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互”与“互”的演变及其成因分析_副词论文

副词“互相”、“相互”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副词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汉语有一组同素异序的副词“互相”与“相互”,它们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都可以作谓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关于这组副词,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蒋泛根(1982)、吕叔湘(1988,1999)、赵静(1999)、刘探宙(2003)、汪兰(2004)等先生有专文讨论汉语的“互相”与“相互”等问题,但是,这些讨论都是就现代汉语而言的,站在历时的角度讨论“互相”与“相互”问题的还没有发现,因此我们以下主要从历时的角度讨论相关问题。

这里我们想先说明一下“互相”、“相互”的构词理据。“互相”、“相互”是由副词“互”与“相”并列而成的,其构词取决于“相”的特点,“相”由本义“省视”演变为副词,有三种情况如下: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举的例子如:

(1)民至老死,不来。(《老子》第八十章)

这个“相”就具有“交互性”。第一,“相”所修饰的动词“往来”具有“交互性”,也就是从甲可以到乙,从乙可以到甲,形成一个循环。第二,从篇章所体现的信息看,“相”的所指对象“民”也具有“交互性”,“民”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这些个体既是施事者,也是受事者。具备了这两个特点的“相”与同样具有“交互性”的“互”结合,就出现了“互相”与“相互”。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篇章所提供的信息,在动词的“交互性”模糊的情况下,往往要借助于篇章所提供的信息,具体我们将另文讨论。下面我们主要讨论“互相”与“相互”的演变及新用法产生的原因。

一、“互相”的演变

(一)“互相”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考察,认为“互相”东汉魏晋已经产生,这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与理论依据。

1.事实依据

先看汉代的例子。《汉书》、《全后汉文》中“互相”各出现了3例,《文选》西汉时期和东汉末用例各1,如:

(2)于是武举公孙禄可大司马,而禄亦举武。太后竟自用莽为大司马。莽风有司劾奏武、公孙禄称举,皆免。(《汉书》卷八十六《何武王嘉师丹传》)

例(2)在“武、公孙禄互相称举”之前,有“武举公孙禄可大司马,而禄亦举武”这样的话,这就清楚表明动词“称举”具有“交互性”,而“互相”所指对象“武、公孙禄”在篇章中也明显具有“交互性”,这两个人互为施受关系。

从时间上说,《文选》西汉时期有李陵诗1例出现“互相”,李陵生活于西汉,与司马迁同时代。不过,由于我们只发现了这一例,李陵的这首诗也不能完全确定,因此我们还不敢把“互相”出现的最早时间定为西汉。

书名见于秦汉之际的《关尹子》比较特殊,尽管“互相”也出现了2例,但是我们不把它作为主要根据。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书秦代可能已经出现,西汉经刘向校定,后失传,宋代又复出,可能已经有所加工。因此,我们不能将其定为秦汉之际的用例。

如果说东汉的用例太少不能说明问题,那么我们再看魏晋南北朝的例子。由于东汉与三国、西晋在时间上的特殊性,所以我们把魏、西晋拉入并顺带将东晋南北朝也放在一起讨论。

我们有意选取几类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为考察对象,结果如下:总集类文献《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现了13例(魏代开始才见用例),《文选》(只选取晋南北朝的用例)3例,《全晋文》16例,《全宋文》6例,《全齐文》2例,《全梁文》8例,《全陈文》1例;史书类文献《三国志》8例,裴松之注文5例,《后汉书》15例,《宋书》11例;笔记类文献《古今注》、《抱朴子》、《还冤记》各出现1例。现举例以说明:

(3)令仆治务所寄,不共求体当,而推诿,纠之是也。(《全宋文》卷四,文帝二十八年《答袁淑诏》)

例(3)副词“互相”的用法非常简单,用在双音节动词之前作状语,这里“互相”所修饰的动词及“互相”的所指对象都具有“交互性”。

我们还将中土文献与东汉三国的佛经语料(东汉三国佛经语料的认定是根据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的附表)进行了比较,东汉三国佛经语料中“互相”出现共出现5例,如:

(4)尔时菩萨见诸婆罗门贪心诤物瞋恚,即作是言。(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1,T03,p0054c)

