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章[1]2003年在《论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事物总是联系的,经济现象之间也总是互相缠结的。基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本文认为,通货紧缩不是货币现象,而是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货币经济时代的经济现象。因此,在一共叁章的篇幅里,本文试图将我国近年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作一系统性的研究,从中探寻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而求索消除通货紧缩、恢复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途径。第一章从货币的职能入手,说明了货币在执行不同的职能时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引起通货紧缩的是执行价值贮藏职能的那部分货币。在解释通货紧缩的概念后,文章运用AD-AS模型对其进行分析,描述了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的机理,说明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宏观分析框架,本文较为详细地陈述了造成通货紧缩的各方面的原因。其中,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行为和净出口的不足导致了有效需求的萎缩;生产力提高、结构相对过剩的生产力和放松管制会造成供给的大量积压;而金融活动因素,如金融体系的低效率运作、货币政策失灵等也会导致通货紧缩的出现。此外,通货紧缩还可以由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在国际间互相传播。随后,阐述了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通货紧缩,货币相对于其他资产升值,社会的持币意愿增强。投资者的成本和收益都趋于下降,因而投资倾向收缩;对消费者来说,尽量把消费推延到未来是明智的选择,这些都伤害到经济的发展。通货紧缩还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影响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甚至由于债务的原因而侵蚀银行体系。在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学者关于当前我国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研究者从各自的视点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其中,供需失衡论较为切合本文的分析倾向,其他的观点或远或近地都解释了供给、需求、价格的关系。供需失衡论包括供给过剩论和需求不足论。前者批判了我国一段时期以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种盲目跟风导致了结构性生产能力过剩。后者强调了由于收入失衡、分配不公和市场开发滞后的影响而导致产品供应与消费需求结构的脱节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直接原因。货币紧缩论则认为通货紧缩是由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信贷的收缩导致了经济不活跃,价格总水平随之走低。制度变革说指出国家近年的体制改革的结果是把计划经济的不足之处转移给了居民,老百姓承担了新旧制度交替中的改革成本,实际福利下降,消费能力减弱。结构矛盾说阐述了经济中的金融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性矛盾、宏观总量结构性矛盾未能及时完成调整以及金融改革滞后导致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成为通货紧缩的病因。紧缩惯性说认为当前的通货紧缩是沿着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轨道走上来的,伴随着抑制通货<WP=6>膨胀的成功,物价一步步滑向低谷。接着,文章引用详实的统计数据说明了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现状。在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中,我们的经济仍然是增长的,只是我们进入了增长型衰退阶段,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持续低迷。在分析我国通货紧缩成因的特殊性时,本文强调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差别是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非常严重的因素。我国的收入差别表现在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等等。造成差别扩大的原因,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由于我们的差别不遵从一种合理的正态分布,不管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都会抑制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同样需要严正面对的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人口庞大、农村劳动力大量结存、城市失业攀高、就业弱势群体持续扩大等问题面前,我们对就业的政策扶持和投入严重不足,因而不稳定就业和失业的大面积存在客观地带来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国际通货紧缩的传导和景气预期也影响到我国通货紧缩的徘徊不去。第叁章讨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作为治理通缩的一般手段,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常是首选。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促进价格总体水平的提高;削减税率和增加公共支出能够刺激投资、带动消费。为使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困扰,管理当局应考虑采取灵活的汇率制度,健全金融体系,并运用宣示效应,引导预期行为,辅之以鼓励消费的措施。针对我国的情况,专家们在上述国际流行的认识框架内提出了众多的建议。一要着重财政政策操作方式的创新,重点倾向农村公共投资,合理安排社会保障,增加对基础性事业,如教育、基础设施和农林水利等的投入,努力使财政资金发挥拉动投资的作用,提升消费水平;二是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改革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等货币政策手段,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考虑引入盯住物价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叁是采取稳定物价的收入政策,引导人们对经济前景的良好预期;四是整顿和保护国内市场,规范市场秩序,鼓励消费;五是促进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学习和交流,加强对外贸的监管和服务,积极支持扩大出口;六是抓好对内开放,启动民间投资。在统括上述认识后,本文依然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出治理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应该从大局出发,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向关键环节入手,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促进当前形势下的就业,根据我国的比较?
