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发育(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营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母乳喂养不当和辅食添加不及时、不合理;
●婴儿出生后,晚开奶;
●存在不同程度的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存在贫血,佝偻病和维生素A缺乏等常见营养缺乏病,另一方面还存在体重增长较快,身高相对增加较慢,使肥胖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等趋势。
父母必读:我国儿童如今的营养状况如何呢?
荫教授:衡量儿童青少年健康和营养状况的简单而有效的手段是了解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最常用的指标是儿童的身高(长)和体重。
《90年代儿童发展纲要》中指出,到2000年时,0~4岁儿童的低体重率应控制在10%以下,2~4岁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应控制在20%以下。
目前,我国学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
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儿童生长迟缓率的指标仍然相当高。全国近1/3的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江西、广西、贵州等地区农村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在50%,甚至70%以上;海南、云南、陕西等地区的儿童低体重率在1/3以上。
父母必读:生长发育迟缓对儿童会有哪些影响?
荫教授:生长发育迟缓对儿童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和心理发育都有不良的影响。生长迟缓的儿童成年后,容易发生功能性损伤,做工能力、耐力等较低,进而影响其工作能力。
父母必读: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荫教授:要说儿童的营养状况,首先涉及到的是母乳喂养与辅助食品(辅食)添加状况。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又称断奶食品或过渡时期食品)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母乳是生后4~6个月内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在我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0年~1995年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的合作项目中,观察到101个贫困县儿童的生长发育与喂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贫困农村地区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63.7%,人工喂养率为5.5%,混合喂养率为30.8%,而在南方的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纯母乳喂养率更低。
现在,婴儿在出生当天吃到母乳的比例逐年增加,从14.4%增加到30.9%,而两天以后开奶的比例由64.2%减少到46.5%。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儿生长滞缓和低体重儿的比例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儿。母乳喂养是减少婴儿营养不良的实际有效措施。
母乳喂养的婴儿发育较好,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少,死亡率也比人工喂养婴儿要低得多。
我国农村仍有一些传统习惯不合理,晚开奶便是其中之一。有的产妇要两天后才能开奶,糖水仍然是开奶前给婴儿的主要食物。根据贫困县的调查结果,母乳喂养率从1990年的61.8%下降到1995年的55.5%;而人工喂养率从5.1%上升到14.4%。因此,宣传尽早开奶、提倡纯母乳喂养已是当务之急。
儿童辅食添加是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添加辅食过早过晚均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半岁至两岁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贫血和营养不良的高发期。因此,婴儿出生4~6个月后,及时、合理地为孩子选择、购买、准备、加工、添加辅助食品,其作用极为重要。
父母必读:据报道,我国婴儿自出生至6个月的平均身高、体重并不比某些发达国家的婴儿低,但6个月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会这样?
荫教授:是的。通常我国婴儿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平均身高、体重超过或达到国际标准,在随后的6个月就降到标准之下。这种生长变化最大的可能原因是由于母乳喂养期添加辅食过晚、不足或不合理的断乳期喂养,以及反复腹泻和呼吸道感染造成的。199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婴儿在出生后半年开始添加动物性食品的占91.8%,农村占66.6%,比1987年有明显进步。
1987年,中国9省、市、自治区(内蒙古、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北、广东、四川、云南、宁夏)的儿童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婴儿在半岁时未添加动物性食品和蔬菜水果的占27.5%,农村占53.3%;1~2岁时城市仍有9%,农村有21.3%的幼儿未添加以上食物。如果断奶期儿童的喂养不当,辅食添加不及时,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因此,全社会都要积极关注儿童辅助食品的发展,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使儿童能够及时得到高质量的断奶期辅助食品。也希望儿童食品生产厂能够开发出物美价廉的婴幼儿辅助食品。同时,母亲具有一定的营养知识,科学及时地添加辅食,对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有重要意义。
父母必读: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还缺什么?
荫教授:1989年~1991年,我国曾对黑龙江、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8省的几千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6岁学龄前儿童两年食物摄入量的变化特点是,谷类和其他植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少许下降,以2岁组最为明显;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有不同程度增加。各年龄组儿童来自豆类和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的比例在两年期间显著增加,能量摄入已满足需要,蛋白质摄入也基本能满足机体需求,说明我国儿童的膳食结构正在逐步改善。但是,钙、维生素A和核黄素摄入很低,只占推荐膳食营养量(RDA)的1/3~1/2。
父母必读:目前学龄儿童的营养是太多还是太少?
荫教授: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参考体质指数(BMI)值比较的结果,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没有学龄前儿童严重,但是超重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城市儿童青少年,男孩、女孩超重的比例分别占9.6%和6.0%。
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是在11~14岁。这时,一方面身高、体重的年增长值较高,而另一方面消瘦率是整个学龄期最高的。
同时,男孩在12~13岁,女孩在11~12岁超重率都有增加的趋势。提示11~14岁可能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脆弱环节,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这个时期的营养状况。
父母必读:目前我国儿童体格发育呈什么样的趋势?
荫教授: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体格发育有提前趋势:1992年资料显示,儿童身高、体重的第二次突增在9~10岁就开始了,比1975年提前了1~2年。因此,需要对儿童青少年加强青春期教育,并及时开展营养学知识的普及。这个时期是儿童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对营养素的缺乏、过剩反应也最敏感。
我国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已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学龄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这个时期的营养不良表现不明显,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也最低。但是,这个时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身体、心理逐渐成熟,思维模式逐渐成人化,生长发育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和工作能力。
2.城乡差别有加大趋势: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的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甚至有增大的趋势,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以6~14岁男生为例,1982年身高的城乡差别平均为4.4cm,1992年为5.2cm,差别最大的是11岁。
城乡差别在很大的程度上与营养素的摄入量有关。农村居民的膳食质量与城市存在很大的差别。
在农村,居民每日的膳食除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C的摄入量比城市多外,其余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低于城市。并且,农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也都比城市低得多,这样的差距近年来也有加大的趋势。
3.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有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重增长较快,身高增长相对较慢。这种现象在农村可能是良性的,因为以前农村儿童青少年的体形单薄,体重相对较快增长可使身体更结实、匀称;而在城市,体重过快增长可能出现更多肥胖儿。如近年来有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