的方向发展。而“互联网+审计云”意味着升级,不仅是审计工作方式、产业运行模式的升级,更可能是社会发展形态的全方位升级。

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大趋势下,鉴于集团企业具有业务量大、信息量杂的特性,集团企业的信息系统也相应的庞大与健全。集团企业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四个功能:管理支撑、业务支撑、运营支撑、企业数据。经过时代的发展与检验,集团企业信息系统目前涵盖了业务关键流程,并具备基本功能。企业在对信息平台进行整合时,全面实现了跨部门、跨流程的整合。此外,集团企业的信息系统还具有:覆盖面积广、用户需求量大;业务量多、产品种类杂;企业流程与规则的不确定性;对运营速度要求高,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因为集团企业的业务往来情况具有不确定因素,每日的数据信息量巨大,加深了集团企业信息复杂度,使得企业审计信息化改革面临更多的挑战。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显著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

二、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由于集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复杂性,在审计信息化工作推进过程中需做到坚持以系统论为理论依据,规划并实施与企业信息化演进路径相一致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滚动规划。

1、可以通过建立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审计目标任务,实现审计工作与综合管理服务的规划化、标准化、与信息化。

2、成立审计数据中心,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跨企业管理以及业务支撑等领域的数据信息采集,并对业务流程进行定期的分析与归纳管理。从而实现对企业核心运营目标的数据整合与财务数据的监控与管理。

3、通过审计信息化系统与数据模型,建立第二现场与第一现场相结合的审计方式,设计总体分析,重点把握精,准延伸的审计思维,从而突出审计工作的重点,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达到审计工作效果,从而避免审计风险。

(一)建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

在企业审计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综合管理模块,在综合管理模块中,必须包含财务审计、工程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审计功能,保证对集团企业的审计工作能够有计划、有规则的进行管理。该模块定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统计报表,并汇总,以便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此外。综合管理模块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完整的案例数据与方法数据以及人才数据,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审计管理工作时,更加高效的进行审计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企业涉及到的审计工作与管理工作,需全部输入到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中,从而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与信息化水平。

由于企业信息化改革成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审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始针对财务核算数据进行的审计工作与企业内部审计要求日渐脱节。如果要达到风险防控、支撑发展、实现价值的审计目标,需要将审计的工作延伸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提升审计对风险反应能力与风险吗预测的功能,达到审计工作由内向外转变,因此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企业以数据信息系统为基点,展开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建立审计信息系统:

(二)建立三维数据模型

为保证审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企业再进行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以采取三位审计数据模型,并建立审计关注数据分层管理构架。

简单来说,因为企业信息系统数据由于内容不同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即使系统升级也无法改变。因此,在审计信息系统中。数据采集时可以根据企业数据存储域等方式,对审计关注数据进行搜索、归纳与整合,从而建立信息系统审计数据库。从而实现将审计需求与企业信息系统相独立,提高审计关注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三)建立审计数据库中心

与三维审计数据模型建立方式相同,企业可以根据日常审计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中心。审计数据库的数据应来源于与企业内部数据库,从而使保证审计数据的准确性,避免核心数据安全风险,减轻企业日常系统维护成本。由于审计数据中心所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归纳与整合与分类。因此,可以按照数据特性与属性可以进行分级。第一层级:经由企业核心技术部门采集的原始数据。第二层级:耿局审计业务需求,经过一定整理、归纳后,具有一定审计属性的数据。第三层级:则表示经过严格的审计业务流程进行筛选处理后的数据。

(四)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

在完成上述审计信息模块建立工作后,可以利用审计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依照审计业务需求,建立并完善审计分析信息模型。审计分析模型须包含审计部门关注重点领域的各个模块,并体现出风险控制的环节。审计模型可采取二维模型或多维模型等展现方式,根据业务流程定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此外,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应该根据项目重点,对某个指标进行特殊分析,也可以根据多项指标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从而可以发现指标中的异常,从而避免审计风险。

(五)建立审计风险线上预警系统

在完成审计数据库以及审计分析模型建立后,企业应针对互联网的风险,开展总体分析、把握重点、精确延伸的审计工作模式。从而规范第二现场审计环节的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开展审计工作前,应按照审计实施的方案与规则,经审计人员利用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审计模型对审计数据进行第二现场的分析,还可以有审计人员通过sql语言,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第一现场审计环节中,按照第二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论证与核实,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除了对审计工作的支持以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审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企业在线风险的预警。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时监督,总的来说,是审计工作者,需根据日常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企业经营发展中具有普遍性与针对性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在系统中体现出来,在在审计采集数据中,根据风险预警,每个数据模块系自动进行分析。对于超出风险指标的数据进行预警。每段时间审计信息系统可以结合预警报告对下属企业从风险提示,根据提示的频度和影响程度进行打分评级,从而实现企业审计工作的高效性。

三、结论

在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信息系统为基点的审计创新方式是企业进行审计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信息时代发展下,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在实际生活中,企业要深入信息化改革,努力解决业务与系统不相容的矛盾,尽快完成审计支撑和日常工作管理平台的建设,实现审计工作更好、跟快、更准的发展目标。

论文作者:陈荣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策略初探论文_陈荣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