韩淑梅[2]2002年在《对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理论思考》文中提出通货紧缩问题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它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因此对于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本文从阐述通货紧缩的含义和判断标准入手,结合国内外因素,深入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分析国内外对通货紧缩含义的探讨基础上,提出通货紧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即在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上应采用多重标准。 第二部分:分析了通货紧缩的一般性成因。由于具体国情条件的不同,各国发生通货紧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其共性的原因一般都与政策因素、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以及外来因素的冲击相关。 第叁部分:在通货紧缩的一般性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近几年通货紧缩问题形成的原因。指出我国近几年通货紧缩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国内外两大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供需总量失衡是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第四部分:在深入分析我国通货紧缩成因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及走势判断,指出现行的治理通货紧缩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综合性措施。即要把短期和长期政策结合起来,从供需两个方面去调节经济。 第五部分:在深入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基础上,指出通货紧缩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现象,从长期来看重在预防。对于我国来说防范通货紧缩即要重视供给创新,又要重视制度创新。 论文的新意是: (l)在通货紧缩的判定标准上,提出了多重标准,进一步丰富了通货紧缩理论。 门)在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上,从通货紧缩的一般性成因入手,把内外因结合起来阐述我国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对以往单纯从内因上分析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问题是一个创新。 (3)在通货紧缩的治理上,通过对我国现厅的治理通货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分析,提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综合性措施。
高越青[3]2015年在《“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发展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痼疾”。自“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政府将治理产能过剩列入了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重点,不断出台各种整顿治理措施,但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已陷入“越调控越扩张”的怪圈。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并转而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并正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根源、寻找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法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立足于西方经济学及供给学派理论的相关原理,从供给端切入。该选题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国情,对实际的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分析与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研究方法、全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对于产能过剩,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是在政策层面。本章在吸收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产能过剩实际情况,对“中国式”产能过剩做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形成几个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具体内容包括对产能过剩界定、测度、成因和化解对策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述评。第叁部分提出了一个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新视角,也即从供给端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外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产能过剩产生了影响,但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还是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而企业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行为与我国的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供给学派的供给理论,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恰是“供给边”的深层次核心所在。具体内容包括从供给端研究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综述以及从供给端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是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要素供给是“供给边”的一个重要内涵,它是生产和供给的前提条件,我国的要素供给呈扭曲状态,而导致要素供给扭曲的根源在于要素市场扭曲,本章就对要素市场扭曲与我国产能过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扭曲激励,进而引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二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的市场退出产生扭曲激励,阻止企业市场退出,进而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的固化。对于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结合多晶硅行业的案例分析进行了说明,并且还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证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有着显着影响。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现状、成因、测度及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第五部分是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供给效率是“供给边”的另一个重要内涵,由于构成宏观供给效率的基础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效率,而技术创新不足将抑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本章具体分析和研究的是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首先是在产能过剩的形成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现状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极易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其次是在产能过剩化解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问题不仅制约了产品出口贸易,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减慢了过剩产能的消纳速度,不利于产能过剩的化解。为证明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本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2000~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加快技术创新对产能过剩的化解有着显着的积极作用。