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与危机:透视国内心理健康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健康论文,透视论文,繁荣论文,危机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2)04-0016-05
一
据美国《儿科》杂志报道,1979年美国年轻人中有诸如抑郁、多动、无学习能力等问题的人所占比例为6.8%,到1996年,上述比例达到18.7%。1957年19%的被调查者有过心理濒临崩溃的经历,到1996年,有26%的被调查者有过这样的经历。人们发现,心理问题与社会物质进步没有同步关系,甚至是负相关。由于心理健康与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内在联系,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说必然日趋严重。鉴于以上原因,在美国,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民众和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每年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数量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是心理学中最热门、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与上述情况相类似,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的一些权威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就陆续刊发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报道(如《人民日报》1987年12月16日发表了《心灵在这里敞开——北京心理咨询门诊访问记》;1989年8月15日发表了《大中学生心理障碍应该引起重视,杭州查明1/6大中学生有此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引发了一些争议。近几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引起了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1994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
与很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起步晚,但发展较为迅速,时至今日,已初步形成了较为繁荣的局面。具体成就有:
(一)兴办了一批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普刊物、学术刊物,发表了一批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心理健康方面的专著
到目前为止,较有影响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普刊物有《大众心理学》、《心理世界》、《心理与健康》、《心理辅导》等,学术刊物有《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大量的教育类、文化类刊物中增设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栏目。笔者以“心理健康”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中进行篇名检索,结果发现从1994~2000年所发文章数量分别为51、70、74、182、261、363、725篇,呈快速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各地根据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专著,其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指导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这些方面的专著才近30部,而今天已有数百部之多,论文则有数千篇之多。
(二)心理保健机构的普遍建立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1984~1989年,我国一些留学人员归国后,在大学生中发起了心理咨询活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先后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紧接着,心理健康工作在中小学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特别是在上海、天津、北京、武汉等城市,上海的一些学校在80年代末就成立了心理辅导协会,并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1千多所普通高校有80~90%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中小学有30~40%的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工作。与大中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相适应的是,大部分市级以上医院开设了针对广大民众的心理咨询门诊。
伴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推进,心理应用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修订了一系列心理治疗中常用的量表,各种心理测试软件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建立了许多心理咨询的相关网站。
二
然而,透过繁荣的局面,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也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危机一:心理健康基础研究工作的极度薄弱
众所周知,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个体心理疾病的发生,会受到其遗传素质、生理状况、家庭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例如在8种普通的慢性内科疾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胃肠疾病、糖尿病、慢性腰背痛、慢性肺部疾病、关节炎和咽痛中,抑郁在其中任何一种均有很高的流行(65~71%)[1],而抑郁的产生,跟患者本身的神经系统特点、生活经历也有极大的相关,并且抑郁常继发引起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和一系列心理障碍。要有效地帮助这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个体,心理医生综合地理解心理疾病发生原因的能力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因此必须加强与心理健康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
从以上意义出发,笔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应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一个层面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工作,其研究内容可包括身心关系与心理健康、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个体发展与心理健康、家庭生活与心理健康、心理测验量表的编制与修订等,其研究目的是为心理健康的临床实践者提供知识背景支持;另一个层面是心理健康的临床实践工作,在国内,其工作形式主要是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其工作主要是在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背景的支持下,应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关理论与技术,帮助个体克服成长中的某些障碍,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并在其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世界上最大的心理健康科研机构——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它主要致力于了解、治疗、预防心理疾病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它通过与美国国内外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2000多位科学家的广泛合作和院内500多位科学家的参与,大力加强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学科交叉研究,其进行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包括分子生物学家、遗传学家、行为科学家和国家健康研究院(NIH)医疗中心进行临床研究的学者等。由于其在脑和行为基础研究方面的持续投资,最近在神经科学、分子遗传学、脑成像结合认知研究和信息技术方面有了新的发展,使其在心理健康基础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际先进水平[1]。
