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图书情报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情报论文,图书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的出现,不仅很快地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而且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一时间成了我国有识之士关注的热点。今年初,中科院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欧洲,一些国家提出了建立“知识社会”的目标。欧盟委员会在最近提出的一份名为《走向知识化的欧洲》的文件中指出:“以物质产品的生产为基础的文明已一去不复返,欧盟将日益成为一个知识社会。”由此可见知识经济一词的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有人以比尔·盖茨创办的著名的美国微软公司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标志。他与历史上任何一位富豪不同,既没有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农民,也没有雄厚的资本去开工厂、办矿山,而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开发软盘,打开计算机应用的广阔领域。据报道,微软公司创立短短20年,已拥有1.5万名雇员,资产1500多亿美元,其市场价值已大于美国3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而这位靠知识致富的比尔·盖茨,已经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这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所说,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发达国家的情况已经充分地证明,知识的创新、交流和利用,确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经合组织的研究报告估计,在发达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的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开通,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由本世纪初的5%至20%提高到90%。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对未来世界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它将使现有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其中也包括图书情报工作,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1 对图书、情报工作的认识焕然一新
首先,对其作用的认识。知识经济的发展,图书情报工作将逐步走向舞台的中央,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正如经合组织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指出的:“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而图书情报工作就是从事知识和信息的采集加工、交流和管理。这就是说,信息、信息工作对于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得日益重要。杨福家院士说得好,“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既然是燃料,一旦没有了燃料或者燃料劣次,发动机就会停止运转,或者运转得不正常,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从经济角度认识其重要性。如果说过去有人将图书情报工作当成可吃可不吃的“补药”的话,以后人们会认识到对图书情报工作的投入是完全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最合算的投入,用“一本万利”来形容图书情报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可以说一点也不过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美国国会图书馆一年的经费超过了3亿美元,整整比我们国家图书馆的经费多了20多倍。同样,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的公司企业,为了尽快地从信息海洋中获取、掌握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早已纷纷在公司内部设立了专司信息工作的“信息主管”或叫“情报主管”。
2 带来信息的大爆炸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创新、交流和利用,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型的信息载体,而且必然带来信息量的大爆炸。报载,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人类历史几千年所产生的信息总和。今日因特网上的主页已达到1.3亿页,并正以每天10万页,近2000万单词的速度递增。汹涌而来的信息浪潮已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如何才能找到需要的信息?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是对信息的加工、管理和开发利用变得日益重要,过去的卡片目录、文摘刊物等等已经显得无能为力,探索先进的信息加工、管理和检索技术与方法已成为当前信息界的一个热点。美国Yahoo公司的搜索工具、EI公司的信息村已经走在了前面。杨致远这位华裔中国人,在攻读博士期间,通宵达旦地在网上漫游,搜索自己喜欢的站点,后来开发了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把站点分成不同类别,形成了层次组织,这就是最初的Yahoo。据报道,现在已有40万个独立站点,每周还有上千个新站点加入。从1996年6月他在旧金山成立的最初的Ya-hoo公司开始,不到两年时间就成为世界上有名的信息服务公司之一,成千上万的“网虫”已经离不开它,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7年利润达到6741万元。另一方面,人们对专业的信息机构和信息工作人员依赖更大,希望得到帮助和支持。信息社会的到来,不是不要图书馆和情报机构,而是图书馆和情报机构应如何去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探索更好的管理和开发信息资源的方法与技术,勇敢地迎接信息浪潮的挑战。
按照经合组织的报告,知识从内容上可以分成4类,即知事(know-what)、知因(know-why)、知用(know-how)以及知人(know-who)。而从形式上又可以分为可编码型及意会型两种。目前的信息技术比较适应于处理可编码型即知事、知因类知识。我们在探索新的信息加工、管理和开发技术与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各类知识的特点,这样才会更实用、有效。
3 给图书情报工作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知识经济的发展,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到了1973年全世界也仅有5万台,这中间过了25年,而今天世界已拥有各种计算机1.4亿台。60年代,一条电缆仅能提供138对电话,而今日一条光缆可同时容纳150万对电话。现在全世界约有6千万人使用因特网,预计本世纪末可增至5亿人。在我国,情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努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在近十几年内发展很快,仅“七五”期间国家投入的资金就超过了200亿元人民币,中央政府各部门信息中心安装的大中型计算机有1300多台,终端3万多台,微机5万多台,而1980年时全国仅有大中小型计算机2900多台,微机600多台。专家认为,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大约比发达国家落后20~30年。不管我国现状如何,信息技术必将使我们的图书情报工作逐步走向信息数字化,手段自动化,服务网络化。一句话,将使我们的图书情报工作模式发生根本的转变。现在,偌大的世界好象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信息资源的利用越来越漠视距离和时间,各种信息瞬息之间越过时区国界,送到需要者面前,信息资源的共享真正地成为现实。据了解,国内有的图书情报机构的管理工作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化,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社会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图书馆、情报所及其信息服务业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4 使我国的图书情报工作出现新的增长点
发展电子信息服务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我国也将向此方向发展。
1)开发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各种电子信息产品,以充分地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目前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绝大部分是英文信息,中文信息极其有限,不及英文信息总量的1%,这不仅影响我国人民利用网络资源的积极性,而且也与12亿人口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从现在起的相当长时期内,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组织、增加投入、分工协作、下大力气抓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信息资源,让中国进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
2)各级各类图书馆、情报所等应在过去传统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网络信息服务,既可以通过网络接入,开展DNS、Email、FTP、WWW、NEWS等基本服务,也可以开展联机检索服务,还有搜集代理、信息推送增值服务,这样电子信息服务就可以逐步成为图书馆、情报所的主业。
3)信息咨询将得到迅速发展。有报道说,近年来北京地区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很快,已形成跨学科综合性的高智密产业,现有各种信息咨询机构4758家,从业人员10.4万人,业务范围涉及经济、科技、工程、管理、法律等,去年开展咨询项目54万个,收入达62.68亿元,发展形势很好。但与国际咨询业相比,差距甚远,特别是专业的科技情报机构,主要的工作重点还是在为领导机关的决策服务和软科学研究,还没有面向市场,针对国家、部门或地区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中的难点、热点,发挥出咨询服务业主力军的作用。今后应将咨询服务逐步向社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并积极开拓国际咨询市场,真正使信息咨询成为图书情报工作的新的生长点。
5 对图书情报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它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占有。因此,人才对知识经济的作用大大超过人才对工业、农业经济的作用。同时,它所需要的人才,也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即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样,信息社会对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市场需求和社会的不同用户,提供各种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和快速、优质的信息服务。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更加开拓性的形式和方法,培养新一代的图书情报人才。现有的图书情报人员应该通过继续工程教育,学习各种新的技术和技能,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6 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建设的新发展
知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图书馆、科技情报机构在一种崭新的社会环境下运转,改变了传统的图书情报工作的模式。如果我们不去探讨和总结新环境下的新理论,就不能推动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信息工作的发展。十分可喜的是霍忠文、曾民族等同志已经大胆地提出了Infotelligence Science、Cyber-informatics等新见解,这对推动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建设的新发展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