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技术创新的定义及我国技术水平现状、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对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然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并具体针对第四章、第五章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加快我国要素市场改革及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供给端视角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产能过剩其实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具体可从要素供给及其供给效率两方面进行分析;(2)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基于此,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改变要素市场扭曲现状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着重要意义;(3)技术创新不足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一定助推作用,并对产能过剩的顺利化解造成较大阻碍,基于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发展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积极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的历史经验及现状,归纳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本质特征;2)构建了从供给侧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基于供给侧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本文结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我国产能过剩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发现产能过剩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供给端视角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具体从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3)运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的直接助推作用,并发现技术创新不足是引发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快技术创新对化解产能过剩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磊[4]2003年在《转轨经济中的信用扩张分析导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1998年以后一度出现通货紧缩,以致延缓经济增长,给劳动力市场造成巨大压力,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福利改善。如此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对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现象,在研究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制度变迁基础上,分析其金融体制成因,并提出相应治理对策。 本文采用可贷资金理论,以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对缓解信用扩张难题的影响为研究重点,对我国98年以后一度出现通货紧缩,以致延缓经济增长,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现象的金融体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鉴于经济发展由企业家创新投资主导,研究制度安排对与企业家创新投资货币资本供给密切相关的信用扩张难题缓解的影响,无疑对剖析经济增长问题的包括金融体制在内的体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信用扩张难题,从表面上看是指金融体系所面临的由信用扩张引起的保证流动性充足和为企业家创新投资提供必要货币资本的潜在冲突,但实质上却是信用扩张为企业家创新投资提供货币资本是否适度问题。当信用扩张过度,即信用扩张货币资本供给超出企业家创新投资需要时,社会经济体系势必最终面临流动性不足问题,从而可能加剧经济波动;当信用扩张不足,即信用扩张货币资本供给不能满足企业家创新投资需要时,则可能因企业家创新投资不足,延缓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研究制度安排对信用扩张难题缓解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完善体制改革设计,促使企业家创新投资货币资本需求适度满足,为实现最优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与发达国家在形成消费者调整意愿储蓄水平、企业家内生决定意愿投资水平、金融体系内部制衡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信用扩张制衡机制基础上,有效实现信用扩张难题缓解不同,受经济增长的苏联模式影响,我国曾进行过缓解信用扩张难题的计划经济试验。我国运用计划经济体制,缓解信用扩张难题的最大特点莫过于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形成直接强制储蓄机制实现储蓄和投资职能的合二为一,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剥夺金融体系(实质为大一统的银行体系)参与货币资本供给,进行信用扩张的权利,从而消除了信用扩张难题产生的体制基础,从表面上解决了信用扩张难题。然而,替代信用扩张提供(企业家创新投资)货币资本的直接强制储蓄使得货币资本供给失度(信用扩张难题的本质)状况及其经济后果更加严重。由此可见,运用计划经济体制,缓解信用扩张难题得不偿失,需按照重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扩张制衡机制的思路,重新考虑解决该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重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扩张制衡机制主要经历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两个阶段。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改革时期,重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扩张制衡机制最重要成果是通过直接强制储蓄机制解体,促使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形成消费者调整意愿储蓄水平,这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最重要的信用扩张制衡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扩张制衡机制,从全面实施以抓大放小的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为核心内容的深化国企改革新思路,促使意愿投资水平逐步转为由企业家内生决定取得突破,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在企业家和中央银行方面的信用扩张制衡机制。 经过20多年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相比,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金融体系仍基本建立在国有产权制度基础上之外,其他涉及缓解信用扩张难题制度安排已无本质区别。然而,受制于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国有金融机构企业家创新能力存在严重欠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金融体系方面的信用扩张制衡机制不足仍较为突出,不仅并未根除信用扩张过度的隐患,而且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信用过度收缩,从而影响经济及时复苏。 我们认为我国1998年以后一度出现通货紧缩,以致延缓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金融体系方面的信用扩张制衡机制存在严重不足的产物。受制于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国有金融机构因企业家创新能力不足,在应对调整信用扩张过度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时,可能产生不必要的信用过度收缩倾向。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出口需求增长缓慢和以分税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强化财政改革加重非国有企业财政负担的不足可能抑制非国有经济部门投资导致超出预期的经济增长延缓出现则加重了这一倾向。不必要的信用过度收缩最终势必引发过度经济增长延缓和通货紧缩,影响经济及时复苏。 为此,除适度调整强化财政改革力度和实施促使国有金融机构向非国有企业投资提供货币资本政策为加速经济复苏创造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尚需摒弃现行的囿于国有产权制度优化的金融改革思路,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培育不同所有制成份共同发展的混合金融体系,以最终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金融体系方面的信用扩张制衡机制。 我们相信经过适时推动以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培育混合金融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改革全面深化,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为薄弱的在金融体系方面?
