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
李昌文1李昌玉1任君芳2
(1汶川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四川 汶川 623000;2阿坝州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摘 要: 在全球生态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林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了解国际林业发展动态有助于推动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介绍国外林业的发展现状及林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并结合我国推进生态林业建设提出几点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林业发展现状;经验
在全球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国际林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分析国际林业发展动态有助于推动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1]。自从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特别是1997年第11届世界林业大会以来(这次大会以讨论“面向21世纪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为议题),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林业发展的最基本的时代课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林业发展方向[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再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持久地保持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不断提高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等[3]。
1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
1.1 德国
德国是世界林业发展的先驱。对森林的保护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和完善的森林管理制度,从联邦政府到地方林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机构简单,职能明确,简捷高效,许多林业生产和经营服务,由林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承担,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其次具有高素质的林务官制度,高度重视林业教育和培训[4]。
德国联邦及州政府和中国一样,每10年进行一次森林资源清查,并且严格执行年采伐量小于年生长量的规定[5]。1898年,盖耶尔提出“近自然林业理论”,近自然林业是一种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是二战后德国人民经过几十年森林经营活动实践不断探索、总结、完善而形成的森林经营理念与方法[6-9],指在经营目的类型中使当地群落主要的乡土树种得到明显表现[3]。德国是近代林业科学的发源地,其森林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不能货币化的生态效益上,森林已成为提升德国文化和产品品牌、保持工业化文明的手段。完善的社区林业是德国林业的一大亮点[10-12]。在过去,德国大多数私有林场主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营森林,近年来对森林经营毫无兴趣、缺乏林业知识、自己没有经营能力以及不在当地居住的林场主逐渐增加。
1.2 美国
美国林业历经了10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森林管理经验。美国林业的发展大致分为6个阶段。(1)森林利用初期阶段:此发展阶段的管理方法为森林资源皆伐;(2)森林破坏阶段:这个阶段的管理方法为森林资源开发利润最大化;(3)边治理边破坏阶段:管理方法为环境保护与林木资源;(4)森林多目标利用阶段:这个阶段的管理方法为森林多目标、多用途管理;(5)生态利用为主兼顾产业利用阶段:管理方法为注重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6)可持续利用阶段:管理方法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管理[13]。
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浪潮,J.F.Franklin教授提出了“新林业”理论[14]。此后对国有林实施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美国林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15]。理论强调森林经营在突出环境保护价值的同时,发展多功能、集约化林业,重视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挥,强调林业多功能兼顾,建立合理的森林形态和森林结构[16]。
根据业界权威的Cimdata的定义,PLM是应用于单一地点的企业内部、分散在多个地点的企业内部,以及在产品研发领域具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的创建、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一系列应用解决方案,它能够集成与产品相关的人力资源、流程、应用系统和信息[2]。它针对制造业,以网络为基础,提供全生命周期(包括市场需求调研、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的信息管理,并在一定范围内为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维护建立一个并行的协作环境。不同部门,不同角色的使用者随时随地共享、使用产品数据,并将其应用到新产品的开发,快速响应市场。
1.3 日本
英国林业的发展趋势为森林的木材生产功能日益削弱,改善生态环境及休憩旅游功能大大加强,国家对林业的扶持强度越来越大,林业研究从注重实用性研究向注重森林与全球环境关系的方向转化。
英国林业管理体制具有层次少、效率高的特点,并实行国家林业委员会—地区林业局—林业局的三级管理[22]。国家林业委员会机构设置比较精简,林业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国有林业企业不受地方政府干预。英国注重规范的林业标准化经营,很早便开始了林业标准化工作。英国林业经营除了依靠林业法律外,主要是通过林业标准化来规范管理。育苗、造林、抚育、采伐、野生动物保护、病虫害防治及林产品加工利用等均有各自的经营标准。同时任何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营林及采伐活动均需在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评估后才可进行[23]。