前文提到我国目前每年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章可达数千篇之多,然而大部分文章却是一些低水平的意义不大的重复性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成果就是用SCL-90、16PF、SDS、SAS等量表对某一特定人群进行测评,然后得出该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暂且不论这其中“心理健康”标准的可靠程度),最后再得出一些表面化的建议。这种研究成果只能笼统地告诉我们某个特定人群某种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真正的实质性的帮助却是很少的。即使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这样国内较为权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学术刊物,其研究成果也多是一些较为表面化的调查和相关性分析。笔者统计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2000年论文305篇,其中直接涉及生理与心理关系的文章共5篇,《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2000年论文81篇,其中直接涉及生理与心理关系的论文共3篇,两者中共有3篇文章与脑科学研究直接相关,而与基因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章则没有。
与心理健康基础研究极度薄弱相并存的另一种现象是:对“心理健康知识”理解的狭隘化。国内把“心理健康知识”往往等同于“心理咨询的谈话技巧”、“怎样进行心理辅导”等概念。笔者听过多次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大部分都是讲述“心理咨询中应注意的问题”、“心理咨询的谈话技巧”等具体实践性问题,而对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却少有讲解,这对既缺乏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又缺少具体实践经验的中国心理健康工作者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技巧的运用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这点是西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中已有的共识。基层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往往会有一种错误的定势:心理疾病一般都是由观念或认知原因引起的,通过谈话就可以解决。更糟糕的是,久而久之,这会造成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背景与实践应用之间不合理的分离,并进而直接影响心理学的应用水平。
危机二:心理健康临床工作者专业水准的普遍低下与合适培养模式的缺乏
心理健康临床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在国内外是早有的共识。一个专业系统的培训,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Carkhuff,1987;Walkins,1997):首先是理论学习。一个专业工作者,必须清楚,并且能够解释他操作行为背后的理念;其次是从业人员本身的素质和修养。故要为学员提供自我探讨的机会,在深层次的自我反思中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第三是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第四是实习。同时他要接受导师严谨的督导。现今世界,有两种比较成熟的心理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2]:一种称为博尔德模式,即“科学家型从业者(scientist-practitioners)”模式,另一种是心理学博士模式。在美国,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心理咨询师一般都有医学硕士学位、哲学博士或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
我国对心理健康的临床工作者的资格,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根据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93年颁布的《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规定,我国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要具备的资格有:1.学历或职称要求:大学心理学系或医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心理学或大专学历;无上述学历,但具有心理学或医学中级以上职称,经过省级以上心理学会或心理卫生协会认可举办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培训;2.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具备心理治疗理论知识以及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神经病学、变态心理学(或精神病学)、人格心理学、会谈及心理诊断技术、心理测量等方面的知识。非医学专业者应补修有关医学知识;3.临床实践:符合以上条件者需要在有经验的专业工作者指导下,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至少半年以上,方可独立从事此项工作。跟国外的应用心理学界相比,这样的标准是很低的。但以我国的心理学发展水平而言,盲目地追求过高的标准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样的标准是合理的。
遗憾的是,我国虽然有关于资格方面的规定,但由于缺少系统、统一的专业培训内容和制度,培训模式的随意性大,课程设置依教师个人兴趣而定的情况十分严重。大学心理系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往往只拥有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理论和为数甚少的专业技能[3]。以当前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心理系毕业的本科生为例,他们所学的与心理健康工作相关的科目主要有《人体解剖》、《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由于其缺少临床实践工作的机会,对这些科目的掌握往往也就停留在简单理论的水平上。而且,在心理学这庞大的领域里,各个专业领域的主导哲学与理念并不一定协调。其中部分的信念,与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潜能、主导性和创造性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正恰恰背道而驰。一个人是否适合于心理健康的临床工作,是因专业而异,更是因人而异。众多心理健康临床工作的专家学者公认的信念是: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产生成效的关键是从业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4]。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一般是在班主任、教学骨干、思想教育工作者中选拔出来的。他们一般只进行过非常简短的培训,不仅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理念理解非常浅,而且由于他们往往都有非常丰富的学生工作的经验,这些经验所造成的思维定势,有时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影响心理健康工作的效果。医院里的心理医生多是一些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大夫,他们虽然有较好的医学背景知识,但在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经验上同样非常缺乏,而且也存在着多年精神科工作所带来的思维定势问题,在心理咨询的技术使用上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化倾向。
国外的经验表明,进行心理健康临床工作者的资格认证与合适培养模式的确立,是有效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一个关键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危机三:心理健康工作中某些不合理的混乱