王浩[5]2003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归纳,总结了这些思想的理论特点。本文按照思想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及中国通货紧缩所具有的特征,分六个专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在1999年下半年形成“中国已经存在通货紧缩”这一基本共识之前,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什么是通货紧缩?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叁类观点进行了重点论述。而伴随着通货紧缩的定义之争,必然是对通货紧缩判断标准的争鸣,因为通货紧缩的标准问题是关系到对通货紧缩状况判断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易纲等人在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上所持的观点。本文也对通货紧缩的利弊和经济效应的讨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且对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1999年以后经济学界关注和讨论问题,主要包括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理通货紧缩的问题。由于通货紧缩的治理问题是经济学界争论最激烈,也是最充分的专题,因此,笔者着重进行了论述,不但对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的每一个专题, 都如实地反映了思想认识的历史。同时将通货紧缩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同当时的经济情况结合起来,较好地把握通货紧缩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和缘由。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进行了再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体系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理论特征: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逻辑性与客观性、发展的借鉴性以及发展的继续探索性。但毕竟中国通货紧缩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和金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因此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理论缺陷:如部分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对通货紧缩经济现象的国际化以及对通货紧缩思想本身研究不够,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前[6]2003年在《通货紧缩与经济政策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货紧缩,作为一种特定的宏观经济的现象,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与通货膨胀一样,它首先是一种货币现象,同时更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它也存在着自我强化的机制,其危害性与通货膨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它的形成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这增加了人们认识和治理通货紧缩问题的难度。本文试图通过对通货紧缩的定义、成因、危害及对策的分析,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货紧缩理论分析框架,来深入、透彻地认识和理解这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并利用该理论框架,从现实的角度,对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做出分析。
刘贵鹏[7]2011年在《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其根源与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同年,我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货膨胀在弗里德曼看来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切足以说明戴着神秘面纱的货币与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货币理论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货币理论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货币理论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而又生生不息的道路。可以说,它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的一个缩影。总体来说,我国当代货币理论基本来源于国外,但无论从发展过程还是从思想本身都带有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若干货币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翔实地展现了经济体制变迁下中国货币理论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的货币理论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并且经历一个“约束→繁荣→迷失”的过程。本文在横向上将货币理论分为五大部分,货币的基本理论、货币的流通规律、货币的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政策。同时,在每部分以时问的先后次序为线索进行论述,尽量体现货币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具体内如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为货币基本理论的研究,归纳分析了国内学者关于人民币的本质问题、价值基础及职能问题的争论,同时论述了有关货币本质问题的观点以及货币有无阶级性与时间价值的争论。第叁章是货币流通理论部分,首先简述了有关货币流通范围和货币概念的研究,然后对货币流通规律(主要是纸币流通规律)的有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货币流通正常化标志的有关研究作了梳理,还就中国的“经验数据”的论述进行了简要说明。第四章为货币供求理论,我国的货币理论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出现的,因此,本文将其划分为叁个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至今进行阐述,依次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最新发展叁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又分为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两个部分。第五章是有关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首先简述了通货膨胀的涵义,然后对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关系的研究作了归纳评析,随后介绍了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特别是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最后对叁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作了大体的归类。第六章为货币政策理论,主要从国内金融界关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析。
艾慧[8]2004年在《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组成部分,本论文力求客观真实地刻画中国当代通货膨胀(Inflation,以下简称通胀)理论的演变过程,这是第一要务。笔者将中国当代通胀理论划分为叁种类型:一是中国学者对西方通胀理论的评价;二是受到西方通胀理论的启发或者是借鉴西方通胀理论的有关概念和方法,研究中国的通胀现象,使之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更具有说服力,即西方通胀理论的本土化过程;叁是基本属于独创的中国通胀理论。但笔者的思路并不局限于此,还要探讨西方通胀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如何。换言之,西方通胀理论为何会经历本土化过程?中国通胀理论与西方通胀理论的异同点以及隐藏在差别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论文试图解答的问题。答案将决定我们对待西方通胀理论的态度和对中国通胀理论未来发展趋势预察。 “导论”部分对中国和西方的通胀理论作了初步的梳理工作,并得出结论:世界范围内,20世纪30年代是纸币流通制度下通胀理论的开端,从而将论文的写作范围划定为20世纪30年代到1996年这段历史时期。重点是1979-1996年当代的通胀理论,故论文题目特别给予突出。同时,对现有的中国通胀思想史着作给予评价并提出尚待解决的四个方法论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从1997年起仍有关于通胀的零星思想,但通货紧缩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直到2003年,当出现局部过热,经济处于通胀的阴霾之中时,通胀又成为学术界争论的话题。1997年之后的通胀思想将在“结束语”中加以介绍。第二章对四个方法论问题——作出阐释,奠定整部论文的基调和立论基础。通过界定通胀的内涵,提出划分通胀理论的标准以及寻求新的研究方法,确立论文主体部分的行文规范。 第叁章以20世纪30-40年代学者的争论作为纸币流通制度条件下中国通胀理论之开端,当时学术界已经意识到实施纸币流通制度的最大障碍是通胀(狭义),因而他们对于纸币制度实施条件的探讨也多数是从防止通胀的角度出发的。