例(4)由于“诸婆罗门贪心诤物”,因此“互相”所修饰的动词“瞋恚”及“互相”的所指对象“诸婆罗门”都具有“交互性”。

东汉三国佛经语料中“互相”的运用,译者集中于吴国的支谦与魏国的康僧铠。通过与中土文献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类文献“互相”出现的时代不同。中土文献“互相”在东汉已经出现,而佛教文献到三国才开始产生,东汉的佛教文献共有35部,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却没有出现一例,而东汉的中土文献“互相”却有较多用例。

2.理论依据

我们之所以将副词“互相”产生的时间定在东汉魏晋之间,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并列短语的词汇化规律;二是“频率条件”。

董秀芳(2002)对并列短语的词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两个并列项在语义上相似的并列短语比并列项在意义上相对或相反的一类更容易成词。如果两个并列项意义相近,那么并列短语不需转类即可成词,她举了“道路”、“人民”、“治理”等例子,说明这些名词或者动词词汇化以后还是名词与动词,不需要转类。“互相”最初也是并列成分,“互”与“相”都可用作副词,都有“相互”的语义,因此,在双音化的过程中很快词汇化,成为一个副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语法化研究的学者普遍将频率看作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或因素。Haspelmath(2001)从语言演变的共性角度将语法化的频率条件概括为“一个语法化的候选者相对于其他参与竞争的候选者使用频率越高,那么它发生语法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注意到了语法化过程中的频率条件。

具体就副词“互相”来说,如果《汉书》、《全后汉文》中“互相”各出现了3例频率还不算太高的话,那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出现13例,《全晋文》16例,《三国志》8例应该足可以说明问题了。由于不长的时间内对“互相”的反复使用,因此“互相”产生的时间可以定为东汉。

副词“互相”产生以后,在发展过程中语义层面与句法层面均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语义上仍旧表示彼此对待的交互关系,所修饰的动作行为是交错进行的;句法上用在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之前作状语。下面对“互相”在现代汉语以前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勾勒。

唐代,《全唐文》“互相”出现49例,《全唐诗》21例,《旧唐书》18例,《敦煌变文集》5例,《祖堂集》2例;宋代《朱子语类》“互相”出现44例,《全宋词》5例,《景德传灯录》3例;元代《南村辍耕录》“互相”出现4例,《全元散曲》2例;明代《醒世恒言》“互相”出现了19例,《水浒传》、《金瓶梅》各9例;清代《红楼梦》“互相”出现了10例,《儿女英雄传》9例。如:

(5)时安乐公主与驸马武延秀、侍中纪处讷、中书令宗楚客、司农卿赵履温,迭为朋党。(《旧唐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

(6)魏公既还,绝不言前功,欲以安赵公,与共国事也。而二公门下士,魏公之人至有作为诗赋以嘲赵公者。(《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一《本朝五》)

(7)水之咸淡相交处产河豚。……浙西惟江阴人尤珍之。每春首初出时,必用羞祭品毕,然后作羹。而邻里间以为礼。(《南村辍耕录》卷九)

(8)安大人在头关扎营,四面俱有营盘,照应。(《儿女英雄传》第七十回)

以上“互相”所修饰的动词及“互相”的所指对象都具有“交互性”,不再细说。

(二)“互相”在现代汉语中语法功能的新变化

现代汉语中,“互相”的使用相当多,一般都是修饰双音节动词作状语,如《青春之歌》“互相”出现了32例,《皇城根》13例,均用作状语(例证略)。

但是,现代汉语“互相”的使用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9)华工们,也不知道各自的真正面目。(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五)

(10)诚然,这两个概念有点模糊,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弹性,但后世大量新创立的社会范畴都未能完全地取代这种古典划分。(余秋雨《人》)

(11)他们已知道了,女人叫齐怀远,一个普通、顺嘴,令人一听就没什么距离感的名字。(王朔《我是你爸爸》第十章)

(12)这一种敌对,其实。(梁晓声《表弟》一)

例(9)“互相之间”用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之前,这一主语就是“互相之间”所指称的对象。“互相”并不修饰动词及其短语,而是修饰名词“间”,并且在“互相”与“间”之间加上助词“之”来表示修饰关系,“互相”在“互相之间”中用作定语显而易见。例(10)“互相”与“间”中间的“之”省略了,干脆直接用“互相”修饰“间”,在“互相间”中“互相”作定语。例(11)“互相”用在“互相+的+其他名词”的结构中,修饰名词,中间还加上助词“的”,标识这种修饰关系,“互相”作定语。例(12)中,“互相”后的名词干脆省略了,“互相”用于“是……的”中间,构成“是+互相+的”结构,与“的”构成“的”字短语,共同作动词“是”的宾语。

