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叉共鸣”实验改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叉论文,共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你告诉学生:“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若敲响一个,另一个不敲也能跟着响。”学生肯定不信,能让学生确信无疑的就只有实验了。为了使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162页图5-29的实验效果明显,笔者进行了三点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实验装置见附图。
首先把两个带音叉的共振箱分别用两个细线套吊起来,细线套可以吊在铁架台支起的横梁上,两个共振箱的开口相对。这样可以减少振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第二,实验时再用细线吊起一个乒乓球,乒乓球放在未敲音叉的旁边,用细线吊在铁架台支起的横梁上。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乒乓球的振动来反映未敲音叉的振动情况。间接看到音叉共振的现象。
第三,把可以别在衣服上的表克风(无线话筒)吊在未敲音叉的共振箱开口处,实验时可以把音叉共振时发出的声音进行放大。学生不管在教室里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音叉共振时的声音。
经过这样的处理后,演示实验的效果会非常明显,学生们既可以看到又可以听到“音叉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