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素质内涵及素质培养模式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论文,高校学生论文,内涵论文,培养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一项有关高校学生素质与课程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访谈发现“北大几位名学者一致认为课程体系和人才素质培养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注:刘龙龙:《质的研究还是新闻采访——同陈向明博士商榷》,《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陈向明:《综合大学理科人才素质与课程体系研究》,《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对此,笔者理解为在这几位学者的心目中:1.大学课程计划者并没有刻意通过制订和履行计划去培养和造就学生具有某些素质;2.即使计划制订者有此意图,履行这些课程计划并不必然培养和造就学生具有所期望的素质。无独有偶,在2001年7月下旬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里,代表用人单位的现任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和代表育人单位的北大副校长陈章良博士就大学是否应对学生具有诸如“人品”等素质负责及哪些特殊素质更应受到重视发生分歧和争论(注:《你是人才吗?》(上、下),见《扬子晚报》2001年7月28-29日,A12版。)。由此可见,大学教育教学和培养人才素质之间的关系问题尚没有很好解决或廓清。笔者认为,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按照课程计划(专业设置)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并必须与培养造就学生具有某些目标素质相联系,否则便不能称为成功的教育/高校管理。本文就高等教育拟培养学生素质之内涵及素质培养模式发表一些粗浅的意见以求教于方家。相信该类问题的讨论对于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将大有裨益。
一、高校学生素质内涵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能够从事于某一门专业性职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准专业人员,更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人。这就意味着素质教育应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独立人格、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体。简言之,高等教育欲提升学生的素质包含了包括李开复博士所强调的“人品”和陈章良博士所重视的“创新”在内的诸多特质。对于教育应提升的学生素质,国内教育界已有很多讨论,燕国材先生将其归纳成3个大类共8种素质(注:燕国材:《论21世纪教育的基本走向》,载朱永新、徐亚东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应提升的学生素质(三类八种)
三类八种
包含内容
形成因素
自然素质 身体素质
身体的结构与机能 先天因素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
认知、智力因素与意向、非智力 先天与后天
因素
政治素质
政治认识、观点、信念与理想
社
思想素质
思想认识、思想情感与思想方法后
会
道德素质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 天
素
业务素质
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技巧
因
质
审美素质
审美观、审美认识、美感、审美素
情趣与能力
劳技素质
劳动观、劳动品质、劳动知识与
技能
燕先生的归纳适合于初、中、高3个教育层面上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笔者认为8种分类比较全面贴切。惟一有异议的是身体素质作为教育应提升的素质之一,其形成因素应该是先天与后天相结合。这样,由于自然和心理素质的形成都有后天,即社会因素的加入,上述3个大类的划分就有些牵强。笔者针对高等教育层面,结合传统和时代的考虑,将高等教育应提升的学生素质分成3个范畴:道德、智能和健康。这种分类与传统的德、智、体提法略有不同,即“智”换成“智能”——增加了对能力、见识的要求;“体”换成“健康”——增加了对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健康的要求。针对这3个范畴,笔者又各立出3个指标,形成一个网络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学生素质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道德素质由品格、行为和个性指标来表征;智能素质由见识、能力和知识指标来表征;健康素质由体魄、精神(心理健康)和情感(社会适应性)指标来表征。有关该指标体系的进一步描绘见表2(见下页)。
表2 教育应提升的学生素质:高校层面
范畴 指标
内容描绘
品格
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事业心、公私观、
Character 磊落、诚实、正直、直挚、信用、善良
道德 行为
伦理、优雅、遵纪守法、敬老爱幼、尊师重
Morality
Behavior道、文明礼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
个性
独立人格、大度、自觉、自信、坚韧、果断、
