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和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适应性论文,能源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方面带来了能源特别是优质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对能源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能源企业(注:本文主要讨论从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加工的能源企业。)的改革正在沿着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不断深化,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能源企业所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强,加之能源企业特有的资源约束性,这就为能源企业发展战略选择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我国能源企业的现状分析
1.我国能源企业改革历程回顾
(1)石油石化企业的改革历程
从改革的范围、内容和力度来看,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的改革,大体上可以以1998年为线划分为两个阶段(史丹,2003)。
第一阶段,1998年以前。改革的内容包括承包制的实行和专业性公司的第一次组建。石油石化企业的承包制自1981年起,实行了13年。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分别建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这一阶段,可以说三大总公司只有企业之形,而无企业之实:实际上,他们仍然行使着政府管理职能,基本上是以国家公司形式存在的行政性的公司。总体上,我们可以将这一阶段石油石化企业改革概括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探索阶段。
第二阶段,1998年以后。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题,其中包括陆上两大石油总公司二次重组,和紧接着的三大石油集团公司内部改组与改制。1998年,为打破原有政企不分、上下游分割的格局,遵照地域组建、上下游结合、各有侧重、互相交叉、保持优势、有序竞争的基本原则,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基础上,实施了石油石化行业的大重组,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组后两大集团公司不再承担政府职能,成为法人实体。
在此之后,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和中海油总公司,进行了内部三项分离(主业与辅业分离、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分离、企业职能与社会职能分离),分别从业务、资产、债权债务、机构及人员五个方面进行重组,以优良资产和核心业务组建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石油三个股份公司,在香港、纽约、伦敦等地上市。其中,中石化股份在收购新星石油成功后,于2001年公开发行A股28亿元。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在三大集团的股份公司通过海外上市以后,引入了一批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例如埃克森美孚、BP、壳牌等。此外,三大石油集团对存续企业(注:在三大石油集团组建股份公司上市的同时,将辅助资产、公用工程、多种经营、文教卫、社区服务等留在母公司,统称为存续企业。)进行了改革。主要通过专业化重组、理顺产权关系、改制、带资分流、放开搞活等措施,对存续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产权多元化改革。总体上,我们可以将这一阶段石油石化企业改革概括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阶段。
综观石油石化企业的改革历程,由于石油资源以及石油石化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地位,决定了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对石油石化行业采取了高度的保护政策,使其成为垄断性极强的行业,行业内部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整体上落后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2)我国煤炭企业的改革历程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长期保持在70%左右(见表1)。这是与我国贫油、少气、富煤的能源资源状况相一致的。由于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国家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能源的供应,必须借助多方力量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因此政府所采取的行业政策也较为宽松,煤炭行业也就更多地具有了竞争性的色彩。(注: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在《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提出煤炭开发将采取多种方式,能源建设的主体由以前以国家为主改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983年国务院发出通知,鼓励各行各业办矿,鼓励群众办矿;允许非国有煤矿自行销售,自行订价,可以长途贩运。在这些宽松的行业政策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尤其是乡镇煤炭的发展使煤炭生产由国有大型煤矿为主逐步转向为国统矿、地方国营矿和乡镇煤矿三分天下,最终演变为乡镇煤矿占据半壁江山的格局。)这种对煤炭行业的竞争性定位,决定了我国煤炭企业改革的进程快于石油石化企业,并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进程相一致,先后走过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承包制、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个阶段。截至2002年,已经有兖州煤业、西山煤电、伊煤B股、金牛能源、山西焦化、神火股份、盘江股份、兰花科创、安源股份、通宝能源等10家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