以上“互相”的语法功能已经完全发生变化,由修饰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作状语变为修饰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作定语,或者用于“是……的”中间。不过,“互相”的这种作定语与用于“是……的”中间的用法与作状语相比少多了。

二、“相互”的演变

(一)“相互”的形成

与“互相”一样,“相互”也是由同义副词“互”与“相”并列而成,语义上表示动作行为是交错进行的,它们是同义副词,一般可以互换。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扬州话中,既说“互相”,又说“相互”,都是副词,均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与“互相”相比,在中古、近代“相互”的使用频率低;从出现时代看,“互相”先见于中土文献,再见于佛教文献,而“相互”是先见于佛教文献(共出现7例),再见于中土文献。例如:

(13)所乘象马,四脚布地,而作鸟鸣,相互占曰,余皆得道,二人不吉。(后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1,T04,No.196,p0155c)

(14)如王所梦有多人众聚集一处,互相斗诤论竞是非者,是彼遗法中有诸苾刍,聚集议论世间名闻利养等事。由此因缘相互斗诤不能寂静,渐使世尊清净法灭。(宋·施护译《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3,T02,No.130,p0853c)

例(14)最有说服力,前有“互相斗诤”,后面是“相互斗诤”。这些例证从形式上就可以确定“相互”就是“互相”。从区别性特征来看,“相互”所修饰的动词“斗诤”及“相互”的所指对象“多人众”都具有“交互性”。

中土文献中,“相互”于唐代才见用例,《周礼注疏》出现2例,如:

(15)云“《载师职》云‘以物地事、授地职’,互言矣”者,彼云物地事不云贡,此云令贡赋不云物地事,地事、贡赋当皆有也。(《周礼注疏》卷十五,唐·贾公彦疏)

例(15)为例“相互”所修饰的动词短语“皆有”及“相互”的所指对象“地事、贡赋”都具有“交互性”,特别是从前文“彼云物地事不云贡,此云令贡赋不云物地事”,彼此相对,其义自见。

我们找到的唐代中土文献的例子都在贾公彦的《周礼注疏》中,值得注意的是,同书中“互相”出现了18例,这就说明在“互相”非常流行的情况下,也有部分人士开始使用“相互”这一同素异序的副词。

唐代以后,宋明也有少量用例,如:

(16)然地势相倾,排诋,各自著书,盈编连简,殆数十家。(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

从清代开始,“相互”的用例开始频繁,如:

(17)不如明日以女易男,调换。(清·西湖居士《万花楼演义》第六十四回)

从我们的语料来看,清代以前佛教文献与中土文献用例都很少,使用较多的是清代。因此,清代以前只能视为“相互”的萌芽期,副词“相互”的真正形成是从清代开始的。从用法来看,唐宋明清副词“相互”的语法功能还是单一的,就是只能作动词及其短语的状语。

(二)“相互”在现代汉语中语法功能的新变法

从现当代的语料来看,“相互”的使用显得十分复杂。我们以老舍和沈从文的作品为例,老舍的作品被视为地道的北京话,而沈从文的作品语言相对较为复杂,普通话中夹杂着湘方言。在他们的作品中,“相互”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的状语。这种用法老舍作品中出现了6例,沈从文33例。但是老舍和沈从文的作品里“相互”也有作定语的用法,这种用法老舍作品中出现了4例,沈从文1例。

为了深入了解“相互”作定语的用法,我们还大量考察了现当代的其他语料。通过筛选我们发现,“相互”除作状语外还有别的用法,主要有如下情况:

(18)中国政府提出,所有发展中国家应该改善的关系,加强的合作。(《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

例(18)是“相互+之间”格式,“相互”修饰名词“间”,中间再辅以“之”连接。“相互之间”既可以修饰双音节动词“合作”,又可以修饰双音节名词“关系”,这代表了“相互之间”的两种主要用法。在我们考察的语料中,这一类的用例特别多。

(19)我们相互间的谈话是融洽的和我的幻想已证实了一部分,原来我和一个素朴而沉默的女孩子,在生命中都保留一种势力,无从去掉了。(沈从文《水云》)

