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现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完善现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关于改进现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经济效益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从1995年起,财政部在工业企业试点推广了新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新指标体系)。新指标体系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三方面来设计指标,立足于全面、客观、公平地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满足政府、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多方面的不同需要。总的来说,它对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激发全民的效益意识,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该指标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些人针对某些指标在可比性、公开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因此,新指标体系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我们认为,进行企业经济效益评价,其目的在于全面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企业按照我国政府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健康持续发展。但是,新指标体系由于没有考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因此难以达到全面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认识,并对如何完善新指标体系作一初步探讨。

1 新指标体系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人口、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出现,使人类从企图主宰地球,驾驭自然中醒悟过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与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确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持续发展战略,并一致通过了具体体现和贯彻这一战略的《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当代经济与社会的一种必然的和可行的发展方式,它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1994年,我国政府正式制定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自此,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战略方针。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就充分体现了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地讲,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应的环境质量在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作为政府部门颁布的用于考核企业经营活动有效性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其内容应反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企业对经济效益的理解,从而影响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方式。但从新指标体系的10项指标看,他们分别是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按这套指标体系去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只能反映企业的纯经济贡献,看不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例如,有甲、乙两个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值都相同,但甲企业对排出的污染物进行了处理,而乙企业则把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中。显然,甲企业的环保工作有成效,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乙企业的环保意识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如果仅按经济效益的总指标值来考察,甲乙两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新指标体系由于缺少反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指标,不能全面考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 对完善新指标体系的若干设想

2.1 应重新理解经济效益概念中“产出”的涵义

在有关的经济学著作中,一般都把经济效益概念表述为“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或“所得”与“所费”的比较。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在特定的条件下,用同样多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者说,用最少的投入获得同样多的产出,最终体现为实现某一经济目标,对劳动时间和自然资源的节约程度。由此可见,过去人们对“产出”的理解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有效成果”,至于在生产过程中“产出”的污染物(主要指废水、废气、废渣这“三废”)将对环境产生何种影响则未加考虑。

我们认为,在社会化大生产日趋高度化的条件下,“投入”与“产出”的范围不能仅限于企业的直接生产过程中。因为企业的生产无不与资源和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每个企业必须不断地从环境中“取出”原料、材料、燃料、水、空气等物质资源,同时又把大量的“三废”排入到环境中。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对“三废”的随意排放,都将造成环境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环境破坏和污染。几乎每个企业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是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还是在损害自然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显然,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在投入上,不仅要看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情况,而且要考虑自然资源消耗和自然资源占用的情况。在产出上,不仅要看生产的有用成果,而且要考虑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产出的理解,应由传统的“有效成果”扩大为包括“有效成果”及污染物在内的全部产出。

2.2 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以上分析,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既要考察“有效成果”与投入的比较(传统的经济效益评价仅考虑这一项),也要考察排放的污染物与投入的比较。对后者的考察,其目的在于考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由于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具有积累性、渐进性、区域性与滞后性,某一生产过程所排放的污染物究竟对环境产生了多大的负面影响,具有多大的破坏作用?目前难以得知。但有一点可以确信,那就是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愈多,对环境的影响愈大,将来需要付出的治理代价也愈大。因此,企业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必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则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三废”的处理率。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资源的浪费及“三废”的不合理排放造成的。资源利用率越高,生产中资源的浪费越少,从而产生的“三废”越少。“三废”的处理率越高,则“三废”的直接排放量越少。因此,我们认为全面考察企业经济效益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2.2.1 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应追求利润最大化。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有赖于众多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而企业要持续盈利与发展,又必须和债权人、投资人与国家等多方面密切联系,协调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应有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金营运、对社会贡献几项指标。为了方便,我们直接选用新指标体系中的10项指标。

2.2.2 反映资源的利用率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虽以地大物博而著称于世,从绝对数量上看可以说是资源大国,但从人均占有资源上看却又是一个资源贫国。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企业应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倍地珍惜资源。然而,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把发展生产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强度索取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掠夺开采和超负荷状态。同时,由于资源利用效果差,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并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设立资源利用率指标是为了考察企业的资源利用情况,提高企业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

资源利用率具体可由原材料利用率、能源利用率二项指标来反映。其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各种产品包含的原材料数量

原材料利率率=──────────────────

原材料消耗总量

由于该指标中的“企业各种产品所包含的原材料数量”一项难以直接获得资料,因此,本文将用“万元原材料提供利税”指标来间接反映原材料的利用率,其计算公式为:

一定时期内企业创造的利税

万元原材料提供利税=─────────────────

一定时期内原材料消耗总量

原材料的有效利用最终应反映在为国家提供的利税上。一般来说,占用同样多的原材料,提供的利税越多,说明生产的产品愈多,原材料的利用率越高。同时,该指标能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合格的产品,改变不合理的产品结构,不致让生产出来的产品积压仓库中,造成原材料的间接浪费。

能源利用率可用万元能源消耗提供的增加值来反映。

一定时期企业增加值(万元)

万元能源消耗提供增加值=────────────────

一定时期企业能源消耗总量(万元)

2.2.3 反映“三废”的处理率

发展工业生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三废”排放量的逐年增加、环境污染程度趋向严重,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种弯路走得越久,所付的代价也必将更加惨重。因此,对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办法逐步消弱其危害性,对于那种随意排放“三废”的行为,必须严格加以制止和制裁。设置“三废”处理率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环境保护的情况,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

“三废”处理率具体可由废水处理率、废渣处理率、废气处理率来反映。其计算公式如下:

废水处理率可用外排废水达标率指标来反映

符合排放标准的外排废水量

外排废水达标率=───────────────

废水排放总量

该指标是反映废水水质状况和废水处理效果的技术指标之一,也综合反映了企业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已综合利用率废渣量+已处理废渣量

废渣处理率=──────────────────

废渣产生量

经过消烟除尘废气量+净化处理的工艺废气量

废气处理率=─────────────────────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2.3 改进后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考虑到资源利用率、“三废”处理率指标后,我们认为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由下面15项指标组成。

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社会贡献率 社会积累率

能源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废水处理率 废渣处理率 废气处理率

以上指标中,前10项为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后5 项为新设置的指标。该指标体系适用于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经济效益评价。由于不同企业的生产有不同特点,在使用该指标体系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指标。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经过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才能趋于完善。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对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视与研究。

收稿日期:1997-10-03

标签:;  ;  ;  ;  ;  ;  

完善现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