表1 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表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数据中心。
2.确我国能源企业的组织结构
(1)石油石化企业的组织结构
就我国的原油开发和加工市场而言,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占有主导地位,从2001年的市场格局看,两大石油集团原油产量和原油加工量的市场集中度都在80%左右,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虽然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石化企业,但是两者的业务重点不同,前者重于原油开发,而后者重于原油的加工和化工产品的生产。同原油开发和加工的市场地位相比,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在成品油销售市场的地位相对较弱,从2001~2002年度数据看,中石油集团占12%,中石化集团占31%,其他(含中海油)占57%(全球并购研究中心,2003)。
表2 2001年石油产量及加工量
原油产量(万吨)原油产量的比重(%)原油加工量(万吨)原油加工量的比重(%)
中国石油10652.5665% 5531.88 26.30
中国石化3791.04 23% 10605.28 50.40
资料来源:史丹,2003。
(2)煤炭企业的组织结构
我国煤炭企业的组织结构同石油石化企业相比,具有较大差异。2002年我国煤炭企业2.2万个,年均产煤6.3万吨,企业数量过多、过散,产业集中度过低。大型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规模偏小,起不到应有的带动优势和稳定市场的作用,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的企业只有神华、兖州、大同、山西焦煤、中煤进出口5个,合计年产量为2.3亿吨,市场份额仅占16%左右。而美国4家大公司产煤4.3亿吨,占40%;德国2家大公司,占93%;俄罗斯1家大公司产煤2.5亿吨,占95%;印度1家大公司2.4亿吨,占77%。
另据数据显示,我国乡镇煤矿最多时曾达到8.5万个,经过关闭整顿,现在仍有2.5万个,产煤4亿多吨,平均每个小煤矿产煤1.6万吨,总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0%左右,比例仍然偏高。如果将所有国有重点煤矿的产量进行加总,并计算煤炭行业集中度,总体上看集中度仍然偏低。1957~2002年,集中度最高为73%,最低为39%,总体上在50%上下波动(见图1)。
图1 煤炭产业集中度走势(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占总产量比例)
资料来源:全球并购中心,2003。
3.我国能源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1)石油石化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同跨国石油巨头相比,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经营效率、业务范围和产品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就经营效率而言,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企业的原油生产成本、吨油完全加工费和吨油销售流通费用较高,同跨国石油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人均经济指标较低。比如,2001年中石化人均营业收入仅为8.7万美元,而埃克森石油公司的人均营业收入为195.7万美元,其人均收入水平为中石化的22倍多(见表3)。
表3 2001年世界三大石油公司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对比
指标 单位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中海石油 埃克森美孚 BP壳牌
人均营业收入 万美元8.7 6.8 251.4 195.7
158.2 148.6
人均税后利润 万美元0.5 1.3 96.1 16.2 7.312.3
资料来源:中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02。
就业务范围而言,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业务范围较小,主要集中于国内,而国外的石油公司都是跨国公司。例如,埃克森美孚在美国本土的原油探明可采储量、炼油能力、油品销售等都不足公司的1/3(王燕梅,2003)。
就产品结构而言,我国石油石化产品中普通型产品、低端产品所占比重较高,而差异化产品、高端产品所占比重较低。以润滑油为例,国外石油巨头的润滑油长期占据着高端市场,Mobil、Shell、BP、SK等品牌占据了中国润滑油高端市场份额的78%,并每年卷走车用润滑油市场近80%的利润;而国产品牌仅在低端市场徘徊,只能占领高端市场20%的利润空间(崔毅等,2003)。
(2)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我国的煤炭企业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煤炭企业相比,在机械化程度、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以我国的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同澳大利亚的煤炭企业相比,我国的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澳大利亚的73.4%;采煤综合机械化程度仅为澳大利亚的48.4%;生产率仅为澳大利亚的2.25%;而百万吨煤死亡率却是澳大利亚的54.3倍。如果考虑到其他煤炭企业,以我国的总体煤炭企业同澳大利亚的煤炭企业作比较,我国的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澳大利亚的40%;生产率仅为澳大利亚的1.71%;而百万吨煤死亡率却是澳大利亚的217.2倍(见表4)。
表4 煤炭工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外的比较
产量职工数 生产率 死亡率采煤机械化采煤综合机
(亿吨) (万人) (吨/人年) (人/百万吨) 程度(%) 械化程度(%)
美国 10.84 7.7 142000.034100 100
澳大利亚 2.28 1.6 142500.023100 100
南非 2.15 5.45 3940 0.127 —
—
波兰 1.09 17.4 630 0.1899.2 97.9
德国 0.39 6.64 590
— 100 100
中国 13.8 520 265
540
—