1.4 英国
“接近自然”是指在经营目的类型计划中使当地群落主要的乡土树种得到明显表现。它不是回归到天然的森林类型,而是尽可能使林分建立、抚育、采伐的方式同“潜在的天然森林植被”的自然关系相接近;使林分能够接近生态的自然发生,达到森林群落的动态平衡,并在人工辅助下使天然物质得到复苏。
英国林业的发展也走了一条从森林资源大量破坏到森林资源大面积恢复的曲折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成立了国家林业委员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大面积森林恢复工作,通过几十年来的努力,使英国林业很快走出了低谷,开始踏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6]。英国因林牧争地矛盾十分突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通过国家、私人及公私合营等多途径来恢复全国森林[21-22]。一方面国家林业委员会通过买地进行大规模造林。另一方面,国家又通过形式多样的补助、减免林业税及提供技术援助等政策来鼓励私有林主造林的积极性[20]。通过这种多方位的森林恢复途径,使得英国森林资源得以迅速恢复,森林覆盖率从一战前的3%上升到现在的10%。
日本木材资源多,但自给率低,目前,80%的用材靠进口,20%靠自产[19]。因此,为鼓励造林,日本对林业长期而稳定的扶持,主要有3个途径:林业补助金制度;林业专用资金贷款制度,一般是无息或低息贷款,用于造林、林道及林业结构改善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与林业相关的15个税种采取减征、免征和延期纳税等扶持措施,确保了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3]。2003年4月,日本公布的《森林—林业白皮书》一书中提出今后森林资源建设要面向可持续经营,要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服务,要有利于森林多种机能的发挥[19]。
日本林业基本情况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日本森林覆盖率高,分布均匀,覆盖率为67%,居世界前列。(2)林种的划分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林种划分为循环利用林(类似于我国的用材林)占总面积的30%、共生林(类似于休闲风景林)占20%、安全林(防护林)占50%。(3)林地私有化程度高,私有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9%。(4)注重提高国民对森林多种功能的认识。日本国民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认识,已远远超过对经济效益的认识。(5)尊重国民意愿,注重依法治林。日本林业能持续保持森林面积、蓄积稳定“双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国民意愿,制定明确目标,有一套完善的易操作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森林法》和《林业基本法》是林业管理的基本大法[3,20]。
克罗地亚的格罗布尼克赛道刚刚完成了更换了路面的作业,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平整的路面和全新的设施在为车手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使这条赛道散发出了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事实上,激情才是格罗布尼克赛道最大的魅力:在这条拥有多个中速弯、高速弯和长距离直线路段的赛道,充沛的动力当然必不可少,但精准的制动时机亦是获胜的关键所在。
一篇习作完成后,不要让孩子成为唯一的读者。游戏习作的主角是孩子自己,怎样让孩子的游戏故事在儿童的言语世界中鲜活、灵动起来?快乐联动是一种很好的交往情境机制。每一次习作完成后都有分享课,让孩子通过读自己的习作,明白自己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体,“我”也可以成为话语的中心,“我”的话语也可以对别人有意义。倾听的孩子学会了关注他人的存在,明白习作就是用言语和别人进行交往,让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孩子在听到别人的优秀习作时,会自觉鼓掌,大家在这样的互相被肯定的过程中,获得自信,获得快乐。
1.5 加拿大
加拿大是世界上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森林面积大,接近亚洲的森林面积,占全球总林地的10%,资源丰富[24]。同时,林业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法律完整。基础完备,经营管理水平高[3]。
加拿大林业部门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森林保护和生态建设模式。加拿大为保护林业生态,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可持续森林经营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不同的区域,全面预测和管理林业的社会、经济、生产和经营等。明确了林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加拿大的法律、政策和具体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体现了保护森林和生态系统的原则,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林业科研投入及林业科技推广,并将相关费用纳入财政拨款计划。根据森林自然分布的实际整体布局全国的林业科研机构,放弃按行政区划布局,在全国设立5大林业研究中心,每个中心的研究内容既有侧重又有协作。这种开放式的研究体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智力资源的浪费和研究的重复性。通过公有林许可证制度和颁发森林执照进行森林经营管理。森林执照对采伐地点、采伐数量都有严格限制,对造林更新也有具体要求[24-25]。政府对森林执照的申领和颁发有严格的规定,执照有效时间为20年,期间每5年进行一次资格审查。
1.6 新西兰
新西兰森林资源经历了大量砍伐、天然林的砍伐进行严格审查、最后对所有国有天然林的采伐和保护等变化[26]。在1920年,通过对天然林采伐利用速度的估算,到1965年,新西兰的天然林资源将被耗竭。因此,人工林进入了3个高速发展时期,人工林造林主要以辐射松为主,约占90%。新西兰森林经营管理主要通过林业私有化改革和林业分类经营。新西兰林业私有化改革是新西兰林业产业近20多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西兰大部分人工林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管理为人工林的高效集约经营提供了基础,这也是新西兰人工林经营管理的一个特点。新西兰林业分类经营是较为成功的林业经营模式。这种分类经营模式是在新西兰特定的自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背景下,经过几十年的林业发展逐步形成的。国有人工林私有化的完成和1993年森林修订法案的通过,新西兰林业分类经营模式才得以确立[27-30]。