例(19)是“相互+间”的格式,“相互”是直接用作名词“间”的定语,“相互间”这一短语再修饰双音节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作状语。这一类的用例也特别多,仅1995年12月《人民日报》“相互间”就出现了12例。

(20)唐石青……似乎是比较两张的风格有何不同,或是研究它们。(老舍《西望长安》)

例(20)是“相互+的+名词”的格式,这里“相互”后用助词“的”与名词相连,标识修饰关系。现代汉语中这种情况不是很多。

(21)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由法律规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例(21)是“相互+名词”的格式,“相互”与名词或者名词短语之间没有助词“的”标识,但是与后面的名词或者名词短语构成偏正短语没有歧义。现代汉语中“相互+名词”的情况很多,特别是“相互关系”这样的短语比比皆是。

(22)所以我们说,帮助,贡献也。(《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第78页)

例(22)是“是+相互+的”的格式,“相互”用在“是……的”这一结构中,“相互”与“的”构成“的”字短语用作动词“是”的宾语。

三、“互相”与“相互”演变的差异性

在“互相”与“相互”的演变中,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出现时代在两类不同文献中的差异性

从出现时代看,中土文献“互相”见于汉代,佛教文献见于魏晋;而“相互”是佛教文献见于东汉,中土文献见于唐代。

(二)使用频率的差异性

就出现频率看,从前面已经可以看出,清代以前,“相互”出现频率远远低于“互相”,即使是清代,也大体如此。请看下表:

表一 清代“互相”“相互”使用情况对照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清代各种不同的文献中,“互相”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相互”。那么现当代的情况又如何呢?请看以下二表:

表二 现代“互相”“相互”使用情况对照表

注:括号中的数字为定语用法。以上作家考察的都是其代表性作品,下表同。

现代作家中,只有沈从文作品中“相互”高于“互相”,俞平伯作品两者持平,其他都是“互相”明显高于“相互”,特别是反映老北京话有代表性的老舍的作品,“互相”大大高于“相互”。

表三 当代“互相”“相互”使用情况对照表

注:“邓小平”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后面两项为单个的作品。

当代语料中,只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相互”高于“互相”,张贤亮作品两者持平,其他都是“互相”明显高于“相互”,特别是反映新北京话的王朔的作品,“互相”大大高于“相互”。

通过比较可知,现代汉语在“互相”与“相互”的使用上,仍以“互相”为常。

(三)语法功能的差异性

“互相”与“相互”都可以修饰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用作状语。就“表一”来看,清代“互相”与“相互”一般修饰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用作状语。但是从现代开始,两者有了一些差别。就“表二”来看,现代的“互相”一般修饰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作状语;而“相互”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作定语。就“表三”来说,“互相”与“相互”的定语等用法不相上下,不过这是从绝对数量来看的,从相对数量看,“表三”中“互相”状语用法占总数的97.5%,而定语等用法只占2.5%;“相互”状语用法占总数的89.8%,而定语等用法占10.2%,可见,“互相”的用法相对要单纯一些,规范一些。也就是说,后起的“相互”作定语等的用法比“互相”要多一些。

四、如何看待“互相”、“相互”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功能的变化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交代的是,副词是能够作状语并且一般只能作状语的一类词,我们的讨论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一)“互相”与“相互”作为副词不宜怀疑。

1.从历时演变看,“互相”与“相互”是副词。

现代汉语以前,“互相”与“相互”一般都只是修饰动词或者动词性短语,作状语,前面大量的用例已经证明,不再举例。可见,“互相”与“相互”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作副词用的。

2.从现代汉语的主流用法看,“互相”与“相互”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状语。

就“表二”来看,“互相”总共出现72次,均用作状语;“相互”总共出现46次,用作状语的占40次。就“表三”来看,“互相”总共出现398次,不作状语的只有10次;“相互”总共出现88次,用作状语的占79次。通过这些数字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互相”与“相互”的语法功能主要还是作状语。

刘探宙(2003)根据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料库和网络文章的统计,得出“互相”与“相互”句法位置的具体数据如下:“互相”用于动词前98.6%,作定语1.3%,其他0.1%;“相互”用于动词前91.4%,作定语8.6%。从这个数据得出的结论与我们基本一致。

