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论文_韦道堡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论文_韦道堡

韦道堡

广西省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官塘教学点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和教育的责任,还要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因此小学的班主任在管理时要以学生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探索出适合小学生的管理策略,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主任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

1引言

素质教育过程中使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否则非常容易衍生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让自己成为一名辅导员、观察员以及开导者,通过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管理中,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告别传统教学的“一言堂”模式,积极开拓全民式管理教育,做到服务学生、尊重学生。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相应的体系制度必须考虑周全,以充分服务于班级全体学生;其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遵从素质教育大纲,即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体现出管理方面的差异性服务功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最后,以人为本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意义,教师要与时俱进,确保管理工作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

3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3.1建立和谐的班级管理方式

建立民主管理的和谐氛围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发挥主体的作用。例如,设置班级反馈箱。教师可以在班级当中设置一个班级问题反馈箱,学生可把自己对班主任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以及班级中存在哪些问题要怎样解决都放入反馈箱当中,班主任定期筛选典型问题,在班级当中开展讨论,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方式。班级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班主任在班级所有学生当中,选择一人一日班长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班级管理的乐趣和困难,由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也可以提升意识,严格规范和要求自己,减少班主任的管理困难。班级管理,学生一直处于主体位置上,因此班主任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的理念和教育思想,发挥自己的热情,争取主动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

3.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小学的班主任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要及时帮助小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还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小学生年龄小,对于各种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如果不了解小学生的心理,仅采用传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提高服务意识,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树立服务意识的同时,班主任还要把班级管理的权力逐步交给学生,并给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的个性能够更加自由地发展。如在班级内部设立自由竞争机制,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势,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小学班主任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以自身为榜样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勇于奉献的精神。

3.3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以人为本理念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为主,包括学生的性格、学习特征、行为习惯等等因素。同时,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小学班级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开展评价工作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孩子的成长作为主要方向,让学生从成功中收获信心。首先,个人认为定期开展班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班会的主题更应该围绕孩子的身心成长来建设,让孩子学会怎样与他人进行沟通,打开自己的心扉,实现健康学习、健康生活;其次,在不违背教学原则的情况下让学生成为日常活动的“发起者”学会组织人员、整理事。

4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应用

相关调查显示在小学阶段那些成绩不好的“后进生”,其并非是智力因素而导致的;主要是因为其缺乏学习兴趣,并在其学习“落后”后,其原有的自信心也随之缺失。还有个别“后进生”受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目标不明确等原因影响,也会引导一些“正常生”“学优生”出现退步、落后现象。因此,班主任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也应指导、帮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掌握更多的、更适于自己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同时拟定一些能够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或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等来进一步加强对“后进生”的教学管理,使之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树立起学习信心。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对那些“后进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因此,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多媒体教学视频等,为学生(也包括“后进生”)设计、制作一些有关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教学课件”,来实现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指导。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将上述“课件”利用微信、 QQ等软件传给学生,使之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对其进行认识学习,并应用在日常的学习之中。这样的“后进生”转化方法,既可以有效提高“后进生”学习技巧,还可以促使其在不断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过程中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实现了对“后进生”的转化。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接受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把这个理念应用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时,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出个性化的评价机制,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最终促进小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学玉.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课外语文,2016,No.21519:168.

[2]王晓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v.2;No.2703:80-81.

[3]刘雪梅.浅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v.1210:208.

论文作者:韦道堡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论文_韦道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