通胀理论的活跃不仅是因为货币制度发生转变,同时也得益于西方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入之初,学术界以评论为主,还不可能很快地应用于中国通胀现象的分析,因而传统的通胀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开始于1978年的经济制度变迁对通胀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第四章开门见山地展开一幅1979-1983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画卷。也正是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中国学者面临着传统和突破、守旧和创新之间进行选择。具体到通胀理论上表现于通胀存在性和衡量指标的争论,通胀概念的多样化,通胀成因研究思路的分歧以及对待西方通胀理论的态度等方面。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西方通胀理论以介绍和引进为主,在评论时仍然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批判式研究方式,倾向于以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为依据,而不是从理论的前提假定及所处的经济环境出发进行客观的理解和评论。尚未借鉴西方的通胀理论解释中国的问题,如果说借鉴,也仅限于某些名词。这一时期通胀理论具有明显的承前启后的性质。 第五章在整部论文中所占篇幅最长,不仅仅因为时间跨度大(1984-1992),单就通胀理论本身来讲也发展成为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中国转轨时期通胀理论
王袅[9]2015年在《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能超过需求本是经济运行中的常见现象,一定程度的过剩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在企业之间形成优胜劣汰的激励氛围。但超过限度的产能过剩却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产品价格下跌、行业利润下降,企业大量亏损甚至倒闭。产能过剩不但影响行业内企业的利润和工人的就业,而且对于资源的配置和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极大的破坏,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困扰中国经济,政策部门对此高度关注,并将产能过剩作为工作重点。在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是相分离的,为了获得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资金,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意愿吸引企业来本地进行投资,通过给予企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投资,从而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除此之外,现阶段的官员考核体制是用GDP作为衡量标准的,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地方官员扩大投资的激励被进一步扩大,土地产权的模糊性使得地方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土地优惠,银行系统预算的软约束也助长了政府的这一行为。由于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所以如何应对产能过剩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要想妥善处理产能过剩问题,就必须对我国的产能过剩现象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讨论。本文在国内外产能过剩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我国政府投资的分析视角入手,考察了我国产能过剩的演变过程,探讨了我国政府投资冲动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我国产能过剩的传导路径与经济影响,并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回顾与评价,通过对政府投资与产能过剩的实证分析,考察了地方政府的投资效率及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影响,并对我国产能过剩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抑制产能过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最终提出治理我国产能过剩的财政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本文具体包括7章:第1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写作思路与分析框架,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政府投资与产能过剩的一般分析。对政府投资、产能过剩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进出壁垒与过度进入叁个方面介绍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产业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是产能过剩的宏观诱因,厂商类别与行为是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并对政府性产能过剩与非政府性产能过剩进行说明。第3章,我国产能过剩的现实考察与治理评价。通过对我国产能过剩演变过程的介绍,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冲动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我国产能过剩的传导路径及对经济的影响,并对我国产能过剩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回顾与评价。第4章,政府投资与产能过剩的实证分析。介绍了政府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理论实证;采取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投资效率进行了经验分析;利用区域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趋同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和研究。第5章,市场经济国家抑制产能过剩的经验与借鉴。分国别对美国、德国、日本抑制产能过剩的实践进行了具体介绍,并得出对我国抑制产能过剩的启示。第6章及第7章,基于本文对我国产能过剩状况的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本文观点与结论如下:1.本文所研究的产能过剩,指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所产生的市场上产品的实际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有效需求能力的状态。2.本文所研究的政府投资是指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额之和,具体包括叁个领域:一是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二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叁是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在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方面,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以及企业的过度进入都会导致产能过剩的形成。从供求方面来看,投资需求不断释放,产能持续扩大,供给不断增加,而消费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出现的结果必定是产能过剩,这也是产能过剩的宏观诱因。而从不同厂商的行为来看,以国有经济为主体、民营经济为补充的市场经济竞争新格局,构成了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4.在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至于非公有制企业,受现行政治经济体制所囿,也很容易和地方政府结成利益共同体。这都将使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减弱,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在我国的分税制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意愿扩大投资,而现阶段的官员考核制度又是用GDP作为衡量标准的,地方官员在此激励下有更大的动力吸引企业到本地进行投资,土地产权的模糊性使得地方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土地优惠,银行系统预算的软约束也助长了这一行为。5.在地方政府投资与产能过剩的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取计量经济模型对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趋同的关系及我国产能过剩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投资的效率远低于私人投资和劳动力投入;同时,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和地方税收竞争加剧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我国产能利用率分为叁个档次,东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6.产能过剩可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行政调控、经济调节及法律调控叁种。