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9-273-02
一、激励方式多样化产生的背景
对于在课堂中表现较好的小组,除了发放学校教科室领取的周冠军徽章、月冠军的奖励外,我们还通过家委会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学习用品,作为定期的物质奖励,以此来调动孩子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刚开始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孩子们都把这种奖励作为一种无比的荣耀,学习上的劲头很足。但一学期下来,我发现了这种学习积极性渐渐降低了,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少了,同学间的集体荣誉感也降低了。一次,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一个孩子说出了很多人的想法:“老师,你怎么总是发学习用品啊,不是笔就是本子,我家放的新本子一个学期都用不完,我的铅笔半年都不缺。”就是这一次课后的聊天让我脑中蹦出了一个想法:学习很苦,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其中,那为何我们不去迎合孩子的合理需求,创设出多种激励形式,以此来保证孩子在学习中的新鲜感。
二、激励方式多样化的初探
课堂不是休息室,也不是知识的“死搬硬套”, 而是大家对于知识进行的思想碰撞。那么,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可以激发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兴趣,调动他们的内心需要,提高他们课堂有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是,我开始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实践。
(一)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评分制度
把黑板的左边布置为小组得分的展示栏,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每天给予20分的基础分。评分的项目可以紧密结合 “课堂习惯养成”。具体如下:
1.纪律:提前候课,坐姿端正、认真倾听;视具体情况一次加或减1分。
2.发言:积极思考、勇于发言,每天至少发一次言,(发言可以包括以下4方面:(1)我有建议;(2)我有夸奖;(3)我有收获;(4)我有疑问。)不达标扣1分,多一次加1分。
3.表达:思维清晰、有条理、表达完整,视具体情况一次加或减1分。
4.小组讨论:乐于参与、明确任务、认真落实,不遵守安排一次扣1分,为小组挣得荣誉一次加1分。
每周五评选周冠军,当众算出各组的分数,谁的分数最高谁就是本周的周冠军。在给予小组奖励时以抽签的形式进行。小组内有几个人就设定几个奖项,写在纸条上,放入纸杯中,由冠军小组成员上台抽奖,或许自己并不能一次性得到自己最喜欢的奖项,但为了得到它,孩子们就会只能通过课堂中的良好表现而获得。通常班主任会在评出冠军组的当天给予及时的鼓励,这样更能保持孩子们的积极性。
第一、发校讯通点名表扬冠军小组成员;
孩子很在乎家长的态度,特别是在全班家长知晓的情况下,得到表扬的孩子会继续努力,没有得到表扬的孩子,家长也会暗示或是鼓励孩子去争取。
第二、小组4人抽签奖励:
(1)一件学习用品(笔或本子);
(2)午自习点播30分钟以内的动画片;
(3)3元人民币(教育孩子做金钱的主人,学会自己理财);
(4)领读一天早读。
以小组为单位的评分制可以适合于不同学科,老师每节课必须及时的给予评价,并一定要在黑板左栏呈现出来(可以是直接打出分数,也可以是用图形代表加减分,比如:一颗五角星代表加一分,表现特别优秀的个人或小组老师还可以在星星周围添上光彩,代表更高层次的激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反一个圈代表减一分,老师会对表现欠佳的小组或小组成员给予去掉半颗星的处罚,留半颗星的目的是鼓励孩子们可以通过再次的努力而补全星星),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促使孩子之间、小组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也能使他们之间及时找到差距。
(二)个人评价+小组评价
在实施评分制度的过程中,我发现以小组为单位的评分制度使得“优秀的小组越来越优秀,而暂时落后的小组慢慢的失去了信心,表现得没有最初积极。”所以,我想到了把学生个体和合作小组联系起来,于是形成了我班自己的奖惩机制——个人评价+小组评价。
激励形式:
1.每周评出小组平均分最高的小组,获每人1元的学习经费;
2.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桌或小组;
3.免一次搞卫生;
4.自己提出合理要求。
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是对小组评分制的一个补充,它大大提高了个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孩子们在课堂中的发言的内容也逐渐广泛起来——我有建议、我有夸奖、我有收获、我有疑问,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融入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正是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学习。
(三)家长评价
每天面对两个班近100本的作业,仅批改时间至少要花掉1个半小时。这样几乎就没有个别辅导的时间了。这时我联想到了家长的力量。于是,我先在六班试行:家庭作业每天由家长检查,并对孩子的做题情况给予评价。刚开始还行,80%的家长能做到,但时间长了,能坚持检查作业的家长越来越少,到最后就只有十多个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想到在班级的评价中设置“家长爱心分”,凡是作业由家长批改并家长签字的,就给孩子个人加一颗星,家长的得分纳入孩子的周考核中。孩子们一听爸爸妈妈改作业可以给自己加分,回家做完了作业就围着家长批改和签字。
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
1.家长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2.家长在检查作业中发现有错题,可以让孩子及时改正,或是能在家长的指导下改正;
3.减少老师批改作业的时间,家长批改后老师第二天必须复查,有更充足的时间争对个别辅导。
激励形式:
1.父母的“关爱分数”,纳入孩子的个人评分中;
2.校讯通知名表扬家长。
(四)以星换卡
现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老师的物质奖励已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今年,我在电视上偶然看见了成都某小学实行的一种很有创意的奖励方式——“以星换卡”,即老师在班上设置了三种卡:“免考卡”——只要手中有这张卡,就可以在这个学期中申请某一次单元免考,关键是申请免考后还能得满分,这让很多孩子兴奋不已;“免请家长卡”——如果在学校犯了较严重的错误需请家长时,只要有这张卡就能免请家长;“免作业卡”——获得这张卡后可以申请免交一次任何科目作业。这种奖励方式很贴合孩子们的实际,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但这些卡必须通过平时的努力而用星换取,并且每张卡一学期只有一次使用权,但可以本期不用留到下学期使用。据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也开始试着在班上实行了这样的奖励方式,本以为孩子们会很快就使用卡,但孩子们拿到卡后却十分的珍惜。
我们从“黄荆条子出好人”的教育年代走来,感受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的转变。物质的富足,更需要我们在教育中不断的发现孩子们的需求,并从孩子们的需求中不断的更新激励方式,以此来保持孩子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论文作者:刘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孩子们论文; 小组论文; 家长论文; 作业论文; 孩子论文; 我有论文; 评价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