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创新教育:国际视野中的反思与建构_教育论文

走向创新教育:国际视野中的反思与建构_教育论文

走向创新教育:国际视野下的反思与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野论文,走向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1)02-0068-05

当今社会越来越快速的变化不断引发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强大浪潮,旧的教育理念、思想和形式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教育必须寻求重新定位。事实上,人们早已对这些变化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注,并竭力寻求新的途径。现在,这些努力已逐渐描绘出教育变化的大致轮廓,而创新无疑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

一、学校的生存:建构的背景与条件

新世纪学校所面对的社会状况与20世纪将会全然不同。作为依靠知识来发挥着引导社会前进这一重要作用的学校,其生存状态将越来越取决于社会参与、技术运用和学校本身的创新。

(一)社会参与:学校生存质量的制约因素。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但在社会变革加剧的今天,一所单独的学校或者一个单独的机构要在促使学生各方面发展上都提供有效的影响,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让社会各方面都积极参与,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发挥教育作用,才能更有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学校本身也是一个无形的社会网络,它以知识为结点与家庭、社区、政府决策及文化等各种组织和机构相连结。家庭、社区对学校的参与性,学校与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协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方式、科学程度和质量递次。首先,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学生家庭直接相关。早期的研究表明: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与其家庭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其父母教育程度和职业有关;学生在学校的许多行为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家庭关系、背景与环境。其次,社区的参与对于学校的发展极为重要。一方面,社区为学校提供灵活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活动机会,学生通过这些机会拓展教育空间与教育内容,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学校更能了解和明确社会变革及其对学校的要求,能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参与应立足于社会各组织、机构及决策部门与学校的协调作用,而不是局部分散性的合作。只有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合作,才能建立起一个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健全的学校网络,才能助成学校的成功。实际上,“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成功的国家都是鼓励当地社区、家长和教师果敢地参与,而且只有不断地对话并得到财政、技术或专业等各种形式的外援,这种参与才能继续下去。当地社区在任何成功改革的战略中都占有首要地位”[1](p14)。为了适应社会变革,学校必需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校与其他社会机构相互协调和紧密结合。因此,有必要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基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上重新确立学校的作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结,加强彼此间的了解、沟通,保持协调统一,从而形成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二)信息技术:改变学校生存状态的新型动力。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教师及其对诸如黑板、教科书、报刊等的运用来进行,教育活动只是一些原始而简单工具的应用。随着20世纪中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信息、处理、存贮和传播过程中的应用,教育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并在教育中得以广泛运用。而今天,新世纪信息技术正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一样,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将人类社会推向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并促使学校的彻底变革。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学校教育仅能允许有限的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学习活动的教育模式,极大地拓展教育时空。“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为教育模式的根本改变创造了条件。日本专家认为,真正的信息化的基本效用是,在教育中大幅度扩充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双向信息传递,并缓和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创造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新的学习者的双向信息传递,并缓和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创造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新的学习空间。”[2](p184)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学校教育单一的班级制大课堂的集体授课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学校的标准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的特点。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不同程度和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这不仅为教育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而且为加速教学进程、减少时间消耗、提高教学效率、增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同时也为教学的个别化与个性化创造了条件。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把学校教育中诸如传播基础知识与技能等许多工作委派给精通视听设备的专家和高水平的教师共同组成的小组,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不仅可以改善教师的劳动条件与方式,提高教育效率,又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更新与创造:与新的时代相连结。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实施知识战略,充分开掘知识与人力资源,无疑是为迎接挑战而发出的最强音。要实现与时代的连结,学校教育就必须摆脱旧有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更新与创造。首先,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而知识创新的源泉是人的创造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社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不但不会有所发展,而且还会走向衰亡。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依赖富于创新的教育。学校的更新与创造是民族创新的基本源泉。其次,为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挑战,各国都在调整教育发展战略。美国1993年颁布的《2000年教育目标法》明确提出了创造的问题,专门增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程。韩国提出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训练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新加坡教育改革的首要目的是培育一支有创造力的劳动大军,使他们的创造力足以使新加坡成为“智能岛”。追求创造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在我国,直到今天,学校仍然普遍沿用旧式教育模式,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为目标。压抑创造精神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当薄弱。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挑战,学校教育必须有一个从旧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彻底的更新过程,并从更新与创造中找到不竭的生存动力。