Personality
灵活、勇敢、自制、自省、合群
见识
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见识:
Insights关心时事消息、注意观察、勤于思索、广泛
阅读
智能 能力
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搜集
I&C
Capabilities 信息资料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演
讲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管理能力,
生活能力,动手(劳技)能力
知识
深邃的理论功力和广博的知识:
Knowledge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体魄
强健体魄:
Physique 活力、精力、能量、耐力
健康 精神
记忆力(敏捷、准确、广泛、关连性),思
Health
Mentality
维力(敏捷、灵活、广泛、批判、创造性),
注意力(自觉、集中、分配、保持、宽广性),
兴趣力(广泛、关注、持久性),审美力(
观念、认识、情趣、能力)
情感
理解情感(倾向、丰富、深刻、稳定、效果
Emotion
性),调节情感(自控力),驾驭情感
表2给出了3个范畴9个有关指标素质的具体描述。显然,上述高校学生素质指标体系兼顾了现代学力的两个方面—“显性(overt)学力”和“隐性(covert)学力”,且表2已经为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从而也为“隐性学力”的显性化,构筑了一个基础——在表2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可以建立一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高校学生素质评估系统。
二、造就素质的一般教育途径
李开复博士认为“人品”等素质应由学校负责去造就,固然人才素质的造就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用人单位亦有提高雇员素质的文化影响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功能。然而,在一个市场经济中,育才毕竟不是一般用人单位的主业,且从降低商务成本、避免风险的角度看,雇主在招募中必然更重视候选人的诸如“人品”等素质以防类似“李森搞垮拜林银行”事件重演。陈章良博士认为诸如“人品”等素质的造就与升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家庭、雇主、社会都应对此负责,这是对的。然而,相对于其他实体来讲,学校是育人的专业单位或者说育人毕竟是学校的主业,所以学校应该更多地结合考虑包括用人单位要求在内的众多要素探讨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以培养和造就学生具有必需的目标素质。这样我们将涉及有关教育模式。查有梁先生总结出3种基本的教育模式:德国式、美国式和古代中国式。(注:查有梁:《21世纪的教育展望与选择》,载朱永新、徐亚东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2-74页。)有关这3种教育模式的概况,笔者将其归纳在表3(见上页)。
表3 三种不同的教育模式
模式
代表人物 关注重点
特色优点/局限性
赫尔巴特
德国
J.F.Herbert
知识
教师中心
知识水平高能力弱,
(1776-1841) 从教中学
学习被动、痛苦
杜威
美国
J.Dewey
能力
学生中心
能力强,学习主
(1859-1952)
从做中学动、愉快知识水
平低
古代
《九章算术》教育法 研究
问题中心
研究创新能力强,
中国
(公元1世纪成书) 创新 从实例中学
知识的结构性、
系统性差
表3中德国模式即我们所熟悉的填鸭式(Cramming System)。美国模式也称为启发式。从总体上看,虽然我们曾经拥有一个在局部应用的古代中国模式,已经和正在进行许多个别和局部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并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仍属于德国模式。德国模式有其优点,但要凭借这一模式造就学生具有全面素质显然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这也就是为什么北大几位名学者一致认为课程计划和人才素质培养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原因。查先生认为21世纪的教育模式应当是这3种模式的“综合模式”,笔者对此十分赞同。然而如何形成和实施这一综合模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同时也对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探讨这样的一个综合模式至少要从师生关系、教材、教学方法和将科研兼并进行教学这4个环节着手。
1.师生关系。关于师生关系,我国教育界存在着“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双主体”的提法和争论(注:燕国材:《论21世纪教育的基本走向》,钟启泉:《跨世纪教育课题:教育重心的转移》,载朱永新、徐亚东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3、59页。),笔者无意加入这一争论,仅仅就师生间应有的关系和他们各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表述如下:
图2中关于师生关系的表述是建立在笔者在丹麦和中国高校的实证体验(既有作为教师、科研人员的体验,又有作为学生的体验)及理性概括之上。根据图2模式,教师和学生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双向关系(这一点在丹麦大学中非常明显),通过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促进成为朋友(形成有利的教育气氛)、同伴(无话不谈,便于进入对方心灵相互影响)和同志(同心协力完成教育和科研任务)。在造就学生素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在主动地位,是这一过程的驱动者,学习任务的履行者和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师教育和自我教育);同时,学生对教师的反作用又促使他们成为教师灵感的催生者。要使学生处在主动地位,教师必然扮演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和管理人的角色,而学生良好品性和健全心智的形成又极大地依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单纯的资源输出者——输出知识必须强化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熏陶学生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的品性,学生的反作用又开启了教师灵感的阀门,也是资源的接收者,因此,上述师生关系的模式能够造成双赢。传统的观点强调教师是贡献者,所谓像蜡烛一般燃烧了自己以照亮别人。笔者认为还应强调教师是受益人。一个好的教师是艺术大师,他(她)必然能够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吸收营养、完善和发展自己。
图2 师生关系和各自角色示意
2.教材。关于教材,因其是用以教学、提高学生知识素质的基础材料,必须精选或精编以达成五性: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适用性和实践性。一本高校的教材应该是一门学科或分支学科科学知识的精要,它不是方针政策诠释学,不是实务型的工作手册,不是各科知识的拼盘,也不是编者个人观点的演绎。而应反映一个科学或分支科学领域内现存的理论成果。科学性意味着由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组织起来的由概念、原理和理论构成的知识组合。先进性意味着这一知识组合反映了世界先进水平。新颖性意味着这一知识组合已经不断更新而符合当前世界先进水平。适用性意味着这一知识组合适合于本国国情和适合于对应的教育层次(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实践性意味着理论是由大量的案例来阐发的,因而易于理解和接受,也是能够应用的。选、编教材的五性要求蕴涵着对教师素质的极大挑战。
3.教学方法。即使从理论上明确了师生间应有的关系或有了好的教材后,并不是万事大吉。新型师生关系的实际形成,教材的合理使用,学生素质的提高,仍然极大地依赖于教学方法即如何教与学的问题。从一个综合模式的形成角度看,一个思路是在传统的教师授课基础上强化学生参与和问题定位的要素。与此有关的教学方法在中外教育实践中已经很多,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和观察择要总结出一些如表4所示。
表4 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方法/手段
简要描述
1
课堂讲授传统的教学方法
2 多媒体计算机、 可使用大量的图表增强信息的明晰性、表达性,
投影仪辅助讲授 可使用音像案例增强理论的直观性、可接受性
3 网络应用学生与教师计算机连网,在网上查阅备课笔记、
布置和传递作业、提问和答疑
4 双语讲授中文和某一门外文并用,例如:英文版书、中
文讲授,增加课堂讲授的附加值
5 参与讲授教师将课程大纲和每次上课的主要问题交给学
生
5.1 启发、引导
强调双向交流,经常提问,使双方专注于讲授
内容/问题
5.2 讨论
学生与学生(小组)、学生与教师讨论所讲授
内容和问题,教师作总结,寓教于讨论中
5.3 学生讲授由学生轮流讲授部分教学内容,教师作评估和
总结
6 辅导
针对不同情况,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辅
导与鼓励
7 研讨会 学生撰写论文交流巩固知识,检验阶段学习情
况
8 社会实践与课程有关的社会访问调查,与专业有关的毕
业实习,毕业实习应与毕业论文适度结合
9 实验
无论理工科还是文科,学生都可通过实验增进
对理论的理解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学生校内兼职
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以巩固知识和增长才干
相应地,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不能仅仅根据闭卷书面考试的分数,而应根据一系列要素作综合评估。这些要素可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回答问题、提问踊跃度、小组讨论、学生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含答辩)、社会实践、实验和书面考试等。教师可根据每门课程具体情况选择几个要素制定评分结构,以此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学会学习和发展自身的全面素质。
4.将科研兼并进教学。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直接联系起来是形成一个素质教育综合模式的重要一环,也是对上述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科学研究聚焦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关注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科研本身是一个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有利于造就在课堂教育中难以获得的能力,学生科研过程中有关要素对相应能力的培养关系如表5所示。3种主要的科研类型、它们的产出及适合于不同学习阶段(学士、硕士、博士)的情况如表6所示。
