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95后至00后就业问题分析及启示论文_刘,静

新生代95后至00后就业问题分析及启示论文_刘,静

(上海逐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499 )

摘要:从市场格局及经济形势、企业单位用人政策、学生群体就业状况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变化状态,指出大学生面临的求职难题和自身诉求,提出自我提升的启示及建议。

关键词:职前教育;95后;00后;就业问题;职业规划

一、研究背景

当前,80后已经步入中年,90后逐渐成为了人力市场中重要的劳动力贡献者。随着国家对创业支持政策的落实,以及对企业的高度监督和管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仅仅追求金钱和生活的平衡,而是在慢慢转变思维,努力追求自身理想和个人价值。从实际情况来看,80到85是一个阶段,85到90是一个阶段,90到93是一个阶段,93到95是另外一个阶段,而95后乃至于00后属于互联网的原住居民,他们对于新鲜事物适应速度非常快,个体特征非常显著。95后到00后已然成年,他们即将步入社会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成为人力市场中重要的劳动力来源。他们的思想和追求也在一步步影响着市场的选择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同时,来自市场的这些反馈也反过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规划和选择。

二、市场格局及经济体变化

市场需求与格局的变化造就新机遇。近年来,受国际贸易纷争影响,金融业受影响最深,加上国家发展模式转变,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出现大量裁员、解散、破产情况,每个行业和公司都面临着危机。而这样的动荡状况也直接影响到了就业市场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造成了压力[1]。同时由于新技术、新模式带动的产业升级或转型,很多传统岗位面临消失,新兴职业和岗位不断涌现,对劳动力和人力资源新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就业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和一些新情况、新现象。在今年“两会”上,国家释放积极的经济刺激信号,放宽相关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将得到进一步壮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继续深化,互联网及传统行业的发展新契机初显。

一方面传统经济体在不断整合、转型,寻求市场新机遇,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快速扩张和裂变。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和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布局新兴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深受互联网企业青睐,此类毕业生初始年薪可达到30到60万,而这一行业的人才缺口还很大。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更加倾向于选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热门专业。

三、社会监管下的企业单位变化

随着社会监管力度加大,企业提高用人标准,推动毕业生积极提升素质。除个别热门以及特定职业出现供不应求的抢人大战,其他如民企、外企、企事业单位也在调整人才选拔的标准,以争取选到优秀的毕业生,这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以某500强企业校园招聘标准为例,其中实习经历占15%,职业规划占15%,语言占10%,学历占10%,有明确职业规划这一考核要点处于重要位置,并且具有绝对的一票否决权[2]。其次是实习经历,学生毕业之前通过实习来提高竞争力,高校也会以学分的形式支持和协助学生完成实习。随着青年人对于自我提升需求的提高,部分意识超前的大二以及大三的学生会早早筹备以及规划自己的求职目标和路线,给自身技能添砖加瓦。与之对应的,而且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也表示,除基本的硬实力之外,希望寻找有相应的软实力并且愿意在工作岗位长期稳定发展的学生,这与大部分95后的追求自我价值体现以及轻松自由的工作憧憬有相悖的地方。

四、学生群体就业状况变化

市场竞争激烈,毕业大学生人数再创新高,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教育部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指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比2018年多出13万,自2011年以来年均增长3.3%,大学生就业形势将仍然严峻[3]。

即使如此,大学生的求职期望也丝毫没有降低,与实际情况仍有较大落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薪资上来说,2019应届毕业生期望月薪集中在6000-7999元,占比最高,达到了32.39%;随后为4000-5999元之间,占比24.86%;4000元以下的占比总体为23.44%。8000元以上的占比为19.31%。对比2018年,毕业生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4000-5999元,占比46.05%,其次是3000-3999元,占比24.83%。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受物价上涨、生活成本负担加重等因素影响,未来薪酬预期将继续增长。从实际签约月薪来看,大部分的2019应届毕业生对自己的毕业薪资不满意或者不能够满足日常消费。相比2018年,毕业生实际签约月薪同比有所提高,但期望与现实依然存在偏差。

总体而言,观念上的冲击以及市场的变化,造成了一种新现象“慢就业”,部分应届生会通过考研、出国、考公等方式延缓就业,而且这个比例在逐年增高。据悉,2019应届毕业生当中,80.22%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与2018年基本持平;8.00%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1],同比上升1.01%;7.11%的大学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同比上升2.13%。虽然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求职大军当中,但选择规避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占比也在缓慢上升。此外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占比为2.40%,同比下降2.38%;1.05%的大学生选择出国继续学习,同比下降1.58%。高校毕业生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趋于谨慎,就业仍是2019应届毕业生的首选。

五、企业用人新政变化

针对这个问题,企业也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重新设计薪酬福利架构,针对特定岗位来做相应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情况。根据公司内部体制进行适当调整,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定明确的薪酬标准,管培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某大型电商企业为例,管培生的录取比例约为1/800,优秀学生三年可晋升主管岗位,而他们轮岗的薪资也会比普通校园招聘的学生高出3000到5000元。在专业对口上,2019年毕业生66.09%选择了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其余33.91%选择了跨专业就业。而2018年,有60.80%毕业生签约对口,39.20%签约不对口,和去年数据对比,2019年签约对口率上升5.29%,不对口率虽然下降,但仍超过三成。

近年来投递网站的优化以及官网投递的限制,例如,“四大”的投递是一年有效期,投递之后一年之内不可重复投递;某德资汽车巨头每个ID限投递两个岗位,不可重复投递。伴随“海投”人数明显下降,95后求职目标更加精确,超七成应届毕业生参加校园宣讲会,面试比例有所提升。大数据显示,学生每投递200份简历,会有1份简历通过初筛并最终拿到满意的offer,漏斗效应十分明显。而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半数以上的2019应届毕业生简历投递数量低于10份,占比最高;而投递超过30份及以上的,仅占13%。

六、新环境下的就业问题启示

综合以上情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选择“海投”而是更加谨慎。主要和95后的求职特性有关,大部分95后更加关注自己“想要的”而非社会“需要的”。95后以及00后新生代就业主要劳动力对于自我价值的体现和个人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视。而这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应对的。面对如此之大的就业压力,新生代的毕业生通常多渠道提升就业技能,前面提到的部分意识超前的学生已经在毕业之前就会具有两到三份高质量的实习经历,并且考下必备的技能证书,如四六级、计算机技能以及从业者资格证等。一个人的寿命预期为80年,职业年限大概为20到30年,而黄金职业年龄也就只有十年而已,所以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良好的职业路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95后及00后需不断提升技能,提升竞争力,不断探索新领域。同时,需要结合自身爱好、兴趣特长以及认可的价值观,做好相应的调研和充足的就业准备,以便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郭秋生.探究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职业.2019年24期

[2] 周卓.论基于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智库时代.2019年39期

[3] 张辉 王晶晶.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趋势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年7月

论文作者:刘,静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新生代95后至00后就业问题分析及启示论文_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