二、科学的人文主义:建构新型的培养目标

适宜于旧时式的学校教育目标首先受到冲击,学校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无论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驱使,都必须不断调整其旧有的目标体系,逐渐建立起新的培养目标。

(一)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的完善为方向和目的。首先,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由于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不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科学技术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性问题的解决,也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越来越左右着人类的前途与命运。正像英国弗雷泽(Frazer)所说:“展望21世纪,除非发生全球性的灾难,决定社会前进的仍然是科学技术的力量”[3](p64)。因此,教育目的必然要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科学训练和培养科学精神乃是当代任何教育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4](p186)其次,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尽管科学的作用日显巨大,但它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科学本身不能直接解决价值问题。最为重要的是,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的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而不是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分割开来。没有人文主义的价值导向,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容易走入歧途;但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没有多大意义的精神会聚,难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都各有其价值,又各有其局限性,二者必须结合。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创新教育目的的必然选择。

(二)建构新的培养目标。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方式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基础上步入信息化;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庞大的地球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多媒体技术把人们带入缤纷多彩的世界,经验型决策完全被科学型决策所取代,人类将打破“资源时代”的种种梦想,朝着“知识时代”迅速迈进。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培养能够适应知识时代挑战的创新人才成为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在的、迫切要求。在社会变革的强大冲击下,学校培养目标也在不断调整,为跟上时代及教育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变革。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这一经典性报告,明确提出把教育纳入科学的人文主义视野,要求教育不仅要实施科学训练,还要培养科学精神;要把发展人性,亦即培养创造性和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作为教育的使命,以培养一种“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的完善的人。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新构想,要求教育注重一种全球合作精神,培育人们学会关心的品性;针对社会进步与个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要求教育从促进统一性转变为促进创造性和革新精神。要求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生活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人。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要求“围绕更加尊重自然和尊重人的新发展模式的思想”规划我们的教育事业。教育“首先应为发挥今天还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教育就必须围绕着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亦即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可以说是人们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更为深入而具体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亦是走向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三)我国学校培养目标的反思。对于我国学校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过不同的阐说,也经历了许多的转折。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的培养目标变得更为明晰。首先,全面发展是培养目标的总的质量规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不仅从总体上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基本宗旨,而且也是对学生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要求使然。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协调发展,强调人的基本素质要素的每一方面都缺一不可。但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否定、反而注重个性发展,即以个人特点为基础的独创性的发展。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甚至与全面发展相背逆。在朝向知识经济时代不断迈进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并具体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之中,以引导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培养目标的时代特征。纵观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无论什么国家,什么民族,其现代化的过程都无一不以人的现代化的同步乃至超前发展为前提。人的现代化是制约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实现人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培养人的现代化品性,这是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人的现代化品性包括创造精神、自主性、民主观念、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协作精神等现代人所应具备的文化心理品质,而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无疑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教育要真正促进人的现代化,首先就必须培养人的现代品性作为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置于突出地位。

三、终身教育:教育创新的制度保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首先突破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教育模式。一种适宜于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和有利于实施教育创新的终身教育制度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新的教育制度被几乎所有国家决策者所接受而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被誉为“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一)终身教育与教育创新。系统的终身教育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建构起终身教育的教育新体系。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重新分配教学活动,从而在教育中恢复生活经验的各个方面;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合理分配资源,以满足人生不同阶段的教育需要;教育应该向学习者开放,要打破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界限,给人以更多的选择手段和方法的自由;自学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所有教育体系都应建立一些新的机构和服务设施以帮助人们自己教育自己;学校应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和科学发明所提供的教育技术,为了广泛而有效地应用新技术,要重新设计教师的培训计划;学习者的态度和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教育者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使教学适宜于学习者,而不是使学习者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则。

终身教育必将成为人们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教育走向创新在制度上的必要保证。首先,教育不仅仅是某种“才”的教育,而是一种“人”的教育。功利主义将在终身教育的旗帜下逐渐趋于淡化,而对于人本身的发展便更受强调。在强调科学知识和智力培养的同时,亦将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与道德价值的教育,以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其次,教育强调的不是人的素质“特殊化”,而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说,教育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挖掘人的各种潜能,采用全面开发的战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或者少数人的教育。而且,教育的大众性是自己学习和互相教育的形态,人既是接受教育的学习者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终身教育的精神,思考和规划未来的教育。第一,它是人格完善的教育。这种教育将不会过早地按各门具体学科的要求去规范和指导学生的发展,去检查和评价学生的成就与进步,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质和发展要求进行引导和培养,赋予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热情与积极性。第二,它是造就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这种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造就学生的整体适应性。通过这种整体性,人的发展将获得一个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构筑自身理想和事业的大厦,成为整个社会的支撑点。第三,它是面向全体人的大众教育。这种教育将更加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这种大众性和普及性除了要求每个人都要接受教育和都享有学习机会外,还要求每个人都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会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发展自己。因此它要求把每一个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学习能力和教育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第四,它是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知识时代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熏陶,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应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而且应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