何谓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工作中,这是一个最基本却又是十分难以回答的问题。常见的是一种描述性定义,如“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和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5]。类似于这样的描述性定义,在心理健康的临床实践与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中却难以有什么帮助作用,要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必须要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对心理健康的临床实践者而言,存在的另一困难是——究竟什么样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需要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换句话说,心理波动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并不是一有心理波动就需要找心理医生,大部分人的自我调节能力足以使心理状态保持在常态的范围内,那么心理波动到何种程度才需要心理医生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在衡量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和标准确定的困难性,在判断心理健康时就需要有一种慎重的态度,尤其对待个体,一般都采用多种标准的结合。主要的辨别标准有:心理测验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所要求的正常行为规范标准;当事人的痛苦体验。主要的方法有:谈话;问卷调查;量表测验;观察;生物学检测等[6]。遗憾的是,很多心理健康工作者在判断心理健康时常采取了一种轻率的态度,这点在群体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时反映最为明显。有些调查简单地运用了SCL-90,就得出了某群体心理不健康者高达30%,40%甚至70%的结论,对测验的科学解释却很少,有些甚至根本就不了解量表编制的一些基本原理。这些文章本意可能想引起公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但其轻率的结论经媒体宣传后,却不利于心理学的公众形象,公众的直觉经验对研究结论就会发生怀疑,也造成对心理学的不信任,当然这种轻率的态度遭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批评。
从以上所折射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心理测验的滥用。中国心理学会虽然早在1992年12月就公布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对测验的登记注册、测验使用人员的资格认定、测验的控制使用与保管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未能严格要求,心理测验与评鉴工具随意售卖和被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
还有一个常见的混乱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关系混乱。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价值观的急速改变,人们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或是德育工作者感到传统的“思想工作”、“品德教育”模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便寄希望于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人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工作的现代化”(钟友彬,1995)。前文所提的政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是通过“加强德育工作”的文件体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究其工作实质,是区别多于联系。它们在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社会制约程度、工作过程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别,不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就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也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者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
社会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需要,为心理健康工作的推进与发展提供了契机。只有把握好这个契机,克服心理健康工作中存在的危机,才能使我国的心理健康事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笔者认为,必须要有力地推进我国心理健康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心理健康事业力争获得政府更大的支持
作为具有很强的公众福利性质的心理健康事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政府对它在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对比香港和台湾的心理健康工作发展历程。总的来说,香港的心理辅导仍在始创阶段,未能做到专业上的制度化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是政府虽然认可,亦一再强调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家庭、社区服务中等方面的重要,但却欠缺具体计划与实质上的支援。反观台湾,它除了是所有华人社区最早开展心理辅导的地区外(Hwang,1972;Kuo,1977),也是本专业领域人才最多,发展亦较佳的一个地方。探索其原因,关键是从60年代开始,直到今天,政府一直重视,并且实际上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支持[4]。再如前文所提的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它之所以能开展如此广泛的研究,并使其研究成果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在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如1999年NIMH的财政预算是8亿5千9百万美元[1]。在我国,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几个城市,都是政府在政策、经费上扶持力度较大的,如杭州,政府成立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协调学校、医院、社区等的心理健康工作,并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大力加强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工作,了解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就目前国际上的心理健康基础研究工作而言,大部分集中在生理心理学领域。无论是在心理症状评估还是在对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的研究上,生物学评估技术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不断地发展针对引起某些特定心理症状的脑功能异常、遗传的生物学检测。虽然在建立心理疾病与原因之间的直接联系上,生理心理学意义上的贡献还十分少,但是,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可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7]。另外,可加强对各种特定人群的心理状况的研究及心理疾病的监测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不仅可以加速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也可提高我国心理学的应用水平,这可包括对很多量表建立符合我国各种特定人群特点的常模、发展一整套本土化心理诊断技术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术等。
(三)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职业工作者的培养模式,建立资格证和许可证制度,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心理健康事业
政府应鼓励与支持已有一定基础的高校和研究所,参照国外心理学职业工作者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水平。通过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和有针对性的临床实践,能初步担当起心理健康职业工作者的角色。
在此基础上,建立资格证和许可证制度。像其他职业一样,心理健康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必然有其特定的专业属性。它除了在技术上必须具备有效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外,还应该有明确的职业角色、工作目标、功能、服务对象与范围、权利与责任,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标准。这些可由政府出面,组织专家讨论形成详细的规范,避免现在业已出现的各地随意制订心理健康工作者职业规范,各部门随意发授资格证书的局面,避免心理测评工具的随便售卖与滥用。
另外,可透过学术探讨,澄清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区别,澄清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澄清心理治疗与精神病治疗以及一般医学治疗之间的区别等。
收稿日期:2002-02-25
标签: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咨询论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论文; 教育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专业论文; 心理发展论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论文; 精神疗法论文;