表5 学生科研过程中有关要素所培养的能力
要素
培养的能力
学生科研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
能力
以个人/小组立题增长见识(广泛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能力
学生课题组
人际交往、合作、协调的团队工作能力
搜集信息、资料 研究方法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交往
能力
解释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抽象概括能力
撰写报告(论文)书面表达、写作能力,计算机文字处理能力
报告(论文)交流、答辩 抽象概括能力(限定交流时间),演讲能力
报告(论文)出版发表能力
表6 三种主要科研类型、其产出及适合的学习阶段
类型
产出 适合阶段 简要描述
行动研究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问题的研
Action 导致变化 学士 究,了解问题的由来、当前的状
Research 况、发展趋势,学生通过研究过
程学到许多知识,明瞭
有关问题的下一步变化是什么
应用研究 找到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解决
Applied
解决具体 硕士 方案,尽可能地回答什么正在发
Research 问题
生并找到之所以如此的原因
纯研究
发觉
纯研究聚焦于发展理论,或验证
(基础研究) (Reflection) 博士 和发展一个存在的理论/技术/
Pure
发明
方法,或发明一个新的技术/方
Research 发现
法(如Taylor的科学管理,
Walton的全面质量管理);或发
现一个全新的理论(如Hawthorne
试验发现社会关系对于生产率和
工作行为的重大影响)
注:有关三种科研类型的详细描述见Easterby-Smith,ect.1991(注:Easterby-Smith,M.,Thorpe,R.and Lowe,A.Management Research:An Introduction.SAGE Publications,1991.London.pp.6-8.)。
表5显示了学生科研对于培养学生有关能力的作用。表6指出了对应于大学教育的不同学习阶段可以采用的不同科研类型。在学士阶段,可安排学生进行行动研究,聚焦于通过研究过程学会研究,增长知识和才干。在硕士阶段,可安排学生进行应用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博士阶段,学生应独立地进行纯研究以发展理论。
将科研引进教育,对此发达国家已积累了一定经验。笔者原所在丹麦大学已完整地将学生科研纳入教育培养计划、贯穿于从学士到博士各个学习阶段,并随之调整了教育场地和设施以配合学生科研小组的活动。学生从进入大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约5.5年),一般已合作和独立地完成了12个学生科研项目,由此极大地增强了处理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及其应用含义
就人才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李开复博士强调“人品、智慧、团队精神、激情”,而陈章良博士则重视“创新、执着、自信”(注:《你是人才吗?》(上、下),见《扬子晚报》2001年7月28-29日,A12版。)。当然,他们都没有错,两位在各自领域内的顶尖级人才之所以在该问题上各执一词源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立场不同。笔者认为,李开复博士较多地从特定用人单位招募战略角度来考虑候选人素质;陈章良博士的表述则显示了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是如何从杰出科研人才应具备的一般特质角度来评估、选拔、培养研究生和科研助手的。而笔者在本文中对高校学生目标素质内涵的界定则秉持一个教育和教育行政/高校管理的视角,鉴于该视角要求具有一定的兼容性,相信包括用人单位代表李开复博士、育人单位代表陈章良博士、以及其他方方面面在人才素质问题上的意见都能够并已经被包容在文中所述及之模型中。显然,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雇主和管理、环境条件会对人才素质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要求,这是很正常的,也是管理权变理论早就指明了的。对于教育行政管理和高校管理层面来说,关键是要帮助被培养者逐步构筑起一个较为全面的素质平台,从而使得各个个体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结合主客观各种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
鉴于国内高等教育中仍然主要沿用德国教育模式,致使北大几位名学者一致认为大学课程计划和人才素质培养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本文提出应用包含4个重要环节(师生关系、教材、教学方法和将科研兼并进教学)在内的综合教育模式取代德国模式,以使大学的课程计划和人才素质培养之间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因果关系,以此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该综合教育模式的优越性已在笔者本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初步验证,并将在与同行交流的完善中进一步发挥其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