国有重点煤矿 7.12 220 320 1.25 73.448.4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数据中心。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学者通过计算我国每年的煤炭出口量、出口绩效相对指数(Index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REP)和贸易专业化系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TSC)等指标,以及比较国内外煤炭的价格发现,我国的煤炭企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表4中主要经济和技术指标的对比,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所谓的国际竞争力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和安全生产投入水平都很低的前提之下。
4.我国能源企业的可持续性分析
石油企业和煤炭企业都属于资源性企业,伴随着长时间的开采后,资源逐渐枯竭。这种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是资源采掘业的客观规律。
目前,我国部分老油(气)田已经进入开采的后期,含水高,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例如,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并创造了连续27年原油稳产在5000吨以上的辉煌纪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这个已经开发40多年的老油田,也已经开始步入产量递减阶段,2003年首次将原油产量调至5000万吨以下。伴随而来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替代产业的发展等问题。
就煤炭企业而言,目前我国有衰老报废煤矿约250处,设计生产能力近2亿吨,这些进入衰老期的煤矿,生产能力不断减小,生产成本上升,离退休人员、工伤抚恤人员、富余下岗人员增多,生产陷入困境。但是,在资源枯竭的同时,还普遍存在对煤泥、劣质煤、矿井水等可回收资源废弃的现象。另外,我国一些煤炭企业还出现矿区地面塌陷和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影响。煤矸石堆积占地增加,部分矸石山自燃,矿区瓦斯排放量大,粉尘浓度高,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遏制,这些因素也在客观上加快了企业资源的枯竭。
总体上讲,我国石油企业和煤炭企业都普遍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和产业链条短的问题,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他们还承担很多社会性责任,其结果是资源型企业问题与资源性城市问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如何避免资源的枯竭所带来的企业生命和城市生命的终结,将是我国资源性能源企业在战略选择时应特别重视的问题。
二、我国能源企业环境适应性分析
1.能源企业所面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将不断减少。就能源行业而言,将会有更多的跨国能源企业进入中国,因此,中国能源企业将面临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
目前,美、日、韩、澳大利亚等煤炭进出口大国的煤炭生产、经营企业都以北京、西安为主要据点,企图进入中国煤炭开采业。这些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目的,或为了弥补国内煤炭供给不足;或为了控制资源,以利于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企业进行竞争。由于我国矿产开采权界定不明确等原因,使外商投资顾虑较多,一旦国家政策明确,国外企业将大举进入,而外商合资开矿的首选目标将是那些中等以上规模、运输便利、储藏丰富、煤质优良的中西部煤炭企业。
大型跨国石油石化企业更是充分利用我国在石油行业的各项政策,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并基本完成了从石油开发、加工到销售环节的整个产业链布局。目前,在上游BP和壳牌都已经与中海油合作进行勘探开发;在中游BP、壳牌、埃克森等跨国石油石化企业也已经分别同中石油、中石化合作,进入炼油、化工和天然气运输(西气东输)领域;在下游BP、壳牌、埃克森分别同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建设加油站。可以预见未来在石油行业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
2.国际能源企业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对国内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业的兼并、联合和重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例如,壳牌围绕新业务及拥有的强大技术优势,不断进行业务交换,兼并联合。1993年与意大利蒙特爱迪生集团合并其聚丙烯、聚乙烯业务,合并后的新公司聚丙烯生产能力达到3300万吨/年,占世界总能力的18%,跃居世界第一。1996年又与埃克森公司联合经营其油品添加剂业务,使其市场占有率升到世界第三位。同年又与德士古、明星企业实现三家合并在美国的炼油、油品销售业务,成为在美国拥有13个炼厂和2万个加油站的最大炼油公司。再如,BP同阿莫科的合并,成立后BP—阿莫科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跨国公司、世界第三位炼油公司。这些国际大型石油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业务交换,提高了企业规模和竞争优势,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实际上,伴随着中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这种联合、兼并和重组的浪潮正在向中国奔来,跨国能源企业正在逐步实现在开发、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与国内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就目前的合资而言,只是跨国公司在华市场战略的第一步,即通过打造其在中国的能源产业链,为最终将中国能源企业融入其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做准备。因此,在这些合作的背后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这种较量的结果决定了中国企业在能源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3.能源价格波动扩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伴随着能源价格同国际市场价格的接轨,我国能源企业的经营环境将发生新的变化。石油和煤炭价格的波动会对石油石化、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以原油的价格上涨为例,对于从事原油开采比重较大的企业中石油和中海油收入增加;而中石化主要以炼油业务为主,就可能出现亏损。因此,在新的经营环境下,能源企业如何通过经营业务的结构调整,有效控制和规避经营风险,将是战略选择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我国能源企业的战略选择