通过对我国产能过剩宏观调控措施的回顾,这叁种手段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我国政府投资冲动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本文主要从健全财政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包括:(1)转变财政政策方向,由“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2)完善财政分权体制,遏制盲目投资与重复建设;(3)出台抑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的财税政策;(4)建立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5)完善抑制产能过剩的金融政策;(6)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及优化社会保障机制。本文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创新:1.从政府投资分析视角入手,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揭示了政府投资,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资对产能过剩形成的作用方式,指明我国产能过剩的根本成因在于相应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地方政府能够对地方经济及企业投资进行过度干预。2.本文采取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投资效率进行了经验分析,包含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一系列方法对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的效率远低于私人投资和劳动力投入,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方面,政府投资的效率较低,且在下降,不仅如此,政府投资过量还会对私人投资造成挤出效应,打破市场的有序竞争环境。3.本文采取区域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税收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趋同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及税收与产业结构趋同度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它们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程度不同,作用方向也不同。具体而言,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和地区间税收竞争将会恶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而地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则能够缓解产业结构趋同,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和研究,发现我国产能利用率分为叁个档次:一是以上海、江苏、福建及广东为代表的非产能过剩区域;二是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轻微过剩区域;叁是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为代表的严重过剩区域。进一步的描述性统计显示,东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本文尚有不足,一是受收集资料渠道有限所影响,在国外产能过剩文献研究方面没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文献资料,导致国外文献述评方面的研究不够厚重,文章里面产能过剩方面的例子也比较少;二是由于本人所学有限,又没有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因此对如何治理产能过剩这一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够有针对性,希望随着日后学习领悟和工作体会的加深能够有进一步的理解。
李浩然[10]2005年在《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采取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及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等措施,为我国克服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使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的规模迅速扩大。加上大量的隐性债务日益显性化,财政风险问题随即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而且随着政府投资的力度的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对民间投资及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也开始引起大家的讨论。 本论文首先在对通货紧缩的治理问题上,归纳了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对通货紧缩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合理的政策工具选择搭配与正确的政策取向、注意宏观政策的效应、适时的政策转换。其次对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起因、具体措施以及实施效果。尤其对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人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加大了科教投入,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随后通过实际数据说明了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并对积极财政政策中实施减税政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说明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减税的观点不合时宜,因为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大规模减税的基础和条件。 在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效应时,对政府财政风险的具体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直接显性债务、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或有隐性债务。指出我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债务累计风险、效率损失风险、结构失衡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体制回归风险、源于预算外资金的财政政策风险。并就防范财政政策风险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说明。指出我国应该关注和防范的财政风险的重点是隐性和或有债务所带来的风险。 在文章最后一部分,研究了积极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与渐进转换。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凸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决定2005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在本章中首先对“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进行了解读,指出了“稳健”的叁重内涵。最后说明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 论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D]. 杨琪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对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理论思考[D]. 韩淑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3].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 高越青.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4]. 转轨经济中的信用扩张分析导论[D]. 张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D]. 王浩. 复旦大学. 2003
[6]. 通货紧缩与经济政策选择[D]. 陈前. 广西大学. 2003
[7]. 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 刘贵鹏. 西北大学. 2011
[8]. 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 艾慧. 复旦大学. 2004
[9].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 王袅.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10]. 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研究[D]. 李浩然. 西北大学. 2005
标签:金融论文; 产能过剩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通货紧缩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通胀通缩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国通论文; 货币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