3.从语言类型学看,“互相”与“相互”一般是副词。

新疆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中,θzara或者bir biri都是汉语的“互相”义。如:

θ zara ilham bermek(互相鼓励)

bir biridin genmek(互相学习)

bir birige zgeymek(互相转化)

就以上三组短语的情况看,维吾尔语中的θzara、bir biri与汉语的“互相”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

湘黔的苗语(属汉藏语系的苗瑶语族)中也有“互相”与“相互”的用法,苗语中都写作xit,xit bangb用汉语说既是“互相帮助”,又是“相互帮忙”,xit与汉语“互相”、“相互”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

四川的水族语(属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用“”来对译汉语的“互相”,用来对译汉语的“互相帮助”,情况与苗语一致。

德语(属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wechselseitig,gegenseitig,einander”表示汉语的“互相”,gegenseitig Abh ngigkeit是“互相依存”的意思,gegenseitig exklusiv或者einander ausschlieben是“互相排斥”的意思,与汉语的句法结构一致。

日语(系属未明的独立语)的“互相”也是副词,日语为“相互に”或者“ぉ互ぃに”。日语的“互相”也等于“相互”,“相互”日语为“さぅごに”或者“だがぃに”。

下面比较几组汉语与日语的短语:

互相依存:相互に依存すゐ。

互相印证:ぉ互ぃに確認すゐ。

相互依赖:相互に依存すゐ。

可见日语的“互相”、“相互”具有与汉语相同的句法功能。

通过以上对各种语言的比较,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汉语中的“互相”、“相互”具有与其他语言相同的句法功能,就是作状语。

(二)“互相”与“相互”现代汉语新用法产生的原因

尽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定“互相”、“相互”是副词,但是对“互相”、“相互”在现代汉语中的定语用法及用于“是……的”中间的用法不能视而不见,邢福义(1989)在讨论“必然”的词性时,认为“必然”“能作定语,特别是能用在‘是……的’之间,不可能是副词,因此,只能归入形容词。”可见邢先生认为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不能视为副词,“互相”、“相互”在现代汉语中的定语用法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这些理当不能视为副词。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们的这些非主流用法?

我们认为这些非主流用法是代词的用法,造成这些用法的原因如下:

1.“互相”与“相互”现代汉语新用法的产生是其隐含的指代义造成的。

关于“互相”与“相互”的语义,吕叔湘先生《现代汉语八百词》是这样解释的:“副词,表示甲对乙和乙对甲进行相同的动作获具有相同的关系。”“相互”同“互相”。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认为:“互相,副词,表示各主体发出同一动作,而该动作又是交互及于各主体的。”书中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我们要互相帮助”,书中解释说,意思就是说:“我要帮助你,你也要帮助我”。“相互,副词,表示彼此之间都以同一种态度、行为对待对方。”

从现代汉语两部重要语法著作我们可以看出,“互相”与“相互”的语义中明显带有指代的意味。也就是说,不论是“互”、“相”、“互相”还是“相互”,都明显隐含着“彼此”的意思。“互相”与“相互”作为代词的话,就既可作定语,又可用于“是……的”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大词典》认为“相互”表示:“两相对待的;彼此之间的”意思,共举了三个用例,这里略去。《汉语大词典》对“相互”的解释有两大特色:第一,语法上回避了“相互”的词性问题,把作状语与作定语的用例摆在一块;第二,语义上对“两相对待的;彼此之间的”意思兼容并收。这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反映了词典编撰者对副词性与代词性两种用法的重视。

另外,《汉语大词典》“相互”条还有个问题,就是对现代汉语之前的用例没有顾及。

2.“互相”与“相互”现代汉语代词用法的产生也是代词“彼此”沾染的结果。

“彼此”作为相互代词,这恐怕没有人反对。“互相”、“相互”与“彼此”的语义相近,完全可以视为同一语义场,刘探宙(2003)认为,“彼此”与“相互”和“互相”意义相同,逐渐形成一个交互义语义范畴。“彼此”最早就是实义指示代词,他认为“彼此”连用的最早用例见于《墨子》,交互义的用例最早见于南北朝。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彼此”的语法功能,以《全三国文》为例,“彼此”作状语、作宾语、作定语的用法都已出现,如:

(23)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之患。(《全三国文》卷三十六《魏三十六》,王昶《家诫》)