(二)教育创新视界中的课程与教学。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在未来的学习社会中,学校教育仍然是每个人学习知识的基础,只是未来的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还包括培养学习的愿望、学习的乐趣,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以及开发智力上的好奇心等。终身教育强调“满足每个在学校和工作中不断学习的需要的唯一之路是学会学习”,这就提出了改革课程与教学的要求及相应的教育创新原则。按照终身教育原则进行课程改革,就要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给人类带来的对物质世界崭新认识,来重新考虑课程的总体结构。终身教育要求克服原来的学科中心、自成体系、彼此隔绝的状态,更多地采用跨学科、多学科综合的课程设计方法,制订符合科学原则又切合实际、符合学习者发展规律的课程。课程的跨学科性、综合性是未来社会要求学习者具有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亦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知识增长和变化的加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科学是知识系统,更是不断更新的过程;是认识的结果,更是探究的精神。科学在本质上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更新真理。因此,知识的学习就不再是目的,而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所以,教学不是教学生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负责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面对的是不知道结果的情景,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参与者、探索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也就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和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得到培养。

四、教育民主化与教师专业化:走向创新的前提与关键

创新教育不仅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而且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挑战。教育民主化是教育走向创新的前提,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创新的关键。

(一)教育民主化。一般而论,教育民主主要包括机会均等、民主决策与管理和教学民主三个方面的内容。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的核心,也是世界各国极力追求的目标;决策与管理的民主化是民主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是教育民主化的内在要求;教学民主是当今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根本问题之一,它集中体现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上。教育民主要求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一个主体地位上来对待,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当围绕着学生来设计与实施。如果从每一个个体角度来考察,教育民主更为重要的意义是让每个人充分发展其自身,激发其全部潜能。由于人与人的差异性,这种激发作用明显表现为教育的个性化。教育个性化就是要充分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真正为其发展服务,反对强求划一式的教育。教育的个性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能够是,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今天和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实现教育人道化和教育个性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普遍趋势。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教育改革,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了教育民主化和个性化的旗帜,并以此作为教育走向新世纪的标志。在大力倡导教育民主化的大背景下,人们提出了“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等一系列具有民主色彩的口号,这表明了世界教育改革已把发展学生的个性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可以说,世界教育改革几经起伏,其重心开始转向了人的个性,终于把“人的价值”、“人的个性”置于应有的位置,昭示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教师专业化。过去,关于教师是不是一种专门职业的问题,人们说法不一。但近几十年来,随着教师专门训练的年限逐步延长,受教育程度与学历水平渐次提高,尤其是发达国家,教师的学历水平已与其他专门职业的趋于持平,各国对作为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要求以及对于教师资格条件的要求更为严格和具体,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进一步得到保证,因此正逐步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地位。教师专业化已为各国所广泛关注,并日益成为决定教师质量的重要指标。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和霍姆斯协会于1986年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明天的教师》两份报告中明确提出教学专业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报告还认为,教师教育的责任就在于造就训练有素的达到专业化标准的教师,以教师的专业化来实现教学专业化。在世界正朝向知识经济时代不断迈进的今天,教师的作用及社会对其素质的要求已远非昔日可比,教师的专业化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强调。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自主性,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临床专家”,方能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和学生在认知、情意学习等方面的需要。也只有教师不断朝着专业化方向不断迈进,才能真正为教育创新奠定起厚实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教师的学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建立了一套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体系,并逐步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必须看到,由于历史和客观的社会条件,我国的教师专业化水准还比较低,这不仅影响了当前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改革的进程,而且制约着教育的创新。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切实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实际而有效的行动。

[收稿日期]2001-02-15

标签:;  ;  ;  ;  ;  

走向创新教育:国际视野中的反思与建构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