1.成本领先:能源企业战略选择的基点
20世纪80年代波特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把企业基本的竞争战略归结为三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但是,如果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角度考虑,同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竞争优势只有两种类型:一是成本优势;二是差异化优势。从我国能源企业来看,能源企业的产品,无论是煤炭、原油、天然气、汽油、柴油等,更多地具有同质化的特点。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由于产品本身的同质性,也就决定了价格成为企业间竞争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成本领先将是能源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也是能源企业战略选择的基点。
2.一体化战略:实现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对于能源企业而言,企业规模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以石化产品的生产为例,规模的大小是导致获利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据测算,1200万吨/年与600万吨/年的炼厂相比,可节约投资25%,平均生产费用下降12%~15%;以年产75万吨乙烯为基准,当产量下降到50万吨/年时,成本上升4%~5%;降至25万吨/年以下时,成本上升20%。
实施一体化战略是扩大企业规模、构建大型能源企业的有效途径,当然最终的目标是获得低成本优势。具体而言,我国能源企业可以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三种战略,具体的手段包括兼并、重组和联合。
就石油石化企业而言,虽然在总体上看企业的规模较大,并且也基本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但是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企业的规模仍然较小。据统计,截至1999年1月1日,世界共有炼厂755家,最大炼厂能力已达到4085万吨/年,单系列规模最大为1700万吨/年。而我国目前具有原油1000万吨/年加工能力的炼厂只有4家,而全国乙烯年产量之和为500万吨/年左右,平均规模25万吨/年,最大的企业为生产规模50万吨/年,国际先进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这一方面再一次证明了石化企业规模经济的特性,同时也揭示了我国石化企业同国际企业在规模上的差距。另外,目前三大石油集团在上下游业务的协调上也还存在问题。因此,对于石油石化企业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仍将继续,其中主要是通过水平一体化战略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实现业务结构的协调,通过混合一体化战略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就煤炭企业而言,同石油石化企业相比,除了竞争力水平较低的现状之外,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大型国有骨干煤炭企业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兼并、重组和联合,实施水平一体化战略,使自身成为年生产能力在5000千万吨或1亿吨以上的区域性的大型或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同时,还可以通过实施垂直一体化战略,延伸煤炭企业产业链,与电力、化工、铁路、港口等相关企业之间进行联合重组,进行煤电、煤化工、煤冶金的联营。例如,近期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联合开发淮南煤电基地,力争在2020年之前建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的“火电三峡”。此外,针对煤炭资源枯竭性特点,企业可以选择混合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多元化战略,发展非煤产业,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一些资源枯竭型企业还可以对煤矸石、煤泥、洗中煤和矿井水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作为企业发展的接续项目。
3.跨国经营战略: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能源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模式有四类:一是通过技术劳务输出或承包项目,即服务式进入。二是通过出口或进口物质产品,即贸易式进入。三是通过无形资产转移,如技术、商标、经营方法或管理经验等,即契约式进入。四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包括资源转移,即投资式进入。可以说,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下,能源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已是不可逆转的战略选择。以我国石油石化企业为例,通过在勘探和开发环节的跨国经营,能够获得海外的油气资源,实现产业链的国外延伸,降低油气或油气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在跨国经营战略的具体实施中,可以采取逐步渗透的方式,从小到大、从联合到独立、从单一到综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标签:煤炭论文; 石油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论文; 原油投资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煤炭能源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原油分析论文; 国际原油指数论文; 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中国石化论文; 原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