(24)今举大事……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知去就之分已决,承引所救画定。又降叛,日月有人,阔狭之间,辄得闻知。(《全三国文》卷六十六《吴四》,周鲂《诱曹休笔七条》)

(25)且闻二宫势敌,必有,此古人之厚忌也。(《全三国文》卷六十八《吴六》,陆逊《答全琮》)

例(23)“彼此”作定语,例(24)作状语,例(25)作宾语。

至于“彼此之间”与“彼此间”的用法宋明时代已经出现,如:

(26)然则虽有,其为欲明之德,则彼此无不同也。(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五《大学二》)

(27)大略刘六、刘七、齐彦名等,多在河南、湖广;而刘惠、赵鐩、杨虎多在河北、山东,奔走,直至山西、南直隶方绝。(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三《国事类》)

可见,“互相”与“相互”现代汉语的那些定语用法,“彼此”清代以前已经使用开了。

梅祖麟(1988)和江蓝生(1999)在谈到结构助词“底”的由来时,认为“者”在语中的用法与“之”相当,因此当“之”音变为“底”后,受“者”用于语末用法的沾染,也出现了语末的用法。这说明同一范畴的成员用法上容易相互“沾染”。我们看到,“互相”和“相互”在现代以前的语料中没有定语位置上的用法,但现代汉语的语料统计却显示出这一用法,这可能就是“互相”和“相互”受到“彼此”代词用法的沾染,功能扩展(extension),形成定语位置上的代词用法。我们认为受代词“彼此”的影响而使“互相”、“相互”产生代词的用法,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3.“互相”与“相互”现代汉语新用法的产生语言接触也是诱因。

曹广顺、遇笑容(1998,2000)、辛岛静志(1997,1998)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考察中古汉语的语法现象,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语言学界普遍认为,20世纪初,英语与汉语接触时,对汉语的词汇和语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语中表示“互相”、“相互”义的主要有Mutually和each other,表示彼此以同样态度对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编的《汉英词典》(修订版),认为“互相”义英语用Mutually,each other表示,是副词,如:

depend on each other for existence.(互相依存)

“相互”义既可以用Mutual,reciprocal表达,如:

(28)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增进相互了解。)

(29)Aid is usually mutual.(援助是相互的。)

例(28)、例(29)与汉语中“互相”、“相互”作定语和用于“是……的”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恐怕不能单单视为巧合。

“相互”义还可以用“Mutually”,“reciprocally”及“each other”表示,并且认为以上都是副词。

不过,一般认为“each other”是相互代词,这些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我们感兴趣的是,英语中的表示“互相”、“相互”义的词既可以有非副词的用法,又有副词的用法,这种用法现代以前汉语中没有出现,现代汉语才开始产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与英语的接触不无关系。

(三)“互相”、“相互”在现代汉语中的新用法不是语法化单向性的反例。

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吴福祥(2003,2004)有深入的讨论,至于“互相”与“相互”由副词到现代汉语出现代词的新用法,这究竟是不是语法化单向性的反例?我们认为不是由于“互相”与“相互”是意义较为实在的一类词,不论是副词还是代词,都看不出谁更加虚化。

汉语副词究竟是虚词还是实词,这是我国语法学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同印欧语系诸语言的副词相比,汉语的副词是一种相当特殊的词类。由于虚化程度不一,在所表示的意义方面,副词的意义有的相当实在,有的则相对比较空灵。因此,我们认为汉语的副词是半实半虚词。如时间副词、情态副词一般认为意义比较实在,而语气副词一般认为意义比较虚泛,作为情态副词之一的“互相”与“相互”意义也比较实在。

这种意义的实在性可以从它们最初的形式得到说明,“相互”表现得最为明显,如:

(30)凡言互者,据两物。今一物之上自,直是理不足明,故言互相足。(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五)

以上“互”为动词,交错义,“相互”就是相交错,是一个实义短语,后来由于语言的演变,成为一个表示实在意义的副词。

既然“互相”与“相互”不是严格意义的虚词,因此,它由只用作副词后来又出现代词的用法,就难以说是语法化单向性的反例,而只是词义演变的一种形式。

标签:;  ;  ;  ;  ;  ;  ;  ;  ;  ;  ;  

副词“互”与“互”的演变及其成因分析_副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