新西兰是林业发达国家,新西南森林面积813万hm2,其中天然林占森林面积的79%,森林覆盖率30%。新西兰的林业发展在解决木材生产和环境保护矛盾上走出特有的林业发展模式。森林资源管理严格,1987年,国家机构改革,成立了保护部、林业部和林业公司,保护部负责对非商业林进行管理与保护。1993年森林修订法案通过后,所有私人天然林的采伐需通过政府审批并需纳入天然林可持续经营(SFM)计划和许可[26]。
新西兰的林业科研与教育,新西兰林业研究所(SCION)是新西兰最主要的林业科研单位,主要从事林业、木材加工、木材衍生材料和其它生物材料等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在人工森林培育科学和木材加工研究领域比较突出,近年来加快了在新材料和生物能源方面的研究。此外还包括肯特伯雷大学、怀阿里奇理工学院、NORTH TEC等学院及一些职业培训机构[26]。
2 国外林业发展可借鉴的经验
2.1 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
近自然林业是一种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其实质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森林环境里,通过人为的、适度的、科学的经营活动促进森林的顺向演替,依靠自然力的作用形成稳定的多树种、多层次、异龄林的森林群落,这种森林群落能够在本身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给人类提供长期稳定的物质产品和社会、生态服务功能;近自然林业是在保护现有森林的前提下,逐步、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林木,同时,在森林环境里持续不断地培育下一代林木,从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31-34]。
英国是个少林国家,截至1998年3月英国有林地面积为244万hm2,森林覆盖率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年木材远不能满足本国对木材的需求,约85%需要靠从国外进口,但英国森林恢复很快,自90年代以来,英国每年新增造林都在1.5~2万hm2之间。其中以私有林造林面积增加最为明显[20]。
进入90年代以来,根据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森林资源和林地可持续经营要求,美国国有森林已全面禁伐,转变为以环境保护和娱乐游憩为主的生态、森林旅游和长期研究用林,采用“依法治林、产学研结合、政府支持和永续性利用”的森林经营模式[17-18]。21世纪至今,美国林业发展进入可持续利用阶段。美国政府用法律手段来管理资源,加强对资源的立法。迄今为止,美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美国林业管理体制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充分尊重部门和学科的合作和协调。在近100年的发展中,美国的森林面积仅减少了13%左右,从1992年至今,其森林覆盖率一直维持在33%左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推行行政管理机构改革方案,制定了建立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部门,注重节约开支、基层服务和职员责任感培养。
有机质热解生烃膨胀力和流体扩散力与源岩生烃率成正比,即生烃速率越大,产物增加的体积越大,形成的膨胀力和流体扩散力也越大[9-10]。随埋深增加,累积生烃量增加,源岩生烃速率逐渐增加,达到生油窗时生烃速率达到最大值,随后生烃速率逐渐降低(图6(b));毛细管压力差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产物增容膨胀力和流体扩散力也呈现先增加,到一定程度又减小的趋势(图6(c))。
2.2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深化林业改革
建立健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执法队伍,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和林业法制教育,提高全民守法意识,依法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针对西南地区部分地区石漠化加剧趋势,尽快制定石漠化防治相关法律措施[35]。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以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林业部门是大而全的机构,负责的职能也很多,林业部门要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就必须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创新管理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加快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林业改革。把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从企业中剥离出来,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要不断增加对林业的技术投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生态技术创新,从而提高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3-26]。
推荐理由:本书作为汉字学习的敲门砖,希望帮助小朋友们建立起汉字基本概念,为系统学汉字打下基础,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汉字是有系统的、形象的、有趣的。 除了体例上的独创性,本书插画在技法和内容上,都有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有所创新。巧妙描绘了每一个笔画、偏旁及汉字的形态和含义,兼具创意和童趣。将传统的水墨画法与现代的漫画风格相融合,古代人物场景与现代日常生活相穿插。
2.3 重视林业教育和科研,提供林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林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靠投入、靠机制,还要靠科技。要改变林业生产与科技开发、技术推广脱节、重生产任务忽视科技投入的做法,要重视项目建设中的科技投入。要加强人的能力建设,科技项目的设立要切合实际,要解决当前生产中的紧迫问题,努力提高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率。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要做好市场引导工作,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经济收入[19]。
在德国非常重视林业教育和培训,有培养从技术工人到规划管理人才的完善的林业教育、培训体系[35]。早在19世纪,新西兰就开始外来树种的引种试验,并成功筛选了辐射松等优良品种。因此,要重视林业教育和科研,加大投入,加快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人才培养,为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加大林业科研投入及林业科技推广,如采用卫星系统监控动态管理的方式,全面应用“3S”技术,建立以森林生态系统多种资源的理想状态为基础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决策技术[24-26]。
人事档案是事业单位各项人事信息的真实客观记录,是事业单位人才储备与发展的基础。优化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对于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配置意义重大。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参考文献
[1]邹大林,张谱,陈绍志等.埃塞俄比亚林业发展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2014(2)
[2]侯元兆.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框架理论(上)[J].世界林业研究,2003(1)
[3]孔密.国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之借鉴[J].辽林林业科技,2007(5)
[4]钟少伟,杨逸廷,何贤勤.德国林业概况及其可借鉴的经验[J].湖南林业科技,2014(2)
[5]阙兴宇,刘振华.德国森林经营理念对慈利县林业发展的启示[J].湖南林业科技,2013(6)
[6]杜强,张永涛.近自然林业在我国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2)
[7]周立江,先开炳.德国林业体系及森林经营技术与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5(2)
[8]徐成立,李云飞,王艳军.德国的林业政策和经营模式对河北木兰林管局林业发展的启示[J].河北林果研究,2009(1)
[9]刘金龙,张大华,张敏新.社区参与森林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0]刘金龙,孟平,侯燕南.村级森林管理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1]吴斌,叶敬忠,章红燕等.国际发展项目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2]谷瑶,朱永杰,姜微.美国林业发展历程及其管理思想综述[J].西部林业科技,2016(3)
[13]徐化成.美国新林业学说的理论和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4)
[14]杨继平.对美国林业几个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林业,2003(A)
[15]久玉林.中美林业发展比较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3(1)
[16]赵铁珍,柯水发,韩菲.美国林业管理及林业资源保护政策演进分析和启示[J].林业资源管理,2011(3)
[17]文振军.美国林业持续发展的经验和启示[J].林业科技管理,2002(3)
[18]白立强.日本林业发展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几点借鉴之处[J].林业科技管理,2004(2)
[19]马祥庆.英国林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J].师姐林业研究,2001(5)
[20]B G Hibberd(ed.).Forestry Practice.HMSO Publication Centre,London,UK,1991
[21]董智勇主编.世界林业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2]Forestry Commission.Forestry Briefing.Edinburgh,UK,1998.
[23]罗娅妮,耿云芬,裴艳辉.加拿大林业发展对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启示[J].西部林业科技,2015(1)
[24]胡历男,陈亮.谈加拿大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林业的启示及建议[J].林业勘查设计,2009(3)
[25]叶世森,郑郁善.新西兰林业发展现状及启示[J].福建林业,2014(21)
[26]Whyte A G D.Forestry in New Zealand undermined [J].The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2000(2)
[27]Berg P.The events of 1987 Corporatising and privatising the state’s forests[J].New Zealand Journal of Forestry,2013(1)
[28]McEwen A.Privatisation of State forests[J].New Zealand Journal of Forestry,2004(2)
[29]Ewers R M,Kliskey A D,Walker S,et al.Past and future tra-jectories of forest loss in New Zealand[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6(3)
[30]陆元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1]张丹丹.近自然林业经营效益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32]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3]张守功,朱春全,肖文发.森林可持续导论[M].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2001
[34]章红燕,苏明,叶敬忠.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与创新[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李昌文(1970-),男,四川汶川人,现任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保护等工作。
(责任编辑 王蔓)
标签:林业发展现状论文; 经验论文; 汶川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论文; 阿坝州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